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710《柏林情话》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列表 >> 710《柏林情话》

710《柏林情话》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29日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工具超人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711章

第711章

3月19日一大早,张桂芳就起来和面。

昨儿个唐植桐说想吃面条,今儿就得安排。

面粉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反复揉搓成团,拿到案板上用擀面杖一点点按压延伸成饼。

张桂芳时不时的往面饼上撒些面,防止面饼黏连,不一会的工夫,面饼的直径就变得比擀面杖还要大。

摸摸厚薄,张桂芳觉得差不多了,遂将面饼迭起来,然后手里操着刀,“嘎达嘎达”开切。

“妈,今早吃面条吗?”凤芝被外面的动静吵醒,穿上衣服,揉着惺忪的眼出来。

“嗯,快洗脸刷牙。”张桂芳没有回头,专心切着面。

四九城吃面有讲究,面条的宽度得应季而变,天冷的时候就细一些,天热的时候就得宽一些。

细一些凉的慢,大冷天“吸溜吸溜”吃口热乎饭,从内舒服到外。

夏天就不成了,哪怕宽面条凉得快还不过瘾,还得再过一遍井水,俗称凉面。

眼下这时节,不适合吃凉面,所以张桂芳切的面条没有那么宽。

切好面条以后,往上面撒点面粉,然后双手抄起来一抖擞,放在盖帘上等待下锅即可。

至于吃法嘛,张桂芳打算一会问问儿子。

“我简单做个炸酱吧。”唐植桐起来后,听了老妈的问询,答道。

四九城吃面条一般有两种吃法,炸酱面和凉面。

炸酱面能一年吃到尾,荤腥是必不可少的,再搭配几样时蔬菜码儿就是一道美味的家常便饭。

凉面偏清淡,基本没有荤腥,白水面条在井水里洗个澡,捞到盘子里,撒上咸菜粒、黄瓜丝、蒜末,搅拌一下就能吃。

条件有限,唐植桐做的也不麻烦,主料是昨儿晚上晾好的鲜嫩香椿芽,切丁备用。

小半勺猪油下锅,油热起来以后,将香椿芽丁一股脑的倒进去翻炒。

虽然油不多,但尽量让每个香椿芽丁都粘上丝丝油星。

炒的差不多时,再放入酱油、盐调味,然后盛出来当炸酱。

条件有限,也只能先这么着了,不过对于香椿芽来说并不算单薄。

在四九城百姓的食谱上,香椿芽唯一能跟大荤沾上边的恐怕只有香椿鱼儿一道菜。

其他什么香椿芽拌豆腐、香椿豆,都是滴上两滴香油就算完事,哪怕是香椿芽炒鸡蛋,恐怕也是以水炒居多。

“哥,你说面条可以拌苹果酱吗?”煮面条的空隙里,凤芝洗刷完,盯着锅里的面条流口水。

“甜面条?你怎么琢磨的?邪门的吃法。”唐植桐知道妹妹这是惦记着苹果酱,不过还是摇头拒绝了妹妹的提议。

豆腐脑、豆浆有甜咸之争,但放在面条上,恐怕都是吃咸口、辣口,即便是有点点甜也是以调味为主,而不是喧宾夺主。

尽管没有苹果酱,凤芝依旧埋头干饭,就差将头埋在碗里了。

“妈,您今儿抽空焖点黄豆吧,今晚咱做点香椿豆吃。”唐植桐吃的也香,家里的主粮是玉米面,吃面粉的时候少了。

虽然每个人粮食定量中的面票比例没变,但现在粮店供应的面粉并不是很及时,已经隐隐有下降的趋势。

“行。”张桂芳点头应下,看了眼孩子们,准备给吃完的加上两勺汤。

面条汤里有面条制作过程中的面粉,是绝对不能浪费的,得喝进肚子里,原汤化原食。

“什么是香椿豆?”小王同学还是头一回听说,好奇的问道。

“香椿芽跟焖黄豆拌的凉菜,滴上两滴香油,挺好吃的。”唐植桐牙一呲,说道。

所谓的好吃要看跟谁比,香椿豆比不过大鱼大肉,但比拌野菜还是可口一点的。

吃碗面条,灌上半碗汤,都快出门了,唐植桐才想起自己今晚得继续去换香椿芽,与香椿豆无缘呐!

