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292、江湖事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玄幻>> 青山 >>青山最新章节列表 >> 292、江湖事

292、江湖事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5日  作者:会说话的肘子  分类: 玄幻 | 东方玄幻 | 会说话的肘子 | 青山 

子时的旅顺港依旧灯火通明。

一艘艘走私大船白日不能进港,便停在港外的海面上等待。到了夜晚,船工挂好一排排灯笼,将港口照得亮如白昼。

如何挂灯笼有讲究。

平日里,官船要挂三个、三个一排,名为“三灯连珠”,这种船向来白天进港、晚上离港,来去自如。

走私船要按照每日的通知挂灯笼,会有人划着小船去海面上逐一通知,收到了保护费便给你今晚的暗号,挂对了灯笼就能进港,名为“水饷灯笼”。

姚老头所在的双桅大船进港时,正有数十艘走私货船驶出港口。像幽灵一样,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船上水手光着膀子升起船帆,船上竟然还架着床弩,不知是在防谁。

朱云溪立于甲板,默默的看着那些大船连‘船用铜牌’都摘了,桅杆下的阴刻也被人抹平。

姚老头在甲板上,面色平静道:“这些都是我宁朝来走私的商船,一半回东营,一半回启东。”

梁猫儿怔怔道:“没人管吗?”

姚老头负手而立,神情寡淡道:“边军前线将士打生打死,后面却有人私通景朝做着生意,也不知这仗打得有什么意思。”

梁狗儿不知何时来到甲板,右臂衣袖空空荡荡:“陈家、徐家该死。”

姚老头嗤笑一声:“小狗儿倒是单纯,可若带着这么简单的脑子去景朝,怕是活不了多久。你真当宁朝只有陈家、徐家在做这些生意?嘉宁十四年,景朝闹了蝗灾,八大晋商为了从陆路走私粮食去景朝,竟伙同胡家调离大同边军……宁朝的根子,烂了。”

梁狗儿纳闷:“皇帝知不知道这些事?”

姚老头乐了:“知道有什么用,他管得过来吗?”

说罢,姚老头斜睨诸人,平静交代道:“待会儿下了船,遇见腰间挎个朱漆长刀的人,莫出声,跟他们走。这景朝路引火票极严,没军略司接应寸步难行。”

朱云溪看着黑色波涛起伏的海面:“晓得的。”

此时,大船靠岸,有乌鸦的粗粝声响起。

姚老头皱眉回头,却见乌鸦正站在双桅最高处凝视口岸。

他再回头,只见岸上来来往往的水手、船工中,正有十余人佩戴朱漆长刀,等待着什么。更远处,有人举着火把快速靠近。

梁狗儿下船后,刚要去与那些军略司的人马汇合,可姚老头却拉住他们,沉声道:“不对,我们混在人群里走。”

说罢,他们几人混在船工之中,低头从军略司身旁经过,完全没有相认的意思。

刚走没多远,却见数十名年轻甲士头戴黑雉尾,举着火把、提着长刀,冲杀进旅顺港中怒吼:“枢密院元城、军略司姜叹、军情司陆观雾,欺天罔上、惑乱纲常,结党营私、蔽塞贤路!”

“今日我等奉元襄、陆谨大人命,诛杀朝中奸佞除三害、救万民,抗命者,格杀勿论!”

叫嚣声中,数十名年轻甲士朝军略司人员杀去。

梁狗儿骂骂咧咧道:“怎么好死不死的,我们刚下船,就把我们的接头人给砍死了?这他娘的怎么办,老头,咱们把他们救下来吧?”

姚老头一边随着船工往外走,一边皱眉说道:“中书平章元襄和陆谨联手,景朝要变天了,我们救几个小喽啰有什么用?”

梁狗儿疑惑:“中书平章是什么官职?”

姚老头没好气道:“你平时喝得都是假酒吗?那是景朝的宰相,相当于咱们的内阁首辅!”

梁狗儿哦了一声:“我们要投靠的人叫啥来着?”

