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拓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妻子新丧,赶上过年这档口,情绪自然低落,林朝阳的到来冲淡了家里孤寂、冷清的气氛,他也恢复了些活力。
林朝阳与他闲聊了几句,不知怎么地,李拓又说起了张暖心。
「暖心年轻时候,可真漂亮。」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缅怀的神色,微笑从嘴角微微荡漾开。
少年夫妻老来伴。
李拓夫妻俩结婚三十多年,感情甚笃,李拓性格四海,热情好客,年轻时最喜欢呼朋唤友,放在别的女人身上,温馨的家庭生活被如此打扰,少不了要时常闹一闹。
可张暖心却从没有因为这样的事跟李拓争吵过,对所有人都是热情招待,她也不愿意说话,常常就是端庄的坐在那里当一个沉静的倾听者。
林朝阳听着李拓的话,回想起当年情景,心情也不免有些沉重。
他看李拓家里冷冷清清的,也没有个过年的样子,便拉着李拓让他去家里吃晚饭。
吃过晚饭,李拓说想去西院看电影,林朝阳和他一起过去,翻找了好一会儿,找到了一部迈克尔·西米诺执导的《天堂之门》。
这部表现美国南北战争的片子是张暖心生前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看过电影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林朝阳又跟李拓聊天,到深夜的时候两人都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天光大亮。
李拓醒来,精神明显比昨天好了许多,不等吃早饭就要走。
「忙什么,吃完早饭再走。」林朝阳劝他。
「女儿今天回来,得早点回家收拾收拾。」
说完他匆匆走了,陶玉书看着他的背影,说:「以前还看不出来,他们夫妻是他更依赖暖心姐多一点。」
「他就是咋呼得凶。」
看着李拓情绪振奋了不少,林朝阳也感到欣慰。
初二无事,陶希武带了家里两个小的去看电影,陶玉书在打国际长途,林朝阳陪着陶父下了会儿棋。
快到午饭的时候,两人收官,便听到赵丽正在跟林二春请教买房的事。
赵丽这些年做服装生意搭着杜峰的便车,最早是开小店,后来又做了红秀的代理。
红秀在海淀、西城、丰台等4个区的6家店都是她的,一年流水大几百万。
林朝阳对陶玉成的判断没错,他之前张罗着卖BP机,吵了几个月就没动静了。
反倒是因为陶玉书的关系,给不少剧组当起了顾问,跑跑审查、介绍介绍演员,日子悠哉悠哉的,也没耽误赚钱。
当然了,肯定是跟赵丽的服装店比不了。
这两年有了钱,赵丽一直想给家里换个房子,偏偏陶父陶母年纪大了,不愿意动弹。
两个女儿不在身边,只有他们夫妻俩能照顾,赵丽也不好意思提换房子的事。
她今天跟林二春研究房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陶希文。
转眼陶希文毕业一年多了,90年代斯坦福的高材生毕业回国,各个大学、研究所、电信和银行抢着要,燕大计算机系和计算中心还特地邀请他回校工作。
期间计算中心主任张兴华跑到陶家三顾茅庐,可陶希文就是不愿意,按照他的说法,
他志不在教书育人,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不想受拘束。
虽然拒绝了几所高校和研究所的招揽,也没有找任何单位,但陶希文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干。
去年燕大的CE网一期建设,他就去帮了忙,顺便把他自已在校园里弄的小工作室也给联上了网。
成为了燕大里除了图书馆、电教、老化学楼等建筑之外,为数不多能够联网的地方。
他具体研究什么,家里人也不得而知,反正赵丽说他每天从早忙到晚。
优越的家庭条件是陶希文追求兴趣的底气,他每天忙什么事情家里人不打听,也不催促。但该为他谋划的,家里人也没落下。
赵丽去年下半年以来操心的最多的是两件事,一是给陶希文淘换相亲对象,二是给他张罗买房子。
过了年陶希文就24了,岁数不大,可他成天就窝在房间里,也不出门,就算是待到34
岁也不可能找到女朋友,所以赵丽心里急啊。
找了女朋友,没房子肯定不行,这两件事就成了她目前的当务之急。
96年这阵,燕京的房地产市场远不如后世火热,亚运村和方庄是两个最火热的版块,
新楼盘扎堆儿的出现,很多都是外销房,关注度也高。