“妈,我这阵子一直忙,学校里有些事没顾上处理,今天可能得晚些时候回来,你们先吃不用等我。”唐植桐一只脚踏出了门,另一只脚还在屋里,停下脚步,算是通知了一声。

“知道了,我多拌点香椿豆,给你留着。”张桂芳在屋里应了一声。

小王同学也听见了丈夫的话,笑笑没言语。

丈夫现在身兼数职,肯定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的,自己这边能帮上忙的少,自然不能再拖后腿。

经过二十来天的忙活,唐植桐被接见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终于告一段落。

今儿唐植桐正儿八经的坐在教室里,补起了作业,甚至下午还去了教室。

“唐老师,今天没去单位啊?”今天星期六,有线系下午没课,罗志平来到教室后贱兮兮的问道。

“落下的作业太多了,今天往前赶赶,你今儿怎么没回家?”唐植桐活动一下僵硬的手腕,搓了搓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的茧子。

常年拿锄头在地里刨食的,手心都会有茧子,学生以及干部因为时常写字,中指第一关节处也大多有茧子。

再下去几十年,农民的茧子不会消失,但牛马手上的茧子将会被腱鞘炎所替代,因为到时候除了学生外,基本上都已不再用笔写字,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平板。第711章

“嘿嘿,嘿嘿。”罗志平听唐植桐这么问,自己先不好意思的笑了。

看罗志平这副表情,唐植桐仿佛明白了什么,促狭的朝他挤挤眼,没再言语。

这人呐,做了贼就容易心虚,罗志平就是其中之一,接收到唐植桐饱含深意的眼神后,他连忙辩解道:“今晚咱学院里放电影。”

“电影?基本每个星期六都放吧?”唐植桐还以为罗志平要干些不想让人看到的事情,没想到说了一圈只是个电影。

“每星期都放,但今天不一样,是北边过来的片子!”一说到这个,罗志平兴致就有些亢奋,两眼亮晶晶的冒光。

“之前也放过北边的片子吧?就跟你没看过似的。”在电影这方面,唐植桐阅览群片,可谓之见多识广,不光北边的,东边、西边的也看,各种类型、各种尺度都略有涉及。

虽然看得多,但有些片子唐植桐是不碰的。

生活已经够累了,看几部电子榨菜缓解一下紧绷的神经,只要爽就完了,有太多思想内涵的电影,唐植桐是不愿去费那个脑子的。

而眼下的电影嘛,几乎都带有时代的特色烙印。

来到这个年代以后,唐植桐虽然也看过电影,但大多数都是为了跟小王同学一起找个角落独处探讨人生,真正全场看完的并不多。

“这次不一样,以是内供片,放以前是根本不拿出来放的!”说到这里,罗志平就不累了,神神秘秘的跟唐植桐说道:“这部电影里面有那种镜头。”

“哪种?没钱买衣服的那种吗?”唐植桐调侃道。

“咦,唐老师你变坏了,你是说的没钱买衣服吗?”罗志平也不傻,正值青春热血期,一聊到这个话题更来了劲头。

“我说的就是没钱买衣服啊,《白毛女》看过没?喜儿没钱买衣服。”唐植桐看罗志平懂了,却开始装傻,总不能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些少儿不宜的吧?毕竟真有人侧耳倾听啊!

面对唐植桐玩味的笑容,罗志平一怔,只能回应道:“对对对,跟我想的一样。”

“哦?那这次放映的是北边版的《白毛女》吗?”看罗志平硬着头皮附和,唐植桐嘿嘿一笑,没有就此放过他。

“唐老师,这次放的是《柏林情话》,听说里面有这种镜头。”侧耳倾听的同学有沉不住气的,从前排转过头来,左右两手分别呈现鸟嘴状,然后彼此靠近。

“嚯,怪不得班长这么期待,这可比没钱买衣服喜庆多了。”唐植桐不知道现在手语有没有统一,但这个动作基本都能明白,嘴对嘴嘛。

说完,唐植桐还怜悯的看了罗志平一眼,这可怜孩子没吃过什么细糠,一个接吻的镜头就兴奋的不得了,这要是真看过没钱穿衣服的电影,又会作何感想?

