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高芸当然是爽快的同意了:
“那行,今天晚上你早点把鸡送到我家,晚上我连夜帮你弄好,明天早上就送过来。对了,如果鸡肉一多,然后味道再弄淡一点的话,保存时间肯定没有先前那些酱料的保存时间长,具体多长时间我也不确定,你尽量早点吃掉。
呃……应该没其他事了吧?”
“没其他事了,来,这张自行车票你先收着,现在咱们县的供销社里是没有自行车卖,但过年前肯定会进一批。
所以你也不用着急,有消息我立刻告诉你,我妈就在供销社管这方面。”
相当满意,甚至都有些期待,满是鸡块的风味鸡油辣椒该有多好吃的张怀阳,当即也十分爽快的把手里那张自行车票塞给了高芸,还表示会提供售后。
自行车在他们这的销量很低,所以供销社自然不会进一大批自行车在店里面囤着,也就逢年过节,稍微估算一下本县大概发出了多少张自行车票,按发出去的自行车票打七折进一些自行车。
因为并不是发出多少张自行车票。
就有多少人去买。
他们供销社主打宁可不够卖,也不能卖不掉,卖不掉囤着就是库存积压。
虽然对一些客人可能不太友好。
但他们供销社现金流一直很健康。
健康到进自行车的时候,从来不压钱,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也使得他们进自行车不用跟有些喜欢压钱的供销社那样不好商量,有货人都是优先给他们。所以,他们县虽然每年卖的自行车数量不多,但从来没有哪年断过货。
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供销社里没人提前通知,一些比较紧俏的东西,比如说自行车,去晚了要么没货,要么就是有货,大众认可度相对较高的牌子,早早就被人挑好买走。
张怀阳说自行车到货会提前通知。
自然能算是自行车票的售后服务。
而高芸收好自行车票后,当然是赶忙道了声谢,就出门带着因为听八卦没能及时回去,便索性准备跟高芸一起回去,一直在门口等着的高天养回家了。
“姐,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昨天才刚说想要买自行车,今天自行车票就送上门来了,咱什么时候买自行车?”
高天养以为有票,家里又不缺钱。
现在就能直接去买自行车了。
“你也没少去供销社,有看到那边卖自行车吗?没有吧,再等等,等快过年应该能进一批,到时候咱们再买。”
高芸解释的可谓相当直白。
“这么麻烦啊,我还以为有票就能买到了呢。姐,咱要不现在先不回家了吧,去公社看看呗,我也想看看那个知青到底长啥样,你不好进去,我个子小说不定能混进去,咱们过去看看吧。”
高天养对自行车并没有执念,现在就能买到的话,他可能会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跟他姐一起去供销社看看,买不到那就算了呗,先去顾着其他有趣的事。
比如说一直没见过的那个知青。
本来他对那个知青,其实也没有多大好奇心,但奈何最近两天一直听到他的消息和八卦,好奇心自然也是随着那些八卦消息变得越来越大,按耐不住。
好家伙,那知青到底得长啥样。
才能又是晚上在他们大队睡觉,被人家撬门闯进去想强迫他,又是让两个女的追着他过来,还为了他大打出手。
他在班级里都没这么受欢迎!!!
但别说,高天养的这个提议高芸相当满意,两人很快一拍即合,直接调转方向去了公社,并且只走了十来分钟路程便到达目的地,同时看到了不少人。
没错,公社外面好多人。
虽然达不到人山人海的标准,但数量确实不少,肉眼可见就有三五十个。
甚至于还看到了不少熟人,比如说食堂里面的赵大娘,又比如说街道办的小刘,邮局里今天应该休假了的小周。
大家都很爱八卦啊!
