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以南,宇文述率八万军大败杨暕亲自统领的十万大军,宇文成都也击败了梁菩萨的三万军,并将梁菩萨斩于马下。
杨暕三战皆败,退回安阳县,不得已又将被他两度贬黜的老将萧摩柯请出来守城。
朝廷四十万大军包围了安阳县,城内守军只剩下八万人。
齐王杨暕万念皆灰,把自己关上在王府饮酒作乐,不再把城防放在心上,城池死活他也不管了,手下人心惶惶。
王隆负责防御西城,手下有两万军队,他见势不妙,急忙把几个儿子召集起来。
“齐王要完蛋了,这个时候谁投降快,谁就能活下去,我们今晚必须投降,你们谁愿跑一趟?”
王世充举手道:“父亲,让孩儿去吧!”
王隆也是这个想法,王世充机敏能干,又会说话,只有他才能救自己和几个儿子。
他当即将信交给儿子,趁夜色掩护用吊篮将他放下城去。
围困西城的隋军主将是左武侯卫将军吐万绪,也是天子杨广的心腹大将之一,他认识王世充,平时关系还不错,听说王隆愿意投降,连忙领着王世充去见天子。
天子杨广这两天心情很焦虑,他已得知大哥杨勇父子潜逃的消息,让他心中恨之入骨,早知道自己不该有妇人之仁,就应该杀了杨勇,就没有这么多后患了。
杨广也隐隐猜到这是关陇贵族干的,报复自己迁都洛阳,他很想把关陇贵族全部杀光,但又投鼠忌器,关陇贵族可是鲜卑人的代表,军中大部分将领都是鲜卑人。
关陇贵族又代表了关中势力,军中精锐士兵都来自关中,杨广心中再恨也只得忍住,寻找到时机后再狠狠收拾关陇贵族。
收拾关陇贵族是长远打算,但返回洛阳却是当务之急。
就在杨广心中焦虑之时,有侍卫禀报,王隆派儿子王世充来求降,杨广精神一振,想什么就来什么,他连忙命人将王世充带进大帐。
王世充跪下行大礼参拜,杨广怒道:“朕待你们父子不薄,你们为何要背叛朕?”
王世充泣道:“陛下,我们是齐王府属官,效忠齐王是我们的本分,但我们又不愿背叛陛下,今日来降陛下就是受大义感召。”
这就是王世充的狡猾之处,齐王毕竟是天子的儿子,不能贬低他,所以他用效忠齐王,大义归降来解释。
别看杨广天天骂杨暕为畜生,但只有他可以骂,如果别人跟着一起骂,他心中就不爽了,所以他听王世充说效忠齐王是本分,他心中舒服了不少。
“那个畜生现在怎么样?”
“回禀陛下,齐王把自己关在府中,流着眼泪喝酒,虽然他嘴上不肯认错,但微臣知道,他心中很后悔。”
“你是在替那畜生说情?”
“微臣不是替他说情,陛下要杀微臣,微臣也没有怨言,但微臣还是要把实情告诉陛下,他就是头脑简单,又没有半点耐心,被汉王杨谅和关陇贵族稍微一鼓动,头脑发热就造反了,但事后又后悔,只是他死要面子,我们怎么劝他都不听。”
杨广点点头,王世充说得对,自己儿子就是这样,头脑简单,性格暴躁,所以自己才不考虑立他为太子。
“你是说,他是被杨谅鼓动造反?”
“陛下,杨谅的旧部都效忠齐王,显而易见是杨谅的授意!”
杨广这一次心中杀机顿起,放他们一次,他们却害了自己儿子,这一次该杀就要坚决杀,绝不能再有妇人之仁。
杨广点点头道:“朕接受你父亲的投降,让他立刻献城!”
一更时分,西城门大开,王隆率两万军出城投降,吐万绪和鱼俱罗各率三万军先后杀进了安阳城。
安阳城沦陷,城内一片大乱,齐王军军心崩溃,纷纷投降,在一片混乱中,齐王杨暕被押出了王府,他早已喝得酩酊大醉,连路都走不了,瘫软在父亲面前,如一滩烂泥。
杨广闻到满身的酒气,心中着实厌恨,他喝令道:“把他押回洛阳监禁起来,这样的逆子,朕这辈子也不想再见到他。”
杨暕被拖下去了,紧接着萧摩柯、乔钟葵、王頍、纥单贵、王聃、茹茹天保、余公理等一批文武将领都被押上来。
这些人都是从前的杨谅旧部,杨广这次不再宽恕,下令除王隆父子外,其余参与叛乱者一律斩首,上百名被俘文武官员全部被杀。
杨广又密令一名心腹宦官带毒酒返回洛阳,将软禁中的汉王杨谅和秦王杨俊赐死,他宁可背负骂名也不允许这些隐患活在世上了。
杨广随即又下旨,任命御史大夫裴蕴为运河开凿使,所有参加造反的河北籍士兵以及所有参加过保国会的人,皆株连三族,三族之内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押去开凿运河。
河北各地哭声震天,近两百万百姓被官府强行驱赶去开凿运河。
次子杨暕的造反和前太子杨勇的潜逃,严重刺激了杨广,他开始反省了,他的宽容得不到回应,只会让反对他的人一次次得寸进尺,他的心开始变硬,开始推行铁腕治国,所有敢反对他的人,坚决镇压,绝不宽容。
杨广又下旨改封萧夏为梁王,改任剑南道总管,即刻上任,且不允许带走一兵一卒。
而现任剑南道总管郭衍即刻回京述职,另有任用。
杨广同时任命宇文述为江南道安抚使,鱼俱罗为副使,两人率二十万大军和一千三百多艘船只南下。
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方案,一旦剿灭次子杨暕的造反,就立刻削三子杨夏的藩,一刻都不会耽误。
杨广已经不想再给萧夏解释的机会,直接用强硬态度对萧夏施压,如果萧夏不离开江南道去蜀中,那么他就将面临天子的铁血镇压。
在安阳城破的同一天,萧夏成功造出了硝化棉,他用干馏胆矾得到二氧化硫,溶于水后得到稀硫酸,再蒸馏提纯后得到纯度稍浓一点的硫酸,又和火硝反应得到硝酸,最后.便得到了硝化棉。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步骤,必须要得到比较稳定的硝化棉才能使用,然后再小心切成碎末混入黑火药中。
为什么要混入黑火药,因为产量不大,只能和黑火药混和使用,但加入硝化棉的黑火药,爆炸威力提高了两到三倍,这样就能轻易炸开铁壳了,铁火雷由此研制成功。
这里面关键是得到硫酸,历史上,硫酸就是在隋末唐初由道士炼制成功。
或许就在萧夏萃取硫酸的同一时刻,某个道观里,一名方士意外得到了硫酸,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就给它起名为绿矾油。
当然,萧夏只是提供技术指导,具体做是由工匠去完成,结果还是出现了两次爆炸和一次燃烧,死了七名工匠,还有两名工匠被炸断了手,原因就是硝化棉极为不稳定,最后想尽了办法才让它稳定下来。
有了铁火雷,战船试验就成功了,工匠们把铁火雷制成袖子大小的铁蒺藜,用弩砲发射出去,锋利的蒺藜刺钉在大船的船壁上,一声爆炸后,大船便被炸开一个五尺宽的大口子,江水汹涌灌入,很快就沉没了。
就在宇文述率领大军南下的同一时刻,萧夏便得到了河北的紧急军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