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逸飞做项目的思路存在问题。
这是俞兴去纽约的时候就和熊潇鸽、徐欣聊过的事情,但彼时只是当作业界动态的闲聊,现在回到申城又把手上的要紧事处理完,真正再面对五楼的孵化就更加不满意了。
大贴吧、小贴吧、优化贴吧……
翟逸飞最早见到俞兴的时候是谈微信,那时还说没法用同质化的东西击败更强大的企鹅,现在轮到他自己创业,仍旧难以避免的把自己过去最成功的产品思路拿过来放在移动互联网之上。
俞兴最早看到项目书的时候不置可否,没有先入为主,也想看看这玩意到底行不行,但“同乐”app用自己的数据转化和留存证明,它确实不太行。
不说做超级app的潜力,不管应用商店的点击率还是下载安装率,又或者相关的留存率,它堪堪也就中层水准。
俞兴是自己带人做出微信的,虽说是利用了对手的舆论,但深知各种数据所表现出来的意义。
“同乐”的应用商店点击率只有1左右,下载安装率在15左右,安装后首次启动的用户比例最多45,而完成注册和功能引导的仅占30。
留存率的次日留存、7日留存与30日留存同样普遍在平均水平徘徊。
从种种数据的表现来看,“同乐”的立足切入点并不稳固。
俞兴自己在心里复盘,认为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小贴吧”既远不如“大贴吧”的用户体量,也无法把兴趣爱好进行分门别类的细分,哪怕,它已经是一款用户总量超过100万的app。
该改就改,该砍就砍,只有堆出来的量,没有足够的活跃度,仍然是一条死路。
移动互联网在2011年的下半年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乱,二是快。
俞兴觉着五楼这帮人是时候重组了。
当然,考虑到创业公司某些时候存在的执拗,这个话还是从别人嘴里出来更合适。
刘建凯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好!
他既有前东家的风格,也有多年投资的经验,不管是赞是批,都可以格外契合。
甚至,他和这边连合同都没签,就是个打零工的,万一真弄出众怒,也很容易解决。
果不其然,刘建凯那么当场一呛声,被面刺的翟逸飞只在三天之后就主动来找了楼上的资方。
“同乐”这家公司,其实与百晓生、碳硅集团、红隼资本都没有关系,纯粹是俞兴个人出资的持股,然后给了办公位置,又给借用了程序员。
俞兴对于翟逸飞思考后的变化颇感欣慰,而为了彰显重组的主题,他专门把开会时间定在周六,不仅仅是自己、翟逸飞、刘建凯,还有碳硅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以及,红隼资本。
红隼是专业的投资机构。
碳硅投资是围绕自身业务做战略投资。
俞兴在这场会议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不管红隼还是碳硅投资,我希望大家能投出来一些流量可以互享的项目,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很大,但在当前阶段,大家很难从BAT那里获得流量支持,那就要必须挖掘业界中小项目的流量与开发自己的流量。”
“怎么开发自己的流量?满足用户的广泛需求,也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
“怎么挖掘中小项目的流量?用投资,也用我们开发出来的流量作为交换。”
“我举个用户需求的例子,还是拿我在很多场合说过的场景好了,我在地铁和公交上看到很多人都拿着手机不放,智能机带来的娱乐属性比过去强太多,吸引力也高太多,那么……”
“手机既然使用时间大幅度增长,同时增长的广泛需求是什么?”
俞兴环视会议室里的众人,着重看向了刘建凯和翟逸飞。
随后,他说道:“是流量,手机固然可以提前下载内容,更多的还是需要通过流量来获取内容,但流量是要钱的,所以,如果满足用户们的流量需求就可以获得自然而然的发展。”
“如果我们做一款利用wifi来分享手机流量热点的软件,你们觉得,它是不是很有增长前景?”
