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天色蒙蒙亮。
一股骑兵,自无极大营动作,如同游龙一般,一路往西。
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真定。
真定并不是李云最关键的目标,他真正的目标是要消灭范阳军主力,不过即便如此,真定也依旧可以算作一个次要目标。
因为恒州,是与河东道接壤的。
甚至是,直接跟太原府接壤。
如果能够吃下恒州,不仅仅是拿下了范阳军的大本营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能够隔绝范阳军与河东军的沟通。
而且将来,李云想要进攻太原府,从恒州出兵,也是轻松快捷。
这或许也是,河东军为什么会与范阳军搅在一起,联合抵抗江东的原因。
而就在李云所部赶往真定的时候,在北方的直沽港口,战事已经持续了六七天时间。
漳水水面上,一声声炮响,震耳欲聋。
江东水师的船只,横亘在水面上,阻挡着契丹援兵南下。
此时,漳水以北,最少已经汇聚了两万以上的契丹人,这些契丹人才到幽州不久,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船只可以用,只能用小船,划向江东军的大船,想要争抢江东军的船只。
他们绝大多数都不通水性,下了水上了船,连站都站不稳。
站不稳,平日里引以为傲的箭术,也就没了用处,四五天时间下来,至少一两千契丹人,死在了这场水战之中。
也就是说,漳水之上的水战,江东军压力并不大。
哪怕是大船,给契丹人付出大代价夺去了几艘,也并不影响战局,这些契丹人上了船,近战远程能力,都被大幅度削弱。
真正有压力,还是陆上的战事。
随着江东军口袋阵收窄,契丹人对于直沽的冲击也越来越频繁,哪怕江东军已经提前在漳水沿岸列阵,契丹人硬生生用骑兵冲锋,也让江东军有了不小的伤亡。
此时,直沽的江东军阵地上,契丹人正在发动又一轮新的进攻,邓阳亲自领兵驻守阵地,双方激战几乎一日夜时间,最后在火器以及江东军的坚韧抵抗下,伤亡不小的契丹人,不得不再一次后撤。
而邓阳从前线上退下来的时候,后肩中了一箭,所幸有铠甲护着,只入肉半寸。
李正迎了上去,将他迎到了大帐里,扶着他坐下,一边命人请随军的大夫过来,一边看着邓阳,轻声说道:“这些契丹人,愈发疯狂了。”
邓阳这会儿已经脱下铠甲,露出来肩膀上的伤口,还有小半截箭尖,留在了他的胳膊上,他伸手拽了拽,因为倒钩疼得龇牙咧嘴,只能放弃,抬头对着李正苦笑道:“这些契丹人,铠甲兵器都不太行,但是箭矢却十分精良,估计十成钱,有六七成都在了弓箭上。”
箭矢工艺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这里头大有讲究。
不过,以契丹人的冶金水平,能有这种箭矢,说明他们的确了大价钱。
而想要把这种箭矢给拔出来,非得把附近一整块肉都给剜出来不可。
李正看了看邓阳的箭伤,一脸凝重:“邓将军伤势不轻,明天开始,我来临阵指挥。”
邓阳看着李正,连忙摇头:“李将军应当坐镇中军,我这个伤不碍事的,稍微处理处理,哪怕不能亲自杀敌了,临阵指挥还是可以的。”
李正有些不高兴了,黑着脸说道:“邓将军是不是,从来没有把我也当成江东军的将军?”
“咱们同样的职分,难道你能上战场,我就上不得了?”