姚老头平静道:“军略司,姜叹。”

梁狗儿回忆着那些年轻甲士的锄奸口号:“他这会儿怕是自身难保喽。”

离开旅顺港口,城中杀戮不止。

年轻的甲士手提长矛,在城中来回驰骋,追杀着“叛党”。

姚老头声音凝重:“这与王爷筹谋的不一样,没想到陆谨这么快便起复了。想来不止是旅顺,中京道、西京道、东京道、上京道怕是全在厮杀,我们不能再去寻军略司,得等尘埃落定了才行。”

梁狗儿思忖片刻:“我们为何不能去投陆谨和元襄?”

姚老头讥讽道:“你怎知他们一定是赢家?悠悠数千载,兵变成功的多,失败的也不少,万一站错了队,王爷的谋划就白费了。”

说罢,他转身往旅顺城里走去,一路贴着屋檐下的阴影,小心翼翼跟随乌鸦指引,避开刀兵。

路过客栈,他们便是兜里有银子也不能住。

景朝户籍制度远要比宁朝严苛,住客栈要路引、出城要路引、进城要路引。

没有景朝路引,客栈统统不能住,城池也出不去。

他们倒是可以试试硬闯,可闯出去呢?他们来景朝不只是为了活着。

此时,梁狗儿、梁猫儿、朱云溪一同无措的看向姚老头,姚老头嗤笑一声:“慌什么,一群新瓜蛋子,先在小巷里将就一夜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梁狗儿浑不在意:“与您的年纪相比,谁不是新瓜蛋子?”

四人寻了条偏僻巷子,躲在其中阴影里。

朱云溪找来几个破箩筐摞在一起,拿给姚老头:“您坐箩筐上面吧,别着凉了。”

姚老头斜睨他一眼:“倒有点眼力劲儿。”

他撩起衣摆坐在箩筐上闭目养神,朱云溪则靠坐在墙根,抬头望向小巷上空。狭窄的小巷里,两侧围墙把他的天空挤成了一条缝。

朱云溪开口道:“姚太医……”

姚老头抬眼看他:“还叫姚太医,你想坑死我?和小狗儿一样,叫我老头就行,我老人家心胸宽广,不与你们计较。”

朱云溪赶忙道:“要不,我也叫您师父吧,您这一路上也教了我不少东西。”

姚老头摇头:“不行,我不认这么差的徒弟。”

朱云溪张了张嘴,被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梁狗儿在一旁听不下去了,讥讽道:“你那宝贝徒弟能好到哪里去,还不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你还真指望他能踏入神道境?”

姚老头瞥他一眼:“你懂个屁。”

他抬头看了看天,而后闭上眼睛不再争论。

天色渐渐亮起。

姚老头起身,慢悠悠往外走去:“跟上,但别跟太近。”

朱云溪赶忙扶起梁狗儿,远远缀在姚老头身后,不知对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旅顺港已经重新热闹起来,天还没全亮,船工、水手们蹲在路边,端着碗默默吃饭。与宁朝不同,这里好像每个人都沉默寡言。

姚老头取出一只钱袋子系在腰间,走路时,里面的银子相撞,发出沉甸甸的声响。

路旁,一名船工打扮的年轻人目光盯在他腰间,放下碗筷起身跟上。

朱云溪在不远处,眼睁睁看着这年轻人故意撞在姚老头身上,只一接触的功夫,钱袋子便落到对方手中。

梁猫儿刚要去追回钱袋子,梁狗儿却懒洋洋道:“别动,老头故意的。”

下一刻,姚老头转身跟上那年轻人。年轻人左转右转,一路兴高采烈的往港口外坊市赶去,而后消失在一条小胡同里。

姚老头在胡同前负手站定。

朱云溪走上前:“您这是做什么?”

“跟着他找人,”姚老头抬脚往里走去,慢悠悠解释道:“这种偷儿,我们一般用行话叫‘小绺子’,也叫‘老荣’。白天睡觉晚上干活、进门偷东西的叫‘黑前’,晚上睡觉白天干活、偷路人东西的叫‘白前’。”

“所有小绺子都得拜码头,归一方总瓢把子管。他们偷了东西不能立刻销赃,得在总瓢把子那放三天,然后销了脏,分七成给总瓢把子。”

朱云溪倒是头一次听说这规矩,好奇道:“为什么要先放到总瓢把子那三天?”

