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发放年赏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发放年赏

第四百六十三章 发放年赏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08日  作者:高月  分类: 历史 | 两晋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三天后,张乔将第一批药交给了太子妃崔氏,并交代了各种注意事项,在此之前,她也将制好的全蝎丸交给了长公主杨丽华。

刺杀案还在调查,但萧夏已经不想再等下去,他提前祭祀了宗庙,随即辞别天子,带着三百亲卫在风雪中离开洛阳,返回了江都。

这次洛阳之行除了遭遇一次刺杀外,其他都比较顺利,但妻子崔羽可能会失望,萧夏没有见到崔眉,她跟父母回家乡博陵郡祭祖去了。

进入十二月后,江都也进入了隆冬时节,中旬,江都的第一场大雪也纷纷扬扬落下,将整个江都城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十二月也是家家户户最忙碌的时间,准备过年的各种物品,鸡鸭鱼肉,各色布匹,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钱,大部分都会在年底花掉,留下一点点作为积蓄。

过了腊月二十,年味就更足了,很多孩童已经急不可耐将新衣服穿出来,兜里也有了些铜钱,开始三五成群买馋了一年的糕饼点心。

家家户户开始竖杆子,清扫门口,贴桃符,酿屠苏酒、打年糕、布置祭台,杀猪宰羊,等待新年到来。

这天上午,一支由上百艘中型货船组成的船队抵达了江都长江口码头,每艘货船上都满载着硝石,去巴蜀购买硝石的船队终于回来了。

购买硝石的主管叫宋长恩,蜀郡雒县人,也是萧夏的幕僚,他这次入蜀采办硝石,得到了蜀郡刺史崔弘峻的全力支持,雇佣上千人上山采矿,成功搞到了数十万斤硝石矿。

不多时,裴文安带着一群官员赶到了江都码头,码头上正在卸货,卸下的硝石堆积如小山一般,用油布覆盖上。

裴文安又惊又喜道:“居然搞到这么多硝石矿?”

宋长恩笑道:“找到矿脉了,整座大山都是,这些都是我收购的,五文钱一斤,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跑来上山挖掘,一共收了三十万斤。”

“怎么辨矿呢?”裴文安又问道。

“老君山有不少道观,道士们也上山采硝石矿用来炼丹,我请了几个道士,他们带路上山,山上有不少天然洞穴,山洞深不可测,洞内岩壁上全是硝石,含硝量极高,就像找到宝贝一样,后来也是道士们帮我一起收矿。”

裴文安拾起一块硝石矿,扁扁的一大块,乳白色的冰渣,一看就是用锄头从岩石上挖下来的,这一块就重三四斤。

裴文安点点头,“估计殿下回来要高兴坏了!”

“殿下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现在正在回来的路上,还有几天吧!”

裴文安招呼安排民夫将硝石矿运入防火仓库,又重赏了运货的船夫,至于宋长恩的封赏,那是由晋王萧夏来决定。

虽然萧夏不在,但晋王府也在准备过年,崔羽和小青忙碌地指挥着侍女仆人们打扫房宅,贴桃符,捣年糕,购买各种过年用品,张灯结彩,准备过年。

和其他人家不同的是,萧夏家过年不需要祭祖,至少暂时不需要祭祖,这次萧夏回洛阳也是顺便祭祀宗庙,今年过年就没有必要再重复祭祖了,明年再说。

还有一件比较大的事情就是发年赏,这是大户人家和大小店铺都要做的事情,所有雇佣契约中都有发年赏的条款,这是对下人伙计辛苦一年的奖励,甚至军队也要发年赏,军队年赏一般是一个月的俸禄。

而下人伙计的年赏则没有定数,由主人按照每个人的表现来发年赏,甚至家奴也会有一点赏赐。

入夜,崔羽和小青盘腿坐在床榻上整理年赏,她们身边是一大堆黄金白银,每一锭黄金或者白银都是一两重。

她们肯定不会用铜钱发年赏,一贯钱重五斤半,十贯钱就要五十多斤,她们两个女人拿里搬得动,好在地下库房里有大量的一两黄金和白银,正好用来发赏钱。

“夫人,贴身侍女要给多少?还有十几名女护卫也要给吧!”