这个关注度主要是由两方面带来的,一是住在那的明星多,二是房价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便宜的2000美金一平,贵的快奔着4000美金去了。
你还别嫌贵,人家房价不按人民币算,得有美金才能买,一般老百姓想买都买不着。
「亚运村那地方不行,再过十年啥也不是。年轻人爱热闹,就奔西单、金融街那一片,以后银行、证券公司扎堆儿,全是高工资的,房价一准儿差不了。
离着海淀这边儿也不算远,以后开车回来也方便—」
林二春滔滔不绝的给赵丽讲着选房经,听得她一愣一愣的,更加用心的讨教起这里面的门道,林二春的好为人师被彻底激发,拿出了一张燕京地图来比比划划。
「妈,房子的事你不用操心。」陶希文听着赵丽和林二春正探讨的话题,说了一句。
他在美国留学两年,又实习了大半年时间,赞了几万美元,存款比这个年代99的人都要多。
「我买我的,住不住是你的事。」陶希文一下子就没话了。
这会儿陶玉书打完电话回来,吃饭时对陶希文说:「你开发的那个电邮系统挺好用的,没想过开个公司吗?」
陶希文回国这一年并非真的无所事事,他年初的时候觉得在国内用全英文界面的电子邮件不方便,就自己开发了个中文电子邮箱系统,
陶希文闻言摇了摇头,「国内现在用互联网用户太少了,而且电子邮箱也没办法盈利。」
「现在没办法盈利,不代表以后也没办法盈利,商业模式都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陶玉书很欣赏这个大侄子,聪明、稳重、钻研精神强,但也有缺点,可能是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身上书卷气太重,太过理想化了。
「你现在凭着兴趣做事,这当然没错,但也要花一些精力考虑如何把兴趣变现。」
赵丽在一旁说道:「你大姑说得对。家里不需要你赚钱,可你整天闭门造车也不行,
11号楼你刘阿姨她外甥女现在在人大读研究生,等过两天你们俩见一面。」
这话题转的比陶玉成还生硬,真不愧是两口子。
陶希文有些抗拒的说道:「妈,我现在没打算找女朋友。」
「没让你找女朋友,你先去看看。当个朋友相处嘛,人家可是很优秀的,她妈燕师大毕业的,跟你大姑是校友,她爸在部委”」
陶玉书摇了摇头,她本来要说的话被赵丽成功的岔了过去,便没再提。
两周之后,元宵节刚过两天,林朝阳出现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作品研讨会的日子。
《人间正道是沧桑》自发表以来,在当代文坛掀起了罕见的轰动效应,国内文学界对这部盛誉空前。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部「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并不逊色」。
因而今天为这部召开作品研讨会,规格也是很高,并且嘉宾来源也打破了一般作品研讨会的常规。
不仅有《人民文学》邀请来的作家、评论家同行,还有总政文化部的人、ZYD史研究室的教授。
研讨会开始后,各人发表对的看法和感想,总体而言到场的专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我们当代文坛,毫无疑问是丛林中一棵枝叶茂盛、
崴生辉的大树,确确实实是一座拔地而起、风光无限、撼人心魄的艺术高峰!」
「这部作品既有严肃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两者完美的结合,提高了的品位。
篇幅宏大而情节、人物发展却又完整自然。
特别是能把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的展示同时代的历史变迁结合起来,这就不仅加强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而且使作品产生极强烈的厚重感。」
其中也不乏理智的探讨,评论家蔡葵就提出:「进入后半程,情节推动出现了明显的乏力,有一种预设结果的过程推演,太过想当然了,少了开篇时的跌岩壮阔。」
林朝阳笑呵呵的回应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有话要说。」
他不是经不住批评的人,之前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他都虚心接受了,但在这个问题上他却想要为自己辩驳几句。
