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第18章 尸解转世,抱月登仙。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仙侠>>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最新章节列表 >> 第18章 尸解转世,抱月登仙。

第18章 尸解转世,抱月登仙。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24日  作者:钛舰  分类: 仙侠 | 古典仙侠 | 钛舰 |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三年后,昙花一现的众人陆陆续续进行第二次冰封。

他们人虽走了,却给这个世界留下不一样的遗产。

袁天罡在华山结合陈抟的内丹法以及自身的风水堪舆,望气观面之术,创立麻衣派。

李淳风创建江南的茅山派,武明空创建天下会的灵宝观、蓬莱梁氏在李世民教导下,也学会了独步天下的射日神功。

蜀山、茅山、华山、灵宝、会稽山五大道统,传承一部分天师异宝,镇守人间,降妖除魔。

砰砰砰!!

夜黑风高,深山老林,山涧溪流,传来阵阵爆炸之声。

硝烟弥漫,雷火炸响。

山涧水流中爬出半人高的猿猴,猿猴青面獠牙,叫声凶狠恶毒,身形敏捷,狡诈似人。

这是山魈,乃是山中猿猴误服奇花异草之后,变成的强大异兽。

山魈数量极多,已是猎人眼中比老虎还要凶恶的猛兽。

此时,这种凶恶异兽正在被道家雷火修士围杀,没有还手之力。

“放神鸦!!”

为首的道士大手一挥。

身后五名弟子点燃鸦状雷火。

嗖嗖嗖!!

神鸦喷射硝烟,落入水面炸开。

“再放!”

另外五名道童拿出提前装好火药的三眼神铳。

砰砰砰!

一轮齐射,铅丸喷射而出,彻底将山魈打垮。

内丹大道不同于武道,内丹道要看根骨,看福缘,一个道观,寥寥三五人入门,学会神通。

当世的修士,不像唐末武者那般打打杀杀,这个时代的内丹术在发展阶段,整体比较团结。

由于修士人数较少,又因为朝廷对武者门派资格卡得很死,故而雷火道士应运而生。

轰轰……。

山林之中,时不时传来火药的爆炸,淡淡的硝烟气息弥漫整个山林。

有宋一代,乃是最为浪漫的时代,充斥这各种玄幻道术,道教论法;更有百姓们津津乐道的神鸦道士,雷火杀夜叉的传说。

到了地仙时代的后期,黎明前的黑暗时代,人们渐渐不相信道术,认为神通不过是道士们对于黑火药的巧妙运用,并非真正的道法。

日升月落,月升日落。

明月照耀下的今人也渐渐变成古人。

第三任第四任短命皇帝驾崩,加起来只当了十年。

第五任皇帝性格宅心仁厚,不兴土木,不纳嫔妃,立下严格规定皇帝行为的祖训,被时人称作圣人皇帝,后人称之为仁宗。

白云帝乡众弟子立下的道统开枝散叶。

巴蜀,蜀山剑派。

蜀山人丁稀薄,不招杂役,门人弟子寥寥七八人,却各个是高手。

山上,道士踩着飞剑,遨游太虚。

“青山师兄!等等我!!”女子清脆的声音传来。

“哈哈,灵儿,你先追上再说。”

两人踏剑遨游。

山下,被妖魔血液侵蚀的武者屠戮村民。

“大胆妖魔,吃我一剑!!”

天外飞仙,一剑枭首。

拯救万民于水火。

“这是……?”新一代蜀山掌门弱水剑圣惊讶万分。

从未见过这等气息。

魔徒首级连夜送到华山麻衣派。

白首老道捋着胡须,看着浑然不似人类的武者首级,面色凝重。

“又有新魔出世,林灵素!”

“弟子在!”

“传信神霄雷府!”

天圣三年,魔兆频繁。

这一年,诸事皆毕,海内太平。

神霄雷府的观天台之上,八十岁的武松白发苍苍,身后站着诸弟子。

他对着其中一名黑面大汉说道:

“灵素,昨夜玉皇下金符,召我位列仙班,以后神霄雷府交给你了。”

神霄雷府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门派,而是多个门派形成的联盟。

类似于唐朝的武林盟主,有德者担任国师。

武松考察了这小子二十年,此刻终于确定此人是心性绝佳之辈,于是放心将法术相授。

“是,天师。”

林灵素擅长撒豆成兵之术,有资格担任天师府大天师大梁。

交出大印,武松好似卸下重担,整个人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他与林灵素在密室内待了一晚,将会稽山禁地位置告诉此人。