可能也与今天不少人休假,以及现在正好是中午,不属于上班时间有关。
有熟人,那当然是先去熟人那边凑凑热闹,聊一聊,问一问有没有什么最新消息,最新情报啥的,在高芸正跟熟人交流的时候,高天养已经很积极的直接猫着身子,偷偷摸摸窜进了公社里。
然后过了大概十来分钟。
高芸已经发现她弟弟不见了,正有些焦急的到处打量,甚至于准备大喊找人之际,他又猫着身子偷摸溜了出来。
而高芸正是因为看到了他的身影。
才没有大喊找人。
一分钟后,高天养便一蹦一跳,心情相当不错的跑到了高芸边上,笑道:
“姐,我混进去见到那小子了。
他态度不错,给了我两块钱,说是补偿咱们家的损失,不过让我帮他给大队长带一句话,让大队长最好尽快过来找他,还说先前的事可以继往不咎。”
高天养这死小子,出来说话也不看看高芸边上围了一群熟人,同时估计已经忘了大队长先前的叮嘱,虽然没说的特别直白,除了高芸其他人也听不懂。
但显然已经露了馅……
万一边上熟人再最追问下去咋办?
“天养,你进去见谁了?”
“小高,你们家出了什么事?怎么还要给你们家补偿,怎么还有大队长的事情啊,等等,天养说的不会是那个知青吧。好啊,小高你有事瞒着我们!”
“快如实交代,什么情况啊?你到底知道些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啊!”
“天养,来,姐这边有糖,你快跟姐详细说说你进去见了谁,是不是那个知青啊?还有什么事既往不咎了啊?”
虽然大家其实并没听明白高天养那番话的具体含义,但猜也能猜到肯定跟那知青有关,不然还能是谁?况且即便跟知青没关,这番话听起来也有八卦。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赵大娘和小李小周他们,很快就将高芸和高天养两人团团围住,追着询问这话到底啥意思?专门用来替换,回头晚上张主任即将送来的那些走地鸡,倒不是高芸非得赚这差价,关键是走地鸡的骨头硬,张主任又要求骨头也能嚼碎的风味,想让走地鸡的骨头能够轻松嚼碎的难度,可比让童子鸡骨头能嚼碎难度,高多了。
反正高芸自己是没那个把握。
至少没有一次性成功的把握。
与其为难自己,不如自己给自己降低一下难度,走地鸡的骨头没那么容易炸酥脆,那就换成童子鸡嘛。反正都是辣的,吃不出太大风味区别,甚至于童子鸡的肉质还要比走地鸡肉质嫩很多。
只要数量上不缺斤少两就行了呗。
甚至还能多给他些鸡肉呢。
而且想也知道,老干妈里面的那些鸡肉块,应该不大可能是纯散养走地老母鸡,童子鸡说不定更契合原配方呢。
当然了,虽然东西已经买好,但毕竟现在未来世界那是凌晨一点多钟,至少也得七点才能正式配送,再加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所以高芸索性从冰柜里拿了些食材出来,放微波炉当中按解冻按钮解冻,准备自己做些零食,网上买零食,终究感觉不那么健康或者安全。
还是自己做更加放心一些。
比如说牛肉干,猪肉脯,乃至肉松之类东西,自己做起来还是挺简单的。
像肉松,如果家里只有一口锅,想要做肉松的话,确实有些困难,同时也比较费事。但如果家里能有个功能比较多的面包机,做肉松就简单多了,将前期工作做完之后,放面包机里面,既不粘锅,也不用担心火候大,糊了啥的。
很多面包机就有做肉松的功能。
也有做酸奶等一系列东西的功能。
猪肉脯牛肉干之类,自己买个家用烘干机,虽然耗时较长,但基本能做出来,买个小型商用的,效率会更高些。
后续做些其他干货,甚至于果干。
也都挺不错!
