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张妈正忙得不可开交。
大公主身边的侍女走了来,向张妈说道:“张妈妈,大公主说了,今日午膳再添一道黄酒酥蹄,千万不要放姜丝。”
她走了之后,皇后宫里又来人传话:“张妈妈,皇后说你上些日子做的鳝丝炒面筋和绣球宫灯很好,叫今日午膳再添上这两道。”
张妈连忙答应,就叫帮厨备料。
他如今既要给皇上、皇后、端敏公主调理一日三餐,还要管着惠妃和大公主的饮食。
因此一到饭口就忙的不行,毕竟都要尽量保证好时候,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
“这黄酒酥蹄要用的时间太长了,怕是来不及。”张妈不禁有些犯难,“若是皇后娘娘那边不添菜还好,这又添了两道菜……”
“那不如给大公主换一道菜吧!”旁边有人给他出主意,“您不是做了糟鹅掌?这不也是极好的吗?”
“是呢大公主还没尝过我做的鹅掌呢!”张妈说,“说不得,今日只好从权了。”
糟的鹅掌鸭信都是放在一个坛子里许多天才做好相当于冷盘,吃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就可以上桌了。
为的就是方便,自然了,风味也是不错的,用来佐酒下饭再好不过。
过了一些时候,各宫里的午膳都传完了。
大公主看着桌上的菜色唯独没有黄酒酥蹄,神色便有些不豫,去传菜的人连忙向她解释:“殿下,张妈妈说了,今日午膳实在对不住了,只因皇后娘娘宫里多添了菜,一时忙不过来。说了那黄酒酥蹄明日一准儿给您做。”
大公主听了也没再说什么,毕竟总要先可着皇后。
可是到了第二日午膳的时候依然没有这道菜,大公主就有些不乐了。
“殿下,张妈妈说了,今日午膳准备做的,可是要用到的红曲不知怎么生了虫,竟用不得了。这时候的天气容易返潮,生虫也是没法子的事,她还说回头要来给殿下谢罪呢!”去传膳的宫女说。
她去的时候,张妈对她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定跟大公主解释解释。
“怎么我方才从端敏公主那边过来,她们那里也刚好传膳,明明有黄酒酥蹄的。”惠妃刚刚从外头回来,笑着说,“想必黄酒酥蹄只得一份。”
“这是什么意思?”大公主一听就不高兴了,“做不来就说做不来,何苦找借口呢?”
她心里当然不舒服,一道菜原本没什么打紧,可是张妈一而再地不给自己做,还反复借口推辞,在别人那里又痛痛快快地做了,这显然就是看人下菜碟。
“说起来这张妈如今可是宫里的红人了。虽然是咱们举荐的,可如今人家急往上奉承着呢。”惠妃有意让女儿对张妈产生戒备,她觉得这很有必要。
大公主没再说话,但是她心里很不痛快。
谁想到了第三天,原本每顿六个菜只剩下了四个是张妈做的,另外几道就是别的御厨了。
大公主索性不吃了,吩咐跟前的人:“都撤下去吧,给张妈他们送回去!”
“殿下息怒,犯不上为这点小事气坏了自己,回头奴婢们过去说一说,再怎么着也该提前打个商量,没有这么让他们自作主张的。”
大公主没了胃口,只吃了两块点心完事。
准备要歇午觉的时候,有人进来通禀:“殿下,张妈带着人来了,重新给您做了午膳。”
果然,张妈同四个小太监一起过来的,每人提着一个食盒,每个食盒里装了两道菜。
张妈进来就谢罪:“殿下息怒,实实是我老婆子悖晦了。一时忙的头晕脑胀,您这边就伺候得不齐备了。”
大公主扫了一眼桌上的菜色,她这几天没吃到的都做得了,可越是这样就越让她觉得齿冷。
“张妈妈,我晓得你是大忙人。应承我不应承我不要紧的,只要讨得皇后娘娘欢心才是正道。”
“求殿下别这么说,婆子我实在担待不起。”张妈跪下了,“知道您是最体谅人的,毕竟我年纪大了,又不是哪吒,有三头六臂。”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没打你没骂你,也没派你一点儿不是,又不是我让你重新做了饭菜给我送来,你在我面前叫什么屈呢?”大公主觉得张妈的话说的不好听,好像怪自己不体谅人似的。
她觉得张妈不敬自己在先,如今又以退为进,让自己难堪,实在有些过分了。
“殿下息怒,是婆子我不会说话了,就是太过心急,说出来的话没经思量,您千万别见怪。我大字不识一个,实在是粗鄙惯了。殿下莫生气,怎么罚我都成。”张妈急得就要磕头。
“你可别这样,我可受不起你的头。知道的是你自己胡思乱想,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刻意为难你呢。”大公主的脸色非常难看,跟身边的人说,“你们都是死的吗?还不快把张妈妈扶起来送回去。”
又冷着脸对张妈说:“我今日把菜给你退回去,不为别的,只是天气太热,我想吃素。”
张妈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几个人架着送了出去。
恰好于禄找着来:“张妈快同我过去,皇后娘娘又要赏你呢。”
原来皇后这些日子接连吃张妈做的饭菜,胃口很好。今日里妃嫔们去请安,都说皇后娘娘的气色比往年都要好很多,皇后一高兴就又要赏张妈了。
“我叫人寻你寻不见才知道你到这边来了。”于禄说,“再一会儿娘娘可就要歇息了。”
“唉,于总管,我这心里头七上八下的。”张妈满面愁容,“我这个蠢货把大公主殿下给得罪了,不知道怎么赔罪才好。你能不能帮我想想法子呀?”
“哦,有这回事儿?”于禄听了很意外,“是因为什么?”
张妈便把这几天的事简短说了:“实在是一时没忙过来,况且是临时加的菜,这菜要做起来须得小火慢炖,火候不足就是白费。
昨日只有一份酥蹄。端敏公主是提前两日就跟我说了的,原本以为够做两份的,可偏偏料又坏了。真是不赶巧了。我们掂量了半晌,想着端敏公主毕竟是长辈,又怀着身孕,还是先可着那宫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