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对于数学界来说,七大千禧年难题这种级别的数学猜想有任何一个有突破都会被内业的学者讨论好一阵子。
更别提是黎曼猜想这种涉及到两千多个命题是否正确的世纪猜想了。
因此,即便是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对于法尔廷斯教授上传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的论文数学界内依旧在络绎不绝的讨论着。
就像是被誉为数学圣地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普林斯顿大学一样,在这里就读的数学生,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乃至这里的数学教授,都在讨论着黎曼猜想相关的消息。
当然,夹杂在其中的,偶尔还有一些有关于‘多维挂谷猜想’的讨论。
“也不知道法尔廷斯教授什么时候会召开报告会,对他的论文做出讲解。”
“谁知道呢?他好像都还没有投稿,仅仅是将论文上传到了Arixv网站上吧?”
“说起来,这好像是那位华国的徐川教授带起来的习惯,最近这些年不少数学家都喜欢将自己的论文投稿前先扔到Arxiv上。”
“将黎曼函数Re(s)临界带无限推进到了No(T)0.99N(T)的数学工具,不愧是法尔廷斯教授,被誉为最接近教皇先生的学者,太厉害了!”
“我倒是更好奇徐川教授这会在做什么?如果说最有可能证明黎曼猜想的学者,不应该是他吗?自从上次他解决了弱·黎曼猜想后,两年半过去了,到现在都没什么动静。”
“下一次再出现有关于黎曼猜想的论文,应该就是完全证明这个世纪难题了吧?也不知道这最后一步会花落谁家。”
不仅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生们在讨论着,数院的教授们也纷纷聚焦于此,研究着数学界这最新的两篇论文。
有人在研究法尔廷斯教授的黎曼猜想阶段性证明论文。
也有人在研究徐川的《多维挂谷猜想》证明论文。
作为是全球顶尖的数学系之一,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研究领域可谓是涵盖整个数学领域。
从纯数学到应用数学,再到几何学、代数和数论,乃至数值分析、应用数学、数学建模等等。
对于身处这所高校的教授来说,无论是黎曼猜想还是多维挂谷猜想,都是不容错过。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院的办公室中,几名数院的终身教授正聚在一起闲聊着,而话题,毫无疑问是最近数学界围绕着黎曼猜想发生的事情。
“法尔廷斯那边是个什么情况?既没有投稿,也没有要召开报告会的打算?”
办公室中,特意从郊区赶过来的罗伯特·朗兰兹教授端着咖啡,有些好奇的看向其他老伙计开口询问道。
沙发对面,数院主任费弗曼教授思索了一下,开口道:“他好像生病了,最近这段时间在住院的样子。”
“生病?”
听到这个回答,朗兰兹教授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费弗曼。
费弗曼点了点头,道:“我也是听阿德里安·瓦西列夫斯基说的,他上周向我请了个假,说是要回日耳曼看看他的导师,说法尔廷斯好像正在住院?”
“具体什么情况我并不是很清楚,就连瓦西列夫斯基也不太清楚。”
阿德里安·瓦西列夫斯基,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的教授,在法尔廷斯二十多年前还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的时候师从对方。
法尔廷斯教授患上肺癌的消息,目前还并没有流传开来,就连数学界这个小圈子都没几个人知道。
略微停顿了一下,费弗曼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补充道:“不过看瓦西列夫斯基教授的反应,情况可能不是很好。”
“要打个电话问问他吗?”
对面,皮埃尔·德利涅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开口说了一句。
正在这时,办公室的大门忽然被人急促的敲响了。
“教授。”
费弗曼的助理兼博士学生匆匆的闯了进来,刚想和费弗曼汇报事情,目光就落到了办公室中聚会的几位大佬身上。
“巴泽尔,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费弗曼也没太在意,转头看了眼自己的助理兼学生,温和的问道。
回过神来,助理快速的走了过来,将手中的刚刚打印出来的论文递到他手上,开口说道。
“教授,这是您让我关注的东西,徐川教授前不久上传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的一篇论文。”
停顿了一下,凯特·巴泽尔挠了挠头发,讪讪道:“它好像和黎曼猜想有关,不过我并不是多么的确定。”
说到这,他紧随其后在心里补充了一句:“我看不太懂。”
“徐教授的论文?好像和黎曼猜想有关?”
听到这话,费弗曼有些好奇的看了眼自己的助理,他的确让对方保持过对黎曼猜想、徐川等词条的关注。
“我看看。”
伸手接过打印出来的论文后,费弗曼的目光落在了论文的标题上。
论文的标题很简单,名字也并不难理解,但当这个名字映入费弗曼的眼帘中时,他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这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数学工具?”
盯着论文的标题,费弗曼脸上闪过一丝讶异。
对于徐川,他还是了解的。
通常来说他是个很低调内敛的学者,像使用自己的名字或姓氏来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命名这种事情,可以说很少很少。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在徐川完成的众多成果中,好像也就徐·霍奇定理是直接带上了对方的姓氏。
而且徐·霍奇定理还并不是徐川自己取名的,是数学界默认的成果规则,被徐川接受了而已。
正思索着,耳边传来了詹姆斯·梅纳德教授的声音。
“他发了什么?”
