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求收藏)
佛母降世,愿意免费答疑解惑,帮助修行。
这等好处落在头上,李渔难掩面上兴奋之色,脑海中更是大量问题自动冒出来。
除了正经的,也不乏一些诸如“佛母与佛祖什么关系?”“也是兄妹么?”之类不怎么合适的问题。
机会如此难得,三个问题轻易都不能浪费。
首先便是不能任由自己的八卦兴趣来,须问些有益修行的。
但也并不能询问食饵真君下一个序列的秘药配方和晋升仪式,那太小儿科了,去妖星令买答案的话,估摸着也不会太贵。
至多下几个诡域副本,就可以凑齐费用了。
所以,问题应当选那种大而笼统,能帮助他李渔未来的选择,能避开灾劫和陷阱的那一类。
于是乎,很快李渔就想到了第一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去询问妖星令,只是李渔功勋点不够。
需一百万点!
而且李渔现在认为,妖星令的答案,未必就比佛母的准确。
甚至可能妖星令的答案都是错误的。
而佛母这里,不管祂回答还是不回答,李渔都有把握看出一些什么来。
“佛母在上!”
“弟子想知晓,灵尊是否还活着?”
此问提出的瞬息。
李渔顾不得自己会被污染,会受反噬。
蓦地抬头,看向头顶的亿万道佛光。
事实证明即便是柔和悲悯的光,但因为是神性实体所发,照样能灼瞎李渔的双眸。
血泪流淌,短暂失明。
但那一瞬间,他还是有了收获。
他瞧见那亿万佛光中的慈悲身影,那神性炁息,微微有了一丝颤动。
似乎也是惊讶于李渔会问出这个问题,毕竟以他区区序列四的级别,远远没达到探听这种级别秘辛的程度。
那是序列二,乃至于序列一该操心的事。
佛母的反应,直接就证实了李渔心底的一些猜测:
“我的灵尊途径修行者身份,在正神们这里,不是什么秘密。”
“灵尊!即便不是正神阵营的实体,也一定有些关联。”
“一众正神都认识灵尊,那后者有没有参与正神们诱杀邪神的计划呢?”
“祂还真未必就已陨落了。”
佛母虽然无法洞悉李渔脑海中的信念,但根据这厮的说话反应,难免能猜出来。
好在,祂是一位在仁慈悲悯上,与地母类似的母神,可以说是无限宽容。
明知李渔是在通过“冒犯祂”而推演猜测,却也不恼,如约定的那样,给予了解答:
“现世、无垠灵界中,修炼灵尊途径的修行者并不少,尤其是在无垠灵界的一些世界,灵尊教派和弟子已成了气候。”
“当然在现世中,暂时是你走得最远。”
“你也是最滑头、聪慧的那一个。”
“你的同道们也都很关心灵尊的死活,但都是小心翼翼的慢慢探查,你倒这般直接。”
“不过这可以告诉你,灵尊确已殒命,连本源神魂都寻不着,遑论那神性尊位了。”
“当年祂被不止一尊强大神性实体围杀,尽管很强大,却还是殒命在了战场之内,且是全方面的被抹杀,躯壳神魂和本源,全都没能逃出来,因此那位置也已空悬多年。”
“此事已被帷幕之主、万变、地母等神性,写入一些史书类书籍中,不容更改。”
“你若能修炼序列一,再击败其他同道,当有希望晋升为新的灵尊。”
“或许再过数千上万年,吾也要唤你一声道友了。”
“期待你能完成这般神迹,以凡人之躯,登神成功。”
佛母回答一出。
李渔眼膜处,真理泡泡再次蹿了蹿。
不愧是慷慨佛母,非但给了李渔很确切的答案,还附赠了级别不小的秘辛。
缠绕在李渔心头许久的疑惑,暂时得了缓解。
灵尊!
果真是没了。
很彻底的那种。
祂的陨落……必是一桩大事件。
既然被包括帷幕之主在内的诸神记录,那的确很难更改,尤其那叙事领域的权能,可以说是板上钉钉般的就事实。
同时为李渔所知并让他有些惊讶的,是头先两句。
“嗯?”
