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话也没错。
把熟食保质保存一年左右,而且是产业化的批量生产。
这在84年的国内绝对是个珠穆朗玛峰级的技术难题。
真空技术,食品级热封,灭菌杀活,厨子对口味和含水量的丰富经验缺一不可。
技术员也强调,如果搭配低温冷藏实际上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没问题。
但食品厂领导强调的是要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都吃到美味的陈皮肚条、五香心舌、酱香肥肠、盐焗猪肝,这个保存时间主要是为了充分保证运输途中不变质。
把节目搞得非常有科技含量。
还现场开袋这是两个月前的常温封存,装袋子里用汽锅蒸一下,甚至偷懒用开水隔袋泡软了,开袋即食。
老祁拿着筷子做出厨子探店的表情细细品味:“我还以为是非常标准的冷冻食品,又或者跟方便面类似,而且我以前不吃猪下水的,结果烹饪味道很香,有嚼头有口感,嚯!真香!”
让卫东都看傻了,你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对全国观众做广告吗?
回头看了眼老婆,董雪晴还以为看她,马上欧欧欧的去隔壁找了两袋儿过来拆开:“姐夫下酒……”
但又咬着手指头自己先吃。
当姐姐的就气到想打这傻女子:“没规矩!”
又确实夫妻同心:“要……加班备货?”
让卫东美滋滋的给自己来片心舌:“对!今天晚上各处又要把电话打爆,老子不能给他们报销长途电话费了!”
但还是忍不住哈哈哈。
这广告效果真不会比熊猫广告差。
现在砖儿台只要把收视率打上去吸引人的广告,绝对在未来几十年都会留下深刻印记。
董雪莹也喜滋滋的去了,她对商州的感情绝对比让卫东深。
这食品厂是她亲手陪着做起来,要是销售打开局面,那可是比照相机和卫生巾都对商州有意义。
尤其证明了让卫东做下水小食品的“智慧”。
老秦赶紧起身让她去话务室打长途,他们还是有条内部线可以要长途。
可老祁他们这么干,肯定只是为了手把手的教全国各地,怎么因地制宜的开发工商业产品。
但这群没有做过销售的纯电视人,只会纸上谈兵的“总结”成功经验,却恰恰错漏了让卫东不咋公开提的商业销售体系。
尤其是他那个利用大学生组成省级销售网络的模式,现在肯定是全国所有产品销售都难以企及的布局。
所有人都以为他的核心是攀上了供销总社。
节目最后居然还真诚的呼吁供销总社能把这款优秀的美食纳入全国销售体系。
让卫东在电视前都笑了:“这都啥呀,这帮家伙根本就不懂,供销社是保证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消费品的,照相机都不该进入他们的体系,只是跟着胶卷去彰显下国产的存在感,这种肉食乡下怎么会买。”
沈翠月已经靠在门口:“我怎么感觉他们有点故意打造自己广告宣传地位的样子?”
让卫东都没她敏锐:“哎哟,你这么一说有点意思……”
电话小妹又过来探头:“市里面秘书的电话……”
节目还在滑字幕,电话已经追过来,完全是探讨工作:“很好,这个食品厂的思路能在江州复制吗?”
让卫东就承认:“这事儿其实不太妥当,节目组心思是好的,但他们这么推介,会不会让各地都依样画葫芦的耗费资金做各种产品,这里面的关键是销售能力,实际上我们的王牌是销售,包括供销总社都并不是我们的销售主力,那只是为了铺到尽可能多的农村地区。”
那边马上凝神:“这个仔细说说?”
让卫东见证过各地盲目上马各种项目的局面,更知道这会儿全国各地家底儿都薄,经不起折腾。
详细解释了局面:“这是我这一年销售工作的观察,国营厂其实生产没问题,哪怕产品可能有点不接近消费者,但只要稍微解决下大锅饭的问题,大量出货是可以做到的,然后市场消费者又嗷嗷叫的买不到东西,还要凭票,问题出在哪,其实是中间的销售环节,我跟商州的老领导争论探讨过好几次了,商业销售不是简单的搬运,但现在的问题是只要计划调度取消后,国营厂就不知道该怎么卖东西,怎么把东西送到消费者手里……”
其实一般他都保持八十年代叫法,喊人民群众的。
说顺口了就还是消费者:“而目前承担这个责任的除了供销社,就只有百货公司,供销社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解决很多日用品有无问题的,真正城镇消费现在只能靠百货公司,这才是大问题。”
这里面既有尤启立吹嘘的商业销售重要性,但又剥除了他那种纯粹倒空卖空的投机。
还融合了让卫东自己对后来商业的看法。
电话那头果然是在专注倾听:“你继续,百货公司还是大问题?”
