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阿玛,臣儿以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胤禑很坦率的说,“现行的开中法之下,晋商运输粮食去西北,然后换取盐引和茶引,也算是有利可图。但是,路途太过遥远,开销极大,总体性的赢利很有限。所以,若想鼓励他们多运输粮食去西宁,还须加大赏格。”
“加多少?”康熙目光炯炯的盯在胤禑的脸上。
胤禑伸出一只巴掌,解释说:“至少加五成的盐引和茶引,他们看见了暴利的空间,才可能倾尽全力的替朝廷运输粮食去西北。”
“五成?太多了吧?”康熙有些迟疑的反问胤禑。
胤禑笑着说:“汗阿玛,臣儿敢以爵位担保,只要有足够大的利润空间,西北肯定不会缺粮。”
“哟嗬,你竟有这么大的把握?”康熙还是有些不大相信。
“汗阿玛,旨意颁下之日,就是晋商们卖命之时,不可能错的!”胤禑显得信心十足。
“那好,若是你说对了,朝鲜进贡的高丽婢,随你挑两个。若是说错了,郡王降为贝勒,可成?”康熙故意使出了激将法。
尽管,康熙很了解胤禑,知道他是个极其务实之人。但是,兹事体大,不容儿戏。
高丽婢,在大清朝的京城里,算是可遇不求的超级抢手货!
因为,高丽婢,都是从朝鲜北部的权贵之家,精挑细选的美女。她们不仅性格温顺,而且个个擅长琴棋书画,甚至还会吟诗作词。
说白了,除了皇帝这里,在京城的市面上,即使舍得拿出一万两银子,也买不到一名高丽婢。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
康熙的提议,恰好符合胤禑的好色人设。即使,胤禑再不乐意,也必须硬着头皮和康熙对赌。
更何况,胤禑是必胜之局!
历史上,乾隆平灭准噶尔汗国,就是用的这一招。
事实证明,只要有足够的暴利空间,晋商们别说运粮去西北了,就算是把老婆卖了大,也心甘情愿。
早在清兵入关之前,晋商们就已经发家致富了。
等清兵入关后,晋商们做的几乎都是垄断性的生意,财势更是膨胀的很厉害。
客观的说,地窖藏银过百万的晋商之家,少说也有五十家。
只要有大利可图,晋商们可以调动的运输力量,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这就像是,所有运输紧俏物资去雪域高原的大货车,每趟奖励一万块一样,保证车流涌动,川流不息,让高原上绝对物资充裕。
民间的力量,只要被利润空间充分的调动起来,真有聚沙成塔的魔力!
“就依汗阿玛!”胤禑装作受激的样子,接受了康熙的对赌协议。
“叫张廷玉!”康熙基于对胤禑的信任,当即准备下旨。
回到值庐后,胤禑就吩咐小金子:“你去找样式雷,让他帮我修两座小院子,准备安置高丽婢。”
这一代的样式雷,名叫雷金玉。他爹雷发达,曾经长期担任大内样式房的掌案(总设计师)。
康熙重修太和殿的时候,因为木料缺少的缘故,被迫停工。
当时还是普通木匠的雷发达,抓住康熙现场发问的机会,主动建议说,拆除前明皇陵的旧梁柱即可。
从那以后,雷发达就被康熙所赏识,一路青云直上,逐渐变成了样式世家。
大内走水的太和殿和保和殿、康熙的畅春园、热河行宫、老四的圆明园,都是样式雷亲自参与设计并监造的杰作。
一言以蔽之,修园子的事儿,样式雷绝对算是专业领域的顶尖高手。
康熙听说了此事后,信心也跟着倍增。
朝廷的旨意下达到了山西全境之后,嚯,好家伙,山西的大户人家们,眼睛都红了,一个个带着天量的银子,牵马赶骡,四处收集粮食,想方设法的往西北输送。
半个月后,康熙接到了年羹尧的奏报,运输粮食去西宁的车队和马队,络绎不绝,一眼望不到头。
康熙有些奇怪的问胤禑:“你怎么知道的,晋商们舍得拿出家底一搏?”
这么好的机会,胤禑如果不抓住,那才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蛋呢!
“汗阿玛,只要利润足够,不需要官军拿刀枪去逼迫,晋商们也会十分热情的参与进去……”趁机给康熙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规律课,“以威逼之,肯定无法长久。只有以利诱之,方为长治久安的之道。”
“汗阿玛,朝廷正是用银之际,南洋的海上贸易,以臣儿的浅见,暂时开放较好,以解国用不足的燃眉之急。”胤禑见康熙听得很认真,趁机提出了开放海禁的建议。
为了说服康熙,胤禑故意说的是暂时开放,后头不怎么花银子了,还可以再禁嘛!
“你该不是被府中的洋女迷惑住了吧?”康熙的反应极快,几乎在一瞬间,就想到了亨利小姐的身上。
胤禑知道康熙的忌讳,老八格外的怕老婆,康熙曾经好几次忍不住发了牢骚。
“汗阿玛,臣儿的福晋和侧福晋,都异常贤惠。”胤禑没有明说,却隐含着他不怕老婆,更不可能被女人所左右的性格。
康熙仔细一想,胤禑确实不像老八那等“妻管严”,便松了口,说:“那就暂且先开两年的南洋贸易,不能再长了!”
毕竟,前方在打仗,国库花银子如流水,这是客观现实。
开了和南洋的海上贸易,每年至少可以多几十万两的税银,没有大用,却有小补。
胤禑心想,即使是康熙五十九年,再禁了南洋的海上贸易,距离山陵崩也为时不远了。
和康熙不同,老四对西洋货,可谓是情有独钟。
终雍正一朝,从未禁过海上贸易!
西洋的画家,曾经画过雍正戴假发、穿洋服的真人像,可见,老四对新鲜的洋玩意,接受程度极高!
进入夏季之后,据老十四的奏报,西北那边已经不怎么缺粮了。
和康熙的对赌协议,自然是胤禑赢了。
只是,康熙好些天都不提赏高丽婢的事儿,胤禑琢磨了几天,决定去找康熙问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