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步行者,被米勒绝杀,让开拓者上下都感到不好受。
尤其是科比,他不仅输掉了比赛,还在比赛中被米勒打得很狼狈。
上一场对阵骑士他以为自己找到了感觉,但短短两天时间,现实又将他打回了原形。
赛前他一度亢奋的认为自己会有精彩表演,结果,反而是迷迷糊糊的小奥尼尔打得更不错。
面对步行者的施密茨双戴维斯的强硬内线,小奥尼尔攻下了10分,抓下6个篮板球。
生涯得分首次上双,在全队也就拿下90多分的比赛中,能拿下两位数得分是很不容易的。
在一群老资格的内线面前,小奥尼尔特别有活力,年轻的像一头小马驹。
和科比相比,小奥尼尔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他受到的关注不如科比。
又或者说,科比的存在,帮助小奥尼尔吸收了大部分的压力和关注度。
这和大众对两人的期望程度有关,科比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个迈克尔乔丹。
但没有人认为小奥尼尔会是下一个阿甘,他充其量被当成下一个米切尔汤普森。
而下一个阿甘的期望,压在一个大四学生,即将在1997年参加选秀的大个子身上。
没有什么时间消化失败的沮丧,球队连夜朝着下一个目的地飞去,他们要去新泽西。
甘国阳看着科比很难受的样子,安慰道:“不要沮丧,NBA就是这样,不会一直赢,也不会一直输。有些夜晚我们运气会特别差。就像你去酒店叫了一个应召女郎,有些时候她很漂亮,这是个幸运之夜。但有时候会遇到一个很丑的,可人来都来了,硬着头皮上了,很不愉快,你很沮丧。但怎么办呢?把钱付了,离开,忘掉她,然后等待下一个漂亮女郎的到来。”
这是甘国阳还是新秀时,老将肯尼卡尔安慰甘国阳的“丑女郎”理论。
一直到今天甘国阳都记得,来安慰自己如何正确面对失败,那就是尽快忘掉他,继续前进。
科比盯着甘国阳看了一会儿,道:“为什么不换一个?如果太丑,我就换一个。”
甘国阳一时语塞,停顿了一会儿,道:“这就是一个比喻,事实上我不找应召女郎。”
“我一定会换一个的,如果有漂亮的,我就绝对不找丑的。”科比的语气很坚定。
科比有他独特的叛逆性,对待胜利和失败,他有自己的坚持。
甘国阳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他尊重科比的想法,同时提醒他:“换一个不错,千万别强迫。”
剩余的时间,甘国阳闲的没事开始翻报纸,开拓者一号上总是有各种各样最新的报刊杂志供球员消遣。
1996年11月份最大的新闻当然是克林顿在大选中成功胜出。
1992年爆冷击败老布什成功当选后,克林顿的第一个任期日子并不是很好过。
到1994年,也就是甘国阳退役的时候,民主党丢掉了众议院的选举,他的国内支持率也是一路走低。
总统夫妻二人被各种各样的丑闻缠绕,让人们怀疑所谓的第一家庭,到底是怎么样的两个人。
但是随着美国经济一路向好,国家从1990年的经济低潮中慢慢走出来,克林顿的民调重回高峰。
说明绝大部分美国人都是现实的,能带着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就把票投给你,至于你私底下搞七搞八没那么重要。
到1996年大选前,甘国阳复出,热度一度掩盖了检察官对第一夫人的起诉,将克林顿大选前的最后一颗地雷排掉。
11月大选,克林顿很轻松的战胜了鲍勃多尔,成功连任,将继续成为美国这艘大船的掌舵人。
这些都是普通、正常的内容,报纸媒体上还有一些捕风捉影的阴谋论,认为阿甘在总统选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阿甘这些年的诸多大事,时间点都和克林顿的民调紧密联系在一起。
善于联想和炒作的记者、编辑们,有理由相信阿甘和克林顿的当选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一位记者将甘国阳80年代就和克林顿结识的信息,一直到96年复出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整理了出来。
他撰文表示,克林顿的当选,背后可能涉及到太平洋对岸某大国的操纵,而阿甘就是混到美国最高级间谍。
这家小报还起了一个惊悚的标题:《80年代的东方生化人,实际是安插在美利坚最大的一颗钉子》。
蹭上总统大选热度后,小报的销量起飞,该内容也被很多媒体转载,被很多脱口秀、深夜节目拿来调侃。
