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第622章 要喜闻乐见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文豪1978 >>文豪1978最新章节列表 >> 第622章 要喜闻乐见

第622章 要喜闻乐见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26日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坐望敬亭 | 文豪1978 


针对美国录像带租赁行业的调研和考察持续了近一个月时间,最后AC尼尔森向陶玉书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

得出的结论是录像带租赁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不建议进入。

陶玉书直接把无视了这个结论,她更需要的是报告中的细节。

配合上林氏影业员工们调研而来的资料,和她这些天来的亲自走访了解,陶玉书反倒对进军录像带租赁行业多了几份信心。

总结而言,这一行已经走过了当年野蛮生长的阶段,但大力出奇迹仍然是最有效的办法。

看看百视达就知道了,短短不到十年内狂开数千家门店,雇佣了数万名员工,你说他有什么技术含量吗?

要说最大的技术含量,大概就是录像带资源的库存调配了。

「要不然就是滞纳金的计算。该死的,一盘录像带逾期竟然敢收走我40美元!联邦税务局都没有他们狠!」

说话的是小威尔蒙特·里德·哈斯廷斯,马克·伦道夫的合作伙伴,他们俩的公司正面临被收购。

马克·伦道夫找到了新方向后,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把老搭档拉到新公司来,里德成了新公司的财务官。

他所提到的滞纳金,正是百视达最为客户所垢病的一点。

百视达每年仅是收取的滞纳金,就占到了他们营收的16,这笔费用高达数亿美元,

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所以说,我们又多了一个打倒百视达的理由!」

陶玉书笑容轻松,却只用一句话就鼓动起了气势。

「说得没错!」

为了新公司的成立,陶玉书特地租下了帕洛阿托大学路165号的米黄色小楼,这里是硅谷的核心区,小楼的上一任租客就是如今闻名硅谷的个人电脑外设霸主罗技。

二十多年前,朗子GM期间,这座小楼的主人赛义德·阿米德跑路美国,拖家带口逃到了帕洛阿托。

当时的硅谷科技行业正在飞速发展,不少刚富起来的年轻人都买了崭新的大房子,而新房子里当然少不了配得上新贵身份的高级地毯。

初来乍到的阿米德立刻嗅到了商机,决定买下这栋硅谷核心区的米黄色小楼,专卖波斯地毯。

于是这栋米黄色小楼的一楼就成了买波斯地毯的门市,而二层460多平方米办公空间则被赛义德·阿米德租了出去,罗技成了这里的第一个租客。

如今罗技鸟枪换炮,刚刚搬走,恰好陶玉书需要办公地,便将这里租了下来。

陶玉书并不打算以林氏影业的名义进军录像带租赁行业,本来林氏影业收购院线已经引起了好莱坞巨头们的警惕。

如果现在她再大展旗鼓的话,更容易被巨头们忌禅乃至攻击。

所以她干脆把新公司放在了硅谷,给它包装上一层「高科技企业」的外衣,就像现在美国正流行的那些线上购物网站一样。

至于公司名字,她听取了马克和里德的意见,就fli,中文名网飞,听起来跟林氏影业和她没有丝毫关系。

录像带租赁虽然是电影行业的衍生下游产业,但其在重视知识产权的西方国家产业规模竟然超过了院线票房。

足够让陶玉书耗费心力和庞大的资金来再创一次业了。

今天的这场会议确定了网飞的发展路线和方针,但目前仍有两个函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陶玉书所看重的DVD格式现在仍处于技术标准制定阶段,对这项技术拥有最多专利的分别是索尼和东芝。

目前两家公司正为了争夺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而针锋相对,短时间内DVD播放器似乎量产希望不大。

第二是DVD格式播放器和录像带的配合,即便现在播放器生产出来了,但如果没有各大电影公司的支持,恐怕也无法推广开。

其实有那么一瞬间,马克和里德都有些觉得可笑,

连上游产业都没有形成呢,他们竟然在这里堂而皇之的讨论着该如何在下游产业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说出去实在滑稽。

可这就是硅谷,这就是美国梦!

手下人的自我PUA,陶玉书无从得知,但她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

「明天一早,我将拜会索尼的出井伸之先生。」

马克和里德从陶玉书口中听到这句话,脸色然。

索尼如今在美国如日中天,去年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患病后,出并伸之便成了索尼的新任CE0。

这种商界大新闻,两人自然不会不知道。

陶玉书要拜访出井伸之,莫非是要促成DVD播放器的量产?

