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二年,三月;
顾琛再次领军而出,朝着天下各州而去,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奋力前行。
其实刘备并不是没有说过让顾琛与其一统返回洛阳。
毕竟顾琛现在的年龄已经不算小了。
且顾琛还没有子嗣。
不仅仅是刘备,包括顾炜顾泽等几个兄长也都开口劝过顾琛。
但顾琛这种人就注定了无法停下脚步。
无论如何。
顾琛都必须要趁着自己有生之年,将一切该做的都做完;
此一役,关张赵等刘备的心腹大将也在其中;
在巨鹿的这段时日之中。
关张赵等人相继找过顾琛比试。
结果自是毫无意外。
三人皆是在比试之中输给了顾琛,虽然只是切磋并不是死战,但却还是让三人感觉到了顾琛的不凡。
甭说赵云张飞,甚至就连那无比自傲的关羽也终是彻底服气了。
他们原本便对顾琛没什么意见。
这一战后,更是让众人对顾琛心服口服。
所有人都承认。
纵观此次乱世的所有诸侯豪杰之中,顾琛就是断档的存在,哪怕就算是刘备也不能比肩。
此次动兵,顾琛要远比之前的手段还要凶狠。
不仅仅是他还没处理过的州郡。
包括京畿、并州和刘备之前占据的荆州等地。
顾琛就是要扫清一切的坞堡,并绘制出更为详细的堪舆图来,为后续做准备。
这就像是一场更为严厉细致的渡田。
也唯有趁着如今乱世刚刚结束。
顾琛与刘备两人声望最强的时候才足以完成。
当然,这个过程注定艰难。
饶是世家大族不敢明着抵抗顾琛的锋芒,也注定会想方设法的隐藏自己实力。
然这一切的手段对于顾琛而言却实在是过于稚嫩了一些。
——时代已经彻底变了!
顾琛无需去考虑各种事的后果。
他只需要用最凌厉的手段,便足以解决世家大族竭尽脑汁想出的手段。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顾琛便直接扫除了青州境内所有的坞堡;
遣散世家所隐匿的私兵近五万人,没收世家所藏兵刃甲胄无数;
并强行将世家所占土地收归朝廷。
留待最后分配。
十月;
顾琛兵过徐州之地,先后除掉徐州豪族坞堡;
其中自是有着追随刘备与顾琛的世族子弟家族,但顾琛却也并未留手;
只不过是免去其罪行;
仍是废掉了世家大族最为核心的根基;
并察世家大族藏于山林之中的私兵,治罪其族;
先后斩杀数百人。
消息传开,天下巨震!
同时间,刘备亦是于洛阳下旨昭告天下,废灵帝州牧之策,重立《顾学》,并重定察举制考核。
除却察举所举荐的考生之外;
天下有才学之人,皆可选择参加州郡之中的统一考核;
通过者即可赴京再次参考,可根据成绩得不同的官职。
彻底于整个天下拉开了科举制的大幕。
但这件事却并未过多引起世族百姓们的在意。
百姓们不懂此事的关键;
而世族们此时更是多为惊恐顾琛的雷霆手段。
随后,刘备又是根据顾琛送回来的堪舆图,于洛阳先宣扬氏等世族乱国之罪,并将这些待罪的世族之人流放,让他们于各地开垦。
四海鼎沸!
刘备与顾琛的雷霆手段,可以说是完全超越了历代先帝。
饶是昔年的光武帝刘秀都没有做到这个地步。
从古至今;
也唯有刘备与顾琛两人能够不顾一切做到现在这般。
越来越多的世族逃往江东;
到了现在,或许是因为真的察觉到危机的关系,江东世族们也不得不放弃一切恩怨,开始想方设法的抵御这滚滚而来的滔天大势。
不过顾琛却也并未心急;始终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推进。
有着荀彧、顾炜、诸葛亮等善于内政之人在;
顾琛就只需要开疆拓土。
而他们便足够帮助顾琛做好善后的一切。
章武三年;
顾琛再次踏入豫扬;
数月时间,便彻底扫清了豫扬的所有世族。
世族们用尽了一切的手段。
无论是联合抵抗,亦或是暗中设计于顾琛都完全无用。
其实他们若是能够煽动百姓做乱讲的话,绝对会影响到顾琛的推进。
但在顾琛面前。
他们又怎么可能煽动的了百姓?
