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第六百零九章 欣然接受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寒门国舅 >>寒门国舅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百零九章 欣然接受

第六百零九章 欣然接受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31日  作者:天子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天子 | 寒门国舅 
朝议结束。

朱祐樘没再把张峦叫过去交待什么,好像要刻意跟他保持距离。

而张峦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

他没有先回家,而是去了城内儿子当做实验室的工坊,找到了正在那儿做实验的儿子。

“城外的工坊干不下去了,就跑这里来倒腾这些瓶瓶罐罐?”张峦嘲笑道,“所以说,还是你心态好,为父就不行。”

张延龄放下手上的玻璃瓶子,问道:“爹你这是好话,还是赖话?”

“不知道。”

张峦往放置在门口的藤椅上一坐,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为父本来下定决心,准备跟那群人好好论论,结果陛下没给我机会。还给我派了个筹募钱粮的差事,短时间内搞到二十万石粮食,且还是第一批,我上哪儿弄去?”

张延龄笑道:“这不就体现出你对朝廷的重要性?那些言官没参劾你么?”

张峦摇头道:“今天真是乱七八糟的……我等了半天,也没见有人出来参劾,反倒是陛下提到要查究京城士子妄议国事的罪行,让覃吉和马文升牵头去查。

“哦对了,还有便是朝廷要派个人去西北前线送军服,我举荐了李孜省。这事我提前没跟他商议,不知他态度如何,心中惴惴……”

“这个安排很好啊,有什么好担忧的?”

张延龄不以为然道,“李孜省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他官职高低,而是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如果眼下能获得一个钦差的身份,去办一件对朝廷很重要的差事,那不就说明皇帝仍旧把他当回事么?”

张峦皱眉不已,问道:“西北的差事,那么辛苦,以他那身子骨能受得了?真怕他有命去没命回。”

张延龄笑道:“相较于他内心的阴郁,西北的苦寒根本就不算什么。陛下只让李孜省一个人去?就没派个什么中官配合他一起行动?”

“什么意思?”

张峦诧异地道,“朝会上只提名了李孜省,还是我提请的。咋的,一个人去不行?还得派个人监督?”

张延龄笑着摇摇头,没说什么。

“老爷……”

外面传来常顺的声音。

“叫魂呢?”

张峦不耐烦地喝斥。

常顺道:“门外来了一位萧公公,说是非见您不可。您是不是出来见见?”

张峦有些茫然,这次他不喊了,转而看向张延龄,问道:“你知道是哪个萧公公吗?”

“可能是……司礼监的萧敬?”

张延龄不确定地回道。

“靠,你这张嘴不会是开光了吧?”

张峦吃惊地道,“你说有中官会跟着李孜省去西北,真就有人登门来……?难道就是这个萧敬?”

张延龄重新拿起瓶子,摇晃着里面的液体,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说:“爹,你揣测那么多干嘛?直接去问过,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走了、走了。”

张峦一甩手,道,“大不了不当官便是……最近这官当得我心烦意乱,好端端的都能被人盯上。

“我从不跟人争,别人竟还觉得我乃隐患,是个祸害,务必除之而后快……切!就好像谁稀罕当官一样!”

“爹心态比我好多了。”

张延龄赞了一句,接着道,“如果我在朝中,别人这么攻讦我,管他是谁,肯定会反咬回去……不像爹这样舍得抛却权势,选择激流勇退。”

张峦不屑一顾,道:“那是因为你爹我能力不行,没那么大的头,行事只能战战兢兢。而你却不一样……我算是看出来了,以后你绝对能让他们挨个喝一壶,反正我做不到,知难而退才是正理。”

张峦出门来,见到了正在工坊门口等候的萧敬。

“萧公公?果然是你啊!”

张峦脸色并没有变得多好看,就像故意甩脸色给萧敬看一般,皱着眉,板着脸问:“你怎知晓这个地方的?前来所为何事啊?”

萧敬赶紧解释:“到贵府没寻着人,去问过覃吉覃公公,方才找到这儿……乃陛下吩咐老奴来见您……”

张峦道:“咱先不说别的,萧公公,我且问你一句,这次往西北,可是你陪同李尚书一道?”

“啊!?”

萧敬好奇地问道,“这……有这回事吗?”

张峦心中窃喜不已,口中呢喃:“原来也不是每件事都能料到嘛……嘿嘿,吾儿并不是神仙。”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失落。

小儿子还有不能言中的时候?

这要是换作以后帮自己时……

很容易出大麻烦啊!

萧敬越发不解了,问道:“张侍郎,不知您在说什么?”

“陛下交给你什么差事啊?”

张峦不答反问,接着又道,“萧公公,明说了吧,你知道我现在要为九边筹措钱粮,忙得不可开交。

“这不是嘛……本来我并不想跟李孜省走得太近,但他马上就要出发往西北,筹措钱粮之事,我还打算让他帮忙,所以得趁着今儿有空暇,赶紧去见见他。”

萧敬感慨道:“您老可真是大忙人。”

“瞎忙而已。”

张峦一挥手,随即想起什么,问道,“你还没说你来此,到底要做什么……”

萧敬道:“老奴乃奉陛下口谕,帮您筹募钱粮……您要见谁,在下陪您去见。”

张峦好奇道:“就……因为这个?”

萧敬显得不太能理解,问道:“这个难道不是当前头等大事吗?陛下关切,朝中人的注意力也都焦聚于此。张侍郎,此事刻不容缓啊。”

“咳咳。”

张峦咳嗽两声,道,“也罢,也罢,那咱这就去见李尚书……话说我都不知该如何面对他了……乃我擅作主张替他请缨,让他往西北,也不知他恨不恨我……”

“肯定不会啊!”