甘国阳拿这些内容当故事会看,他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社会依旧是个谣言大熔炉。
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谣言,喜欢阴谋论,世界谣言共一石,美国人独得八斗。
未来在开放的中国社会上出现过的所有谣言、诈骗、阴谋论,在美国都能找到先例。
而且只要按图索骥一查,基本都遵循美国日本港台内地这一传播路线,老美可谓祖师爷级别。
虽然新闻的内容足够扯淡,不过克林顿和甘国阳关系确实还可以,两人相识确实很早。
而且在选举中,克林顿在面对少数族裔群体时,确实会打甘国阳这张牌。
在西海岸地区,甘国阳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蓝色将这里完全覆盖。
甘国阳没有想到,这些东西未来会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
接下来两天,开拓者在客场接连挑战了新泽西篮网和纽约尼克斯队。
他们战胜了篮网,没有遭遇连败,但紧跟着在麦迪逊输给了纽约尼克斯。
尼克斯的阵容相当强悍,坎普、莫宁、格伦莱斯和阿兰休斯敦搭建了球队的基本框架。
尼克斯的主教练是个没有职业篮球经历,顶着秃脑袋和黑眼圈的小个子——杰夫范甘迪。
范甘迪从1990年起在纽约尼克斯担任助理教练,一直到19941995赛季开始成为主教练。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防守型教练,他没打过职业篮球,但是个非常资深的篮球战术研究专家。
从90年开始他就一直浸淫在如何打造更稳固,更坚硬的防守研究中,不过尼克斯的风格让他始终得不到真正重用。
直到1994年尤因离开,尼克斯开始重建,范甘迪成为了尼克斯的掌舵者,他开始重新塑造尼克斯的球队风格。
在得到阿隆佐莫宁,从活塞队抢走阿兰休斯敦后,加上莱斯、坎普,尼克斯已经有了一个很强的阵容班底。
范甘迪非常善于制造防守陷阱,他认为在过去防守方总是被动的,摆好阵势等着进攻方来打,往往是被动挨打。
要想防守更强,应该主动出击,不能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是要主动挖坑,把对手往坑里面引,逼迫对手犯错。
在范甘迪的防守体系中,对持球人的压迫非常注重,这点和超音速SOS防守体系很像,经常会盯着对手的控卫反复撕咬。
和SOS的区别在于,范甘迪的体系很注重对篮筐的保护,不会为了压迫而轻易放弃篮下。
尼克斯的大个子全部被要求出来对小个子球员进行延阻。
莫宁、坎普几乎每个回合都会在中路扩出来延阻持球人,然后立刻回收篮下保护三秒区。
在这套基本规则的基础上,范甘迪编织了很多防守陷阱,让持球人容易陷入到“死地”。
比如被赶到底线,比如陷入三人包夹的重围,同时找不到传球路线,比如把球传到一个没有自主进攻能力的球员手中,迫使他去低效率单打。
持球人的每次传球、选择看似是自主完成的,实际上是被尼克斯球员有意识的引导,他们会根据球员的特点,有意识的遵循你的进攻习惯去制造死地。
比如某个球员擅长右手,左手突破能力一般,那就会防他的右手,空出左手房让他突破,里面有大个子在等着。
比如某个外线球员进攻能力较为匮乏,就将他空出来,给他接球机会去单打,实际上他效率很低,打不出产量。
进攻体系还没有成型的开拓者面对已经体系完备、纪律严明的纽约尼克斯,自然打得是异常艰难。
里克卡莱尔所谓的“流动进攻”还在理论构建中,他自己都一头雾水呢,更遑论让球员们明白了。
到了比赛中,开拓者失误连连,到最后只能把球给甘国阳,让甘国阳持球打。
这一战,在麦迪逊花园球馆,甘国阳砍下了41分,这个分数在甘国阳的生涯中不算是很高的分数。
但是整场比赛,开拓者只拿下了75分,甘国阳一个人的得分超过了全队一半还要多。
没办法,在尼克斯充满地雷陷阱的防线面前,开拓者打得磕磕绊绊,最后只能给老大。
最后开拓者75:80,5分的分差输给了尼克斯,以两胜两负的战绩结束了这次东部之旅。
这场比赛让甘国阳打得相当窝火,开拓者上半场落后的很多,一度被尼克斯拉开到15分。
开拓者球员面对尼克斯这种防守很不适应,被打得没脾气。
面对尼克斯这种防守型球队,分差被拉到15分基本就是没戏了。
甘国阳本来想着这场丢就丢了,赛季初期当是练兵,给球员们吃个教训。
没想到,在第二节中段官方暂停的时候,杰夫范甘迪竟然冲着甘国阳喊:“这不是你的时代了!你不该回来的!”