「老蔡谈到后半程的情节乏力问题,指的肯定是解放战争那一段。我先说明啊,为了这部我可是咨询了不下二十位老将军。
里面所涉及的战场情势和总体走向都是符合当时情况的,作为来讲,它的铺设肯定是不够曲折、跌岩的。
但现实就是如此,这事你不能怪我,要怪就怪我D的将领们太妖怪。
就好比伟人当年指挥的si渡赤水,你能说KMT太无能吗?实在是伟人对于战局的预判妙到毫巅,简直是站在了上帝视角上。」
林朝阳说话的语气轻松愉快,总政文化部和D史研究室的人听得也不禁发笑。
在场的嘉宾里,数他们对近代战争史最了解,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越是了解,他们就越知道林朝阳这话是多么正确。
我D的胜利史,虽然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但也确确实实是一部开挂史。
来自D史研究室的张鸿昌教授站出来为林朝阳做背书,说道:
「朝阳同志说得不错。在这方面我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意见,就拿中所提到了辽沈战役来举例。
作为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打了52天,我们双方总计投入了一百多万兵力—」
他前后讲了二十多分钟,将辽沈战役的整个局势讲了个透彻,尤其是最后双方的1:6.8的战损比,张鸿昌教授脸上写满了骄傲。
「所以这事啊,真不是朝阳同志为我D唱赞歌,又或者是他预设了结果,简而化之的处理情节,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了史实。」
有了他的背书,蔡葵提出的问题迎刃而解。
大家继续发表对的看法,仍旧是好评占据了大多数,几乎是变着花样的夸。
进入九十年代,国内文学界的风气已经不像八十年代那般纯粹,连评论界也是如此,
这几年有些作品研讨会变成了没有节制、毫无标准的吹捧作品,一直为很多文学界人士所垢病。
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这场研讨会上,大家对同样赞不绝口,却没人觉得有问题,因为大家都是发自真心的觉得这部配得上这样的赞誉。
研讨会开了一天,临近傍晚时才结束。
离开杂志社时,人文社现任总编辑程早春叫住了林朝阳,跟他聊起了的出版问题《人间正道是沧桑》在《人民文学》以专号一期发表,热卖了两个多月,销量超过200万份,对于后续出版销量肯定是有些影响的。
按照正常的做法,这样的情况出版和发表之间间隔的时间久一点会比较好,有利于出版销量。
但这两年国内的盗版风气越来越猖狂,早在12月份,市面上便出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盗版书,并且销量一直很好。
人文社方面见此情况也有些坐不住了,打算让在3月份发行上市。
程早春征询林朝阳的意见,他欣然道:「这件事你们决定就行了,我没意见。」
「那好,过几天样书出来了我让人给你送去。」
研讨会结束的第四天,林朝阳收到了人文社送来的样书。
封面色调暗沉,画的是黎明前的战场,一个军人的剪影瞭望向远方,看起来很有意境,足见是用了心的。
林朝阳翻阅了一阵,对封面、装帧、排版都很满意,便给程早春去了个电话,《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出版进入了倒计时。
又过了两天,已是正月下旬,《鸦片战争》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即将在广东开机。
林朝阳正好要回香江,便接受了谢靳的邀请来参加了开机发布会。
《鸦片战争》的开机发布会选在了东莞虎门的「鸦片战争纪念馆」,现场氛围十分隆重,广电部副部长赵实、电影局局长刘建忠专程从燕京赶到广东来参加开机仪式。
另外还有GD省的领导出席,以及全国各地来的两百多号记者。
GD省一把手谢非在发布会前专门跟剧组主创们见了一面,又当着现场数百位记者的面做了保证:
广东人民一定全力以赴支持《鸦片战争》的拍摄。
开机发布会结束之前,烦组象征性的拍了一组镜头,选择的是当年抗英英雄关天培为国元躯的靖远炮台。
章艺谋亲自掌镜,等谢靳喊了一声「好」之后,在场众人纷纷热烈鼓掌。
