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第196章 老子真的不想当主公啊!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最新章节列表 >> 第196章 老子真的不想当主公啊!

第196章 老子真的不想当主公啊!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06日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 都市 | 商战职场 | 中秋月明 | 主公 | 你要支棱起来呀 
晚上九点过了,众所周知这会儿的地级市还不可能有出租车,商州连公交车都只有寥寥几路,所幸城区不大,热闹起哄带路陪着摄像机一起走的码头人士还不少。

选了最近的沿江路。

差不多走了半小时,先是忽然经过画风突变的陈旧欧式风格建筑街区。

经过一片大兴土木的工地时候,还纷纷指给记者和江州来人看:“那就是让卫东他们的食品厂,已经在朝着全国各地卖了!”

“每天都很便宜的五毛钱一斤,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油水。”

“你看,很有章法吧,听说是卫东的要求,施工都要保证街道整洁。”

就整齐的拿竹篾板把工地靠街这边围起来不影响市容,老保安熟悉的规矩了。

在现在都随意施工的对比下,很有范儿。

只是两米四高的篾板挡住了里面,没人看到,还呼朋唤友的给沿途都招呼:“江州来的记者,来拍让卫东的!”

“你怕是眼睛有点瞎,那是砖儿台的标志,那个机器上头贴的标志你天天看电视看到河里去了吗?”

“噢哟,砖儿台都来拍卫东啊!”

“多稀罕,他那产品不是天天都在砖儿台有吗,昨天报纸上都有!”

“今天也有……”

没错,第二天的阳光日报都还在连篇累牍的分析评论员文章、读者来信,强调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各地普遍都有的顽症,要攻坚消除!

然后议论纷纷的人群是越来越浩荡。

镜头本来是想拍下这种罕见素材,结果走在桥上这么一回头,就看见旁边那玻璃房子!

灯火通明的机器、人工忙碌,空气中还飘着酱香和盐焗的香味。

在这种落后昏暗的地级市城乡结合部,连石桥都是那种两边用条石砌成的栏杆,多么陈旧的样子,却有这么座如宫殿般灯光璀璨的建筑。

平京来的记者都惊叹不已:“那也是让卫东搞出来的吗?”他们就下意识的认定只能是他。

大家伙儿可自豪了:“对!前面正在修的大楼也是这种玻璃房子,竹篾墙上贴了施工告示没看见吗?”

“让卫东做事有条理咧……”

摄影记者还想停留多拍点素材,大家已经裹着赶紧过桥吧,再晚就看不到了。

就突然干净整洁的街面三岔口,路边碎石人行道,花台道旁树,围得整齐崭新的“自由市场”开着大门。

里面人声鼎沸,热闹喧哗。

和外面冷清陈旧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也可能是所有人都被吸过来。

侧面角落的空地搞了个篮球场,无数人挤在那呐喊加油,但人群却主要都集中在交易市场的中央。

那些白天给农民摆摊卖农产品的水泥台子,现在摆满了烧烤、油炸豆腐、凉面、米粉,冰镇酸梅汤、冰粉凉虾,还有著名的川北凉粉。

让卫东走之前就到处鼓动,他去江州再派了些人回来带动。

其实十几万人口的地级市区,还是有各种小商贩担担面豆腐脑游摊,这下都被邀请过来免费入场做生意聚的都是人气。

感觉之前还簇拥着记者们一起过来的市民,走进自由市场就如鱼化水的散了窜进去,纷纷看球,吃食,搞碗冰镇绿豆汤喝,整天的暑气都没了踪影。

后世很常见的美食街、嘉年华、跳蚤市场、摆摊夜市,在八十年代极为罕见。

可以说就是零。

但这种浓郁的烟火气,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的美好笑容再过几十年都一样能打动人。

无数先辈拼命争取的不就是这种所有人美好生活的样子吗。

摄影机和专业单反相机被使劲高举,拍下周围的场景。

还算有人一直在认真带路:“这边,让卫东在这边,他喜欢打篮球……噫,今天是哪个在跟他打哦。”

六十出头的老领导,花白头发穿着背心,精瘦黝黑的体型都毫不拖泥带水,带着几个机关单位的干部,也生龙活虎。

让卫东那边多半是街头小子,野生气更重,但在这些多半有退伍甚至专业背景的对手面前,打得居然旗鼓相当。

晚上老领导过来视察的时候让卫东还挺惊讶。

但甭管人家是ZZ嗅觉敏锐,消息灵通,还是真心觉得这是他想要的场面,起码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明确的表达了对让卫东。

甚至是在保护他。

对这种很有点超前的场面也全力融入。

其实从西山厂的老程厂长就看得出,这类更在乎当地民众是不是过得更好的领导者,就对让卫东喜欢推动的这种生活化烟火气很认同。

当然这里就有不少人是跟着老领导来的了。

更有让卫东的虾兵蟹将,迅速注意到这些扛着摄像机、照相机,设备上还带着砖儿台化学标志的记者。

聪明的赶紧过来不着痕迹的“议论纷纷”:“老领导打得真不错……”

