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说
得益于西罗公司的存在,罗尔斯·罗伊斯相当于在镐京长期维持了一个高级别办事处,所以整个行程至少不完全是被动依赖常浩南这边的安排。
比如他们的住处,就是由英方代表乔治·布林和亚当·惠特尔亲自敲定的。
二人在过去十几年里都没有进行任何工作调动,级别却随着西罗公司而水涨船高,愣是从两个不受待见的边缘小透明成长为了跟能跟帕诺斯·沃森平起平坐的一级主管。
也算是时代进程的获益者了。
当然,再怎么说也是在华夏的地盘上,真要搞点窃听之类的小动作也根本拦不住,由谁决定住处这种事情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但相信自己人属于人之常情,经过这么一手之后,至少可以让罗罗代表团一行人在心理层面上更加放松。
因此,在当天晚上的活动结束之后,回到酒店的一行人便连夜凑在一起,开始讨论如何应对明天开始的正式谈判。
“工程组已经从华夏方面接收了AE1500发动机压气机部分的设计文件,并确定了下午时候帕特里奇博士的猜测。”
波迪在自己的电脑上打开一个工程文件,然后直接投影到在了旁边的墙上:
“在间冷回路前面的这个组件叫做凝水控制模块,结构上只是一组额外的冷凝器,结合三个三通阀,但可以保证进入间冷器的湿空气温度恰好低于该条件下对应的露点温度,相当于把循环参数变成了一个只和外部环境温度有关的单一变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而相比之下……”
他说着把屏幕画面切换成了另外一个工程文件:
“我们的方案则是根据外部条件变化直接修改间冷器的循环参数,虽然思路上更加简单,但控制逻辑非常复杂,某些工况下甚至需要一一对应,在应对未经过详细测试的环境时就容易出现问题……”
说完之后,还不忘颇有深意地瞄了眼坐在旁边一脸阴沉的帕特里奇。
后者做出一脸便秘般的表情,气呼呼地抱怨道:
“皇家海军当初提要求的时候就只把环境温度上限设置在了35℃,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已经是做过冗余的了,谁能想到他们会在赤道附近把船开到30节以上?”
真要较真的话,帕特里奇这话倒也没错,说到底是甲方的要求出了问题,他作为乙方只是照章办事而已。
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上,却无疑是在推卸责任。
“那MT30呢?”
波迪也毫不相让,讥讽道:
“难道我们这次兴师动众地过来,仅仅是因为WR21的故障么?如果整个技术路线没问题,那应该重新标定一下参数就能解决问题的?”
帕特里奇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但终究还是没能说出任何反驳的话。
勇敢号故障的责任落实有公司法务部门负责扯皮,而他作为一个搞技术的,能放任如此显而易见的漏洞出现并最终装舰,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刚才那套说辞骗骗外人可以,但别把自己也给骗了。
这个时候,看着场面有点焦灼的埃尔金布里奇也伸手敲了敲桌子,开始打圆场:
“失败的教训等我们回去之后再总结不迟,现在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华夏人的条件上面吧……”
有了领导发话,一路上都互相看不太对眼的两个人也只好暂且搁置争议。
“考虑到目前留给MT30修改设计方案的时间已经不太充裕,这次的交易筹码倒是可以由我们先提,但至少,我方开出的条件不能跟对方的预期差距太大,最好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华夏方面的基础预期。,否则要么难以迅速达成合作,要么会付出很多不必要的代价。”
稍微停顿片刻之后,埃尔金布里奇又继续道:
“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是,他们应该对于自己目前在国际航空产业中的地位非常不满,所以想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深度地参与制定相关航空产业标准,不过在刚才的晚宴上,我试探了很多次都没能从他口中摸清楚对方的具体要求……”
作为动力系统业务部门总裁和董事会成员之一,他所能够调动的资源相当丰富,但任谁也不愿意当冤大头。
“我记得几年之前,他们不是提出过一个比现行CAEP6更加严苛的环保标准么?”
帕特里奇率先提议道:
“既然华夏方面抱怨自己缺少话语权,那正好现在新的CAEP8标准正在制定,我们可以主动提出,把对方的新标准给顶上去,也算是给华夏方面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我知道他们过去就很看中这些。”
话音落下,屋子里的另外几人纷纷露出思索神色。
只有波迪嗤笑一声:
“你的认知已经有点过时了,帕特里奇博士……”
语气虽然不像最开始那样夹枪带棒,但也还是带着几分挑衅的意味:
“区区一个排放标准,而且还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标准,要是搁在十五年前,或许能满足华夏人的胃口……”
显然,他对这个提议并不看好。
“那你的意见呢?”
埃尔金布里奇没有在意对方的语气。
“我跟今天带队迎接我们的常博士算是老熟人了。”
波迪开口就点明了自己的“权威”身份:
“我敢保证,华夏人已经不再满足于支线飞机的那点市场,开始把目光瞄准在干线飞机上面了。”
还没等埃尔金布里奇发话,角落里另一个声音就率先表达了赞同:
“我认为波迪主管说得对。”
是亚当·惠特尔。
他如今的级别比波迪还要高上半级,只不过因为长时间远离英国总部,所以之前一直都没发表意见。
但现在提起华夏方面的动作,可就瞬间不困了:
“根据我们获取到的信息,华夏人正在筹备一种完全对标波音737max和空客A320neo的干线客机型号,现在甚至可能已经进入了方案准备阶段,只是对方保持着一贯低调行事的准则,所以还没有大张旗鼓开始宣传而已。”
“考虑到现阶段,华夏的几家航空公司已经在运营着大约60架C909客机和超过120架C909货机,所以他们的新型号必定不会局限于国内用户,而要想进入国际市场,那么首先要做的必定是获取欧盟,或者是美国方面的适航认证,就像他们在推出C808之前所做的那样。”
“那我们可以……”
埃尔金布里奇本来想说,他们可以发动一下在EASA方面的影响力,帮助推动华夏人的新客机获得相关证书。
但话到一半就意识到不对。
因为C808当年可不是走的这套流程,而是……
而这个时候,波迪已经替他把答案说出了口:
“对方无疑是想要扩张适航互认协议的范围……就我个人估计,至少要到100吨起飞重量,或者200个座位。”
一时间,整个房间内的空气都安静了下来。
相比于个别型号和标准,适航互认包含了一揽子的相关协定,属于可以直接颠覆航空产业格局的大活。
尽管以罗尔斯罗伊斯的影响力,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服EASA同意让步,不过也必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能不能考虑在产品类型上打打折扣?”
一旁的谈判组负责人提议道:
“比如互认范围只包括动力系统,这样不仅更符合我们的业务方向,回去之后在应对EASA的操作上也要轻松不少……”
应该说,单就谈判策略而言,这个意见无疑是有价值的。
毕竟上次双方达成协议,就是只包含了50吨/100座以下的支线飞机。
虽说华夏方面突破限制的动作已经越来越明显,但对于欧美这样的既得利益方来说,松绑还是一点点来得好。
可这一次,埃尔金布里奇却换了个思考问题的角度。
“有什么必要么?”
他忽然露出一个笑容:
“我们公司又不涉及整机业务,就算华夏方面同意让步,那也无非是白白便宜了法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