让卫东嗯:“上次我不说了我对工业品贸易中心的感受吗,还是一堆五金站、纺织站、百货公司的职工老爷在卖东西,他们没有积极性的,其实我们在商州那个自由市场就是缩小版,得让大家自己卖,你看农副产品农民自己卖得头头是道,关键是那些工业制品,只要有人发现政策允许做点小买卖,低价从市场批发,自己走街串巷的去各村各乡卖,立刻就活了,这些人赚到点钱算就业,以前堵塞的毛细血管也通到了每个村子,自由销售会拼命琢磨哪个乡村没人卖,我赶紧去,这个积极性和百货公司天壤之别。”
但显然人家思考的层面角度又不一样:“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就开放城镇居民自由贸易,譬如说这个熟食品,光靠百货公司按部就班的配货进货,卖了也不积极补货,就怎么安排怎么做,排队等着提货也是上班应付,但换成所有人都能进货卖,瞬间就搞活了,可全民经商……我觉得还是会出乱子吧。”
让卫东也知道不把自己送刀口上去:“肯定有这个风险,所以我们也只是在商州局部做了个自由市场测试,商州小点,比江州更好控制,我在全国做的大学生销售体系,他们的战斗力也更强,更能够理解意图,实施起来也能刹车。”
对方都忍不住笑了:“卫东,你年纪不大,做工作很沉稳细致啊,记得多发扬风格,另外有什么想法也多打电话来沟通,我也很想多听听一线工作的看法。”
让卫东连声说好才挂了。
商州又打来,接着果然是全国各地的销售团队哭喊着老大赶紧发肉肉,我们要卖肉!
明显就是不装了,那都是爱克斯系列!
电视里面看着鼓鼓囊囊抽过真空的袋子,就是“爱克斯”牌熟食,四种口味四种不同色标的封签。
之前已经提升到每天八百到一千斤的销售,还三分之一都留在商州。
现在董雪莹回来说已经通知开始三班倒,争取达到日产三千斤。
而最重要的改进,还是李二凤那个把每袋包装扩展到二两、半斤、一斤装,立刻让包装效率飙升,机器损耗率也呈几何数下降。
董雪晴汇报的是:“还有第四集!”
让卫东拉长声音唉……
就为看这个专题报道,老婆孩子天天在这边吹空调,都没夫妻生活了。
晚上只能到院子里找阴凉处铺竹板席。
好在第四集作为专题报道的收尾就是给江州圆回去,飞燕卫生巾厂在江州十万平米的全新工厂已经破土动工,争取在年内投产扩大规模,而江州市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又做了哪些工作,需要弥补哪些地方。
基本就是把冯主编那个灾舅子提出来的十问,一样样做了标准答卷。
也是给全国各地“比学赶超”改革先进事迹的工作打个样。
如果不是让卫东之前求着老祁他们放过,的确是已经要安排改革先进团体到全国各地去巡讲做报告了。
相比全国人员流动到江州、商州来参观取经,肯定派出一组人周游全国的巡讲做报告要简单低成本得多。
但这次连江州市里面都提出要保护工作强度很大的同志。
让卫东那红色小面包接下来一天能在市区跑七八十公里!
主力呆在厂区工地上,拉了张经理勉强凑起来的“装修队”给沈翠月那两套房做装饰工程。
搬运公司也除了动用专业车辆搬运大量工地上需求的玻璃,就是接单为卫生巾厂的购房者搬家。
十几辆车在市区,跑一趟五到十元,大货车能拉两三家的货,公司只收取一点车辆使用费,也算是提高他们的收入。
还要跑房地产建设公司新开发的地块去当顾问,再到江大机电专业交流关于“全自动卫生巾生产线”的逆向研发,光是往平京送的师生都有十多人,在鬼子技术员的眼皮子底下,边学边拆边装配。
好在这段不用两地奔波,因为九月快结束的时候,商州已经成了全国著名的改开参观热门地区。
出乎让卫东的意料,好多地方是直接开货车来参观,取经之后顺便进货一整车卫生巾、照相机和几百上千斤熟食!
轻易就能把出差成本赚回去。
也变相形成这三类产品迅速销往全国,让商州今年的GDP迅速提升。
可就在让卫东正准备邀请市里面来视察或者给首批设备开工剪彩的时候,忽然接到市里面通知去平京开会。
肯定是参加跟经济改革有关的会议。
他估计就是最年轻的参会者了。
让卫东还想趁机带上老婆孩子去平京看阅兵仪式呢,谁知道通知他的秘书说,赶紧的我们搭乘过路军机。
根本不让闲杂人等在这时候过去增加负担。
他就只好孤身一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