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第669章 知政院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玄幻>> 龙藏 >>龙藏最新章节列表 >> 第669章 知政院

第669章 知政院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31日  作者:烟雨江南  分类: 玄幻 | 奇幻 | 东方玄幻 | 烟雨江南 | 龙藏 


卫渊端坐榻上,闭目养神,神识则是在人间烟火的一座小殿堂内,翻阅着各地汇总而来的情报、战报和资料。

青冥东北知客镇,一位朝廷使者正在宣读圣旨,跪地接旨的道基武士面无表情,听完了圣旨,然后取出一包仙银塞了过去。那使者本来因为没见着卫渊而一脸不高兴,此刻掂出了仙银份量,顿时眉开眼笑,不悦一扫而空。

而圣旨旨意则是同一时间出现在人间烟火中,呈现在卫渊面前。

主峰下,已经建起了一座新的城镇。小城专门为太初宫诸修而建,处处是灵花灵树,

仙雾氮氩。甫一进入城门」,脚下便是云母铺就的长街,道旁立看十二对纹白玉柱,柱身缠绕着翡翠般的藤萝,藤上开着碗口大的灵花。这花形似徐恨水的仙兰,花瓣薄如蝉翼,

一张一合之间,日夜释放灵气。

城镇中街市楼阁鳞次栉比,飞斗拱间垂着鲛绡惟幕,被晚霞一染,好似把三十三天的云霓都裁作了窗纱。每到黄昏时刻,小镇中央便传来连绵不绝的玉罄声,只消听上几分,参悟便可精进几层。除了没有浮空绝峰,景色已经不比太初宫本山差多少。

再往里走,城中立着一座知政院,正堂此刻空着,两侧各有三间厢房,门口分别挂着牌子:农事,灵药,丹鼎,军备其中军备格外大些,占了两间厢房,里面又摆放着多张桌案,案上摆放着不同标牌,

分别是甲胃(钢),甲胃(冥),火枪,火药,弹药,炮,战车,军马,等等。

一个个修士进入政事院,他们手中公文信封上则是分别写着内容类别,诸如炮、农事等。修士们进入政事院,就将公文放在有相同标签的案桌上。

桌后坐着的道基武士就会拆信展读,然后将读后的信放入已阅待批的盒子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来收走盒子,搬到另一间小院去。

那间院落中坐着几十位官员,一半是卫渊的道基武土,一半是青冥的人族官吏。道基武士分别查阅送来的公文内容,在人间烟火中找到批复,然后就将批复写下来。

人族官吏则进行复核,他们觉得没有问题的就送下去办理,有问题的则是再送入第三间院子。

那间院子小得多,人也少得多,常年有三位政事经验丰富的官员坐镇,现在里面坐在正堂的赫然是袁清言。

早在雨之国来袭时,袁清言就已经向朝廷辞官,加入青冥,并且战局吃紧的中期屡上战场。虽然他这个法相神通有限,但毕竟是法相修土,还是有所贡献。

袁清言是在青冥危难之际加入,并不是雨之国败退之后的锦上添花,卫渊也就高看了一眼,就将他放在了新设的政事院中,专门负责处理有争议的议程。

袁清言为官数十年,主政一方也有些时日,处理这些政事轻车熟路。

在这套新体制下,卫渊就不太需要出面,而是由分散在各处的道基武士将信息汇入人间烟火,经由人间烟火初步筛选处理后,再送到他面前。

卫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人间烟火中批复,只有重大事项才会亲自出面。

此刻卫渊看过晋王旨意后,就从人间烟火中退出,前往元妃居住的小院。福王正在院中练剑,对着一个草人猛刺,看到卫渊出现,他顿时吓了一跳,手里木剑都差点掉在地上。

卫渊微微摇头,普国王室传承也不差,铸体期又没什么难度,所以王室传承跟太初宫也差不了多少。这个时候福王不去打坐修行,而是跑出来练剑,肯定是把草人当成自己了。

卫渊也不说破,就当没有看到福王,径自走入主屋,就见元妃独自坐在窗前,看着话本。

「风听雨呢?」

元妃道:「宝妹妹请她去吃饭了。」

「她们两个怎么天天一起吃饭?」

元妃轻笑道:「问你啊!」

卫渊赶紧道:「先说正事。晋王今早传来了一道旨意,召你和楚王即刻回京,但没提福王。

元妃思索了一下,道:「没提福王,那这道旨意就是太子下的了,只不过用了大王的印而已。我才出来这点时间,他就已经不能按自己的意思下旨了?」

「大王出什么事了?」

元妃轻叹一声,道:「他整天待在城外的金刚禅院,消息隔绝,我怎么知道他出什么事?不过前不久他跟我提过一次,好像是因为某件事出了意外,损失了不少寿元。难道,

是寿尽了?但还是不太对。」

卫渊道:「若是寿尽,太子只管安心等候就是,没必要这么急切地夺权。或许这其中另有隐情。如果大权已经尽落太子之手,那你回去必然凶多吉少。

不若就在我这里待着,等局面清朗些再说。太子应该奈何我不得,吕家和我中间隔了许家,他们又要应对北辽,自顾无暇。所以能出头的就只有许家。许家和我打了那么多次,就没赢过。所以你不用怕。」