当时甘国阳在篮下和莫宁、坎普肉搏的很厉害,裁判吹莫宁犯规引起了范甘迪的不满,便出言挑衅。
事后范甘迪解释说,自己这么做是为了鼓励球员,鼓励他们去和阿甘对抗而不是惧怕。
可实际上,当范甘迪这么说的时候,尼克斯球员都吓坏了。
坎普、莫宁就差冲到场边去捂范甘迪的嘴,让他不要再说了。
范甘迪的语言攻击成功激怒了甘国阳,上半场只拿到10分的他,下半场火力全开,狂砍31分。
尼克斯所谓的防守陷阱,在甘国阳看来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们在三秒区和三分线之间有很多空档。
这是必然的,没有一种防守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往往意味着每个面都不够强硬。
很多球队都会适当放松对中距离的防御,因为中距离是一种较为低效的得分方式。
在鲍比贝尔曼提出“效率篮球”后,进入90年代,很多球队都在注重整体效率。
可是对球员个人而言,中距离是最好的武器,这里有最大最广阔的表演空间。
一次又一次的后撤步投篮和利用节奏找到空档后的强投,以及反击中不讲道理的三分。
甘国阳在第三节、第四节打得麦迪逊花园球馆的球迷头皮发麻,分差一度缩小到2分。
不过尼克斯最终还是守住了优势,关键时刻,裁判吹了甘国阳一个走步。
紧跟着PJ布朗防守端被吹犯规,送坎普上罚球线,两罚都中稳住了优势。
随着最后一次强投三分不中,开拓者只能犯规,以5分之差输掉了这场比赛。
比赛结束时,甘国阳找到杰夫范甘迪,说道:“波特兰见了,范甘迪教练。”
范甘迪没有回应,他眼袋重的像熊猫的脸上显露出一丝焦虑。
回到更衣室后范甘迪舒了口气,莫宁问道:“教练你没事吧?”
范甘迪道:“我没事,我以为阿甘会来打我,我吓坏了。”
莫宁道:“他不会随便动手打人的,阿甘是个讲规矩的人。不过你真的够勇的,敢挑衅阿甘。最精彩的是,我们赢了。”
范甘迪道:“我没想挑衅…好吧,我确实挑衅他了,我想给你们增加点动力,不能一直惧怕他对不对?如果我们能做到不惧阿甘,相应的,我们就更不会畏惧迈克尔乔丹了!”
对尼克斯而言,他们在东部最大的对手还是芝加哥公牛和迈克尔乔丹。
更衣室里响起了欢呼声,范甘迪这一勇敢挑衅的行为得到了球员们的认可。
别看他个子小小的,在巨人如林的NBA像一个小矮人,但他确实充满了勇气。
不过在尼克斯下周很快就要去波特兰做客了,届时开拓者和阿甘一定会给予回应。
范甘迪有些担心的问莫宁:“要是我和阿甘打起来,你会帮我吗?”
