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第754章 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最新章节列表 >> 第754章 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第754章 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31日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 历史 | 两晋隋唐 | 携剑远行 | 盛唐挽歌 

国虽大,好战必亡

长安城东,灞桥以西,有一座“驿道终点站”:长乐驿!

长安东面而来旅客们都会在此下车,徒步前往长安城。

而长安城内的“都亭驿”,名为驿站,实为衙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需要官府的“告身”和朝廷的政令才行。

毕竟,没有文书,连长安城都进不去,想从外地坐马车直接进长安,多少有些小看皇权的威严了。

所以,长乐驿是长安兴衰的晴雨表。长乐驿兴旺,则长安兴旺。反之亦然。

此时此刻,方重勇站在已然荒废的长乐驿前,看到这里杂草都已经长得没过他膝盖,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才好!

当年,就是在这里,基哥将三位皇子挂在驿站大堂内,以至于无人敢收敛尸体。

方重勇也是因为替三位倒霉蛋收尸,事后被基哥封为“挽郎”,多少算是个官员了。或者换句话说,他的官场生涯,其实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今物是人非,基哥早已殒命,长安也不知道被兵祸肆虐过几回,甚至就连这长乐驿,也被荒废了许久。

这才过去多少年,竟然恍如隔世。

“官家,车将军已经带兵在长安城内打前站了,一切无碍。”

看到方重勇站在荒废的驿站前停留不去,身后的张光晟凑过来小声说道。他还以为方官家是担忧长安会不安全。

“一国养一城,值得么?”

方重勇转过身,看着张光晟询问道。

“官家,长安毕竟是都城,天子曾经住在这里,谁会不想把自己家弄得兴旺点呢?至于其他地方的困苦,帝王们又看不到,眼不见心不烦而已。”

张光晟吐槽了一句,实在是切中要害。

他毕竟是在长安为官多年,算是老牌金吾卫,自然是对官面上的那些东西,和帝王排场知之甚详。

什么边镇兵祸啊,什么黄河发大水啊,什么江南流民作乱啊,对于大唐而言,确实很严重。

但那又怎么样呢?

天子无法亲眼看到,朝中的相公和尚书侍郎们也无法亲眼看到,又能有多少切肤之痛呢?

所以既然看不到,那就当做不存在好了。一纸政令交给地方官府处理,到时候问责便是。

反正,洪水猛兽也来不到自己家不是么?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十分正常。

简直是人之常情,几乎不值得单独拎出来说。

“走吧,去春明门。”

方重勇轻轻摆手,已经收拾好了心情。

他原本还考虑要恢复一下长安城的元气,只是现在看来,长安要做的不是维持景气,而是……拆房子!

现在的长安城太大了,很多地方空置着,滋生罪恶,无法有效管辖。

破窗效应十分泛滥,而且很占地方,还碍眼。

唯有拆大留小,方能轻松上路。

既然战略重心从关中转移到关东,那么拆掉长安城,再设一个规模较小的新城,也是应有之意。

心里琢磨着事情,方重勇快步穿过春明门。眼前一百多米宽的春明门大街空无一人,看上去更显空旷,颇有些赛博鬼城的味道。

道路两旁的树木倒是繁茂,没有受到兵祸的影响。原本夯实的土路,已然有青草冒出,一小片一小片的,带着些许绿色的生气。却是让长安这座巨城,显得更加衰败。

“陛下,您是想去大明宫看看,还是想去兴庆宫看看?”

忽然想起李琦来了,方重勇转身对身后的天子李琦询问道。

他觉得,这位傀儡天子,心中的感慨应该更多才对。因为李琦自出生起便在长安,然后在这里渡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那是荣华富贵,以及被皇权压抑的苦闷。

“朕还是回新丰驿吧,长安有官家主持大局就行了。”

李琦干笑道,其实他对长安一点都不感冒,因为自从开始懂事起,基哥就像是一座大山,十王宅就像是一座监牢,将李琦压住困住。

他在这里能快活得起来才是怪事!