马克和里德已经开始幻想起了陶玉书纵横拽阖,搅动DVD产业的壮举。

抱上大公司的大腿就是爽啊!

事实上两人想多了,现在的林氏影业与索尼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企业,陶玉书根本无力影响索尼的任何决策。

她去跟出井伸之见面其实就是为了表达对索尼的支持。

DVD播放器的普及离不开电影、电视、唱片乃至游戏行业的支持,毕竟这些行业供应着文娱产业所需要的内容。

其中电影录像带又是最为重要,产业规模最大的行业。

林氏影业的业务横跨东西半球,虽然在美国无法与好莱坞六大比较,但若论综合实力却丝毫不逊。

DVD播放器的推广难点之一,就在于业界大公司的支持度。

陶玉书主动上门表达支持态度,出井伸之自然热烈欢迎。

有了善意的前提,在聊起DVD的标准制定和播放器的生产时,出井伸之直言相告。

不管与东芝的技术标准争夺最后是否会达成一致,索尼的播放器都会在明年上半年投入量产,最快5月份就可以上市。

距离DVD播放器的上市还有14个月,这段时间自然不能闲着,陶玉书给马克和里德制定了KP1。

内容包括了搭建网站、制定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链路图、库存规划顺便她还以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帕洛阿托本地的一家线上书店FutureFantasy。

这两年美国的线上书店业务开展的如火如茶,百花齐放,陶玉书是觉得线上书店其实跟她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想买个公司给马克和里德练练手。

忙完这些事,时间已经来到了5月初,夫妻俩已经在美国待了快两个月。

回香江前,林朝阳给几个美国的熟人打电话告知自己的行程,芦安·瓦尔特不忘叮嘱他:「林,回去了记得把手稿给我发过来。」

林朝阳的新早在3月份就已经完成了,但因为到美国领奖,又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手稿至今没有交给任何一家出版社。

兰登书屋方面已经了解了林朝阳新的内容,尽管觉得这部可能在历史和文化方面不一定符合美国读者的胃口,但这毕竟是林朝阳的新作品。

出于对林朝阳的一贯信任,和对他在读者中的号召力的认可,兰登书屋还是主动提出引进这部,这也是为了不被其它出版社钻了空子,以后可以更好的合作。

回到香江,休整了几天,林朝阳又回了燕京。

他拿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之后,结结实实的在国内媒体版面上热闹了几天,包括文协在内的几个文化部门几次给他打电话邀请他回去做做活动。

但林朝阳当时陪着陶玉书,事情也就拖延了下来。

现在人都回国了,活动自然要安排上,全国文协举办的座谈会、燕京文协举办的作品研讨会、大学演讲、媒体采访忙的不可开交,他所到之处,也受到了同行们和书迷们的热烈欢迎。

5月的第三个周六,林朝阳跑到了石景山军区大院,他新书写完之后就交给了杜若林,让他帮着递给总政审查审查,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都两个月了,也没个动静,他怀疑杜若林把这事给忘了。

「你别着急,这不是还在审嘛。」

「什么审查要这么长时间?你们这效率堪忧啊!」

见林朝阳有些不满,杜若林只得说道:「不是效率总政的效率不高,是有几位领导喜欢看。人家正看看呢,你敢去催?」

林朝阳好奇的问:「都谁啊?」

杜若林神秘兮兮的说了几个人名,林朝阳心理平衡了一点,他笑嘻嘻的说:「那政府是不是得给我包销个百八十万册?」

「你想得倒挺美。」

「那你帮我催着点。内地这边过了,国外出版应该没问题吧?」

杜若林异道:「还要出版到国外?」

「瞧您这话说的,我哪部作品不出版到国外啊!」林朝阳得瑟了一句。

杜若林摆了摆手,「好了好了,我给你想着这事,到时候研究研究。」

林朝阳新作品的内容有点敏感,出版到国外还真需要谨慎商讨商讨。

隔了几天,林朝阳前往北医三院,他听陈健功说李拓妻子张暖心现在的情况不太好。

到了医院才知道,张暖心病容枯稿,情况极差。

李拓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丝毫不见往日的热情与开朗,林朝阳只能寥寥安慰几句。

「昨天晚上,她求我救救她。可我——我们谁也救不了谁。」李拓难过的说。

林朝阳轻叹着,到了嘴边的安慰没有说出口,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一切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李拓平时人缘好,张暖心住院这段时间探望的络绎不绝,还有一些朋友主动帮忙照顾。

