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整个天下,还有几块地方没有被收服,那就是旧周皇帝盘踞的蜀中,被韦全忠占据的关中,以及河东李氏占据的河东,再有就是被契丹人占据的幽燕,辽东了。
李云今年,还不到三十岁。
这些地方,他是一定要在自己手上拿回来的,尤其是巴蜀这些地方,更是非拿在手上不可。
要不然,别的不说,到了后世史书上,他李云这一朝,甚至算不上大一统王朝。
这是原则问题,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
杜谦抬头看了看李云,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那就还有一个法子。”
“现在,天下如若四分,差不多有其三在上位手里,上位兵锋之强,已然可以横扫天下,此时上位哪怕强行登基称帝,天下间但有不服,上位直接发兵讨之就是了。”
这个时代,还没有经历过一段特别漫长的乱世。
也没有人喊出那一句“兵强马壮者为天子”,大家对于规矩,多少还是有一些介意的,比如说此时一旦有人称帝,在一些读书人看来,就会成为“周贼”。
哪怕李云这些人,早已经在实际意义上造反了,但是没有宣称,别人就没有借口,一旦宣称,一定会麻烦多多。
杜谦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明年,明年秋天,朝廷就可以着手,对关中动兵了,到时候朝廷至少可以支撑十万兵马,对关中动作,再加上关中里头,不少人只是慑伏于韦全忠的淫威之下,并不心服。”
“臣这段时间,通过九司,与关中里的一些人,一直在联系,等上位讨伐关中,关中内部一定会有人爰举义旗,响应上位,臣相信,关中很快就可以归入上位手中。”
“等到京城在手,不管上位建都在哪里,都可以算得上名正言顺了。”
李云看着杜谦,轻声笑道:“我拿一份东西,给受益兄看一看。”
他起身,在书桌上翻找了一番,然后找到了一份九司的文书,递到了杜谦面前。
杜谦接过手来,翻开看了看,然后就立刻大皱眉头,他很快看完,合上的文书之后,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怒声道:“韦贼父子数次侮辱旧周朝廷,韦遥甚至劫掠旧周天子之妇,掠为己有,如此这般,彼此之间,该是深仇大恨才是,旧周朝廷…旧周朝廷…”
杜谦咬牙切齿:“一点颜面都不要了。”
情报上的内容很简单,今年秋天秋收之后,蜀中开始往关中输运粮草,而且数目不少。
这就说明,蜀中的小朝廷,跟韦全忠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双方“冰释前嫌”了。
李云看着杜谦,轻声笑道:“道理很简单,唇亡齿寒嘛。”
“那位皇帝陛下,也从来不是什么刚强的性子,这个时候,恐怕心里想的全是如何在成都府,安安稳稳的度过残生。”
“只要对于他在蜀中偏安有利的,哪怕他心里再如何恼恨,估计也会捏着鼻子去做。”
杜谦沉思了一番,然后看向李云,低声道:“上位,如果旧周皇帝,不再奢求割据巴蜀,上位能不能给他个蜀王的名分?”
李云仰头喝了口酒,淡淡的说道:“没有问题,我可以封他做蜀王,让他这一支在巴蜀时代建封,但是前提是,他要将巴蜀主动交给我们,再没有任何条件,而且要说明白。”
“蜀王这一支,将会是新朝的臣子,而不是宾客。”
臣与宾,相差极大。
臣子,是归于新朝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了新朝的臣子,天子武元承这一支,将来就会是他李家的臣属,他李家的“长工”。
而宾客就不一样了,二王三恪这些,算是新朝的宾客,依旧保留自己本族的香火祭祀,并不归属新朝,只能算是来新朝“做客”的客人。
二王三恪这个位置,李云已经许给了楚王武元佑,这个事情,他是当一回事的。
毕竟楚王在早期,给了他不少帮忙,而且这位楚王殿下,这些年也一直老实安分,本本分分,谨小慎微的活着。
要是这样,李云再不守承诺,就很不太合适了。
杜谦默默点头,他看向李云,开口说道:“上位也知道,我们杜家一些散落在外的人,现在很多都已经到了洛阳了,臣有个堂兄,去年臣向上位举荐,如今他在礼部当差。”
“臣这个堂兄,很会说话,臣想举荐他,作为上位的使者去一趟成都府,见一见旧周的天子。”
李云看着他,认真想了想,然后问道:“我知道他,是叫杜通?”