邓阳闻言,连忙摆手,正要解释,又牵动伤势,疼得脸色发白,他低头苦笑道:“李将军,我没有这个意思。”
李正看着他,微微摇头。
他心里也清楚,自己身上这一层“李云兄弟”的标签,是摘不掉的,尤其是在江东军内部,很难摘得掉。
这些年,他在江东军做将军,虽然也做了不少事情,但实际上,独立完成的差事不多。
虽然江东军内部,没有人会认为他李正没本事,但是大家都默认,他身份“尊贵”,不能以身犯险。
李正拉着邓阳坐了下来,叹道:“邓将军,咱们都是缉盗队里出来的兄弟。”
邓阳看着李正,低声道:“李将军,正因为都是从缉盗队里出来的兄弟,我才不想让您上战场,我们缉盗队的老兄弟们,需要有个主心骨。”
“直沽战场,也需要有个主心骨。”
他声音沙哑:“前线作战这种事,我跟公孙将军都可以去做,李将军你就没有必要去冒险了。”
“你跟上位一样,都是咱们江东要紧的人物,不容有失。”
就在两个人聊天的时候,门外传来声音:“将军,九司来人了。”
李正不假思索:“请进来。”
很快,一个只有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迈步走了进来,他见到了李正跟邓阳之后,低头抱拳:“二位将军。”
“直沽这里,再支撑五天。”
“就不必坚守了,到时候退或者不退,都由二位将军做主。”
李正站了起来,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觉得有些眼熟,他开口问道:“何司正?”
这年轻人连忙低头道:“九司河北司司正何当,拜见将军。”
李正上前,脸上露出笑容:“我就说,我在金陵见过你,现在情况如何?你们总司去哪里了?”
这位何司正连忙低头,开口说道:“回将军,刘总司人已经在关外了。”
“至于整体局势。”
他低着头说道:“上位,正在领兵直取真定,这个时候,多半已经兵临真定城下了。”
“中原道,赵将军那里,也在积极北进,吞吃河北道。”
“沧州战场,苏将军最多还有十日,就能推进到直沽,上位的意思是,如果直沽这里压力太大,该撤就撤,河北道的契丹人,已经伤亡惨重,没有必要让他们做殊死一搏。”
“困兽犹斗。”
李正闻言,目光闪动,轻声笑道:“看来,王上先前的计划,基本上都已经落到实处了。”
他看着何当,想了想,开口说道:“你们九司回报上位,就说直沽这里,我会尽量支撑。”
何当低头抱拳:“遵命。”
李正顿了顿,又拍了拍何当的肩膀:“替我给你们总司带个话,让他…”
“注意周全。”
何当自然知道李正跟自家总司刘博之间的兄弟关系,他不假思索,抱拳行礼道:“是,一定给将军带到。”
“好了,这里没有什么事了。”
“你去忙罢。”
何当点头,应了声是,低头退了出去。
他离开之后,李正回头,看向坐在一旁的邓阳,脸上露出笑容:“河北道,已经被上位,给肢解成数份了。”
他看向大帐里的河北道地图,轻声道:“现在就看,能吃下去几份,吃得顺不顺口了。”
邓阳也由衷佩服,感慨道:“上位,真是…”
“真是厉害。”
真定城外,李云领着五六千骑,已经抵达真定城外。
他这一趟,只领了这么多骑兵,给周昶留了一部分骑兵。
主要是,设伏这种事情,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机动兵力做配合。
而李云要骑兵的目的,只是为了尽快赶到真定,从而惊动东边的范阳军回师。
他真正攻真定,最后还是得用步卒。
五千骑,到了真定城外,已经是下午时分,李云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远远的看着不远处的真定城,吩咐道:“派人,把真定给围起来。”
“有任何人出入,立斩不饶。”
说完这句话,李云看向苏展,笑着说道:“这事你去办,带两千人,把真定给围起来。”
苏展挠了挠头,开口道:“上位,人数不太够罢?”
“让你去你就去。”
李云笑着说道:“快去快去。”
苏展这才低头抱拳,下去办事去了。
安排好了围城的事情之后,李云下令安营扎寨,原地休整。
刚刚开始扎营,他的帅帐还没有扎好,李云忽然想起来先前,他收了范阳数千匹马,卖给了他们二十支望远镜的事情。
他灵机一动,叫来随军的杨喜,吩咐道:“去,把我的李字王旗挂起来。”
杨喜也挠了挠头,不过他不会多想,立刻低头抱拳,开口道:“是,属下这就去。”
他刚准备离开,又被李云叫住,李某人笑着叮嘱道:“多挂几面。”
“弄得气派些。”
杨喜拍了拍胸脯,也笑了笑。
“包在属下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