“如此也好,微臣派人护送陛下去新丰驿吧。”

方重勇微微点头,对张光晟吩咐了几句。老实说,李琦离开长安,倒是省了他不少麻烦。如果关中天龙人里面冒出几个不识趣的,对着李琦三呼万岁。

到时候李琦尴尬,方重勇也尴尬。

既然没什么美好回忆值得留恋追索的,那么相见不如怀念,也是一种释然吧。

无论是方重勇还是李琦,都在长安感受到了不自在。旧时代的都城,会跟着旧时代一起泯灭,似乎……也挺正常的。

看出了方重勇和李琦二人的尴尬,元载站出来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

“官家,长安都亭驿规模极大,设施齐全且四通八达。不如将临时都督府设在都亭驿,以便接收军情,快速处置。

至于长安的皇城、大明宫、兴庆宫,现在空置着,屋舍众多又阴湿不堪,实在是不方便入住。

不如将宫中的旧物都搬走,运到汴州贩卖,以筹集军资。”

听到这话,本来已经转身的李琦,骤然停住了脚步。

他本想说些什么,却是听方重勇笑道:“如此甚好,不过运回汴州就不必了,搞不好还抵偿不了运费。金银财帛除外,其他的东西,不如将其摆在宫门外,长安百姓谁家路过,顺手拿一件便是了。这正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听到这话,李琦将已经打好的腹稿咽下,继续跟着张光晟远离了春明门,向灞桥以东的新丰驿走去。

看到眼前这一幕,等李琦走远了,方重勇似笑非笑的看着元载说道:“刚刚你说便宜处置宫中旧物,天子不高兴了。”

“哎呀,那官家可得在天子面前,为下官多多美言几句才是啊。”

元载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只是细看之下,脸上还带着压抑不住的笑容,嘴角都是勾起的。

人心啊!就是如此!

方重勇在心中感慨了一句,随意摆了摆手说道:“那此事就交给你负责吧。在府库里搜刮到的细软,都送去汴州购买军粮。其他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二人继续向前走,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没走多久,就来到了靠近春明门的兴庆宫。此刻车光倩正在指挥麾下亲军,将兴庆宫内的杂物搬了出来。他似乎还以为方重勇会住在兴庆宫内。

毕竟,当年基哥未登基前,就是住在兴庆宫,“吸收”了这里的龙气,最后才荣登大宝的。

除了方重勇这个“过来人”外,其他人心中多少还是会有一些路径依赖的影响,对这些事情很在意。

“官家,今日便可以将兴庆宫整理出来,请官家稍候片刻。”

看到方重勇过来了,车光倩连忙上前抱拳行礼道。

“某不住兴庆宫了,把临时都督府设在都亭驿吧,我就住那边。

不是天子就不住皇宫,可以省下一堆麻烦事。”

方重勇摇摇头,示意车光倩把兴庆宫内的杂物搬走就行,不必搬东西入住。

“得令!”

车光倩行了一礼,然后凑过来小声禀告道:“一些滞留长安的李家宗室子弟,要求见天子,被末将挡回去了。他们又说要见官家,末将搪塞了几句,他们暂且回去了,但肯定还会再来的。”

李姓宗室?

恐怕还不止如此吧!

方重勇心中如明镜一般,现在着急求见的,除了李家宗室子弟外,肯定还有很多关中天龙人!车光倩之所以不提,也是投石问路,想知道方重勇是什么态度。

如果李家宗室都见,那么关中天龙人自然不会拒绝。反之,如果方重勇不想和宗室子弟接触,那么关中天龙人也没必要见了。

“不见,有什么好见的。”

方重勇不耐烦的拒绝了,他觉得跟这些虫豸配合,是搞不好政治的,还不如将他们晾在一边。

他看到车光倩欲言又止,长叹一声道:“有话但说无妨,没什么好顾忌的!”

“官家,依末将所见,长安残破,已远不如当年。想要恢复千难万难,就算是作为出兵河西的后勤根基,也有些不足。

不若将行营安置于西北面的咸阳,便于集中兵力。长安城太大,人口又大量流失,很不方便管理。

搞不好吐蕃人的探子,在这里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还请官家三思。”

车光倩壮着胆子建议道。

经过多次兵祸的长安,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这是一种写实的说法,并不是夸张的形容。

长安城的规建,就是奔着都城,奔着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去的,跟方重勇营建汴梁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甭管设计有多少差别,起码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于是乎,长安城就好比是一座专门为铁拐李铺设的木桥,去的时候如履平地,回的时候高低差加倍!