莫宁低头看着小布丁一样的范甘迪,道:“我会紧紧抱住阿甘的大腿,让他不要冲上来打你。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像莫宁这些稍微年轻一些的内线,学生时代是看着阿甘打架成长的。
阿甘的抱摔和数次血洗银顶中心有多恐怖,深深印在了他们的心中。
更何况如今的阿甘看起来比过去更加强壮了。
打是不敢打的,能抱住大腿救你一命,已经够意思了。
另一边,开拓者带着2胜2负的成绩结束东部之旅,乘飞机回波特兰。
全队上下都松了口气,他们终于可以回主场好好调整一下了。
这段时间的赛程密集,客场多主场少,而且客场背靠背真要人命。
不仅球员们体能消耗大,教练组也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总结。
回到波特兰后,球员们得到一天的时间进行休整,教练组则要组织一次重要的训练,来解决这段时间球队遇到的问题。
飞机上,甘国阳因为输给尼克斯而闷闷不乐。
不仅因为输球,竟然被范甘迪嘲讽“不适合这个时代?”
在他复出后这段时间,这类声音确实层出不穷。
甘国阳的个人表现无可指摘,但开拓者却输输赢赢,看起来不复当年之勇。
媒体和球迷可不会管你赛程艰难不艰难,队里菜鸡多不多,班子是不是新搭建的。
输球就是输球,毕竟当初波特兰开拓者多年的常胜,得罪了几乎整个联盟的球迷。
赢的时候大家不说话,输球肯定会有人跳出来指摘,说甘国阳不应该再复出。
“戴着7个戒指离开是最好的结局,复出不过是回来吃残羹剩饭。”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阿甘已经无法在这个时代呼风唤雨了。”
“阿甘回归最大的意义,是给了那些曾经被他残害的人一个复仇的机会。”
纽约这个地方本来阴阳怪气的媒体就多,现在抓住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复出的时候一个个都欢呼震天,普天同庆,你们的王回来了。
结果赛季打了两三个礼拜呢,就开始“你不该回来”的。
没办法,舆论总是这样反复横跳,不断抽过去自己的嘴巴子属于日常节目。
像这些东西,甘国阳本可以做到不关注不回应,眼不见心不烦。
时间会给出答案,他有耐心陪着新人们成长,享受这个一点点变好的过程。
万万没想到,范甘迪这个看起来老实的书呆子,竟然跳出来做了发声代表。
这让甘国阳很恼火,他不能打范甘迪,这属于欺负弱小。
也很难用垃圾话作出回击,范甘迪毕竟算个小角色,还是教练。
他只能用篮球的方式作出回应,偏偏现在尼克斯整体实力确实很强。
开拓者输掉比赛,这种感觉很难受,阿甘很生气,事情很严重。
科比看出甘国阳不开心,安慰道:“老大,就当遇到一个丑女郎了。”
这小子还真能活学活用。
甘国阳白了科比一眼,道:“我想换一个,行不行?”