“是,杜通杜达宗。”
李云点头,笑着说道:“既然是受益兄举荐,就让他替我去一趟罢,不过…”
“还是让他自己,注意周全。”
“上位放心。”
杜谦微微低头,缓缓说道:“那旧周皇帝,连韦氏之辱都能忍,如今上位势大,他绝不敢轻易,杀害家兄。”
李云想了想,开口笑道:“那就让他去罢,跟他说,江东军会多少配合他一些,让他到了蜀中之后,放宽心。”
“是。”
杜谦低头道了声谢,然后看向李云,问道:“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最近同僚们都在问臣。”
李云看着杜谦,后者问道:“马上就是年关了,过了这个年关,该用什么年号,是改元…还是继续用昭定这个年号?”
李云笑着说道:“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这会儿改元,哪里来得及?恐怕告示都来不及发下去,各地的行政也会一塌糊涂。”
他看着杜谦,微微摇头笑道:“受益兄又来试探我了不是?”
“不敢,不敢。”
杜谦连道不敢,开口笑道:“只是要问一问上位的意见,要不然不太好办差。”
李云看着杜谦,正色道:“我知道受益兄,还有他们想问什么,改元的事情,明年是不太可能了。”
一个正常朝代皇权接替,改元是在老皇帝没了之后的下一年改元,而李云这种肇始之君,就需要在正月登基,然后再当月改元,昭告天下,以这一年为元年。
现在改元,时间已经完全来不及了,李某人的登基大典估计都来不及办。
“后年正月罢。”
李云淡淡的说道:“有一年时间做准备,咱们各方各面,也不会太着急。”
他看着杜谦,承诺道:“后年正月,不管情况如何,我一定正位登基。”
杜谦起身,深呼吸了一口气,欠身行礼:“臣等,一定做好万全准备。”
这天,李杜二人聊了许久,也聊了许多内容,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杜谦才告辞离开。
李云,更是亲自把他送到了正门口,二人在门口,互相行礼作别。
是夜,杜府。
杜相公的书房里,一个中年人推门走了进来,对着书房主位上的杜谦拱手行礼,开口道:“十一郎。”
杜谦听到这个声音,连忙起身还礼:“七兄。”
大户人家,堂兄弟之间都放在一起排行,杜家自然也不例外。
来人正是杜谦的七哥杜通。
杜谦行礼之后,拉着杜通坐下,亲自给他倒茶,等茶水倒好之后,他才看着杜通,开口笑道:“有个差事,想让七兄去办。”
杜通不假思索,点头笑道:“如今,我也在新朝当差,十一郎你是宰相,你说什么,我照办就是。”
“这个差事,可能有一些危险,不过我觉得相当要紧,值得一去。”
杜谦同杜通,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他才开口说道:“这个事情,大概有三成凶险。”
“不过如果办成了。”
杜谦声音沙哑:“那么一来可以隔绝关中,我们杜氏的大仇得报。”
“二来。”
他看着杜通,缓缓说道:“二来,七兄在新朝,就算是建了功了,七兄只要办成了这件事情,回到洛阳,我便向上位举荐你,做礼部侍郎。”
杜通一怔,然后看着杜谦,微微摇头:“我们杜家,三兄在新朝任户部尚书,十一郎你任宰相还兼任吏部尚书。”
“已然权势太重了。”
“要是再多个礼部的堂官。”
杜通摇头道:“我觉得不太合适。”
杜谦笑着说道:“七兄不必担心这个,上位他…心胸宽广得很,容得下我们杜家人的,况且此时朝廷,也的确缺人。”
杜通想了想,开口说道:“十一郎,这个差事我去了,但我若是侥幸办成了这个事,活着回来了。”
“至多,任礼部主客司郎中。”
杜谦闻言,认真想了想,然后缓缓点头。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