“因为要保命,”姚老头随口道:“赃货先放三天,这是等着人来找。若偷到了不得的大人物官府就会来找总瓢把子要东西,瓢把子得给。若是拿不出东西,那就要死很多人。”

朱云溪又问:“那干嘛给总瓢把子分七成,太多了。”

姚老头冷笑:“你若不交,总瓢把子不用自己动手,直接喊衙门里的捕快抓你。你不会真以为,这七成是总瓢把子一个人吃下来的吧?”

此时,姚老头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客气的敲敲门。

吱呀一声,木门从里面开了条缝,一位中年人露出半张脸颊,警惕问道:“找谁?”

姚老头笑了笑:“找你们总瓢把子,谈些生意。”

不等门里的人反应,他已经推开门,自顾自的往里走去。

院子里,正有几人赤裸着脊背,举石锁打熬身体。

一位肌肉虬结的中年人坐在躺椅上,面前站着方才进院子的年轻小绺子。

中年人询问小绺子:“这么多银子,怕不是动了哪个官贵?这是从谁身上偷来的?”

见门被人推开,小绺子一怔,指着姚老头:“就是从他身上偷来的。”

中年人也一怔,而后眯着眼站起身来,手里转动着两枚铁胆:“不知是哪来的过江龙,想找我姜某人?”

姚老头没与他墨迹,开门见山道:“我要四张路引,去东京道辽阳府。你手里的银子,就是买路引的钱。”

中年人掂了掂银子,冷笑道:“银子倒是足够了,路引我这也有。可也不能你上门说要买,我就立马卖,你直接找上门来,可是坏了规矩的。”

姚老头眉毛微微跳动。

刹那间,他脚尖挑起地上一个石锁,踢向院中一练家子。

那练家子听着石锁呼啸而来还想硬接,却被石锁砸的胸腔塌陷,一口血喷了一丈高。中年人面色一变,转身便要跑,却被另一只石锁砸断了腿。

三息过后,待他再回头看去,院子里只剩一地尸体,唯有他一人还活着。

梁狗儿变了脸色,愕然看向姚老头。

姚老头负着双手,佝偻着背来到总瓢把子面前站定:“会好好说话了吗?”

中年人慌乱道:“路引全在屋里左数第二个箱子里,您可自取!方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您千万别与我计较!”

姚老头对梁猫儿和朱云溪挥挥手:“取路引,找出四张去东京道辽阳府的,记得要与我等四人年纪相符。”

所谓路引,写明了持路引者身份、年龄、所住何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间不能乱跑。凡无文引,私度关津者杖八十。若越度缘边关塞者,杖一百徒三年。

一炷香后,朱云溪拿着四张路引出来:“找到了,就是符合您年纪的不好找,只能找了张六十四岁的。”

姚老头感慨:“勉强能用。”

梁狗儿调侃道:“怕是会穿帮吧?”

姚老头瞪他一眼,梁狗儿赶忙缩了缩脖子。

姚老头又看向朱云溪,指着躺在地上的总瓢把子,淡然道:“杀了。”

朱云溪一怔:“咱们已经拿到……”

姚老头斜他一眼:“待我们走了之后他去报官,这路引不是白拿了吗?若再有妇人之仁我劝你现在就找三尺白绫吊死,莫再耽误我老人家的时间。”

朱云溪知道,自己迟早是要杀人的。但真的到了杀人这一刻,他还是犹豫了。

姚老头凝视着他,而后缓声道:“世子,这才是江湖。”

朱云溪一怔,原来江湖一点都不美。

与说书先生的故事不同,江湖里没有爱侣双剑合璧、没有风花雪月驰骋万里,这个江湖里,只有不归客。

姚老头转身朝门外走去:“能杀,我们便继续往前走,杀不了,我一个人走。”

下一刻,朱云溪拎起院中一柄朴刀,手起刀落,砍在总瓢把子的脖颈上。鲜血四溅,他脸上的血迹宛如梅花开落,星星点点。

朱云溪抬头问道:“老头,接下来去哪?”

姚老头轻飘飘道:“武庙,寻一位故人。”


上一章  |  青山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