之前大家来探病时都怕打扰张暖心休息,可最近这些天,很多时候张暖心哪怕疲惫不堪,也很愿意跟朋友们聊天,让他们陪在身边。

死亡如同深渊一般凝视着她,唯有亲人、朋友的陪伴才能让她安心。

她喜欢听大家说说笑笑,那个时候她嘴角默默的藏着一丝浅浅的笑,尽力的压抑着病痛。

林朝阳和李拓、何志云随意的聊着天,一直到晚上张暖心撑不住,沉沉睡去。

5月28日,第48届戛纳电影节落下惟幕。

这届电影节章艺谋携《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再度冲击戛纳金棕榈失利,只得了个技术大奖。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失败并不出人意料,这个阶段的章艺谋正处于转型的摇摆期,连他自己都找不准自己的叙事风格和艺术表达。

不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失利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本届戛纳的风格。

今年是电影艺术诞生一百周年,夏纳为此特别举行了一百周年的专题论坛。

在这个论坛上,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索伦·克拉格·雅格布森、克里斯蒂安·

莱沃和托马斯·温特伯格共同发起了「道格玛95宣言」。

所谓「道格玛95宣言」,内容包括了:

所有拍摄必须在实景中进行,不得加插道具或布景:

声音和影像的制作不得分离;

必须是手持摄影:

影片必须是彩色的,禁止使用特殊灯光;

不得使用所有光学效果和滤光镜;

类型片不被接纳格式必须使用35mm胶片这帮导演的初衷是反对好莱坞的技术至上主义,但提出的宣言怎么看都有些反智。

道格玛95宣言在未来的电影界并没有掀起多大的影响力,不过确确实实影响到了1995

年的夏纳电影节,这一届电影节的重要奖项几乎全都被欧洲的艺术电影攻陷。

欧洲电影人看起来赢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殊不知这只是给他们的坟头又添了一锹土而已。

次日早晨,林朝阳接到了李拓的电话,又赶到了医院。

在他走后的第二天,张暖心在晨光微熹中陷入了昏迷,之后高烧不退,坚持了两天,

昨天傍晚突然清醒了一阵,跟李拓和女儿说了几句话,便没了声息。

张暖心的葬礼没有俗套的流程,朋友们为她策划了告别仪式,鲜花簇拥。

参加完张暖心的告别仪式,林朝阳心情有些沉重,尤其是看李拓那失魂落魄的模样,

心中更生不忍。

「有空到家里坐坐。」

告别仪式上人太多,林朝阳也不便说太多,李拓闻言沉重的点了点头。

几天后,章艺谋出现在小六部口胡同,情绪同样有些低落。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冲击金棕榈失败,对章艺谋的打击有些大,这个打击一是来自于失利本身,二却是来自于国内媒体的一致批评。

《文汇报》认为《摇啊摇》人物塑造失败,唐老爷(李保田饰)缺乏杜月笙的历史厚重感,行为幼稚如暴发户。

巩俐饰演的小金宝举止粗鄙,情感线生硬,从秋菊的坚韧到小金宝的浮夸,巩俐的演技被导演拖累。

《燕京青年报》批评影片的情节设计像是两部电影的拼贴,导致观众始终无法代入剧情。

《南方周末》更是发表了重磅专题文章《张艺谋的滑铁卢》,称《摇啊摇》的失败标志着「第五代导演集体失语」。

并且激进的断言:「当张艺谋开始模仿王家卫的镜头语言时,他已失去作者电影的魂」。

香港《电影双周刊》用「摇摇晃晃的艺术崩塌」形容其创作危机,《新民晚报》

以「摇向商业化的沉船」为题在一周之前奖项结果未出的时候,章艺谋还被媒体们奉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距离电影大师仅一步之遥」。