这位被徐川挤了一届,22年才拿到属于自己的菲尔兹奖奖章,今年不过四十岁出头却已经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院终身教授的青中年学者有些好奇的询问了一句。
听到梅纳德教授的询问,费弗曼回过神来,笑着开口道:“你等会自己看吧。”
应了一句,他看向自己助理学生,说道:“麻烦再帮忙将这份论文打印三份出来。”
“好的,教授,我马上去。”
凯特·巴泽尔应了一声,匆匆走了出去。
办公室中,气氛安静了下来,费弗曼沉浸在手中的论文里面,其他人也没有继续聊天,只是时不时的将目光投向他手中的论文,有些好奇。
沙发上,最年轻的詹姆斯·梅纳德已经等不及助理将论文打印出来送过来了,他从口袋中摸出了手机,直接打开了Arxiv网站,找到了徐川不到半个小时前上传的论文。
“?他创造了一项新的数据工具?用于哪方面的?”
看着论文标题,詹姆斯·梅纳德眼神中带上了一抹兴趣,快速的翻阅了起来。
“.通过调和分析来引入振荡积分,再通过非交换几何变化来联系素数分布和零点?”
“这是.研究黎曼猜想的工具?!”
蓦的,当论文中细节的数学公式映入了梅纳德眼帘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的惊讶与震撼。
作为一名在解析数论,特别是筛法和素数以及丢番图近似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学者,他最感兴趣的自然是解析数论领域中最出名的难题·黎曼猜想。
在22年拿到了菲尔兹奖后,他也向黎曼猜想发起过冲锋的脚步。
然而这个问题的难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即便是拿了菲尔兹奖,对于黎曼猜想他仍然没有太多的研究思路。
有些时候,他也在思考那些对黎曼猜想做出了巨大突破的前人,比如哈代、塞尔伯格、德利涅以及徐川、法尔廷斯这些人到底是凭借怎样的智慧做到的。
然而更让他惊诧的是,似乎,解决黎曼猜想的工具,就在他的手上?
办公室中,听到詹姆斯·梅纳德的惊呼后,其他几人也诧异的将目光投递了过来。
包括原本正在翻阅着论文的费弗曼教授。
和专精于解析数论不同的是,费弗曼的研究领域以偏微分方程、傅立叶分析、数学物理为主。
虽然说黎曼猜想这种知名的数学难题他肯定多多少少有过了解和研究。
但很显然,他并非该领域的学者,也未能在看到论文的第一时间将这份数学工具与解决黎曼猜想联合起来。
因为这说出去都很难让人相信。
在学术界,一般来说很少会有人,或者说几乎没人会将自己尚未完成的研究成果全面公开出来。
即便是交流,也通常只会选择值得信赖的人进行。
毕竟学术界可以说的上是一个只看成果,而不看到底是提出想法的地方。
因此,在自己的研究尚未真正完成前,很少会有人将自己的‘半成品’公开出来。
即便是这份‘成果’足够震撼全世界,足够刊登到《数学年刊》《探索》这样的期刊上。
甚至在竞争激烈的计算机领域,就连某些有意思的想法,大家都不会公开出来。
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学者只会继续隐藏自己的想法或研究成果,而继续潜心前进。
除非是他真的已经走到了‘绝境’再也无法继续推进下去。
当然,就算是走到了死胡同,公开自己的成果也不是所有人或者说大部分人会做出的选择。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学者都会选择找一个能够匹配和自己认为需要的其他研究人员的配合进行研究。
所以在听到詹姆斯·梅纳德的惊呼后,办公室的其他几人才会显得那么惊讶。
“你确定?这有可能是能够解决黎曼猜想的工具?”
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詹姆斯·梅纳德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另一位数学教授马尼尔·巴尔加瓦开口问道。
他是2014年菲尔兹奖得主,和陶哲轩同一届拿到这枚数学界的顶级奖章,主要研究聚焦于椭圆曲线与高阶合成律。
而椭圆曲线的主要应用领域无疑就是代数结构与几何直观等领域。
比如利用椭圆曲线群的点运算性质,快速寻找大整数的非平凡因子,这就是数学界常用的一种研究黎曼猜想的方法。
詹姆斯·梅纳德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确认的开口道:“我想我应该不会弄错!”
得到了准确的回复后,办公室中的气氛也有些躁动了起来。
正当德利涅和马尼尔·巴尔加瓦也准备从手机上下载论文的时候,抱着一堆刚打印出来的论文的凯特·巴泽尔总算是赶过来了。
迫不及待的从他手中‘抢’过了打印出来的论文后,办公室中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另一边。
华国,金陵。
紫金山脚下的别墅中,徐川正窝在自己的书房中潜心研究黎曼猜想。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后工具他已经完成了,尽管并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具备足够的威力帮助他‘爆破’掉这个足足困扰了他两年半两年半的难题。
但至少他得拼搏一下,驾驶着这叶扁舟驶入大海才能看到新的大陆是否存在。
正在这时,办公室中一阵手机铃声响起。
停下手中的圆珠笔,徐川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从桌上摸过了手机。
电话是法尔廷斯教授打过来的,看到这个名字,徐川赶忙接通了电话。
“我看到了你的论文。”
电话接通,法尔廷斯教授的声音便传递了过来:“对ζ(z)函数的展开式进行截断处理,再利用自守L函数和卷积分函数进行调制使得代数几何中的相交数理论可应用于计算数论问题。”
“你在数论和代数几何中间架起了一座很漂亮的桥梁。”
“而且”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我在论文中看到了些许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