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故事并不只是局限于某一个人,千万个人没有谁会是配角,他们都在各自的角落里做着各自的事情,就像是分散在天地各处的一个个光点,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个世界。
李子冀也在这张网中,唯一的区别就是代表着他的光点或许要比其它大部分更亮一些。
新历三十八年三月初。
佛主再次来到了上客堂,并没有惊动任何人,身旁也没有罚恶菩萨以及十八罗汉等人跟随,就像是二人在山脚下的耕地里初次见面的时候,一个闲雅自意的老人,一位平静理智的年轻人。
在两个人的身上感受不到朝气这种肆意,但毫无疑问,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李县侯久等了。”
上客堂里,佛主走到松树下的石桌旁坐下,用手轻轻抚摸着坑洼里积蓄的露水,但露水却并没有一点波澜,他的指尖也没有一点湿润。
风吹松树,上客堂响着虫鸣,似乎是佛主身上的佛性太浓,佛法太过高深,原本听上去没什么的虫鸣此刻入耳却像是带着些禅意。
信仰成神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十日,当日掀起的震撼虽然还未曾完全平息,但普陀山通往山脚下的道路却重新开放,早已经心痒难耐到焦躁不安的信徒以及迫切想要得到佛法赐福的香客们络绎不绝的来到山上。
十六峰站满了人。
唯有塔林干干净净,冷冷清清,这毕竟是放着历代高僧圆寂后所留舍利的地方,本就代表着圣洁不可侵犯,是庄严神圣的地方。
绝非是供人参拜信仰的地方,何况那尊佛祖像如今还被放置其中。
虫鸣伴着松风,忽然间便有了禅意,让身处其中的人不自觉感到安宁和平静,仿佛天大的事情都不再令人忧虑。
“不敢。”
六境的佛主让李子冀等些日子,这再正常不过,他看着脸上依然带着笑容的佛主,和山脚下的初次见面比较,今日的笑容像是多了几分疲倦。
“佛祖像近来可有变化?”
李子冀询问道。
这十日时间里,他看见了很多人来到普陀山,比如神庭长老,儒山大儒,甚至就连北海和妖国都来了人,能在如此短暂时间里来的如此齐全,可想而知信仰成神这件事牵扯了多少人的心神。
圣朝并未来人。
道门与异教也没有来人。
道门永远都是如此,扮演着天地意志的角色,作壁上观冷眼看着世间万事变化。
除了近百年出了个承桑喜欢掺和红尘事之外,大多数出身道门的人包括道子本身,都鲜少会与各方势力斡旋。
“也许是缘分未到,强种下的因开不出甘甜的果。”
佛主似是已经看得开,佛祖像的失败固然令人遗憾,可失败总是人生常态,他这些天里已经尝试了不下百种方法,却一个都没有成功。
以后还会继续尝试,而且在尝试之前大概就已经预见了失败的结果,但该做的还是要去做。
王小树随着不怒在普陀山认人,身为佛子唯一的弟子,即便未入空门,也天然令无数僧人喜爱亲近,这对少年来说自然是很好的事情。
因果是相生的,有了原因,所以才会有结果,而结果的好坏,却并非全都基于原因。
好因偶尔也会开出恶果。
佛祖像的事情李子冀给不出什么好的方法,简单问过之后他便抬头看向了莲花峰的方向:“莲花峰不会孕育出第二朵圣佛金莲。”
无法改变的事情也很难再去改变。
但莲花峰上依然开满了莲花,这算不算是结果之外的无数种可能性?
佛主心里起了念头,忽然间有些出神。
当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已经快要日落,望着那暗红的夕阳,佛主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竟然思考了整整一日的时间。
李子冀依然站在那里。
好像一整日都没有离开过,佛主对着他投去了一个带着歉意的目光。
李子冀并不以为意,他只是没想到自己一句无心感慨之言竟然让佛主发散了思维,想到了更深更多更远的可能性:“您想到了什么?”
他很好奇。
他本不该好奇,但在这种情况下,没人会不好奇。
佛主微笑道:“我想到了很多种可能性。”
“可能性?”
佛主点了点头,道:“只要存在可能性,就存在可能成功的机会,莲花峰开不出第二朵圣佛金莲,所以参禅悟道的人都会将目光放到其它的莲花上,佛祖像本身也许无法摆脱禁锢,可若是跳出佛祖像本身去看待呢?”
跳出佛祖像本身?
李子冀没明白这话的意思。
佛主道:“我也还没想好,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可能性而已。”
他站起身子,明明身上纤尘不染,却还是伸手掸了掸那不存在的灰尘,伴随着他的动作,整个上客堂都好似变得更加干净。
“李县侯这几日未曾去莲花峰看过?”
佛主询问。
莲花峰虽然是佛门的重地,却并非是不可踏足的禁区,外来悟道之人都可以申请登峰观悟,只要得到了佛门的允许就可以自如行走,就比如沈自在。
李子冀若是要去,佛门自然不会阻拦。
但这十天里他最多就只是站在上客堂的院子里朝着莲花峰的方向看一看。
“也许还没到我应该去的时候。”
李子冀道。
对他来讲,去莲花峰不单单是去莲花峰那么简单,这当中还有佛主的许诺,尤其是登峰参禅悟道,更是需要讲究一个契机和方式,这并不是一扇门,从哪个角度走进去都一样,在莲花峰这样的地方,此刻走上去和下一刻走上去,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视线里最先看见的是哪一朵莲花,这都是缘法。
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方式,所能够得到的结果,也都是不一样的。
最关键是,他不清楚自己应该参些什么。
或许佛主会有好的答案。
日落在即,隐没了边缘,莲花峰却佛光盛大,佛主引着李子冀向前,道:“现在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