元妃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窗外。

卫渊隐隐感觉气氛有些不对,道:「你不会真要回去吧?」

元妃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可能会有些难受,但我当年刚到晋宫时,曾经和大王很是恩爱,这些年以来,他也待我着实不薄。后来他压力渐大,肘越来越多,又发生了一些事,乃至性情大变。等到金刚禅院出现后,我们就渐行渐远。

但那些年,他确实是想要有所作为,想要做个明君的。只是身不由己,许多事也不是他能做主的。

现在他寿元将尽、众叛亲离,修为消散时,连行动都困难。而这个时候,恐怕他身边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最后这段路,我打算陪他走完,也算有始有终。」

「但是你」

「不用担心我,太子也不敢对我怎么样。你别忘了我还有一个身份,父王只是不愿意看到普国被我掌控,可不代表着他愿意看到我任人欺凌。在父王眼中,大业是第一位,脸面是第二位。」

「那些人要是再来怎么办?」

元妃道:「听天由命吧。」

从元妃院中走出,卫渊心情格外的阴郁。

随晋王旨意同来的,还有一封要求购买一万套胸甲的信,并且言明三日内仙银就会送到,希望卫渊五日之内安排发货。

此信一改往日公文中措辞含糊不清,说一句留三句的毛病,不光明确写明付款交货时间,还写明了胸甲会送给北方的英王。

这封信如此大异常态,卫渊就品出了不对。若非北方战事紧急,以西晋官场那些老爷们的德性,是断不会写得如此明白的。

卫渊此际心情不好,正需要点事情排解,于是就来到锻兵坊的靶场,命人取来仓库中存放的胸甲,分别立在十丈、三十丈和五十丈等处。随后用青冥列装的各个时期的火枪和飞剑枪轮番轰击。

很快测试结果就出来了,胸甲在五十丈处能够有效抵挡火枪,但在三十丈处就说不好了,有少半被火枪击穿。飞剑枪则是能在百丈外抵御,百丈内都会被洞穿。

而新式的转管飞剑炮威力巨大,三百丈外都可以洞穿普通胸甲。

测试过火枪,卫渊又命人搬来北辽弓弩测试,最后结果是北辽迅箭威力相当于火枪,

重箭威力则相当于飞剑枪,而它们射程比火枪要远得多。

测试结束,卫渊就调出胸甲设计图,道:「立刻制作一批新的胸甲,用普通钢,厚度比原设计要薄三毫,确保我们现在主流火枪能够在五十丈处击穿。好了,要求就这些,抓紧生产,五天内要产出一万套。」

旁边余知拙道:「一万套倒是没问题,我们现在每天都能产五千套胸甲。就是做薄一点,反而提升了些难度,有这个必要吗?」

「普王失势,那边的话只能信一半。谁知道他们买胸甲是去打北辽的还是来打我们的。所以我要确保这批卖出去的胸甲在五十丈内都能被我们普通士卒的火枪击穿。」

余知拙点了点头,自去调整配料和锻铁机的参数。

此时又有两份最新情报送进了知政院。道基武士读过,也就相当于卫渊读过。

一封是从西普送来的密信,信是李惟圣送来的。信中透露普王出了意外,阳寿只剩三年,然后吕家突然发难,扶持太子抢夺了大权。

现在晋王已经完全被架空,所有政事在朝堂上只是走个过场,甚至有时连过场都懒得走,比如前日朝会才开了不到半个时辰。

太子虽然偶尔夜宿王宫,但平时还是在自己府中议事,维持着表面上的体面。信中还提到北方战局不利,但具体战事消息被严格封锁,就连李惟圣这个级别的朝中大员都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信最后,让卫渊早做打算,周密准备。至于准备什么,李惟圣并没有明说。

这封信,就很见情分了。

至于孙朝恩,他现在资历还浅,暂时还爬不进朝里,所以这次的事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李惟圣能写这一封信,应该背后也有孙朝恩的功劳。

只是看过此信,卫渊还是有些疑惑,按理说北方有太初宫北方山门在,辽族肯定不敢过于深入。这还解释不了西普国运的倾颓。

此时卫渊能做的只有再等消息,先处理赵国这边的事。另一份送来的情报则是碧水界域的详细地图,崔聿摩下的探子们终于完成了勘察地形的工作。

现在碧水内城建好,外城建了八成,近千万两仙银已经砸了进去。卫渊觉得,该是殴打小朋友的时候了。


上一章  |  龙藏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