留给他们的唯有消亡;
或许是因为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绝望,有的世族甚至都选择前往蛮夷,就是想要保留整个家族。
但顾琛却仍是不为所动,只是派人前去给四方蛮夷送去了消息。
于大汉作乱;帮助叛乱世族者;
定会迎来大汉的兵锋;
时至今日,饶是四方蛮夷都不可能在忽视掉顾琛所说的话。
顾氏数代的传说在如今已经完全加持在了顾琛身上。
倒是有人愿意冒险;
毕竟对与他们这些落后的部落而言,一个世族终是能给他们带来太大太大的帮助。
但这终究也是极少数。
而且于天下世族而言,他们连九州的人都看不上。
更别说彻底前去投靠蛮夷了。
这终究只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终是不可能左右大局。
六月;
顾琛彻底扫清豫扬二地,同时间内踏入荆州,除却扫清荆州世族之外,更是将兵锋直接对准了江东。
至今距离天下彻底大定唯差江东。
他岂会留下这种威胁?
顾琛先于江上让人掷下竹筒,先攻其军心;
他如今的声望太高了。
甚至都超越了刘备这个皇帝。
虽然对于这些江东将士们而言,他们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并且一直都在做着心理准备。
但当这一切真正发生之时,江东将士们的军心亦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没有人不怕死;
尤其是对于那些最底层的将士们而言。
他们现在是着实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够支撑着他们用性命去奋战。
逃兵于各营之中相继出现。
更有甚者,更是直接带着江东的大船来降;
而顾琛的第二刀便直接面向了世族;
江东如今的世族环境。
绝对可以称之为天下事最为混乱的地方。
江东本土世族于后来的荆州世族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今能够压下矛盾统一对外,也只是因为顾琛的存在。
顾琛现在就是要再次挑动这种风云。
他派人去见了江东世族。
提出了只要江东世族可依照他的法令,即可保全家族的心理攻势;
若要顽强抵抗。
待他杀入江东之后一个不留。
这就是纯粹的阳谋。
江东世族于顾琛之间本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之下,能够保全家族,最多损失一点利益那绝对是不亏的买卖。
这是一个很好做的选择。
虽然他们已经再次联手,但却也没有人会觉着凭借这点实力就能够挡住顾琛;
江东再次大乱。
并且这一次的争斗更是要远超以往。
孙权自是不可能投降。
杀父之仇在前,留给孙权的也唯有彻底的死战。
但无论他再是怎么尽力,终是枉然。
在如今这种庞然大势倾泻而下的情况下。
纵观古今,也唯有曾经达到了最为巅峰地步的顾熙,才有些许机会纵身一博。
孙权确有不凡之处。
可又怎么可能比肩昔日的顾熙?
大局已然注定。
章武四年,三月;
江东内乱彻底控制不住,先有江东世族离心,再加上持续不断地逃兵;
在各种情况之下。
顾琛终是察时机以至;
利用逃兵所带来之大船越过长江,正式踏足江东之地。
江东百姓夹道欢迎,江东世族亦是喜迎王师。
将所有私兵全都交给了顾琛。
而顾琛就利用着这股声势,相继攻城。
周瑜鲁肃等人不是没有想过阻拦,但终是难以挽天倾,先后败于顾琛之手,自尽而亡;
关羽斩杀吕蒙;
张辽、赵云、张飞等人亦是先后破贼。
太史慈等不少江东将领相继投降;
孙权不愿屈辱死去。
亲自率领大军迎战顾琛,却被顾琛率领精兵直接冲散阵型,孙权不愿被杀父之敌羞辱,自尽亡于阵前!