次日,清晨。

“哈哈,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一夜过后。

武松与鲁智深消失无踪。

这次是梁岳亲自下来接引。

万年玄冰洞天,梁岳望着两具冰雕。

“此界修士寿命上限是一百二十左右,以后八九十岁左右接引,预留多一点寿命。”

梁岳心想。

袁天罡等人都是一百岁以上,有的甚至一百一十多,实在太过极限,稍有不慎便是灰飞烟灭。

他已经让武松传达下去,至少一百岁之前冰封。

梁岳内视自身,玉蚕身上有一百七十道蚕丝,象征一百七十年寿命。

这一年是1062年,宋国立国一百三十二年。

“时间越来越短暂了。”

这还是梁岳有意识苏醒的结果,否则一睡过去,怕不是直接就地尸解。

“差不多了,再逛逛。”

此去将沉睡一百八十年。

“按照三百年周期律,宋朝基本也亡了。下次只能从博物馆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了。”

梁岳将肉身纳入白云,乘坐白云飞往地球。

眼前地球越来越巨大。

身形落入人间,化身白首道人,游历五湖四海。

这是安石相公的时代,朝堂的改革派与守旧派争论不休。

洛阳街头酒肆,到处是争论不休的士子。

“青苗法是恶政,看似为民着想,实际瞎折腾。”

“恶政?怕不是伤了兄台家族利益。”有人嗤笑道。

“阁下辩论就辩论,扯到在下家人身上算什么?”

纷纷扰扰,争论不休。

梁岳像是历史的过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着历史流逝,沧桑变幻。

一路行至江左。

深山老林,月黑风高。

梁岳躺在江水边,不知想着什么。

明月照耀江水,啸天神犬在水边愣愣地看着明月。

玄武去了会稽山禁地,负责看守后世子弟死后真身,避免后人一窝端了。

嗖嗖……。

灌木丛中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一面色憔悴的士子提着木棍走出。

“谁?是人是鬼?”

黑夜中骤然见到一个人,士子吓了一跳,连忙举起铁棍,从动作来看,士子是武艺高强之人。

“小友放心,老夫乃游方道士,是人非鬼。”

梁岳哑然失笑。

士子观摩片刻,见老人没有威胁,干脆就地升起篝火。

两人闲聊起来,吃着啸天咬来的野鸡,就着浊酒。

梁岳得知士子名为苏轼,因得罪权贵被发配至南方。

“哎,我这辈子不知能否回去?”苏轼摇头叹息。

“定然会的。”

苏轼不想多说,于是转移话题,问:“道长时常观月吐纳,莫非欲效仿古人抱月成仙?”

“正是,月中有仙,得真仙垂眸,可抱月飞升。”

“哦?道长可否细说?”苏轼眼前一亮。

正如其他书生一般,人一到落魄失意的时候,总是寄希望于缥缈仙道,以减轻内心苦闷。

“你留下一篇墨宝,老夫告诉你神仙故事,如何?”

说罢,也不等苏轼回答,梁岳不知从哪掏出笔墨纸砚。

见到老道神奇戏法,苏轼心中来了兴致,道:“在下正好有诗赋,来!”

梁岳娓娓道来。

苏轼将纸张放在石头上,挥毫写下潦草书法。

此时此刻,心中无术,只有直抒胸臆的豪情。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梁岳也在说着离奇的故事。

“老夫乃晋太元中之人……”

“岂不是活了七百多年?”苏轼插科打诨道,随后继续书写诗赋,一边听着老道述说离谱的故事。

梁岳眼中饱含沧桑,说着太湖书院结识女扮男装好友,两人游山玩水的自由自在。

五胡乱世,扰乱不了两人生活的安宁。

之后结识了宋武帝刘裕、奠定江左霸业的谢玄、琅琊王司马道子、以及灵运鲍照等风流人物。

苏轼时不时插嘴询问细节。

本来是消遣,越听越像那么一回事,这老头仿佛真的亲身经历一般。

听着这位“长生者”的故事,苏轼内心渐渐来了灵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心境平和,佳句信手拈来。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林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写下最后一行字。

梁岳此时才讲到唐朝,此时,苏轼也反应了过来。

“不对,前半段怎么像江左梁郎的故事?”

“没错,老夫正是江左梁郎。”

梁岳促狭一笑,卷起墨迹未干的书画。

“小友,宋事已了,老夫登仙去也。”

明月还未隐去,梁岳凭虚升空,消失不见。

尸解转世,抱月登仙。

苏轼提着毛笔,怅然望着苍穹,不知东方之既白。


上一章  |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