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宁第九百七十六章君子可欺之以方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天下长宁 >>天下长宁最新章节列表 >> 第九百七十六章君子可欺之以方

第九百七十六章君子可欺之以方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31日  作者:知白  分类: 历史 | 热血 | 治愈 | 无敌 | 血脉 | 战神 | 知白 | 天下长宁 


大理寺卿言有羡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正直的好像铁板一块。

虽然他来大理寺也才几个月而已,但在大理寺内已经没人敢直视他的眼睛。

他的刻板是刻进骨子里的,践行在方方面面。

他死守着读书人做官的所有底线和体面,行要行得笔直,坐要坐的端正。

不说大话,不说谎话,该说的再难听也要说,不该说的再好听也不说。

这是一个连陛下都觉得有些头疼的人,但陛下对他格外敬重。

言有羡在御史台出了问题之后,短短半年之内六次上书请求陛下由他来接任御史左台都御史。

但每次都被陛下婉拒,最终把他安排到了大理寺。

用陛下和高皇后私底下的话来说......言有羡不是不适合做左都御史,是太适合,让他做了左都御史朕都扛不住,就别说下边的文武百官了。

让言有羡做了左都御史,皇帝有错他天天都得在朝会上点着名的说。

要是文武百官有错,左台的弹劾奏折就得雪片子似的往御书房飞。

路过的狗都得挨两个大耳刮子。

站没站相的马都得被训两个时辰。

皇帝说真要是让言有羡去了左台,那他没有一天能睡踏实的。

皇帝说,就怕他睡着睡着一醒来发现言有羡在床边站着,一脸严肃的说......还睡呢,骂你来了。

皇帝还说,言有羡这样的人用好了可让天下水清,可天下水清.....则鱼无活路。

不过言有羡这种官,不管到了什么衙门都能把事情处理的极好。

大理寺这些年的积案他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处理了七八成,下边人累的连喝口水都抬不起手来。

听闻大理寺卿要出京办事,大理寺的人恨不得放炮庆祝一下。

连归元术这样的老臣在言有羡面前都跟个新兵蛋子似的,在马车里坐的笔直。

而总是没个正经的秦少商和言有羡是两个极端的人。

一个是认为做人就该有做人的样子,做官就该有做官的样子。

什么事都有准则,什么事都有规矩,什么事都有定数。

在言有羡眼里,没有什么事需要分出上限和下限,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存在什么不对但也没错,不错但也不全对这种事。

而在秦少商眼里,做官的时候就遵守做官的规矩,回家就做自己。

哪怕是在皇帝面前,他也永远都不会是一副严肃刻板的样子。

这两人在一起,谁也看不上谁。

所以当言有羡看着秦少商在马车里东倒西歪的坐相,表情越发的不自然。

“秦明堂,你是哪里不舒服?为何总是不能坐的端正些?”

“言寺卿,因为我懒。”

秦少商才不怕言有羡,整个朝廷里不怕言有羡的人里也就秦少商最有种。

他斜靠在那:“这一路去辽北千里万里,天天都坐的那么端正屁股受不了。”

言有羡:“身不正是心不正,心正则端直。”

秦少商:“我身正也心正,有痔疮,还大,坐久了疼。”

他起身:“给你看看?”

言有羡的脸色立刻就变了:“秦明堂,你是左都御史做人做事更要有分寸,有礼仪,有......”

秦少商:“有痔疮。”

被打断了话语的言有羡就那么看着秦少商,秦少商则一脸你还能说什么的表情。

片刻后,言有羡从自己屁股下边把棉垫拿出来递给秦少商:“给你坐,坐在棉垫上好些,希望能缓解你的不适,但还是希望你自持身份,要端正笔直。”

秦少商看着那个厚实的棉垫:“还是言寺卿准备充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

他伸手接那棉垫,发现棉垫的构造颇为特殊,一圈比较厚中间有个空心:“这是......”

言有羡还是一脸严肃:“我也有,我也很大。”

秦少商伸出去的手就停在半空,一时之间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那张脸绷绷着,都稍显抽搐。

坐在旁边的归元术实在是有些忍不住,推开窗把脸伸到窗外去,不让他们看到,他的脸确实在抽搐。

言有羡没有了棉垫,但依然坐的规矩:“我们做官的端正笔直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地位,而是让百姓看到我们态度,言行上有规矩,百姓在直观上就踏实些,认为我们靠得住。”

“我并不是认为坐不直走不正的人就天生是坏人,也不是认为行为上稍显放浪的人就不是好官,而是觉得,既然做官,就该在方方面面让百姓信服。”

“百姓不知道做官的该是什么样子,但百姓们知道什么样的言行他们看了心里舒服,信得过这三个字,首先就在言行举止。”

秦少商讪讪的笑了笑,将棉垫递回去:“言寺卿还是你自己用吧。”

言有羡还是那样的严肃脸:“没关系,我现在不疼。”

秦少商:“我也没关系,我应该没你大。”

言有羡道:“做官的人要谨言慎行,言则必信,信则必行,你若不疼,就端正些。”

秦少商:“马车里,外边看不到。”

言有羡:“做官的人若只做表面功夫,是行有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便不专守,百姓看的到就肃穆些,看不到就放浪些,久而久之,就是德有缺。”

“行有缺是因,德有缺是过,过则有失,失则有果,人当有自知,有自知则有自持,有自持则无过失。”

“今日在车里百姓看不到就没了约束,明日在屋子里拿了银子百姓也看不到就更没约束。”

“德行之束不在于外人监督而在于内心值守,德行缺失之事不可因人见而不行不可因人不见而行之。”

把头伸到窗外的归元术此时已经坐直了身子。

他这样的老臣,功臣,能臣,甚至是悍臣,此时此刻都不得不坐直了身子受教。

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学塾里看到老先生的样子。

而言有羡则叹了口气:“人需要放松,并非是因为德行有缺而是人力有限,在私下里也如此秉持,身心俱疲。”

言有羡道:“做官本来就比不做官累,在做官之前就该明白其中道理,若不能有持,便做不得官。”

秦少商也把身子坐直了些:“多谢言寺卿指正......”

