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夏得知两支乱匪要袭击姑母的船队,他当即命令提前启动北渡计划,总管府秘密建造了一百二十艘大型渡船,每艘渡船能运送五十名骑兵,并命名为北渡计划,准备在北伐时启动。
但现在萧夏顾不上泄密的风险了,在他的命令下达后,一百二十艘大型渡船紧急运送三千骑兵过江,由虎贲将军孙雷统领,火速赶往彭城县。
萧夏又亲自率领三百艘战船,一万水军,前往彭城郡迎接姑母杨丽华的南下。
萧夏从来不会被什么条约所约束,一方面是他集中精力治理江南道,不想被外来的纷争影响,另一方面他也是给父亲面子,尽量不去触动父亲的底线,大家相安无事,也相忘于江湖。
但如果家人出事,那这些条约对他而言就一文不值,所以听到姑母船队要被贼人袭击,他便果断出兵,也不通知朝廷和江都郡官府。
江都郡刺史牛方大是今年才上任,原江都刺史崔奉贤改任陇右道转运使,牛方大突然听说晋王出兵北上,吓得他连忙下令关闭城门。
牛方大站在城头上,神情紧张地望着三千骑兵风驰电掣般北上了,不多时,运河内又出现了遮天蔽日的战船北上,战船上站满了士兵。
牛方大和官员们都吓得面如土色,郡丞周筱低声道:“使君,会不会是洛阳出事了,晋王率军进京?”
“不知道啊!”
牛方大叹息一声,他的性格和父亲牛弘很像,比较谨慎,他半晌又道:“先不要下结论,再观察一下!”
众人又看了片刻,这时,一艘小船沿着漕河向县城驶来,船头站着一名军士,不多时,小船到了水门下,军士高声喊道:“牛刺史可在?”
牛方大连忙率领大群官员来到水门上方,牛方大探身道:“我就是刺史牛方大!”
军士抱拳道:“我是晋王殿下亲卫,晋王请刺史不要紧张,军队北上是去彭城郡迎接长公主。”
“原来如此!”
牛方大回头看了一眼众官员,大家都明显松了口气。
牛方大又问道:“是不是长公主安全上遇到什么麻烦了?”
牛方大心里有数,中原太不安全了,十有八九是盗贼要惹事。
“正是!乱匪杜伏威和李子通准备率军袭击长公主船队,长公主特向晋王殿下求援!”
“多谢告知,我们也希望长公主平安无事。”
军士行一礼,小船掉头走了,牛方大点点头对众人道:“幸亏我们没有鲁莽,这件事回头我会详细禀报朝廷,大家都回去吧!”
众人这才分头下城回官署去了,牛方大一直望着船队消失,他也下令城门开启,恢复正常,如果去彭城郡,船队要好几天后才能回来。
四天后,萧夏船队抵达了彭城县,萧夏前来拜见姑母,萧夏跪下行礼,“孩儿给母亲请安!”
杨丽华高兴得合不拢,连忙笑道:“好孩子,快快起来!”
几年不见,杨丽华显得苍老了很多,不过气色精神都还好,杨丽华上一次见萧夏还是大业三年,四年光阴如梭,眼前的儿子更加成熟了,下颌竟然留了短须。
“有个叫裘海亮的人来报信,说有乱匪来袭击船队,此人说是你的旧识,你还记得他吗?”
萧夏笑着点点头,“原来是他,当年孩儿在江夏萧府时,和他关系不错,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他还能记恩报信,不容易!”
“夏儿,不光是他救了我一命,更重要是这种重情义之人,值得你重用。”
萧夏点点头,“母亲放心,孩儿会启用他。”
萧夏随即召见了裘海亮,感谢他报信救援自己亲人,萧夏当即封他为水军郎将,裘海亮大喜,单膝跪下,“卑职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萧夏见他军礼很标准,又笑问道:“裘将军以前从军过吗?”
裘海亮点点头道:“卑职曾出任下邳郡府兵校尉,后来朝廷废军府,恰好我父亲也正好病逝,卑职就辞职回家给父亲守孝去了。”
“你对杜伏威的情况了解多少?”萧夏又问道。
裘海亮笑道:“实际上裘家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分成了十几房,分布在下邳郡和东海郡,我只是其中淮阳房的家主,但裘家有个特点,都是靠淮河吃饭,所以各房之间彼此关系又很好。
东海郡涟水房裘家有个子弟叫裘小山,原本是我船队的伙计,和我关系非常好,后来他加入杜伏威的军队,因为他是本地人,又非常熟悉淮河和运河,他就被提拔为探子小头目。
他去探查梁郡情况时,发现了长公主的两艘大船,也得到消息,这是长公主的船队,他就赶回去汇报,杜伏威认为一定有很多财富,当即决定袭击船队,裘小山又害怕出事,便偷偷跑来告诉我。”
“原来如此,这个裘小山害怕出什么事?”萧夏笑问道。
裘海亮叹息一声道:“裘小山告诉我,杜伏威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也没有家人拖累,万一真的伤害了长公主,朝廷雷霆大军杀来,杜伏威屁股一拍就跑了,他们这些本地人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这个裘小山也想加入我的军队?”
裘海亮点点头,“如果卑职去招揽,他肯定会来效忠殿下!”
萧夏笑了笑道:“让他留在杜伏威军中,可以让我随时了解乱匪动向,他的作用更大,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卑职明白!”
次日上午,大军护卫着杨丽华的两艘万石大船,又继续南下出发了。
李子通率领六千乱匪埋伏在徐城县南面的运河西岸,当初罗士信和裴行俨就是在这里偷袭宇文述的后勤补给船队。
这里确实是一个偷袭的好地方,李子通志在必得,何况他手下还有两名极为厉害的猛将,这两名猛将便是从南阳郡逃走的伍云召和伍天锡兄弟。
两人走投无路,便投靠了在桐柏山落草为寇的李子通,李子通对两人到来如获至宝,不仅和他们结拜兄弟,还把自己妹妹嫁给了伍云召为妻,他的诚意感动了伍氏兄弟。
两人便安心在桐柏山扎根了,这两年李子通发展也极为迅猛,由原来两千人的规模发展到了两万余人,又从桐柏山迁到钟离郡,他们和钟离郡刺史暗中达成了某种协议。
他们不攻打县城,不抢掠郡中百姓,官府就默许他们在钟离郡的存在,也不向朝廷汇报。
李子通亲自率领六千人已经准备就绪,他要抢在杜伏威的前面夺取两艘万石大船,不料李子通得到消息,有三千骑兵和三百艘战船护卫着长公主的两艘大船,更要命的是,三千骑兵就在运河西岸护卫,这明显就是防御他们袭击。
李子通胆怯了,对方船队刚抵达徐城县,他率领手下撤退了,放弃了这次袭击。
在淮河南北两岸有十几处水荡,其中最大的一处水荡叫洪泽浦,也就是今天洪泽湖的前身,占地约千顷,湖中长满了芦苇,这里一直是江淮水贼的藏身之地。
此时杜伏威便率领数百艘小船埋伏在洪泽浦中,他们是两天前刚刚抵达这里,他们并不知道萧夏已经率援军北上。
杜伏威对局面一无所知,但他依旧磨刀赫赫,准备偷袭长公主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