“现世中还存在着其他灵尊途径修行者,这并不让人意外。”
“毕竟我还是万福城底层卖肉郎时,都能意外接触到丹徒秘药配方,其他地界,少不得也要相关传承。”
“拼拼凑凑弄出一整条灵尊途径序列配方,也不是稀罕事。”
“倒是无垠灵界也有?”
“而且,还很多?”
能让佛母用成了气候来形容,自然也就意味着在无垠灵界中,灵尊弟子会比现世多很多。
无垠灵界不是主要流行真神恩赐体系么?
灵尊途径连灵尊都没了,如何被恩赐?
不过说起来!
无垠灵界那种底色为战争、混乱的多重宇宙,还真就无比适合灵尊途径的修行者厮混。
若数量少,还没什么。
可一旦数量多了,少不得会搅得到处都乱糟糟,不会被众神信徒联合剿灭么?
嗯?要遭啊,既然无垠灵界对于灵尊弟子来说是沃土,这岂不是意味着会诞生许多高序列的灵尊修行者?
等我踏足序列二,开始筹划冲击灵尊位置的时候,岂不是要面临一大堆强大的、无耻的、没下限的同行的竞争?
显然李渔是个很能举一反三的。
佛母几句回答刚出来,他已经推演到了自己的未来。
而作为“灵尊途径佼佼者”,李渔也深知自己的“同行”会有多难搞。
在其他事情上,应当能轻易达成一致对外的格局。
可到最后竞争真神尊位时,怎可能和平相处?
“也罢,车到山前必有路。”
“帷幕之主信徒、万变信徒、愚神信徒……这些也都不是省油灯,再多加一个,也不算什么了。”
“无垠灵界的竞争再说吧。”
“至少在现世,我还是第一号。”
尽管又生出了更多疑惑,但李渔却没有进行追问。
知晓个大概也可以了!
没必要刨根问底,浪费机会。
李渔也并未犹豫太久,第二个问题,紧跟着吐出。
“佛母在上!”
“正邪诸神都是如何诞生的?”
此刻若让青女、妙常和水月庵主听见李渔的提问,一定都会觉得李渔实在是太敢问了。
这种课题有多大?
尽管二女了解不多,但也能猜出来,真若是要详细解释一尊尊神性实体是如何诞生的。
别说是此时三言两语的话,就是全部写成书,最后恐怕是一百座图书馆都无法容纳。
且其中有不少信息,必定是不可直视的,不可听闻的。
李渔这般笼统的发问,既是他面皮太厚,也是他知悉佛母的属性。
这位慈悲真神,除非李渔干出一些天理难容的恶事来,否则不会轻易惩处,或是拒绝回答。
尤其这种程度的冒犯,实在不算什么。
再说了,求知本就是李渔的修行方式。
被他抓住这么一个机会,不疯狂薅才不正常。
光明深处的佛母,闻言后顿了一顿,旋即开口,尽量给了一个详细些的答案:
“你所说正邪诸神,大抵是指现世无垠灵界和天外的,所有的神性实体。”
“自然,也包括了吾等。”
“据吾所知,除了一些较为诡秘的神灵,多数实体诞生之因,有四种。”
“第一种是卵生,众神中很大一部分,曾是起源混沌卵的形态,在极其久远的时代降生,并先后从卵中被孵化出来,这里的先后,有时候间隔足足百万年。”
“祂们中多数正当壮年,权能强大,随时间流逝而愈发强大。”
“当然并不是所有起源混沌卵都能被孵化成功,有些成了死卵,有些则被污染,有些则被吞吃……。”
“比如那色孽之神,实则就是一颗发育不良濒临寂灭的起源混沌卵,嵌在一处星系之中,很可能会被百万年时间彻底消磨成死卵。”
“偏偏那星系被一个唤作‘远古灵族’的种族所占据,它们高度发达,天生高灵感,能轻松觉醒灵能。”
“当它们肆意纵欲,扭曲心魂时,便形成极为丰沛的营养,最后成功将那颗混沌卵孵化。”
“嗯?”
