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晚过后。
尝到了甜头的赵俣,一连多日,都让五女一块侍寝。
一个多月后,袁倾城掐指一算,‘坏了,我的例假好像过去七天了!’
跟很多生活不规律的女人例假不准不同,向来按时吃睡又极为注重养生的袁倾城,例假来得非常准时,从来都没有晚过这么长时间。
所以,袁倾城立马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怀孕了。
袁倾城赶紧让徐婆惜去请御医过来为自己号脉。
结果,袁倾城猜中了,她真的怀孕了。
对此,袁倾城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算算跟赵俣同房的次数,袁倾城感觉,她也应该怀孕了,不然,赵俣白努力了这么多次不说,她的身体或许也会像裴穗等人那样有问题。
事实上,要不是之前袁倾城总是算好了日子去找赵俣,她可能早就怀孕了。
‘都怨赵俣把我带坏了,害得我都没用前三后四避孕法,不然肯定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袁倾城也不是不想怀孕。她就是不想像麻晓娇那样,还没有充分享受过男女之爱,就接连怀孕,然后就得高挂免战牌。
在袁倾城看来,这也太亏了。
如今,袁倾城虽然觉得还不太够本,但老实说,近一年来经常侍寝的她,也不算亏了。
‘该经历的,我也算是全都经历过了,怀了也就怀了吧。’
这么一想,袁倾城又有些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缓了缓,袁倾城让徐婆惜去禀报赵俣她怀孕了。
赵俣在第一时间就来看望袁倾城,并给了她一大堆赏赐,当晚还留下,让袁倾城再侍一次寝。
至于袁倾城怎么侍的寝,则不足向外人道也。
转天,安排完春耕的准备事宜,袁倾城就去跟张纯四女分享这个好消息。
让袁倾城没想到的是,她刚到张纯的宫中,就看见张纯在大赏她宫中的一众人等,而麻晓娇在那唉声叹气。
来到密室,袁倾城问张纯和麻晓娇:“你们怎么了?”
张纯满面红光地说:“跟你分享个好消息,我又怀孕了,欧耶!”
接着,张纯就自顾自地说:“我感觉,诗韵当初说得对,我之前之所以怀孕费劲,是因为我那时太紧张了,这段时间,我玩得比较开,又没有了生儿子的压力,轻轻松松就又怀上了。”
袁倾城附和了张纯一句:“心情放松,确实容易怀孕。”
袁倾城又问麻晓娇:“那你呢,你怎么愁眉不展?”
麻晓娇苦笑:“我也怀了。”
接着,麻晓娇忍不住吐槽:“我都服了,我已经使用七天避孕法了,每次事后都坚持去洗,可还是中招了,真不知道是因为我是易孕之体,还是因为赵俣的生孕能力太强,我这么小心,都挡不住他让我怀孕。”
见张纯和麻晓娇也怀孕了,袁倾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在袁倾城准备跟张纯和麻晓娇分享一下她也怀孕了的事,李琳和叶诗韵突然推开密室的门,走了进来。
一见面,袁倾城就看出来了,李琳和叶诗韵的心情也都不错。
张纯抢先一步向李琳和叶诗韵炫耀道:“正式通知你们一声,我,张纯,怀二胎了,不好意思,我稍稍领先了你们一小步。”
谁想,叶诗韵却笑得跟只狐狸似的,说道:“你想多了,我们过来,也是跟你们报喜的。”
“你们有什么喜?”张纯问。
“我们也怀二胎了。”李琳笑得非常开心。
一直以来,李琳都是她们中那个最想怀孕的,她对生儿子的渴望,甚至超过了张纯。
用李琳的话来说就是,她恨不得给赵俣生十个儿子。
李琳真的很想将她的一身军事技能传给她的儿子,让他们代替自己征战沙场,封狼居胥,完成她无法完成的梦想。
而军人,向来是死亡的代名词,战场更是危机四伏,生死难料。
这要是不多生几个儿子,怎么能完成李琳的梦想?