不过,学校这么做妥当吗?给一群荷尔蒙爆表的青年男女看这种电影,这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干点别的事吗?就不怕出事?

“唐老师,去不去看?”罗志平邀请道。

播放《柏林情话》的通知已经贴出来了,学校里有看过内供版本的同学早早将关键镜头给舍友讲了一遍,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很快就有不少同学怀着一颗虔诚的学习之心期待着夜幕的降临。

“算了,我就不去了,得去趟科研班,这几天事情多,我负责的部分进度有些慢,得往前赶赶。”唐植桐摇头拒绝了,一个接吻的镜头有什么好看的,一点都提不起兴致,还不如当年小放映厅的影碟片起劲呢。

不过这种镜头对时下的青年来说就是绝杀,国产电影第一个有亲密镜头的是《庐山恋》,还有二十年才上映,而且里面只是亲了下脸蛋。

“你们去吧,该学的学,该批判的批判。”唐植桐说完,意有所指的再次点了一下罗志平。

唐植桐管不着学校怎么安排,但老小子别净学些糟粕回来,到时候搞出人命,自己这个生活委员到底是管,还是不管呢?

下午吃饭的时候,宿舍里甭管是结了婚的,还是没开过荤的,都参与了《柏林情话》的讨论,一时间荤段子满天飞,把几个初哥听的兽血沸腾。

吃完饭,打算去看电影的早早的去了操场占据有利位置,唐植桐磨磨唧唧刷完快餐盒,去了科研班。

一进教室,唐植桐照旧是先将几个零部件给毕彬,然后环顾一下四周,问道:“组长,今儿人有点少啊,都干嘛去了?”

“看电影呗,听说能涨见识,都去开开眼了。”毕彬一边量着唐植桐用挂搓出来的零部件,一边漫不经心的回道。

“《柏林情话》是吧?组长不去开开眼?”唐植桐坐下,看着毕彬忙活,教室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也有点心不在焉,一副想去看电影涨见识的模样。

“不去,电影有什么好看的,只会拖慢我做航模的速度。”毕彬专注着手里的测量工作,时不时还对照图纸看一眼。

“组长,你这样下去容易单身啊。”毕彬的觉悟够高,但说出来的话却让唐植桐哭笑不得。

“着什么急啊,等工作了靠组织分配呗。”毕彬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还真别说,这想法可以。”唐植桐给毕彬竖起了大拇指,虽然早已过了组织分配对象的阶段,但现在的工会也好、妇联也罢,都不会看着职工单身,多多少少还是会介绍一些的。

“嘿,现在谈了也没什么用,工作大概率分配不到一块去。还别说,你这零件加工的真不赖。”毕彬放下手里的游标卡尺,将唐植桐做的拿在手里仔细摩挲着,夸赞道。

“马马虎虎吧,大家干的都不错,雏形已经出来了。”唐植桐不在的这几天,科研班的同学也没闲着,三个组的船模都已经做好了骨架。

“人多力量大嘛。保温箱的事情,我们是这么想的……”毕彬放下手里的零件,拿过自己的笔记本展开放在唐植桐跟前,自己也坐下,跟唐植桐逐条过了一遍科研组的讨论结果。

“大家伙的想法不错啊,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让我耳目一新很受启发,不过我觉得保温箱的第一大功能就是保温,而且一定要保障可靠性、稳定性。”对于科研组的努力,唐植桐以鼓励为主,但也砍掉了部分想法。

众所周知,机械或者电子产品,功能越多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零部件,这零部件一多,就不太好保证稳定性了。

眼下无论是材料还是技术,都不适合往功能齐全方面去发展,万一大晚上的发生故障却不能及时被发现,带走的可能就是一条小生命。

“行,那我们再讨论讨论,看看怎么改。”毕彬听懂了,把这事接了过去。

“接下来就要做模型了吧?我先给你点经费,该买的买,材料方面要跟科研班分清,不能占了学校的便宜。”唐植桐说罢,从兜里掏出来三十块钱递了过去。

“正巧明天星期天,我带同志们去把材料买回来,星期一一块把收据给你。”毕彬没有客气,伸手接下。

“行,一切由组长做主。”

(本章完)


上一章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