再一次,李渔眼膜处虹光闪烁。
倒是没想到,这又联动上了。
不久前他还在开拓号上对一位灵族女先知动手动脚,肆意观看她体内的灵族史书。
那时还疑惑过,为何一个种族肆意狂欢,会催生出“孽神”这样的强大实体。
现在,有答案了。
敢情那星系差点就成了孽神的坟头。
而远古灵族在祂坟头上蹦迪野合多年,硬生生给祂蹦活过来了。
祂活了,整个远古灵族也就没了。
孽神孵化成功,破卵而出的第一个大招,直接秒了这个强大种族。
灵族的苦难,却让李渔此刻颇为欢喜,大感满足。
而佛母的回答,仍在继续:
“第二种方式是生灵登神,不管现世,还是无垠灵界,或者是那未知的天外,与众神一起被孵化苏醒过来的,还有亿万生灵种族,它们中不乏天生强大不弱于神灵的存在。”
“有一些个体,便通过包括且不限于诱骗神性实体、吞吃起源混沌卵、杀死真神、窃法真神……等等方式,也成就神性实体。”
“如无垠灵界中一位蛮族领袖,死后成就战神尊位。”
“又或者那来自天外的邪神异形之主,传闻祂的原身乃是一个极为弱小种族中的先知个体,因为目睹‘万古之母’与另外一尊强大神性实体之间的繁衍行为而觉醒,从此走上类似道途,发下宏愿要与世界上一切生灵结合,要为世界奉上一场生命大繁荣,最终在诞下不知多少新种族之后,登神成功。”
“还有一尊唤作缢王的神性实体,本是一位强大而古老的秘术师,窥见了登神之法,耗时多年,终于通过复杂的布置,在自缢后,登临神位。”
“第三种方式是孕生,神灵与神灵之间,并无生殖隔离。”
“许多神性实体,是由另外两尊神灵结合而生。”
“又或者一些神性实体,本身就可以自行决定要不要繁殖血脉后代。”
“这些被真神生出来的神灵,大多数拥有的权能力量,都是从父母处分润而来,是以实力都无法与父母相比。”
“几乎一大半的次级神,附属神,都是这样的来历。”
“第四种则是先天而生的神性实体,祂们无比古老,祂们一降生,就已经是神性实体,祂们有一个称呼,唤作古神。”
“虽然并不绝对,但大多数‘古神’要比后来者们强大一些。”
“已知的古神诸如帷幕之主、熔炉、黄衣、万古之母等等。”
“吾等,也可算是吧。”
听得出来,佛母已经尽量将答案进行简化了。
可这一句句入耳,李渔许久许久才消化完毕。
眼膜处闪烁涌动的虹彩,都已让他有些麻木。
听完这些后,李渔已经笃定,这三问的收获,将超乎想象。
佛母之慷慨,比蟾神更甚。
为了还掉部分人情,涉及到众神、登神等等相关的珍贵秘辛,竟是毫无遮掩的都讲给他听了。
甚至在讲述同时,还通过真神灵应将一些不可直视但蕴着大秘的“画面”都传了过来。
这些信息!
如果在妖星令或是轮回天网内,换算成功勋点的话。
恐怕起步都需要数百万点,达到千万功勋点也有可能。
毕竟光是第一问,就价值百万了。
李渔对于这些秘辛的“消化”,并不只是听过就罢了,他还要进行推演。
事实上!
此刻在他的脑海中,一幅幅若是泄露出去,足以引发大波澜的画面正在被描绘出来。
组合起来看,简直就像是回到了远古时代,亲自旁观众神的诞生。
这种级别的秘辛能让真理泡泡上涨多少进度?
李渔还没去思量第三个问题,一念及此,下意识先看向自己眼膜处。
他原以为的,要耗时许久许久,才会出现明显进度条的“第二十六颗真理泡泡”,现在看过去,赫然已过去三分之一还多。
显然双方对“人情”的衡量方式不一样。
在李渔看来,现在佛母给的回报已足够,他非常满意。
佛母视角,估摸着还差一些。
当然,以他李渔的面皮,一点都不会不好意思,直接就开口吐出了第三个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