当然了,前提是比较闲,也真的需要没事经常做些自制零食啥的,不然买回来也就开始用几次,然后便闲置了。
高芸家的面包机买回来总共也就做过两次酸奶,五次面包,小型商用烘干机也仅仅只烘干过几次水果,后来基本闲置,要不是这次突发奇想,觉得自己厨艺有所提升,想要再搞些自制零食。
也不会把已经闲置到落灰的这两样东西翻出来,擦洗一下,再次利用上。
大概忙到四点多钟,高芸就已经成功利用面包机做出了第一批猪肉松。味道没那么甜,也没那么咸,但肯定很健康,且用料很实在的猪肉脯,已经放到小型商用烘干机当中进行烘干处理了。
牛肉条也已经卤好,正放在汤汁当中浸泡入味,等回头猪肉脯风干好了。
就能放烘干机里面烘干了。
那种草原风味的牛肉干,高芸是真的不大习惯,她还是喜欢自己的风味。
而接下来,当然就是烧晚饭,并且五点左右便将晚饭烧好端出去,等高天养回来。先前解冻食材的时候,高芸就有特地多拿些食材出来,备菜工作也早就完成了,所以做菜的速度自然也快。
五点多,将近六点的时候。
高天养是跟王大妞一起回来的,两人刚进屋,高天养就颇为郁闷的说道:
“姐,我白跑了一趟,我到大队的时候,大队长已经去了公社,早知道我就不去了,累死我了,还渴死我了!”
说着高天养便去拎烧水壶倒水喝。
高芸不大喜欢喝热水,再加上她这身体也没有痛经的毛病,所以家里面连热水瓶都没买,正常就是把烧水壶放煤炉上,烧完水就将烧水壶拎边上放凉。
谁想喝水直接倒,都是凉白开。
连灌了两杯凉白开后,高天养才又给王大妞也倒了杯白开水,而这时王大妞正在跟高芸八卦知青胥亥的事情呢:
“来的路上我听天养说了,真是想不到那个小亥背后有那么多故事,果然还是长得好看的人故事多,波折多,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没啥故事可言。”
“哈哈哈,大妞姐,你不是说你年轻的时候也是十里八村一枝花,附近村不知多少小伙追求你吗?咋没故事?”
高芸当即笑着提醒她。
这些话以前可没少听大妞姐说。
“他们那追求算什么?最多也就是今天说句话,明天送一朵野花啥的,你天国哥最大方,没事就打麻雀给我吃。
一次还逮了条蛇烤给我。
吓死我了,但确实还挺香的吃。”
“唉,不说我的事,我那点事算什么,太寻常不过了,哪有人家那个来的刺激,同父异母姐妹俩,看上了同一个男人,结果那个男的为了躲她们直接报名下乡,她们俩还坚定不移的追上来。
不对,这情节咋感觉有点熟悉。
总感觉好像在哪听过似的。”
笑着说了两句自己过去的事,又稍微总结了下胥亥的事情后,王大妞便不由皱起了眉头,这情节不总结也罢,一总结,总感觉脑子里好像有什么印象。
真的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王大财和王全玉吗,他们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好像一直不大好。
然后一起喜欢上了同村的花花姐。
不过王全玉杀了王大财,然后王大财吃了枪子,花花姐也因为他们两个的事被人指指点点,后来跳河自杀了嘛。
我听三年级王建华说的。”
这事高芸是真不知道,但她弟弟高天养倒是脑子一转,很快想起了几个月前,听学校三年级朋友讲的这事,好像是八九年前的事了吧,当时闹挺大的。
王建华家是那个花花姐的邻居。
有听家里长辈提到过这事,同时又没人要他保密,自然不吝啬跟朋友说。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朋友?
高天养上学年纪比较大,他现在的年纪跟上学比较早的三年级王建华他们算同龄,同龄人比较玩得开很正常嘛!
再加上高天养手里既有比较罕见的橡皮筋、沙包和毽子,也有更罕见的小人书,同时并不吝啬借给别人,所以在学校人缘不错,有很多朋友也很正常。
以前家里没什么小人书的时候,他会回来讲给高芸听,后来有了小人书。
吃完饭他就看小人书去了。
哪有空没事跟高芸闲聊啊!
所以高芸对此事并不知情,而事情发生的时候,原身才五六岁,可能不怎么关心,故而记忆里也没有相关情况。
“对,就是他们兄弟,我说怎么听着有点熟悉呢,也就性别颠倒了下!”
王大妞这时也总算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