俞兴提到了类似wifi万能钥匙的项目。
刘建凯听到这里,眼睛一亮:“咦,俞总,你说的这个……哎,你这是举例吗?这是来谈‘同乐’的吗?我怎么感觉这个wifi分享的想法比‘同乐’好很多啊。”
智能手机正在高速增长,3G网络也在飞快发展,各种内容日新月异,这种情况下来帮助用户降低流量费用,逻辑上完全成立。
翟逸飞稍微有点难堪,但也认可道:“俞总,这是工具,这是淘金的铲子。”
俞兴点头道:“是的,同乐需要导流量来堆用户,我最近就在想,还是工具类的东西最能快速的获取用户,比如,迅雷,比如,输入法,这种工具类的流量没有太大黏性,大家打开用完就放那了,但是……工具类的东西积累流量再进行传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翟总要做内容,要研究算法,这些都需要流量和用户来验证方向的正确性,如果我们能有自己的流量池,无疑会方便很多,也更容易对其它潜力项目达成投资。”
资本流量,这是企鹅先前要转型所提出的手段。
俞兴觉着这种手段在当前阶段挺有用,但企鹅忙着打生打死,没空继续那么改革,他也就结合近期情况和自身现状来思考如何起到类似作用。
资本还行,红隼手里投完碳硅还留着钱,但流量方面,微信一卖,百晓生论坛的垂直流量相较于移动互联网的app导流需求是不足的。
不过,没有流量也简单,再做就是了。
工具类app因为它没有黏性的流量属性,不容易开拓营收,不容易获得融资,但可以尝试当作导流源头的流量池。
什么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广泛需求?
俞兴这几天没闲着,想到了美图秀秀,想到了天气预报,想到了移动应用商店,可是,这些都已经在做了。
一直到他前天在楼下的沙县大酒店吃午饭,偶然听到顾客抱怨这个月流量费又超标,脑海里才把这个需求的逻辑串起来。
wifi万能钥匙是契合时代需求又可以做的,而且,类似技术的门槛并不高。
他让人查了查,甚至早在2001年就有美国的公司在做这方面,但受限各种问题没有做起来,国内现在则还没出现类似的工具。
至于国内这个阶段为什么没出现……
俞兴觉得门槛不高,但这仍旧是有门槛的,特别是想要做大更需要包括但不限于资金、地推等方面的支持。
这么一考虑,它就成为第一梯队的备选项目。
刘建凯作为专业投资人,越想越觉得俞总的这个例子确实很有可行性,不是说多能赚钱,而是作为一个流量源头很有可行性。
工具嘛,既是给用户们做的工具,也是己方用来导流的工具。
他脑海中的念头转了又转,由衷的说道:“俞总,我记得你谈互联网阶段,说市场扩大,用户高速增长,然后,只要能满足用户们不断变多的需求,那就可以获得成功。”
“微信可以充当免费的短信,可以打电话,这种通讯需求的满足,它确实成功了!”
“现在这个wifi分享,它可以满足用户们降低流量费用的需求,成功概率也很大!”
“再回头看你当初的分析,满足需求,获得成功,简直鞭辟入里了啊!”
俞兴脑海里有现成的成功案例,闻言只是摆手:“不用吹嘘,咱们就谈移动互联网的项目要怎么来搞。”
刘建凯还是忍不住说道:“俞总,你是能运营的!”
“谈事,给你钱不是让你吹捧的。”俞兴的注意力还是在今天的重组之上。
刘建凯绝对是真心实意,又见俞总这样的态度,只能有些悻悻的闭嘴,诶,以前是小甜甜,现在是牛夫人了……
翟逸飞其实也想出声称赞的,这确实很好啊。
只是,他瞧见俞总的回应也就忍住冲动,开口道:“俞总,我想了又想,同乐的切入点确实有问题,兴趣爱好的这个不行,后面我想试试切到搞笑类的内容软件,我们分析了这一块,感觉一些应用的数据转化是更好的。”
俞兴微微点头:“还是试,数据可以的话,咱们再继续大规模的推,要做手机出厂的内置,要做各类应用软件商店的宣传,但在这之前都以百万用户的表现来作为筛选。”
同乐的一百万是不成功的,切换赛道之后的软件暂时也就以这样的标准来做。
翟逸飞见俞总同意,心里松了一口气。
“既然要做,既然要试,时间宝贵,那我们就多试几个。”俞兴的话还没说完,“搞笑类的可以,再做一款资讯类的,我觉得这两款都可以主推,其它的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咱们都可以拿来填充流量池。”
“这个流量池可以给我们内部自己的软件导流,也可以拿出去和别的软件导流,再让它们给我们力推的软件合作推回来。”
俞兴说到这里,看向刘建凯:“我之前看刘总有威胁别的项目,说要投资竞品。”
刘建凯已经做好了认错的措辞。
然而,俞兴继续说道:“这一点很有启发,我们就做一做竞品,成功了就填充流量池,不成功就卖给小鱼中鱼,然后再要它们的流量当条件,看看到底能攒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流量池。”
刘建凯看着认真的俞总,意识到一件事……
自己是个投资人,虽然带了些强硬的风格,但真的只是威胁谈条件而已。
可是,俞总这几年是大小项目一路做过来的,他是真的能那么干,也真的能搞出来。
成功了就是自己的流量,不成功就凑一凑外界的流量。
翟逸飞听完这些话,怔然道:“同时做吗?这……是不是会有点多?”