他是真不想再说下去了。

言有羡把棉垫递给他:“看你脸色痛苦,多半是比我大,还是你坐吧。”

秦少商嘴角抽了抽.....

归元术此时解围道:“咱们还是先说说案情吧,这一路到辽北颇为遥远用时不少,正好把案情梳理一下。”

秦少商立刻点了点头:“对对对,说说案子。”

他看向言有羡:“言寺卿觉得这个案子应该怎么判断?”

言有羡神态更为肃然起来。

“叶明堂初到辽北大力整顿触及不少人利益,这个案子可能是有人栽赃陷害。”

他语气格外认真:“但只要东西是真的收了,那不管他知情还是不知情便是有错。”

秦少商立刻就不乐意了:“既然是别人栽赃陷害,那为何就是有错?”

言有羡:“因为做官的人有责任义务告知自己的亲朋好友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若已有告知,他亲近之人还是收了人好处,那自然是有错,若没告知,那更是有错。”

秦少商:“无事村的百姓又不知道那胡椒是价比黄金的东西,若他们真当是一些稀奇的粮种收下呢?”

“检举信上也说,无事村的人打了收据,因为凑出来的银子不够,所以还打了欠条。”

他看着言有羡的眼睛:“言寺卿觉得这样也是有错?”

言有羡:“有错,东广云汇是商行,商行不经叶明堂之手就给叶明堂的乡亲送东西,不管送的东西是值钱还是不值钱,叶明堂都该明确告知无事村乡亲不该收。”

“我还是那句话,若他以前有告知,无事村百姓收了,那就是无事村百姓有错,若他之前没有告知,那就是叶明堂有错。”

秦少商气的够呛,似乎是懒得再说什么。

言有羡道:“秦都使不该在办案的时候有个人感情,你认为叶明堂是好官,是好人,就有所偏颇。”

秦少商:“言寺卿的意思是,就因为叶明堂是好官是好人就更该严加审查严加约束严加办理?”

言有羡点头:“是,如此是为百姓负责,是为叶明堂负责,是为朝廷,为陛下负责。”

秦少商:“言寺卿朋友不多吧。”

言有羡:“为官者可以没朋友,不能无秉持。”

秦少商深吸一口气,他看向归元术,希望归元术能说几句什么。

可归元术一脸言寺卿说的对的表情。

然后秦少商才醒悟过来,这就是老狐狸和自己这个嫩狐狸的区别。

归元术一脸对对对,所以到现在为止言寺卿都没有针对他。

所以他马上换了一副态度:“言寺卿说的对,做官的人就该不怕查,也经得住查。”

言有羡果然点头:“没错。”

可秦少商还是忍不住问:“那若真是栽赃陷害呢?”

言有羡:“律法严明,百姓若实不知情当劝勉,叶明堂实不知情也当训诫。”

听他这么说,秦少商就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归元术道:“这个案子其实前情明了,送去无事村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胡椒,欺负的就是无事村百姓不知胡椒是金贵东西。”

“若查实如此,那事情也不难办......只怕是这其中不知还有没有别的隐情,若送东西的人明确告知了胡椒价值,此事就不好办。”

言有羡道:“没什么不好办,有错就要惩处,无错就要劝勉。”

秦少商忽然偷偷笑了笑,归元术刚刚还觉得这个家伙被言有羡气着了。

见他偷笑,归元术忽然反应过来这家伙真正的心境。

秦少商之所以非拉着他和言有羡来,难道他此前不知道言有羡是什么人?

他就是要拉着言有羡,让别人因为知道有言有羡在所以对查案之事信服。

然后则是......将来真有人对这案子持怀疑态度,只要查的清楚办的明白,那何须他秦少商去和人掐架?

言寺卿一个顶仨啊。

朝廷上吵架,言寺卿还能输了?

有些人认为只要胡搅蛮缠就能在吵架这种事上无敌于天下,实则刚直不阿秉持有理的人才真的无敌。

任尔东西南北风,言寺卿自岿然不动。

归元术想到这一层,于是对秦少商投去了些许敬佩的眼神。

秦少商也看了归元术一眼,眼神里的意思是......朝有利器,怎可不用。

言有羡被他拉来,就是双重保险。

秦少商这个人,还真是会做官也会做人。

下车休息的时候,归元术趁着言有羡去茅厕的时候笑道:“你可真会欺负老实秉直的言寺卿。”

秦少商立刻摇头道:“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元公,我对言寺卿格外敬重,我对叶明堂也格外敬重,天下良心,莫过于用良心证明良心。”

归元术因为这句话心里有些震荡。

此时此刻他才明白过来,他们这些有功之老臣在很多时候其实已不如新一代的人了。

于是心中释然,欣然。


上一章  |  天下长宁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