毕竟,也不是所有李琳的儿子都适合从军,或者愿意从军的。
正是因为清楚这些,李琳才想多生儿子,以数量战胜意外。
为此,李琳一狠心,将她练了多年的《囚徒健身》都给彻底放弃了。
如今,很轻易地就又怀上了二胎,让李琳怎么能不欣喜?
跟李琳高兴得不得了不同,叶诗韵虽然也很高兴,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口不对心:“唉,又得遭十个月的罪不说,还得闯一回鬼门关,这也就是在这个时代,不然,我非把赵俣送去做结扎不可,省得他老害我。”
张纯笑着说:“你出去说说这话看看,后宫的女人会不会把你挠成土豆丝,你倒是够本了,人家可都还在那排队等着受孕呐。”
说到这里,张纯特意看了袁倾城一眼:“是不是,倾城?”
袁倾城不动声色地说:“你问我干什么?”
张纯不无幸灾乐祸地说:“我们都扣你两圈了,你这还没动静,我不看你看谁?”
袁倾城微微一笑:“我也怀了,你怎么扣我两圈?”
听袁倾城说,她也怀了,张纯有点不信:“真的假的,你可别骗我。”
袁倾城一翻白眼:“这种事我有必要骗你吗?再者说,我这身体又没问题,怀个孕而已,那还不是轻松加愉快的事?实话跟你们说吧,我也在避孕,要不然,早就怀上了,哪里用等这么久?”
张纯悠悠地说:“我怎么感觉你在骂我?”
李琳也说:“同感。”
袁倾城笑道:“你们想多了,我只是在说,怀孕这种事,不难。”
“是不难。”张纯说:“要不然,咱们五个能一块怀孕吗?”
说到这里,张纯一一看过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问道:“你们说,咱们是不是被赵俣一炮五响了?”
三月初。
赵宋王朝举行赵俣一朝的第一场科举。
经过激烈的角逐,李纲成为本科的状元。
有一说一,李纲这次能成为状元,有很大侥幸的成分。
侥幸一,李纲来参考之前,在陇右都护府待了很长一段时间,陇右都护府是收复西夏的前线,而吕恵卿是赵俣钦点的收复西夏的副元帅,李夔、李纲父子是吕恵卿手下的重要官员、将来收复西夏的主力,他们肯定很了解西夏。
而这次科举,有关西夏的部分,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比重。
侥幸二,李纲很熟悉陇右都护府的成功模式,因此,在谈及收复西夏后,用什么手段治理西夏时,李纲就大胆地提出拔除西夏所有不主动投降的贵族和豪酋,全面复制陇右都护府的成功经验。
这是那些深受儒家仁爱思想所影响的考生不敢写甚至是不敢想的,他们提出的,要么是重视西夏贵族、以恩德感化,企图用文化融合的方式让西夏人归心;要么是主张以羁縻政策来笼络西夏上层,维持表面的和平。
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自然不会让赵俣满意。
已经尝到了陇右都护府模式有多香的赵俣,肯定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夏问题。
这样一来,自然是李纲提出的方案最对赵俣胃口。
赵俣也可以通过点李纲当状元,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纲第三幸运的是,赵俣喜欢李纲这个抗金宰相,当然要给他一个更高的起点。
事实上,单以文章论,常州武进人霍端友的文才要强过李纲不少。
而且,张纯跟赵俣说过这个霍端友,他虽然远不如李纲有名,但他为政不以严刑酷法立声威,以宽仁为尚,在百姓中颇具声望。陈州地势低洼,久雨则积水,他令疏新河八百里,由于离淮河太远,积水仍不易流入淮河,他又请示朝廷再开河二百里,彻底根除了陈州水患。他为人正直,内侍石焘传诏,索要瑞香花,他不从,被弹劾罢免,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但即便如此,赵俣还是以李纲的策论更得自己心意为由,钦点了李纲当状元。
赵俣甚至吝啬地没给霍端友榜眼之位,而是把榜眼之位给了在历史上曾两度拜相,主张养民力、稳根基,为政期间,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为巩固南宋根基贡献甚大的另一位宰相之才赵鼎。