“卫东还可以吧,我看他都持续打了一两个小时了。”

“他贼着呢,在外围偶尔突一下。”

笨点的才大惊小怪,赶紧想去通报给领导。

让卫东都知道一定要配合老领导打出那种与民同乐,经常都在这么打的感觉,还敢聚精会神的去卡位阻拦,把业务球打到了高端水准。

最后汗流浃背的下场时,都故意比划着场上好像在认真探讨打球:“那明天我就先借用麻纺厂的空间开始招工复工,同时再把火柴厂那片建筑全部推倒重建新厂房。”

老领导看的是宏观:“你能马上带来一两千人的就业和工资收入,当然是大好事,但是不是太决绝了,真把所有设备都转移过来了?”

让卫东一点都不隐瞒:“这玩意儿没有门槛的,你找个机械厂照着都能组装出机器,也就原料稍微难搞点,如果全国都不加限制的全都搞个小厂自产自销自用,商州每天就四千包上下,最后都跟这火柴厂似的不死不活,我得严正警告各方乱搞我就恕不奉陪……”

记者已经围上来塞话筒,让卫东连忙介绍。

老领导还是有担当,浑身是汗的叉着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让卫东同志作为商州走出来的青年改革先锋,对商州的贡献有目共睹,我们市里面也会继续他和他的队伍在改革浪潮中劈风斩浪……”

全都是片儿汤话,但态度很清晰。

形象就更不用说了。

话筒塞到让卫东这边来,他负责捧哏:“没错,我们把所有在江州的机器设备都转运到了商州,因为商州下辖六百多个公社,七百多万人口,是出了名的贫困山区,我们希望能用更多工业生产带动群众务工提升生产力,把大量只能每年种点口粮的农村壮劳力,带动成为强劲的工业生产力。”

让卫东也不记得这会儿提出推动外出务工劳动力没,反正城镇化进程肯定没开始。

老领导有个态度他是很赞同的,全国这么大,各种情况都有,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起码在全都是贫困县的商州周边,大量劳动力都被锁在贫瘠破碎的山地农田上,收益微薄还不准随便乱种经济作物,所以这真是极大的劳动力浪费,把这些人用到工厂,创造的价值跟工资不就富裕了。

甚至还不用非得去沿海地带。

老领导有点吃惊,但稳住表情慢慢点头。

记者其实也不是来坑让卫东,甚至他们最关心的都不是商州如何,而是那边要如何收场:“那对江州市有什么要说的呢?”

让卫东又不傻:“我肯定相信作为计划单列市的江州,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会突飞猛进,有江州工业品贸易中心,有厚重的工业生产底子,我们的卫生巾厂在江州成立时,更是得到商业局等单位的全力,创下了朝全国市场每天供应三十万包的佳绩,但是……”

话头一转,老领导都严肃了。

镜头更是稳稳的锁定这俩。

让卫东却说:“江州的地理位置太好了,仿佛就是在长江的‘长’字交汇点上,恰好能辐射全国,所以我们决定要在江州重建一座日产超百万的大厂,现在先把分厂转移到商州,恰恰也是利用商州扼守长江三峡口,可以顺流而下满足长江沿岸的水域优势,来共同发展。”

老领导的眼神分明都有点你特么是真会说啊!

报纸上都说了是全部被迫撤走,你这搞得好像是为了淘汰产能才来我们商州。

我们商州就是二婚小寡妇吗?

但站在让卫东的角度,特么的老冯我给你报信,稍微推动敲打下就够了,谁知道你们搞这么大的阵仗,还把砖儿台都搞到商州来,这不是把我架在火头上洒孜然吗?

甭管你们烤的是谁,还是什么风气,什么局面。

别把我烤焦了啊。

我肯定谁都不能得罪。

记者也差点闪了腰,砖儿台出征肯定是想着重拳出击,让地方上都焕然一新的显着无冕之王厉害。

谁能料到这家伙这么滑头。

恰巧是江州同步来了人,也挤在旁边。

之前可能不太敢吱声,怕惹恼了记者或者让卫东这愣头青说些什么不留情面的话,就被镜头拍下来自己就彻底毁了。

现在发现这家伙准备了这么大的台阶。

说话也根本不是二十来岁的没轻重。

立刻现身热情握手:“对,感谢让卫东同志对我们江州市的信任,我们会查漏补缺,用更加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来推动改革开放的经济工作!”

这就对了嘛,轿子一旦抬起来,就该敲锣打鼓的上花轿了。

只是这来都来了,商州这个本来毫不起眼的江边城市,自然也要随着砖儿台的镜头展现下改革新风的模样。

那就彻底把让卫东推上青年改革先锋的宝座了。

喂,老子不想当主公啊!


上一章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