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第217章 看我来讲PPT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最新章节列表 >> 第217章 看我来讲PPT

第217章 看我来讲PPT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12日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 都市 | 商战职场 | 中秋月明 | 主公 | 你要支棱起来呀 
让卫东是真不想跟尤启立他们那样当风云人物。

闷头做买卖赚钱不就得了。

可他那么点宏观见识,到现在也没意识到江州才是八十年代经济改革的内核。

鹏圳这种特区是啥都独立运转开放窗口,沪海、平京容不得随便测试。

只有江州作为改革试验田,才是真正摸着石头过河,把经验教训做给全国看。

他恰恰蹦跶在这里,还蹦跶得特别亮眼。

怎么都绕不开。

譬如匆忙赶到那个军民二合一机场,跟市里面会合时,他啥都没带,只有一包照片。

坐在简陋的机舱壁翻板座位上,这体验跟民航客机完全不同,噪音还特别大。

想着沈老三再也不愿坐飞机,还是有点道理。

其他人看他紧张得靠着舱壁还抱紧那纸袋,就问他装的啥照片。

估计都有点紧张,找话题岔开心情。

当然是流金相馆的老师傅们又精心拍摄出来的一系列美照。

他准备直接带到阳光日报去“走后门”,交给影展评选组给精选下,起码以后整体展出,江州的照片也能多点。

结果当然是直接把市里面几人镇住。

有些不可思议的快速翻看,又忍不住驻目停留,再展示给旁边人看。

就跟几十年后翻到手机上好看的东西,和人分享没什么两样。

让卫东现在是付费了,提倡照相馆的师傅们不要搞大会战,就是自己分头拿着爱克斯相机去到处抓拍。

当他意识到江州可能是张改革名片的时候,没有搞什么表报、演讲稿、汇报文本,居然选择拍照。

可能从小视频时代过来,第一选择就是图形图像更容易说明、记录这个时代。

这军机其实是从相邻几个省辗转接的人,轰鸣中就算想聊点啥都做不到。

看这边拿出来二指厚的照片翻看,立刻表情多多喜笑颜开,还爱不释手,就有人悄悄解了安全带过来分一迭去看。

然后一起看那个抱着照相馆字样牛皮纸袋的家伙……

这年轻人!你是真的不讲武德。

大家赶着来开会都是摆事实讲道理,需要列出一大堆枯燥的数据说服谁。

你直接上照片。

还是这么漂亮的照片。

谁看了注意力都会被带走。

码头城市嘛,有张是站在码头石阶上俯拍,就让卫东最早来卖腊肉那个自发的贸易市场。

台阶上全都是肩挑背扛的周边乡民带着农副产品来市里卖,背景是汽笛声声的渡船,远景是工厂区的江南山脉。

技术高超,取景精妙的结果就是,近景的农民们肩负重担却带着收获的喜悦,视觉中心很真诚。

背后长长的跳板连接着长龙般的队伍,当时有位邻省的看了就拍大腿:“妙啊,这画面真的像当年群众用独轮车支撑起三大战役,这就是在支持经济搞活,你们江州步伐搞得很快嘛。”

但最美妙的是远景那种交替层迭的山脉,如水墨画的黛色分明中,隐隐的工厂烟囱、厂房又透着工业和农业的联系。

在这些满脑子都盘旋着改革事务的眼中真是充满了各种含义。

又譬如为什么江州后来会成为著名的网红城市。

其他地区罕见的爬坡上坎、新老交替、立体空间吸引人啊。

久居这里的人还意识不到外地人的新奇。

让卫东提醒过。

摄影师傅们就去找,

找到那种长长的一坡石阶,老者杵着拐杖在艰难攀登,孙子欢笑蹦跶在前面回头拉,在深谙含义的人眼里,肯定充满了含义。

可升华画面的是台阶上方左边历史痕迹的篾墙老房,带着斜瓦屋顶跟斑驳,右边笔挺的现代大楼高墙冲出画面。

于是恰好留下一块斜屋顶外的蓝天,蜿蜒在杂乱曲折的两者间小巷上。

一束夕阳余晖照在台阶上,深色旧衣的老者愈发衬着孩童稚嫩亮眼。

新旧变化,推陈出新,革新曲折艰难的前方,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使劲挥着照片示意,想保留这张照片。

不是人人都懂艺术,但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就是能打动人。

江州那几位觉得舒心极了,不得不拉大点嗓门:“不能单独搞个江州成果展吗?”

旁边又有人马上摇头:“怎么能单独呢,江州取得的这点成绩,是在各方支持下完成的,全局一盘棋……”

所以说这种高阶局,让卫东反而不如啥都不说,照片呈现就够了。

他赶紧把底片给收好,明摆着有些是有借不还的。

果然等赶到平京,马不停蹄的参加会议,这迭照片立刻成了江州先给各方看的重点!