霍端友只获得了探花之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科在张纯的精挑细选之下,赵俣网罗到了陈遘、宇文黄中、李光、仇悆等等不少有潜力的能臣、历史上的名臣。
赵俣授李纲宣义郎,不过一月,擢为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赐穿金紫服。
此前,给事,舍人只能服黑角带,改服之制自李纲开始。
针对朝廷重内轻外,李纲提出内外侍从更出迭入的建议,并身体力行,自请外任。
赵俣准奏,以显漠阁待制让李纲知鄯州。
不只李纲。
这次科举录取的人才,差不多有一半被赵俣送去西北,分别交给章楶和吕恵卿,助他们收复西夏。
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春季气温回升相对较慢。
这时的农业生产主要依据节气和长期积累的经验,“雨水”节气后,土地逐渐解冻,气温有所上升,土壤墒情也较为适宜,到了“惊蛰”、“春分”前后,人们便开始进行春种,主要种植小麦、粟、黍等耐旱作物。
赵俣派去的李纲等一大批人才到了西北地区,他们以为自己立即就要投入战斗。
不想,不论是章楶,还是吕恵卿,亦或是别的帅臣,让他们干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劝农。
这让不少新科进士都感到有些不解,因为他们已经学过了,攻打西夏最好的时间就是春天,这大好的时节,不伐夏,难道要像宋神宗一样,等到秋高马肥时伐夏,让西夏占据天时?
甚至有人在想,章楶和吕恵卿是不是准备阳奉阴违,不想收复西夏?
更让新科进士感到纳闷的是,赵俣、章惇也不催促章楶、吕恵卿。
没办法,这些新科进士只能纷纷下地,去劝农。
因为西北地区挨着陇右都护府,而陇右都护府连续两年大丰收,当地的百姓这两年过得相当富足,陕西六路的人都听说了此事,劝农的新科进士也以此来鼓励陕西六路的百姓,进而他们拿出《倾城农书》和麻晓娇的一系列工农具发明,西北六路的百姓接受程度就比较高了。
这使得,陕西六路的农业几乎一举就恢复到了西夏独立之前。
对此,李乾顺君臣气得吐血。
因为在此之前,章楶和吕恵卿这两个老阴逼一直在给西夏放假消息,说赵俣命令他们今年务必收复西夏。
李乾顺君臣也算定了,赵宋王朝吃了五路伐夏的大亏,再次攻打西夏,一定会选择在春天出击。
基于此,李乾顺君臣一直如临大敌,抽调了七十万大军等着宋军前来攻打西夏。
在此过程当中,不论是折可适,还是王厚,都曾整军,出击过。
然而,双方都是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敌疲我打,完全是扰敌,根本不真的跟夏军打。
吕恵卿这个老阴逼更是无耻地几次派人做出渡过黄河的架势,让夏军不得不从北面疾驰到南面来进行防御。
结果,夏军来了,吕恵卿又让王厚撤回来拒堡寨而守。
同时,鄜延路的陶节夫又派大军去向着夏州方向修筑堡寨。
见此,西夏方面只能调天都山方向的夏军前去阻止陶节夫攻打夏州。
鄜延路宋军与夏军大战了两个多月。
这给了章楶机会。
章楶命令折可适进筑了朱龙、磨移隘、三盆等五座堡寨。
与此同时,赵宋王朝的春耕彻底播种完毕。
这时候,李乾顺君臣才看明白,章楶收复西夏,走得还是浅攻进筑的路子,根本就不准备想宋神宗那样一路开大,直接跟西夏决战。
果然!
等到赵宋王朝春耕完,宋军兵分三路,开始向西夏推进。
赵俣的神机军和赵宋王朝的四辅新军也轮番调到西夏,以实战练军,同时助陕西六路西军往西夏推进。
夏军只能疲于奔命,以及不断被宋军以防守反击的方式消耗着。
见西夏被赵宋王朝步步蚕食,李乾顺很绝望地说:“宋军欲将堡寨修到我灵州城下啊!”
感觉死亡越来越近的李乾顺,再度派人去辽国,求娶辽国公主,希望与辽国结盟,进而得到辽国派军增援,看能不能以二打一,消灭赵宋王朝,至少是收复被赵宋王朝抢走的疆土保全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