折腾了一个上午,开机发布会结束后烦组的主创们也没有臂松下来,还要应付全国各地的记似,连林朝阳都不得不接受了半个儿时的采访。
作为为香江回归献礼的书史大片,《鸦片战争》不仅投资创下了内地影史记录,连台前幕后的阵容也创下了记录。
谢靳、章艺谋联合执导,林朝阳编烦,主要演员阵容在电影圈都不算有名气,鲍国安、林连昆、郎雄—..都是老戏骨。
不过在配角和龙套的选择上,却星光闪耀。
梁家辉饰演道光皇帝,商人之子何善之由黎明来饰演,歌妓蓉的角色给了江珊。
还有英国商人颠地的角色则是由好莱坞这两年才冒头的配角埃德·哈里斯饰演,就是原版《楚门的世界》中的乘个导演巨额投资加上明星云集的阵容,又挂着回归献礼的名头,《鸦片战争》的开机仪式在第二天就登上了国内各大报、电视台的版面。
仅从电影宣传的角度,至少省了几百万的宣传费用。
参加完《鸦片战争》的开机仪式,林朝阳坐火车到深圳,通关回到香江。
刚回到家中,陶玉亏便将一封邀请函交给他。
林朝阳(美国)文学研究会即将在4月12日成立,耶鲁大学特地寄来了邀请函,希望林朝阳到时氧够莅临参加。
「正好我下个月要去美国,咱们一起过去。」
对林朝阳的事,陶玉书向来很积极,更何况这是由美国名校牵头来主办的林朝阳文学研究会。
「你去忙什么?」林朝阳随口问道,
「5月份索尼、东芝的DVD播放器就会下线——」
陶玉亏去年打定主意进军录像带业津,打算以DVD这个全新的媒介介入录像带这个红海产业,筹备了半年多时间,终于等到了DVD播放器下线的日子。
去年9月索尼和东芝这两大技术阵营终于达成了统一DVD标准的协议,标准协议确定,
DVD播放器的生产和录像带他们将会用半年的时间在日、美两国全面铺开DVD播放器零售业津。
而林氏影业将会成为第一个响应DVD滚式的电影大厂,奈飞也会和索尼、东芝的DVD进行一波深入的营销绑定,双方互惠互利。
一周多之后,林朝阳夫妻俩飞往美国,陶玉亏先陪着林朝阳来到位于康州纽黑文不的耶鲁大学。
林朝阳(美国)文学研究会这一类针对于单一作家的研究会在学术界并不多见,成立大会也算不得隆重。
成立大会地点选在了耶鲁大学的斯特林图亏馆,出席的人包括了学校东亚研究委员会诸多教授和博士生。
以及来自9所美国常青藤大学的东亚文化、汉学研究学似,另外还有一百多耶鲁大学的本科生。
近藤直子作为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的会长也出席了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的高潮发生在林朝阳起身致辞的时欠,他的《达拉斯么家俱乐部》《楚门的世界》《梵高之死》在美国大学生当中人气极高。
大会没有什么繁文节,仪式结束之后就是几位教授上台分享他们对于林朝阳作品的研究论文。
林朝阳听了一阵,兴致缺缺。
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差别,可实际上关注的事却是天差地别。
比如费风文在台上做的报告,标题是《晚清以来日俄文化对中国东北区域的影响》,
报告的内容是透过《闯关东》儿说的时代背景来反映中国东北地区百年以来的现实变化。
文学研究这玩意本身就津虚,结合点实际为自么找些锚点无可厚非,但L说本身在这样的研究下已经变成了「引子」。
参加完林朝阳(美国)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林朝阳儿妻又飞往加州,
到了穆赫兰道的豪宅休息两天,陶玉书先前往硅谷安排奈飞之后的工作,又与索尼影业秘谈,买极拉拢盟友。
5月5日,由索尼、东芝、飞利浦等巨头联合制定的DVD技术规程1.0对外公布,这则产业消息在好莱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多年以来,好莱坞一直在寻求VHS录像带的继承似,华纳和好莱坞电影公司还曾共同研发了SD盘,但由于缺少产业巨头的支持,进展并不理想。
对于DVD录像带的出现,他们自然既警惕,又期待。
警惕的是自身利益受损,期待的也是新的产业工具是否会为他们带来新的利润制事点,就在华纳、环球、派拉蒙等好莱坞巨头还处于观望状态时。
5月15日,索尼影业、林氏影业、米高梅影业、新线影业于洛杉矶希尔顿酒店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支持DVD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