“只要能满足用户们的需求的工具,都可以尝试,这种没开发出的需求其实没那么多,能找到是最好的,找不到的话,看看那些带着点门槛又没把需求做到位的方向,这是能入手的。”俞兴说道,“app和电脑的玩法不一样,我们要多尝试,也快尝试。”
“用工具类app来做流量,有了流量就尝试内容的方向,验证出方向便大力推广和优化,然后,我们再看看能做到什么地步。”
“有红隼资本,有碳硅投资,外面还有关系不错的IDG和今日资本,一旦取得用户规模和活跃的突破,那更容易拿钱。”
“趁着阿里和企鹅相互攻讦,趁着移动互联网刚开始发展,咱们就试试能不能再打造出新的超级app。”
俞兴说到这里,还想着安慰了翟逸飞一句:“同乐的改变是尝试的成果,不是尝试的失败,翟总,移动互联网的天地很大。”
翟逸飞听着俞总的规划,有种工业化和模块化推进的感受,只觉心潮澎湃。
刘建凯这时候泼了一盆凉水:“嗯,我赞成俞总的想法,不过,这种投入、尝试和建设还是得有清晰的归属,翟总到底做哪一块?后面的股权怎么算?他的精力是有限的,像wifiA分享那种肯定还需要线下场景的接入才行。”
他看着翟逸飞,直言不讳:“而且,战略规划都规划出来了,投资数额字不会太少,翟总是打算自己掏钱补足,还是能再拉来外面的机构?”
翟逸飞沉默一会,说道:“俞总,刘总,同乐需要改变,公司也需要打散重组,我做这个项目体会到了方方面面的难处,既然是这样的发展战略,我就带着公司直接并在百晓生下面吧。”
“创业也好,孵化也罢,咱们都是为了最后的成果。”俞兴沉吟道,“既然翟总能这么想,那……不要并入百晓生,并到碳硅集团旗下吧。”
翟逸飞愣了愣:“碳硅集团不是在做电车项目吗?”
俞兴点点头:“是的,电车嘛,这是碳字头,它是围绕碳,围绕碳基生物,移动互联网的超级app,围绕硅基生物来尝试。”
翟逸飞糊涂了,并且,感觉陡然科幻起来。
刘建凯倒是时刻牢记老板的话,今天又多次提到先前互联网阶段的划分,这时候忽然冒出灵感,猜测道:“俞总,你是指移动互联网app所能产生的数据价值?”
这是俞总聊过的阶段,流量会进入存量时代,届时就需要对数据价值进行开发和挖掘。
俞兴笑道:“你怎么不玩币之后变得那么敏锐?数据的价值在什么方向?我还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看到的报道,说IBM深蓝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冠军。”
“我觉得咱们有生之年是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巨大进步的。”
“就这么一说,就这么一想,等咱们真能做出超级app再说。”
“总之,碳硅集团会分为两个事业部,一是碳基事业部,二是硅基事业部,同乐就填充在硅基事业部。”
刘建凯觉得也就是那么一想,只是,他觉得俞总有点着急了,这么明显的划分会是临时想出来的吗?应该让自己当当坏人再干这种事啊。
翟逸飞听完俞总的话,只有一个字。
他点头同意:“好。”
硅基事业部。
翟逸飞很喜欢这样的名头。
以及,公司并入之后就不用再唯唯诺诺的谈投资,而是理直气壮的让老板拨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