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子这几天也算是得了个清闲,天天坐在那个小屋里写她那黄到没边的破,当初还是姑娘时就黄,现在生了孩子之后更黄,但凡是稍微严格点的时代,这种要么被封禁要么连她本人都得抓进去。
虽然她是工务衙门的一把手,但其实并没有什么事要他处理,办事的还是原来那个,只是有些决策性的东西则需要请示她之后才能拍板。
“这种事情以后莫要烦我了。”
豆芽子皱着眉头将手头上的东西抛到桌上,然后继续伏案开始她的创作,每写完一段之后她还要自己带入读一遍,不得不说的确黄,就连作者本人看得排卵期都快提前了。
不过一个机构部门,而且是在浮梁相对比较重要部门,事情肯定是很多很多的,特别是夏林最近动手的幅度又很大,各个部门都赢来了大换血,整个浮梁都进入了阵痛级的变革之中,这里头说是斗争也好说是轮替下来的不甘心也罢,反正互相之间使绊子的事情尤其的多。
事情难办了,所以就需要向内求索,独孤寒再怎么想要清闲有时候都不得不要去办点事情。
就比如现在,她刚把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推出去,这边的事情就又来了,就是说上头新来的财神爷说要把浮梁下头所有衙门和部门的经费砍头,所有的需要钱的东西都会有更严格的审核机制,再想跟以前那样伸手就有的情况一去不回了。
“哎呀,你们这些人是真废物。”独孤寒这会儿屡次被打断灵感那是真的很烦,她搁下笔伸了个懒腰:“走,将衙门里所有人都喊过来。”
工务衙门,听上去其实没啥玩意,但这可就是浮梁的工部,要知道浮梁可是拥有一个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学院的,他们的成果大批大批的都积压在了工务衙门之中。
这些看上去没什么卵用的东西积压在那里看着甚至有些碍眼,但独孤寒却认为这些东西都是钱,工务衙门纯粹属于是守着金山银山在那哭穷的节奏。
既然这些人老是拿这个事情来烦自己,独孤寒索性就把这个事情彻底解决解决。
工务衙门的人陆续的过来了,独孤寒则叫人把衙门之中这些年积压的东西都拿了出来,那可真的是厚厚一摞。
“今日呢,咱们别的不干了,这里这些东西都是历年之内书院里头弄出来的玩意,咱们一样一样的看,觉得能赚钱的就挑出来,你们出方案,我批条子,东风商会负责给你们卖出去,诸位觉得如何?”
这一把手都说话了,那自然没有人唱反调了,所以这一屋子人立刻就动了起来,他们开始翻起卷宗,然后一样一样的给独孤寒汇报。
这里头积压的东西很多,自然废案也不少,但能用的东西的确也很多,比如一种可供取暖的炉子,这种炉子可以显著的提升屋内的温度,而且还能干很多事,并且比当下常规使用的炉子节煤超过三成,一年下来可以省下不少钱,而且还经过密封改造,进出气的口都直通向屋外,几乎可以避免火毒侵害。
这个玩意独孤寒圈了一下,然后做出了指示:“这东西太丑,给我改好看一些,最好然它别这么占地方。对了,再争取把成本降下来,能让绝大部分人用得起。”
独孤寒不懂技术,但她一个富贵人家出来的小姐,什么玩意没见过,她知道大部分有钱人的需求是什么,而且她也在市井之中摸爬滚打过,所以知道底层人需要什么。
很多世家子弟做生意有个误区,那就是太在意高端人群的需求了,他们始终就搞不清楚真正的消费大头是在哪边,一个高端产品赚八两银子,一个低端产品赚三百文,但卖一个高端产品却能卖三千个低端产品,不怪那帮人生意做得那么小家子气。
而经过这一下午的筛选,独孤寒一共筛选出了十四种产品,这些玩意涵盖各个方面,从日常生产生活再到吃喝玩乐那是应有尽有,她也算是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即便是不懂技术,但她也能够通过市场需求分析和超强的审美能力给这些东西做出初步的市场评估。
而她最看重的就是一个纺织机的设计,独孤寒别的物品的内容都是扫一眼,唯独就这个纺织机的信息她是全程精读并仔细研究了一番。
这个纺织机明显有别于现在常见的脚踏和手摇织机,或者说更原始的飞梭机,这玩意可以同时拉出十几股线进行纺织,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档位来调节用何种丝线,棉线、丝线、纱线甚至是麻线都能够进行设置。
这简直就是天才的设计,独孤寒当机立断,直接把这个玩意列为了东风商会第一档的项目。