在大唐兴旺的时候,规模宏大的长安城,是大唐的明珠,城内的一切设计都令人称道,它是专门为了盛世而建的。

一旦大唐衰微,长安城的宏大规模就成了束缚,昔日华贵的衣裙就成了跑路的累赘。

城大不好巡视,不好管理,不好清扫,更是容易藏污纳垢。

还不好防守!

现在的长安,在车光倩看来从内到外都是缺点,对于他这个要在此执行军务的人来说,全都是拖后腿的设计!即便是十万大军屯扎于此也打不过吐蕃人!

如果汴州军长期驻扎在此,那么就要派出很多兵马巡逻,清理各街各坊的污秽,清理长安的皇城、大明宫,兴庆宫,十王宅百孙院等等。

汴州军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去管这些鸟事!

清理占地一个半坊的兴庆宫,已经是车光倩他们的极限了。至于大明宫什么的,压根就不考虑。

“言之有理,本官会命辛云京带兵屯扎咸阳,跟长安互为犄角。

汴州军必须屯扎长安,这些以后我再与你解释。”

方重勇接受了车光倩的提议,但汴州军不动,让辛云京带赤水军屯扎咸阳。

车光倩是站在军事的角度,提了这样的建议。

但方重勇考虑的,是让汴州军震慑长安城内的关中天龙人。打吐蕃只是此番西行的一个任务,收拾关中的局面,则是另外一个任务。

心中明白,却不能挂嘴上说的那种。

正当二人在兴庆宫大门口商议兵力部署的时候,负责前锋斥候的韩游瑰,带着几个斥候走了过来。

他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官家,紧急军情,吐蕃人果然从泾川入关中,已经攻克了连云堡,兵锋直指长安北面的邠州!目前他们还在连云堡整军,没有南下。大量邠州百姓朝长安而来!”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脑中都浮现出三个字:浅水源!

当年,太宗与薛举便是在浅水源多番鏖战。而薛举的行军路线,便是跟现在的吐蕃人一模一样。

连云堡,便是前出到浅水源的桥头堡!从前的战场在浅水源,这一次,极大概率还是在浅水源。

如果方重勇不带兵去浅水源阻击吐蕃人,那么接下来啥也别说了,直接打长安保卫战就行。这些都是前人玩老了的套路,全部打明牌,没有任何悬念。

“达扎路恭在等我应战!”

方重勇沉声说道。

吐蕃人的后勤不行,那只是指高原上物资贫瘠且运输不便。

如今吐蕃已经攻克凉州、兰州等地,物资补给已经跟上来了,绝对不至于说还没打开就缺粮。

吐蕃军攻克连云堡后不再前行,而是屯扎于此,就是等着汴州军跟他们在浅水源决战呢!

其实,吐蕃人也不想要一个被打烂了的长安。

“官家,吐蕃使者求见!”

之前去办差的元载一路小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使者呢?”

方重勇接过信,疑惑问道。

“此人傲慢得很,他要官家和天子去见他,不愿意进长安城,现在人在春明门跟前。”

元载恨恨说道。

“吐蕃人的激将法而已,雕虫小技。”

方重勇嘿嘿冷笑,一点都不生气。怒而兴兵什么的,对他来说完全不可能。

愤怒杀不死敌人,但是刀可以!骂人动怒完全没必要,到时候直接把吐蕃人砍死就行。

方重勇拆开信一看,果不其然,达扎路恭邀约他带兵来浅水源决战。

即决胜负,又决生死!

其他的废话一句都没说。这个送信之人,只怕也是个炮灰,说不定就是送来给方重勇砍的!

很显然,关中有吐蕃人的探子,这边发生了什么大事,吐蕃主将亦是心中有数。

“将使者身上的毛剃光,然后给他换上女人的襦裙,让他回去跟达扎路恭报信。”

方重勇对元载吩咐道。

这也行?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方重勇这是什么意图。

“官家,不带封信给吐蕃人么?”

元载低声询问道,羞辱使者没有问题,但一句话都不说,好像就有点那啥了。

“吐蕃人的规矩,跟我们这边是反着的。你打他打得越狠,他们就越是服气。

只管依照本官的吩咐去做便是了,达扎路恭有什么招数,直接放马过来便是!

去吧,记得要把使者身上所有的毛都剃光。要是留下了哪怕一根,本官都要为你是问!”

方重勇看着元载,虎着脸说道。


上一章  |  盛唐挽歌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