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柴家这块难啃的骨头,当然不能直接下嘴啃。
先敲打,再慢慢磨,软化后击碎他的壳,最后就能下嘴了。
柴家所谓的光环,在旁人眼里是绝不能触碰的存在,但在赵孝骞眼里,光环永远是虚妄的,如何把看似无敌的存在弄死,只需要方法。
酒宴进行过半,气氛已经僵冷得有点尴尬了。
若换了别人,在这样的气氛下,要么识趣地告辞,要么忍气吞声打圆场,把气氛恢复融洽。
偏偏柴若讷却好像是个犟种,他既不告辞,也不忍气吞声,就独自坐在那里运气,仿佛心里在跟自己较劲,谁先离开谁就输了。
明明已经五十岁的年纪了,柴若讷的性子却好像有点天真。
大约这也是朝廷给惯的。
赵孝骞早就想结束酒宴了,但柴若讷没有告辞的意思,赵孝骞自然不好意思赶客。
酒至半酣,赵孝骞眨了眨眼,突然拍手。
堂外按刀而立的陈守昂然入堂。
赵孝骞笑道:“饮酒无趣,陈守,召你部将进来,鼓舞助兴,以娱宾客。”
陈守一怔,然后深深地看了座上的柴若讷一眼,抱拳领命退下。
没多久,便听到一阵甲叶撞击声由远及近。
二十余名高大魁梧的禁军入内,他们披戴甲胄,有人执刀,有人执盾,还有人抱着一面牛皮小鼓。
柴若讷和吕惠卿等宾客不明所以,诧异地看着走进堂内的这些禁军。
赵孝骞朝三人微笑道:“府中未养歌舞伎,而且我久居军中,难免有几分行伍习气,今日为娱崇义公,特命部将献上一舞,博崇义公义笑。”
柴若讷脸色僵硬地一笑。
赵孝骞朝禁军汉子们一挥袍袖,道:“舞来!”
禁军轰应一声,然后在堂内迅速摆开阵列,随着一阵急促激昂的鼓声响起,小小前堂瞬间充斥一股金铁杀伐之气,声波如同刀剑,不仅刺激着宾客的耳膜,也令他们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这是一曲由男人跳的舞,说是“舞”,不如说是大战前的某种神秘的祭祀仪式。
舞曲名曰“盘鼓舞”,自秦汉以来,常在帝王权贵以及军中饮酒之时而舞,而且必须由男人来跳,才能突显舞蹈的阳刚杀伐之意。
鸿门宴上,项羽招待刘邦时就是跳的这曲舞。
赤壁战前,周瑜招待刘备时也是跳的它。
单刀会上,鲁肃招待关公时,还是跳的它。
看出相同点了吗?
举凡酒宴上跳这支舞的,主人通常都对客人不怀好意,暗藏杀机。
今日此刻,既然柴若讷还没清醒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赵孝骞不介意再给他一点刺激。
说是舞蹈,其实更像军队列阵杀敌时的一种合击演练。
随着急促的鼓声,以及刀剑敲击盾牌发出的哐哐声,还有禁军们眼露杀机,朝宾客越走越近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酒宴上的这支舞蹈,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
很快,柴若讷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呼吸开始急促,随即又停止,见禁军手执刀盾步步逼近,旋即停步后退,然后再次逼近……
禁军们眼中那森森的杀机,以及刀刃敲击盾牌的恐怖节奏,柴若讷突然觉得呼吸停止,自己已喘不过气来,脸色比死人还白。
不仅是柴若讷,就连毫无牵扯的李清臣和吕惠卿二人,也是一脸惊惶,浑身颤抖,被禁军们带着杀气的舞姿深深震慑。
在这支舞面前,三人有一种无能为力的被宰割感,刀与盾,鼓与舞的结合,完美地将杀伐之气显露出来,在宾客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
柴若讷的手用力的攥紧了拳,身躯微微发颤,他在咬牙努力维持平静淡然。
柴家禅位后,从帝王到富家翁,纵是家产颇丰,家中豢养江湖高手无数,在大名府当地可以说得上是一方豪杰,江湖莫敢不从。
柴若讷当了这些年的崇义公,不仅官府对他敬畏,民间和江湖上也是收获无数赞誉,多年的威风名声下,难免有些洋洋得意。
然而今日此刻,赵孝骞仅只召来禁军在他面前跳了一曲舞,便击碎了柴若讷所有的骄傲和自信。
是的,那些沉浸在威名下的傲慢,自以为人多势众的满足感,在真正的军队面前,简直显得可笑又可怜。
眼前的禁军才只二十余人,在战鼓催进的节奏里,竟已显露出千军万马潮水般惨烈厮杀的画面。
如此慑人的威势,是柴家所谓的江湖高手拍马都比不上的。