“对不起,我们都付过钱了。”
好在这不是开拓者和尼克斯的最后一战,他们还有机会碰面。
而且相隔的时间很短,一周后,11月29号,开拓者将主场迎战纽约尼克斯。
回到波特兰这段时间,开拓者进行了精心的调整。
伯德先给球员们放了假休息,他自己和哈特、卡莱尔开会商量总结这段时间的问题。
伯德虽然经常做甩手掌柜,但他的直觉和调整能力真的非常强。
他看到了开拓者在进攻和防守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一一做了变化。
在上,伯德固定下了范埃克塞尔、里德尔、AC格林、PJ布朗和阿甘的五人组组合。
其中,年纪偏大的AC格林是假,替补的戏份分给阿隆麦基和科比两人。
他们的核心任务是防守,在进攻端要做好辅助工作,投中那些空位球,做好终结。
后场范埃克塞尔、里德尔、波特三人均分时间,如何分配根据场上的情况,由伯德决定。
内线,阿甘、PJ布朗是铁打的主力,小奥尼尔、温菲尔德、杜德利会根据对手不同,获得不同的出场机会。
一套较为稳定的轮换,对提升球队战力是很有意义的。
试想如果每个球员每场比赛都要和不同的组合搭配打比赛,默契怎么培养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伯德对手下球员的特点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如何用人上,他很有想法。
他不喜欢过于固定的掐表轮换,因为不同球员在不同场次,面对不同的对手,登场的效果会不一样。
作为主教练,要根据球员和对手的特点,结合当晚的情况作出最佳判断,而这就需要赛场上的直觉。
在前面的比赛中,伯德有好几次作出判断,结果和卡莱尔、哈特的想法不太一样。
当时伯德决定尊重两位助理教练的想法,叫暂停,或者进行换人,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这样几次后,伯德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效果反而不错。
卡莱尔和哈特逐渐服气,在人员调配和战术调整上,逐渐听命于伯德。
于是,在接下来的四场比赛中,开拓者取得了4连胜。
其中包括两胜金州勇士,加时赛1分险胜休斯敦火箭,以及在主场110:65狂扫丹佛掘金。
一连串的胜利,让开拓者在11月份即将结束时,西部排名升到了第四位。
甘国阳更是连续四场比赛拿下三双,其中对阵火箭加时赛贡献了勾手绝杀和封盖。
克里斯韦伯最后时刻的投篮被他一掌扇飞,开拓者顺利在休斯敦抢下一场硬碰硬的胜利。
11月29日,甘国阳在玫瑰花园虚席以待,上一场他们刚刚在这里以45分的优势让掘金蒙羞。
掘金在自由市场丢掉穆托姆博,送走马克杰克逊后,已经沦为了鱼腩球队。
他们重建的希望寄托在了新人前锋安东尼麦克戴斯的身上。
1995年选秀快船在第二顺位选中了他,随即交易到了掘金。
这位身材健硕的前锋有着很高的天赋和潜能,但他不是阿甘那种能改变一个球队命运的超级巨星。
在和阿甘的对位中他显得相当无力,掘金更是大比分败走波特兰。
这场惨痛的失利,直接导致了掘金主帅比克斯塔夫的下课,接替比克斯塔夫的是老帅迪克莫塔。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掘金的总经理丹伊赛尔对重建缺乏耐心——这是90年代很多球队的通病。
当时的很多交易、签约从未来的角度看,都太过于急躁和儿戏,这也和当时交易规则不够完善有关系。
总经理们像玩游戏一样,把球员换来换去,给年轻人很大的合同,都着急在一两个赛季内就出成绩。
当初甘国阳也确实做了不好的榜样,谁让他那么快就夺冠了呢。
杰夫范甘迪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情绪和球员们一起踏入了玫瑰花园球馆。
比赛开始前他以为会遭到波特兰球迷的嘲讽,因为他在比赛中挑衅阿甘的事已经传遍了全联盟。
各种反应都有,有称赞他的勇敢,有嘲笑他的鲁莽,不过最后都少不了一条提醒,“自求多福”。
范甘迪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玫瑰花园球馆的球迷根本没有人嘘他,也没有人画他秃顶的漫画嘲讽他。
但很多球迷,尤其是诚实的小球迷,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这种眼神看的范甘迪很不舒服,如芒在背。
有一个小球迷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祝你好运,杰夫。”
一些年纪大的老球迷主动和范甘迪打招呼,还嘘寒问暖的。
越是这样,比赛开始前,范甘迪越是冷汗直冒,气氛好像很诡异。
直到球员们热身和出场仪式结束,甘国阳整理好球衣,走到尼克斯替补席这边。
他冲着范甘迪道:“杰夫,50分。”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到中圈跳球去了。
范甘迪感觉到有汗顺着脖子淌进了衣服里面,他开始明白球迷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
他们仿佛在说,“你已经是个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