江东彻底平定。
而随后顾琛便再次对逃来江东的荆州世族挥下了屠刀;
相比于天下其他州郡。
江东之地的世族力量确实要强了不少。
那些一直在抵抗的荆州世族,也不可能完全认命,仍是在江东之地与顾琛打着游击战。
但这一切终究只是徒劳。
虽然这些手段,让顾琛多费了一些时间。
但也终究是难以改变结局。
十月;
顾琛彻底扫除了江东抵抗势力,将整个江东之地重新纳入大汉境地之中,并绘制出了详细的堪舆图,彻底稳住了江东的局势。
荆州旧族核心全被顾琛处死;
其余之人虽免于死罪,但却亦是被顾琛发配开垦;
随后顾琛继续出江东而前往各地。
并、兖、凉、益、
四方州郡世族相继遭受清算,而随后顾琛亦是未曾赶回洛阳,而是派遣重将戍边。
他自己则是赶往了幽州。
这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上至刘备,下至朝中群臣顾氏兄弟姐妹,皆是想让顾琛返回洛阳。
毕竟顾琛还没有子嗣。
但毫无任何的意外,顾琛拒绝了。
他是注定不可能停下脚步的。
在确保了大汉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之后,他便目光放到了曾经所关注到了外敌之上。
顾琛十分相信自己的判断。
不过他却也并未贸然动手,而是一点点的让大汉的后起之秀适应外敌的打法。
其中自是也包括一些擅长武术的顾氏子弟。
这就是传承。
直至如今——
甚至就连最底层的市井小民都已经察觉到了整个天下的变化。
平日里那些个于他们身上的作威作福的世家子弟渐渐完全消失了,甚至就连那些各不可一世的官老爷们,都再也不似昔日那般所作所为。
这种变化是极为明显的;
虽然如今的天下才刚刚结束大乱不久。
但所有人却都是能感觉到这前后的不同,废去世族私兵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包括将那些所收拢开拓出的土地依靠人口人给百姓。
种种变化都让人感觉出了大汉的焕然一新。
而不同还不仅仅是这些;
时局稳定吏治清明,就注定会再次引起思想上的井喷。
刘备对于太学的关注度亦是不低;
各种歌功颂德的文赋相继从太学之中传出,其中最为甚者便是曹操之子曹植所著的数篇歌赋。
没错,曹植就是曹操当初为整个曹氏留下的另一枚种子。
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曹植的才学。
曹植于文学上的造诣,确实是已经达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
甚至就连顾琛在看到他的文章只是亦是惊动不已,还特意将他所著的《洛神赋》原篇收录到了家族之中,将其推荐进了太学之中。
刘备对于曹操的子嗣自是不会有什么好感。
但顾琛的推荐他亦是不得不在乎。
而如今曹植也未曾辜负顾琛的推荐,从不过问任何政事,只是通过实事来进行各种天马行空的创作。
他先后几篇文赋可谓是彻底让刘备对其心服口服。
不仅仅将他的文章传至天下,更是相继提拔其为太学之中的讲师。
在各种文赋的影响之下。
整个大汉思想上的进步亦是极大。
而随着天下彻底一统之后,在顾炜诸葛亮等人的建议之下,刘备也是于整个大汉天下,掀起了第一次的科举考核。
要想彻底让这种通过考核当官的制度深入人心,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前的大汉也注定无法让这种制度全面展开。
但这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无论是刘备也好,疑惑是顾琛也罢,包括朝廷内最为关键的一些个臣子,都是对此事极为的重视。
甚至诸葛亮和顾炜这个当今朝中地位最高的两位大臣,更是决定亲自考校。
这件事注定会影响整个天下。
唯有让天下百姓都看到能有普通之人当选为了官吏。
才能让他们彻底意识到如今大汉的不同。
但以当前的大汉而言,此事注定艰难。
入选之人,几乎全都是世族子弟。
在之前的乱世之中,天下普通百姓连保住性命都难,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钻研学问?
不过却也有例外;
各个州郡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寒门子弟,其才能丝毫不弱与世族子弟。
只可惜的是并没有真正的百姓。
虽然人不在洛阳,但顾琛还是让人将他们所有的考校回答送了过来,并不管其身份皆是认真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相继关注到了几个人;
——颍川钟氏的钟会、泰山羊氏的羊祜、京兆杜氏的杜预等人。
这些世族子弟可谓是将自己的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考校所答的一切、对天下局势的建议等,说的都是极为在理。
至于寒门之人,顾琛也是注意到了不少人。
比如张华、邓艾等人。
能被送来顾琛这的人自是都有着不凡之处。
顾易也在注意着这些人,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忽然便发现了自己之前忽略的一个问题。
——如今乱世已经结束;
这些个曾经闻名于青史之上的人合力治一国,会让整个天下变成什么样子?
就这么想着,顾易忽然便对未来有了些许的期待。
这些人的才能无需多言。
能够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的人物,自是有着其不凡之处。
这绝对会让整个大汉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顾易却也明白。
随着这些人相继出世,一个十分辉煌的时代终究还是要彻底落幕了。
时间如刀,终究会带走一切。
果然,顾易预料的不错。
就在章武六年。
马超突然于凉州之地暴病。
甚至都没能等到消息送到顾琛面前,他便轰然离世,临终上疏顾琛,将整个宗族都托付给了顾琛。
对此,顾琛十分的悲痛。
虽然这一路走来,追随他的将军并不在少数。
但马超绝对可称之为其中之最,堪为顾重要的心腹。
顾琛立刻将此事上奏给了朝廷。
而刘备也念马超之功,给了马超一个极为体面的丧事,并定谥为“威”。
——举国悲痛!