不得不说,夏林对每个人的定位都是很准的,独孤寒平时看着就是个懒散贵族,性格黏黏糊糊磨磨唧唧还喜欢装逼,但问题是她拥有着天下少有的眼界和见识,因为懒散而不笃信任何学派,思维没有僵化,目光可以说是非常长远了。
在经过她的一顿折腾之后,整个公务衙门在当下整个浮梁乱糟糟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从这改组的泥沼之中挣脱出来,进入了全员忙碌的阶段。
豆芽这人也很有意思,她从不插手技术,但她会评估这玩意的实用性,一旦被认可就立刻会进入到试产阶段。
要问为什么这么快,因为有钱,别的也没什么了,她的超能力就是有钱,富可敌国的有钱而且都是她的可以随意调动的,不会像某夏姓男子一样,手上的钱嗷嗷多,但都是公家的。
而在见到这个公务衙门背后隐藏的巨大能量之后,独孤寒也不抵触在这当个芝麻绿豆的官了,每天在衙门之中进进出出,而她的东风商号下头又被她拉了一长串的业务出来。
配套的产业链在投资到位的前提下迅速的被建设起来,从第一台纺织机的试制品下线到第五次的改版,中间只隔了七天。
为什么这么快呢?无他。
有钱。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广度是无限的,一个人办不成的事,十个人多少也有些困难,那一百个呢?一千个呢?
不就是钱嘛,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独孤寒为了测试纺织机,她不惜花高价直接包场了一个纺织工坊,里头从工头到女工她都给拉了过来,挨个试,试完就挑毛病,挑完毛病就叫旁边公务衙门的人去改。
七天五版,想象一下技术人员这几天是怎么活下来的。
而为了测试那个炉子到底好不好用,她买了八头猪,关在房子里点炉子,前几头猪在这清明前后的天气里生生在屋子里热中暑了。
直到测试成功,工务衙门里天天杀猪菜,到后头都把他们给吃恶心了,看着肉就摇头,只想吃点野菜清淡清淡。
夏林一直都说会花钱敢花钱的人才能够当好领导,豆芽子显然就是这种人,用商人的思维当官是要死的,但用为官的思维经商,那大概率是要赚的。
用金钱换极致的效率,月薪五两银子是换不来核动力驴的,但再多给十两,每一头驴都能自己给自己买中药续命,而这些钱对于独孤寒来说甚至都不如那九牛一毛。
一开始工务衙门的人并不理解为什么夏林会把这么一个门外汉安置到浮梁最重要的衙门之一,但只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嚼出其中的味道了。
也就是这么个人了,换了别人这个最重要的部门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因为它真的烧钱,不光烧钱,还很难看到回头钱,这个无底洞谁来都是坑,但唯独豆芽子。
无底洞?不存在的,什么无底洞她填不满呐?
而且这明显是有大钱挣的,这不投那不是傻的?
普通人创业,一般都是先整几台试试?独孤寒创业,先整三万人玩玩。
而天道不公也就体现在这里了,小心翼翼的创业总是亏到体无完肤,但一整就是以万为单位的创业,甚至可以把政策给干倾斜咯。
反正清明节前后那个纺织机算是正经的可以量产了,然后独孤寒的纺织机作坊、棉麻作坊就配套起来了。
这不是会有人担心抢传统纺织业的生意么?独孤寒说“哔哔尼玛呢哔哔,都给我过来上班”,然后吸纳就业三万三千二百多人,把浮梁的纺织业都给垄断了。
里头她整了个计件制度,想用传统纺织机就传统,想用新式纺织机就新式,统一质量标准之后就按件数给钱。
不出三天,全部的工人都主动要求使用新式纺织机,再无人闹着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这会儿浮梁的主簿,相当于浮梁的秘书长正在与夏林聊天,他好奇的问道:“大人为何一开始就认定独孤大家能将这事担起来?”
夏林听完只是呵呵的笑,过了好久才说道:“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从小学的却是大开大合的法门,她既能敏锐的把控市场又能一鼓作气力大飞砖,这对新的工业转型尤其重要,她不行,天底下就没人能行,我都不行。”
“为何?大人都不行?”
“我没钱。”夏林咂摸了一下嘴:“而且工业本身就是要下沉到普通民众身边去,才能有平稳长久的发展。这个跟我的身份是有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