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第1436章 告诉同志们,要逐渐习惯我们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事实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科幻>>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列表 >> 第1436章 告诉同志们,要逐渐习惯我们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事实

第1436章 告诉同志们,要逐渐习惯我们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事实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28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 科幻 | 超级科技 | 十月廿二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其他小说


常浩南的说法其实不太准确。

通过区区两个参数,当然不可能“推测”出WR21燃气轮机的故障原因。

实际上,他是在之前跟罗罗方面的沟通过程中,通过旁敲侧击发现对方在间冷循环的理解和计算方式上存在问题,进而大概猜出了英系新一代燃机的命门所在。

而这次之所以要让林曦他们特别关注那两个参数,一来是为了验证此前猜测的准确性,二也是要确定一下,这次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按照眼下这个趋势来看,下个月初罗尔斯·罗伊斯代表团访华的时候,双方肯定要在WR21的改进方向上面相互试探一番。

但AE1500很快就要进行第二阶段的装机测试,而现阶段要想获得EASA的适航认定,那肯定免不了要送一台去法国,在那架空客A340平台上获取一部分数据,在总体结构方面不会存在什么秘密。

况且从“联合研发”的角度,这台发动机的设计参数也需要对合作伙伴公开。

虽然设计参数不等于设计过程,照着图纸抄最多只能知其然而无法知其所以然。

可别人罗罗毕竟也不是什么真的菜鸡,如果WR21面临的麻烦不大,那对方就有很大概率可以通过参考AE1500的间冷器设计思路自行挽救回来。

这种情况下,常浩南肯定不能搞得太过分。

最好的选择是象征性提点条件,向对方显露肌肉,以在未来的大规模谈判中占据些许优势。

而如果问题比较严重,不是简单借鉴一下思路就能解决的。

那到时候可就不能怪他狮子大开口了……

根据之前林曦所提交的报告,协助对方恢复供电的过程可能会持续45个小时,而如果到时候还无法解决问题,那亚丁湾地区也已经入夜,出于航行安全考虑就只能放弃尝试。

总之就是无论成败,肯定会有个反馈。

所以常浩南在通讯结束之后也没有离开,而是找了个不太起眼也不太碍事的地方坐下休息,以便在第一时间得到结果。

当然实际上,休息是不可能休息的。

这一下午发生的事情,包括刚才跟林曦之间通话所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已经搞得海军首长们心里七上八下,恨不得有一万个问题想要问,只是苦于没机会开口而已。

现在总算得着个闲工夫,自然不可能放过。

于是,常浩南这边屁股还没坐稳,刚才还站在控制台后面的人群几乎是“呼啦”一下就来到了他,还有同行的郑良群旁边。

被一群海军骤然围住的后者只觉得自己一身蓝色军装在现场格格不入,但又不好直接走开,只能略显尴尬地留在原地。

要说一众人最好奇的,应该是常浩南刚才提到的那两个数据。

包括郑良群在内,都想问问他为什么关注点如此奇特。

但显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更加要紧——

正如之前田宝元所说的那样,按照计划,未来的052D和更新一代大型驱逐舰,都要装备具有完整间冷回热循环的QC300IC燃气轮机。

而今天眼瞅着采用相同技术的WR21现了个大眼,要说心里不打鼓,那肯定是假的。

“常院士,听你刚才的意思……这勇敢号的故障,是和间冷回热循环的工作参数有关?”

这种问题不太适合由大领导来问,所以率先开口的是海军装备部专门负责对接此时的赵平副主任。

常浩南则是给出例行保守回答:

“目前当然还不确定,只能说根据我们过去与罗尔斯·罗伊斯方面的接触情况判断,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而且单纯的燃气轮机故障也不可能导致全舰动力崩溃,连柴油机和备份蓄电池都无法启动,综合电力系统的承包商BAE系统公司也肯定难辞其咎……”

这个说法当然很准确,不过急到火烧眉毛的海军领导们已经没工夫深究这些细枝末节了。

在他们看来,常浩南的答复基本就相当于肯定。

所以马上过渡到了真正核心的问题:

“那我们的QC300IC燃气轮机,包括已经应用了间冷循环的QC300基础型号,会不会也存在类似的隐患?”

旁边的郑良群本来还在揣着手看热闹,结果听见这个问题之后也瞬间就不淡定了。

因为他突然想起来,好像空军手里的装备上,也装着一批使用了相同技术的涡扇20来着……

并且,海军手头只有六艘服役的,加上两艘在建的052C,剩下的还都停留在图纸阶段,沉没成本尚且可以接受。

而空军的运9已经填满了三个运输机团,此外还有大概半个团正在阎良机场准备交付,以及另外半个团正在镐飞的车间里面生产。

虽然郑良群个人是很相信常浩南,但心理因素这东西,还是很难靠单纯的理性思考去对抗。

看着周围一群面色严肃的大佬,常浩南终于理解了自己周围的低气压环境是从何而来。

并且,最后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点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我们的无论是航空发动机,还是舰用燃气轮机,虽然也采用了间冷循环或者间冷回热循环,但在间冷器的布置方式、循环设计、以及最重要的控制逻辑上,都跟英国人的方案有所不同。”

“就比如勇敢号上使用的WR21,为了降低设计阶段的复杂程度,就把间冷器一分为二,热端间冷器布置在燃气轮机内部,冷端间冷器则在作为附件在舰体内单独布置,二者之间再经过一道换热中间介质实现热交换,而QC300和涡扇20的间冷器,包括间冷涵道都是与主机完全集成,整个循环只需要经过两次换热,虽然设计要复杂许多,但工作循环过程却要简单不少。”

“另外,在本身三循环已经比较复杂的前提下,英国人还选择了错误的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湿空气经过低压压气机压缩后湿度变化情况来调整间冷器的使用工况,而我们则是在间冷器前额外安装了一个凝水控制模块,只需要保证进入间冷器的湿空气温度低于该条件下对应的露点温度,就能保证循环正常进行,容错率远高于罗罗的方案……”

一番解释之后,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听懂了其中的技术细节,但至少大家都已经打消了刚才的担忧。

不过,常浩南却没有马上恢复沉默。

而是在停顿片刻之后,又若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

“我觉得,以后倒是可以把这件事情敞开来,向所有使用相关装备的指战员都进行解释。”

不出意外地,此话一出,便收获到了众多疑惑的目光。

紧接着,他又进一步解释道:

“应当告诉同志们,要逐渐认识到我们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事实,在思想上破除过去对外国装备的思维惯性!”


上一章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