但这仿佛就是一个宣布着时代已经落幕的信号。
就在同年,八月;
——关羽病重。
关羽可是当前大汉除却顾琛之外的武将之首。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看出刘备到底有多么在乎自己的这个兄弟。
得知此事,一向勤政的刘备甚至就连上朝的心思都没有了。
直接便将国事交给了诸葛亮、顾炜。
而他自己则是要前去探望关羽。
关羽如今正在江东,受顾琛之令镇守江东,以免江东再乱。
虽然刘备的动作已经极为迅速,但只可惜天意如刀。
这两兄弟终究还是难以再会。
关羽并未能撑住,薨世于江东之地。
刘备问询后,瞬间便陷入了晕厥。
虽未能危及性命。
但整个人却仿佛在一瞬间便老了许多,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意气风发。
他回到了洛阳,以王侯之礼下葬了关羽。
谥为昭义。
以歌颂关羽之功。
自丧事之后,刘备身上的丧气也是越来越多。
他渐渐放下了不少的国事。
将心思渐渐转移到了对太子刘禅的教育之上。
但可惜的就是,刘禅的才能确实是差了太多,饶是顾氏的教育方式也不足以弥补这其中的差距。
这确实是让刘备愈发的对未来担忧。
当今之势,看似大汉蒸蒸日上。
但实则一切的稳定都是建立在顾琛与他还在世的基础之上。
如今故人陆续凋零。
他还能有几日?
顾琛还能有几日?
若是待他们接连逝去之后,刘禅这种才能真的能扛起整个天下吗?
这是摆在刘备面前最为直接的问题,甚至都已经成了心结。
刘备绝对不能容忍大汉再次出现任何的问题。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刘备甚至都有了起了想换太子的心思。
也好在顾炜和诸葛亮劝住了他,说出了顾氏辅佐之语后,这才让刘备悬着的心渐渐安下了些许,但却终是难以彻底安心。
这或许就是人类的通病。
对于刘备而言,他实在是过于重视大汉社稷了。
能够让他信任的故人陆续离世,渐渐让他的心愈发的浮躁。
章武六年,十一月;
顾炜患病;
第六代顾氏子弟的寿命亦是要渐渐走到了终点。
刘备对此亦是万般的悲痛。
“文曜。”
冠军侯府内,刘备呆立在床边,双眼直直地凝视着榻上脸色如纸般惨白的顾炜,眼眶泛红似血,声音颤抖着:
“你也要舍朕而去了吗?”
诸葛亮此刻亦眼眶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虽说顾炜是在大汉再度兴盛之后才与他们相识结交,然而这份情谊却丝毫未减,真挚且深厚。
“岁月如刀,无可抵挡,陛下切莫过度哀伤。”顾炜望向刘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神色极为坦然,缓缓说道,“臣能走到今日。”
“亲眼见证祖父当年的宏愿在大汉天下得以实现,心中已满是满足,再无遗憾。”
“臣,如今要去与祖父相见了。”
顾炜眼中没有一丝一毫对死亡的恐惧,反而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之感。
他是多么渴望能快点见到顾熙啊!
身为顾熙昔日最为看重的顾氏子弟,顾炜虽长期在顾琛身后默默操持事务,但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顾琛的性格,也唯有这样一位能让顾琛毫无保留信任的人守在后方,他方能心无旁骛地征战四方,成就今日这般伟业。
如今大汉诸事皆已步入正轨,他早已迫不及待要将这一切都告知九泉之下的顾熙。
刘备脸上的悲伤愈发浓重,仿若一层化不开的阴霾。
他紧紧地盯着顾炜,嘴唇微微开合,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唯有泪水不受控制地簌簌落下。
见状,顾炜笑容愈发温和,看向刘备,轻声说道:“陛下乃一代明君。”
“臣若有幸在九泉之下得见大汉先帝,定会将陛下的圣明一一相告。”
“祈愿先帝们庇佑陛下福寿绵长,我大汉社稷坚如磐石,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此时,顾炜的呼吸愈发急促,胸膛剧烈起伏,整张脸愈发惨白如霜。
他真的已经走到了终点。
但他的面容上依旧不见丝毫对死亡的惧怕。
竭尽全力坐了起来,目光转向北方。
眼神仿佛穿透了重重山峦与河流,落在了远在幽州之地的顾琛身上。
他嘴唇轻启,喃喃低语了几句,只是声音太过微弱,旁人根本无法听清。
须臾,他缓缓合上双眼。
整个人瞬间便倒在了床榻之上,再也没了一丝气息。
见到这幕,刘备表情大变。
整个人身体一颤,瞬间便晕了过去。
“陛下!!”
在场之人皆是表情大变,声声呐喊声瞬间便在这冠军侯府之中响了起来。
而顾易此时亦是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将目光看了过来。
他的心情亦是有些莫名的沉重。
不仅仅是因为顾炜的逝去。
同样也是对于一个时代即将落幕的憾然。
Ps:跪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