正规军队与乌合之众的区别,此刻柴若讷终于深深地感受到了。
柴若讷只觉得战鼓声声中,已有无数支利箭瞄准了自己的心口,只要他稍有异动,便是万箭穿心的下场。
整支舞下来,柴若讷真就一动不动,连眼皮都不敢眨得太频繁,生怕引起跳舞的禁军的误会。
终于,不知过了多久,堂内的鼓声戛然而止,二十余禁军的最后一个动作完美收尾,迅速列队,按刀朝宾主们躬身一礼,静静地退出了前堂。
堂内的气氛骤然一松,柴若讷再也顾不得掩藏心思,整个人肩膀一垮,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抬袖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脸色仍然苍白如纸。
随着禁军的退场,堂内无形的杀气和压迫感也终于松缓下来,李清臣和吕惠卿感激地朝赵孝骞挤出一丝微笑。
若这支舞继续跳下去,二人哪怕是局外人,恐怕也会无辜被堂内的杀气所慑,造成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堂内宾主数人里,唯独赵孝骞浑若无事,还调皮地朝李清臣眨眨眼:“老李,舞好看吗?这可是军中扬威之舞,城里青楼的姑娘们可跳不出这味儿。”
李清臣抬袖擦了擦冷汗,苦笑道:“殿下,下次若有此舞,麻烦提前打个招呼,下官打死也不来。”
“跳舞助兴而已,没那么严重,你这脸色不太好,是喝醉了吗?”赵孝骞笑吟吟地道。
话没说完,坐在椅子上的柴若讷突然起身,面如土色地朝赵孝骞长揖一礼。
“郡王殿下,下官……恕下官不胜酒力,恐会失态,下官告辞了。”
赵孝骞也起身,一脸讶异地道:“崇义公如此容易就喝醉了?你这酒量只能……”
……只能坐小孩那桌,咬吸管,喝椰奶,吃婴儿辅食。
话没说出口,赵孝骞忍住了嘴贱的冲动,毕竟不太礼貌。
柴若讷什么都没说,行礼后匆匆离去,背影有些踉跄,也不知是真的喝醉了,还是被别的事所畏惧,走路的姿势都像逃命一般,走到前院已开始加速小跑,眨眼就逃离了郡王府这座龙潭虎穴。
柴若讷走后,赵孝骞脸上和煦的微笑渐渐化为冷笑,沉吟不语。
吕惠卿拱手强笑道:“今日殿下府邸这场酒宴,崇义公约莫受足了教训,以后想必不敢在真定府肆意妄为了。”
赵孝骞执壶自斟了一杯酒,悠悠地道:“我的地盘上,柴家也要给我老实趴着,胆敢挑衅,虽远必诛!”
说完赵孝骞一口饮尽,发出长长的叹息,叹声却彷如虎啸山林,群兽震惶。
李清臣和吕惠卿面露惊容,赵孝骞一直隐藏得很好的杀意,此刻终于无所顾忌地散发出来。
二人只觉后背发凉,他们突然察觉到,柴家在这位手握兵权杀伐果断的郡王殿下面前,恐怕过不去坎儿了。
柴家这道坎儿,在赵孝骞眼里确实过不去了。
对赵孝骞来说,无论任何人任何家族为祸一方,都是必须拔出的毒瘤,管你什么丹书铁券,你祸害百姓就该杀。
有丹书铁券又如何,结果不会变,只是过程有点麻烦而已。
招待柴若讷的酒宴过后,柴若讷身体不适,当天就离开了真定城,匆匆赶回了大名府。
两日后,皇城司赵信登门求见赵孝骞,并将皇城司最近调查柴家的证据列了出来。
证据实在太多了,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恐怕都不够。
柴家做过的不法之事,上溯到数十年前,从柴若讷的父亲柴咏这一支族人迁徙定居到大名府开始算起。
厚厚的一摞纸,里面全是柴家的恶行。
有了丹书铁券,又试探出了大宋官家的底线,柴家这数十年来行事并没有那么谨慎,毕竟朝堂君臣都不会办他,只要不谋反,干任何事都百无禁忌。
所以皇城司调查柴家并不吃力,证据很容易就找到了。
所有的证据里,最多的是侵占农户良田,以各种手段逼使当地农户低价卖田,圈入柴家名下田产。
其次是欺行霸市,大名府城里几乎有两条街都归柴家所有,当然,得到这两条街的过程肯定不是那么的光明磊落,苦主至今家破人亡,求告无门。
还有诸如敛财牟利,欺诈百姓,抢掠民女,甚至杀人越货等等。
柴家就像后世的黑恶势力,半黑半白,横跨黑白两道,大名府范围内简直成了祖宗一般的存在,多年来无人敢惹。
赵孝骞表情平静地看着柴家的累累罪证,目光停留在其中某一页。
“收容朝廷钦犯,盗匪恶贼,官府不敢入门查究,这条可属实?”赵孝骞问道。
赵信垂头恭声道:“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