大家都觉得说那么多,不如用图片简单清晰的叙述场景。

争论本来很厉害,可看了这些照片又不停询问细节。

江州这种周边乡镇村民送农副产品到市区来自由交易的情况多久了,交易额有多大,市民反映是怎么样。

这可不就恰恰轮到让卫东这么个偷卖过腊肉的家伙来讲述。

哪怕他不提自己也曾经是其中一员,也能头头是道的讲解具体的市区菜市肉菜蛋销售情况,这类有益补充不但丰富了市民菜篮子,也让乡村人口有收益,顺便还提到本来有些偷摸扒窃行为,但去年下半年开始治理后显著好转。

会议开多了听听这样的一线青菜豆腐,大家还都津津有味,不停询问。

有些就得市里面帮腔了,照片又不是让卫东拍的。

譬如有张是天还黑着,却有长排的乡民肩挑背扛的依次上车。

深黑背景的画面很特别,像是在参加什么仪式。

有人问到,让卫东没参与过。

反而市里面给接上:“周边区县历来有公交客运,上午从市里发出,下午由区县返回,晚上汽车进库保养,以便管理,但车队方便了,群众却难了,尤其那些挑着鸡呀、鸭呀、鱼呀等鲜活农副产品的农民,下午乘车进城,东西却不好脱手,只得在旅馆住一宿,这增加了销售成本,而且东西放一夜,少了鲜活,体质弱的鸡、鸭、鱼有的就蔫了,拿到市场上就不那么硬气,还削减了产品竞争力。”

这会儿连改革个这,都要想方设法才能达成:“我们调研讨论后,敦促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时间,班车改为下午发,当晚停在农村,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出发,进城就能卖,下午回家还能带上在市里面采买的物资,目前一共三百五十辆这种班车,涵盖了周边所有区县和大乡镇。”

让卫东也跟着听得入神,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得到了深刻诠释。

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尝试调整。

但很显然这个调整里,唯一受损的就是驾售人员,让卫东刚下意识的想到这个点。

就听见市里面顺便提到目前“乘车难”的问题,一两百万人口的大型城市,早晚高峰期的情况让卫东也感受过。

不提国营驾售人员的效率,只说是公交系统经费紧张,短时间内没法买新车提升运力。

解决办法是“社会办公交“,就鼓励各家单位的交通车在赶紧送完自己人之后,可以投入到社会交通营运来,确实也极大的缓解了局面。

让卫东立刻满脸的学到了!

这不就是变相的私人跑营运吗?

因为一旦这么搞,总有聪明人和有点关系的找单位承包车辆。

怪不得后来好像全国都流行过“中巴”、“小巴”、“面的”,甚至发展到城市之间的空调大巴,其实都是沿着这条线发展起来的吧。

可能让卫东听得过于投入,他那年轻得过分的脸上肯定控制不住憨憨表情,在其他人表情里特别明显。

马上有人笑着问他什么感受,让卫东诚恳:“这是客运,还有货运,有张照片就不完全是好事儿,靠在江边钓鱼的……”

还有人翻找出来到处传递观看,也没说搞个幻灯机投屏。

让卫东解释:“是我们交通局下属的一家搬运专业公司,为钢厂、石化厂等各种大工程立下汗马功劳,但最近是各种国企大厂调整期,新建搬迁的活儿就不多,他们闲得很厉害,照片背后还有十几辆货车都闲置没用,是没需求吗?市场需求大得很,是他们不愿干吗,这可都是专业搬运人员,是他们的主管部门没办法从市场接活儿,所以交通局试着跟我们民营企业改制,承包、买断、入股的方式都有,整个队伍立刻投入到市场工作中,现在二十天左右,创造效益是之前的七八倍,白色竖条的那张照片就是他们。”

用照片来提交开会,简直就像后世的PPT。

虽然老保安从未做过PPT,但这会儿就是有这种功效。

清晰明了的对比出前后状态。

第二张照片迅速开始传递,看到的人都频频点头。

因为之前江边钓鱼那张,透着都是悠闲懒散,全靠江边公园茂密的大树意境好,那种光剑斑影从树林间投射下来让人印象深刻。

可后面这张几乎是仰拍的建筑工地画面,一群工人正在合力安装外墙玻璃。

骄阳似火的汗珠密布,本来是常见的主旋律照片。

可构图仰拍,就能看出来大楼尺寸惊人,而且造型非常漂亮。

玻璃上倒影的“工人形象”更显构图震撼。

有人循着印象扒拉出另外几张“卫生巾厂”新厂房的照片:“跟这个是一组吧,这是江州的什么建筑,很漂亮啊。”

市里面骄傲:“这就是小让在工作中带来的惊喜了,他带领队伍在江州经济开发区带头展开建设,一个月投产的卫生巾新厂,自筹资金,解决数千就业岗位,本来是准备在国庆前剪彩的。”

这下所有人都不得不吃惊传看照片集,这是什么样的速度?

该不是好大喜功的搞些面子活儿吧。

天晓得让卫东只是准备悄悄多塞几张厂里照片到报社影展的!


上一章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