萧敬宽慰道:“李尚书一心为朝廷做事,要为陛下效劳,想来得知领此差事,应该会很欣慰吧?”

“嗯!?”

张峦听完不由皱眉。

心想,你的话,咋听起来跟我儿子说的那么相似呢?

好你个萧敬!

以往没见你有多大能耐啊,也有可能是之前我跟你接触不多,不了解你的性格和能力,但咋觉得你这么像我儿子呢?

难道以前是在韬光养晦?

二人一起往马车那边走,张峦问道:“萧公公,今天陪同陛下一起去奉天殿前上朝的那个公公……是你吗?”

“您是说……李荣李公公?”

萧敬想了半天,要说能陪皇帝上朝的,司礼监上三位,都跟张峦混得很熟了,张峦断然不至于会如此问。

如果说朝会时常伴君旁的太监中,有谁是张峦不熟悉的,恐怕只有李荣了。

张峦道:“咦?不是你吗?哦,那可能是我站得太远,没看清楚,不好意思啊……”

萧敬瞬间无语。

你这是在打我的脸吗?

意思是说我资历不够,没资格跟你一起处理大事?

要是换作一般人,心中肯定会有疙瘩。

但萧敬却显得很洒脱,笑道:“以后多接触就好了……话说张侍郎您性格如此耿直,在朝官中的确不多见。”

张峦自我解嘲道:“很稀罕,是吧?唉,主要是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过当官的经验,属于野路子,胡来惯了。”

萧敬又笑着:“您跟李尚书的性子倒有些相像。”

“李孜省吗?”

张峦好奇地问道,“他以往什么样?”

萧敬道:“以往我人微言轻,跟李尚书接触不多,但他在先皇面前,屡出奇言,也都是不遵循常理,却往往做事上取得奇效,多得先皇夸赞。”

张峦心说,怎么又拿我跟李孜省比较?

萧敬突然又发出感慨,摇头道:“朝中能人,如今是越来越少了啊!”

“嗯?”

这话让张峦颇为不解。

张峦在想,听你话里的意思,好像还挺欣赏李孜省的?

居然把李孜省当成能人?

那在你这里,把我跟李孜省类比,岂不就成了褒奖?

而不是贬损?

那我心里多少舒服点了。

张峦带着萧敬去见李孜省。

此时李孜省正在府上忙碌,张峦和萧敬跟着庞顷进门后,就见到有人在收拾大包小包的东西。

“炳坤啊,你们这是要……搬家?”

张峦好奇地问道。

庞顷有些惊讶,反问:“张先生,不是您举荐我家道爷去西北的吗?我家道爷得悉此事,立即开始收拾出远门的东西……你别看这鸡飞狗跳的,其实都是我家道爷精心在做准备,他对此行可是抱有很大的期待呢。”

张峦悻悻然:“西北之地不比京师,那地方太过寒冷,是得多准备点儿。”

“呵呵。”

庞顷报以一笑,带着二人进到正堂。

早一步到来的李孜省连忙站起来相迎。

“来瞻,这么快就来了?这不是萧敬萧公公吗?失敬失敬。”

李孜省赶紧上前行礼。

双方见礼完毕,张峦面带歉意之色,道:“李尚书,是我唐突了……之前也没跟你商议,就直接向陛下举荐……唉!你要是不愿去,我可以即刻入宫去跟陛下说,换个人前去便可。”

“别啊。”

李孜省笑着阻止,“圣旨都下了,岂有收回去的道理?再说了,替陛下运送布料去西北,事关西北将士过冬的衣物和被褥,更涉及大明边疆安稳,如此重要的差事能落到我身上,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说话间,李孜省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好像真就一点儿怨言都没有。

萧敬笑看张峦一眼。

好似在说,你看,我没说错吧?

李孜省知道后,一定屁颠屁颠就去了,因为这对他来说,属于是难得的机遇。

张峦道:“不怨我就好……心眼儿多的,还以为我让陛下将你流放了呢。”

“瞧你这话说的。”

李孜省白了张峦一眼,道,“要是不熟悉你的性格,肯定以为你是上门来找事挑刺的。萧公公,别介意,我跟张国丈认识时间虽不长,但彼此了解至深,互相间从来都是这么打趣的……您请坐。”

“不用。”

萧敬摆手道,“在下是奉皇命,协同张国丈筹募钱粮,他说一定要在您走之前,过来请求帮助。”

李孜省摇头:“这事儿我可帮不上忙,或者说,我没资格帮。咱这位张国丈,办事那叫一个妥帖,我之前都在潜心跟他学习呢。”

张峦扁扁嘴,道:“李尚书,萧公公不是外人,你不用在他面前谦虚……说得好像都是我在帮你一样,其实你帮我的也不少,就像上回给先皇陵寝筹募银子那事儿,你可是出的大头。”

李孜省白了他一眼,好似在说,我帮你在人前塑造光辉形象呢。

你就这么拆台的?

拆自己的台,很过瘾吗?

“不比从前啊。”

李孜省道,“这次我也帮不上忙。不过我走前,可以引介几个人给你认识,让他们来帮你。张国丈,你看可好?”

“你找人帮忙,那也是你出手,结果都一样。”

张峦往那儿一坐,就好像到了自己家里一般,“茶水呢?口渴了!赶紧奉上香茗,过几天你走了,我可就没机会喝你府上的好茶了。”


上一章  |  寒门国舅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