前后如此之大的反差,即便是林朝阳这个旁观者,也不免感到几分齿冷,更湟论身为当事人的章艺谋。

突然而至的巨大负面舆论让章艺谋无所适从,回国了两天,他拒绝了一切新闻采访,

在家里待了几天。

「今天怎么想着上我这来了?」林朝阳问。

章艺谋眼神呆滞,干巴巴的张了张嘴,「您前些天不是打电话说《鸦片战争》的剧本写出来了吗?」

林朝阳笑了笑,「成,那你先看看剧本吧。」

在美国待了快两个月,林朝阳也不是一点正事没干,他把《鸦片战争》的剧本写完了从林朝阳手中接过剧本,章艺谋黯淡的眼神中点燃了几分热望,林朝阳早年给电影写剧本号称从未失手过。

这些天在媒体滔天的批评声中,关于《摇啊摇》剧本失败的声音很大,让章艺谋严重怀疑他自己现在对剧本的审美能力。

让我看看朝阳老师是怎么写《鸦片战争》的!

后世谢靳组织《鸦片战争》的编写,用到了军旅作家朱苏进、燕影厂教授倪震、剧作家宗福先和清代题材作家麦天枢几人合作。

花了近半年时间,数易其稿才把剧本拿出来。

故事基本遵从了史实,道光年间英国鸦片贸易给清庭造成了严重威胁,道光委派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

但鸦片贸易情况复杂,腐败官吏又与英国商人一气,林则徐的禁烟行动面临重重困难。

英驻华商务总监义律一方面要求英商配合禁烟交出鸦片,以缓和林则徐与英商的矛盾,另一方面却策划更大的阴谋。

道光十九年(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指挥硝烟,民众拍手称快。

而后英方对华宣战,英海军装备精良,从珠江口直下塘沽。

道光软弱无能,责怪林则徐惹怒洋人,将他撤免,并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方和解。

英方提出割地赔款,道光不忍割地,便下令水师迎战。关天培等人率兵在虎门炮台与英军展开激战,终因武器落后而失守,全体官兵为国捐躯。

英方与清政府于1842年签署《南京条约》,香江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林则徐被发配XJ。

凭心而论,这一版《鸦片战争》的剧本属于上乘之作,若以作者电影来发挥,谢靳在这部电影的表现可能会更出色。

但可惜的是《鸦片战争》所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部电影,受命之作,要反映的东西太多了,想要给观众思考的东西也太多了。

主题先行,哲理大过故事,文戏、武戏份量失衡,导致整部电影失去了宏大叙事的格局,也失去了本应有的恢宏大气。

有失败案例在前,林朝阳自然要吸取教训,

他的这一版剧本依旧以林则徐为戏眼,开场、收尾都是他,但不同的是林朝阳并没有试图刻画林则徐这个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和政客们的权衡利弊。

而是不停的以事件驱动人物,从而展现那一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在大势、命运面前的无力。

除此之外,林朝阳也删去了原本剧本中诸如对英国列强的精细刻画、对琦善这个人物的重新解读等等具有争议的地方,转而把精力放在了清庭腐朽和国人反抗精神的刻画上。

他花蓼蓼几笔塑造了税吏古三儿、烟鬼吴秀清、车夫二奎等几个角色,戏份不多,却很出彩,同时他也提升了战争戏的戏份。

剧本的整体风格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加强了可看性,较之原版剧本格局和历史站位也提高了不少。

章艺谋在不知不觉之间看完了剧本,呆呆愣愣的坐在那里好一会儿。

直到林朝阳打开灯,屋里光线大亮,他才反应过来已经天黑了。

「觉得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的地方?」林朝阳问他。

章艺谋的眉头皱的如同老秦大地的沟沟壑壑,他倒不是对剧本有任何不满,而是在考虑如何总结他对剧本的感受。

「好,很流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还原了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读起来不算戀屈,

反而会被其中的那股悲怆和反抗精神所感染。」

章艺谋说完这些话,林朝阳笑着问:「就没缺点?」

章艺谋犹豫了片刻,才说道:「剧情指向似乎有点过于简易了,历史人物的刻画和行事动机似乎也不够深刻,失之—深刻。」

说到最后,章艺谋心中突然闪过一丝自嘲,这话不都是那些媒体评价《摇啊摇》的吗?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林朝阳,正向解释两句,却见林朝阳毫不在意的笑起来。

「任何一部大制作电影,要想深刻,就要做好亏本的准备。

电影是大众艺术,要喜闻乐见!」

听到这话,章艺谋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呆立当场。


上一章  |  文豪1978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