崔羽笑了笑道:“你现在还叫我夫人,等你有了孩子后,就可以叫我大姐,这样对孩子比较好,我就是孩子的大娘。”

这段时间丈夫不在,崔羽和小青二人互相依靠,彼此感情也渐渐加深,也有一种姐妹之情,小青和侍女一样叫自己夫人,崔羽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小青点点头笑道:“我吃了几个月的药调养,身体感觉好多了,争取明年春天怀上身孕。”

“等阿乔回来,她也该入门了,你怀了身孕,我就没有帮手了,很不方便。”

崔羽又取了一份清单,递给小青道:“我之前列了一份清单,就按照清单上来给吧!我来写名字,你来放钱!”

“第一档是五十两银子的,有十一人,田管家和十名女护卫,你给他们每人五锭黄金。”

小青动作麻利地取过十一个小布袋子,每个袋子上缝有小红布,每个布袋子里放五锭黄金,又把写好名字的纸条放进袋子里。

“第二档是三十两银子,包括管家婆,五名贴身侍女,两个乳娘,每人放三锭黄金!”

小青很快取了八个缝有黄色小布的袋子,每个袋子里放三锭黄金,又把写了名字的纸条塞进去。

“夫人,我们有没有赏钱?”小青笑问道。

“当然有,我和你都有,秋官儿也有,但要夫君来发,希望他赶紧回来。”

秋官儿便是萧夏儿子杨俶的乳名,是萧夏母亲萧春雨起的,她在老君像前求了一签,签名就是秋官,秋官是周礼的篇目,也是官名,主掌刑狱,当然作为乳名也可以。

“我们快一点,下面是第三档,十两银子,这里面要分一分,三个人是一两黄金,其他三十人都是来江都后招募的,年赏减半,给五两银子。”

一辆马车悄悄停在王府门口,萧夏和张乔下了马车,走进府门,却没看见一个下人仆妇,走到中庭时,却见中庭内站满了下人和仆妇。

最前面放着两张桌子,后面大桌子上摆满了布袋,只见妻子崔羽站在小桌前,给每一个下人发放年赏。

“下一个,王七姐!”

崔羽声音不高,旁边管家补充大喊道:“粗使丫鬟七姐儿上前!”

隋朝低层百姓的姓名都差不多,姓加排行,男是郎,女的是娘或者姐儿。

这样就导致大量重名,比如李大郎,一砖头砸下去,不知有成千上万个。

光是王七姐,府中就有两个,需要管家要进一步说明。

一名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高胖丫鬟慌慌张张跑上前,她是粗使丫鬟,专门负责给内院洗刷马桶,清扫落叶,烧热水,搬运物品。

崔羽把一个布袋递给她,七姐儿接过布袋,手一沉,连忙躬身行礼,“谢谢王妃恩赏!”

她走下去,偷偷打开布袋,顿时高兴得跳了起来,“好多银子啊!”

她虽然才来半年多,但崔羽知道她最辛苦,每天早晚都要负责洗刷马桶,所以比别人多给了她二两银子。

众人见她傻态十足,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张乔忽然出现在崔羽身后,把一袋银子递给崔羽,崔羽美眸一亮,“阿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到!”

崔羽连忙张望,不见丈夫身影,她连忙问道:“那夫君呢?”

张乔笑道:“夫君去内宅了,他说他也要准备赏钱给夫人!”

崔羽心中欢喜无限,她连忙喊道:“下一个!”

她看了看纸条,高喊道:“韩十三娘!”

管家补充大喊道:“厨房韩十三娘上前!”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