门外,孙淑仪瞧得目瞪口呆。
原是她小看了这丫头了。
看她平日里瘦瘦弱弱的,柔顺安静,还怕她被人欺负。
这不挺泼辣的吗?
顾振轩倒是满意地笑了起来,又杵了杵旁边的孙淑仪:“这下你愿意相信了吧?当初敬茶,这丫头往那一站,给我们五个人骂得狗血喷头,可不是好欺负的。”
孙淑仪当即乐了:“这还用查吗?必是我嫂子的遗孤无疑了。”
裴玄也笑了起来,眼底又划过一抹深色。
查自然是要查的,不仅要查,还要快快地查。
若果真是宋云泽的遗孤,那便多了一层身份保护。
他这具身体马上也要到时间了,沈晏晏的好感度才堪堪不到80
想要在大限内完成任务,必是不可能的。
只能等下一具身体了。
瘟疫肆虐,好在李瑾按照裴玄的方向去查,果然发现了端倪。
在城中肆虐的瘟疫其实并非瘟疫,而是某种不知名的毒药。
知道是毒药反而好办了。
十几名大夫取了毒血开始研究,不停试药,很快研制出了解毒的药剂。
城中的瘟疫这才给控制住了。
只是很快,新的流言再次出现。
都说,这次瘟疫能够解决,都是因为太子身边跟着的那位端阳侯府的三千金沈清月。
那位姑娘是天赐的国运锦鲤,不论到哪儿,福气就会跟着撒到哪儿。
这次能够找到解毒的药方,就是因为沈清月也感染了瘟疫,这才机缘巧合,找到了解药。
城民们对沈清月感恩戴德,就差没在家里供一个她的长生牌了。
孙淑仪听到消息,气得不行,愤恨道:“你说气人不气人,这分明就是你和裴玄的功劳,怎么突然就给了那什么狗屁沈清月?”
“她人都跑了,关她什么事?”
沈晏晏却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流言扩散得未免也太快了些。
若说背后没有人操控,她是绝对不相信的。
就像是这次瘟疫投毒。听李瑾说,是有人将毒下在了城中的几口井里,如此一来,才能大规模地制造瘟疫假象。
前后都是人为,便有这么巧的事情?
但容城是裴玄的天下,他的兵遍布容城,势力无处不在。
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闹出这么多事情,他怎么可能毫无察觉?
除非……
他默许了背后捣鬼闹事之人。
默许了城中人说她是瘟神,也默许了城中人说沈清月是好运之人。
她不蠢,自然不会傻得以为裴玄在帮沈清月。
他这么做,肯定有别的原因。
沈晏晏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太子。
这次太子带着沈清月跟过来,本就蹊跷。
沈晏晏微微蹙眉,到底不是在上京,她的情报组织手脚没能伸到容城来。
事事都被瞒着的感觉并不好,但好在顾振轩和孙淑仪都是好人,裴玄对她也并无恶意。
否则她在这里,真是要腹背受敌,不知如何自处了。
沈晏晏想了下,让人去将李瑾给找来。
算算时间,萧煜锦差不多也应该到了。
沈晏晏将药材放到亭子里整理。
李瑾很快赶了过来:“找我何事?”
沈晏晏给他倒了茶,让他坐下。
李瑾见状,也就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情了。
他笑了下,坐在她对面。
沈晏晏问:“我求你的那件事,可有端倪?”
李瑾喝了口茶,说:“他十分警惕,我也不敢试探得太过明显。”
其实,沈晏晏说了裴玄身上的怪事后,他也仔细观察过。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很多时候,他也能有点感觉。
虽然裴玄和魏君安是两个完全不一样性格的人。
但很多时候,他们两人处理事情的方式极为相似。两人对人心的把控都极为精妙,做事都喜欢借力打力、投机取巧,四两拨千斤。
但沈晏晏关于“还魂”一类的猜测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他不敢给她打包票,下死定论。
沈晏晏也了解他,李瑾没有当场否认拒绝,就说明这个猜测有一定的可能性。
哪怕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她也绝不会放弃。
军营。
裴玄支着下巴坐在旁边的长案边,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快点啊,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主帐门口都是排队在看卷宗记录的小兵。
顾振轩嘴角抽搐:“这小子,真能偷懒。”
孙淑仪好笑道:“他用二两银子作为奖励雇他们来查卷宗里关于当年宋大哥和嫂子以及家中情况的记录,总比咱们两人门口找来得好。”
顾振轩摸摸后脑勺:“我早就说了要对这些人严格一点,那些个登记造册的文兵,一不看着就偷懒,这些卷宗的内容和时间都模糊了,平日没什么事,一旦像咱们这样碰到什么事情要查卷宗,这从何找起?”
孙淑仪对这点倒是很认同。
顾振轩:“而且那小子也太贼了,就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区区二两银子,竟然哄得军中认字的近万人帮他查卷宗。”
“若是我,至少每个帮忙的人都给个百十文钱吧?”
孙淑仪嘴角微抽:“这么多人帮忙,你要给多少个百十文钱?你还想搬空老底不成?”
顾振轩:“所以我说这小子贼嘛,二两银子驱策数万精兵。”
“还个个都不遗余力,卖命得很。”
两人这边还在嘀咕,那边已经有兵卒兴奋地大叫起来:“将军!我找到啦!我找到关于宋家的卷宗啦!”
顾振轩瞪大眼睛:“这么快?”
孙淑仪笑道:“二两银子,一盏茶的功夫,你服不服?”
顾振轩咬牙:“难怪皇兄让这小子当主帅呢。”
裴玄接过那卷宗,丢了二两银子给小兵。
他翻开卷宗来看,上面的记载却并不详细。
裴玄当即写了信,飞鸽传书出去,将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办。
容城中关于沈清月是国运锦鲤,沈晏晏是瘟神的消息已经是满城皆知了。
虽然百姓们被沈晏晏镇住,没敢再去将军府闹事,但众人看到沈晏晏,依然是忍不住地躲着她,仿佛是为了刻意给她添堵。
同样的消息也在京都悄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