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颠之影第二章 王室之争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奇幻>> 大不列颠之影 >>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章 王室之争

第二章 王室之争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20日  作者:趋时  分类: 奇幻 | 史诗奇幻 | 趋时 | 大不列颠之影 


夜色尚未完全落下,天空仍留着一抹橙红的余晖,科文特花园广场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煤气灯光与雾霭之中。

广场上,观众们三三两两地从皇家歌剧院外走出,绅士们披着黑色披风,手持雕花手杖,与身旁的淑女轻声交谈,她们的裙摆拂过鹅卵石路面,鞋跟敲击石板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街角几个身穿破旧衣衫的男孩沿着人群穿梭,敏捷地避开巡逻的警察,趁机兜售最新的报纸和见不得光的小册子。

靠近花园的几家餐厅与酒馆已经点燃了橙黄色的煤气灯,暖光透过窗棂洒在潮湿的街道上。

酒馆里传来爱尔兰乐手的琴声,掺杂着店主的吆喝和醉汉的大笑。而在另一侧的糕点铺和果摊上,商贩们正在清点今日剩下的货物,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烘焙的面包香气,以及苹果酱与肉桂混合的甜美味道。

一辆四轮马车从狭窄的街巷驶出,车轮碾过石板路面,带起几声轻响。

马儿的鼻孔中喷出一阵白色的热气,车夫轻甩缰绳,将马车稳稳停在了一家低调却极具气派的餐厅门前——Rules。

作为一家开业已经三十多年的伦敦老字号,它最初只是一家提供牡蛎、烤肉和派的小酒馆。

但是没过多久,餐厅创始人托马斯·鲁勒便敏锐的发觉了餐厅位于科文特花园这一良好的区位因素。

众所周知,科文特花园市场是个剧院区和红灯区交织的鱼龙混杂之地,因此时常会有上层社会与文学艺术界人士的秘密造访。但不幸的是,这些斯文败类里的绝大多数都不希望让别人知晓自己是科文特花园的常客,所以自然滋生出了保护隐私的需求。

为此,鲁勒先生别出心裁的在店内设计了几个隔音效果和保密性极佳的私人包厢,并且还将店内的菜单从司空见惯的家常菜升级成了腌虾、烤鹿肉、油煎松鸡等野味料理,可谓是铁了心今后只做高端生意。

事实证明,鲁勒的这次果然押对了宝,自从餐厅转型之后,鲁勒餐厅很快便在伦敦打出了名气,闻风而来的文人骚客们又进一步推高了它的热度。

除了这里的高质量菜品以外,伦敦市民一聊起鲁勒餐厅,莫过于八卦这里的那几间私人包厢究竟是属于谁的了。

坊间一度传闻,最靠内那间包厢的主人乃是先王乔治四世,而在乔治四世于1830年驾崩后,这间包厢则被留给了他的情妇玛丽亚·菲茨赫伯特夫人。

虽然这传言听起来非常有伦敦小报的风格,但是联系到乔治四世不靠谱的性格,保不齐还真有几分可信度。

当然,不是每一位客人都可以在这里拥有私人包厢,对于游客和大部分伦敦市民来说,如果你想要来鲁勒餐厅尝个鲜,最少要提前两到三周订桌。这不仅是由于生意火爆,更是因为这里提供的野味都来自于餐厅自由的狩猎场,提前预订现宰现杀才对得起菜单上昂贵的价格。

不过好在亚瑟一行人并不用为订桌而烦恼,因为他的朋友里就有一位在鲁勒餐厅拥有私人包厢殊荣的家伙——查尔斯·狄更斯先生。

也不知道狄更斯是不是因为和达尔文交情太深,又或者是误入了大仲马的暴食歧途,总而言之,自从成名之后,狄更斯便成了一位钟情野味的老饕。

他的这种喜好甚至体现在了当中,《匹克威克外传》里就描写了不少类似鲁勒餐厅布局的段落。

最初的时候,餐厅老板还没有把这位时常叼着笔自饮自酌的常客当成什么大人物,可是自打这位“小莎士比亚”在文坛走红以后,前来巴结他的人简直络绎不绝,而鲁勒餐厅自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仅仅只是用一间私人包厢便喜提了查尔斯·狄更斯最爱餐厅的广告语。

几人刚刚下车,门口的侍者一眼便认出了这群不寻常的客人。

他一手挽在胸前低头行礼道:“狄更斯先生,包厢已经准备好了,请随我来。”

狄更斯微微颔首,冲着身后的老伙计们俏皮的眨了眨眼,随后便看见手握乌木手杖的亚瑟等人举步走入餐厅。

餐厅中央的大厅里,穿着绅士礼服的顾客们在昏黄的烛光下交谈,餐桌上摆满了银制餐具、精致的瓷器酒杯,随处可见昂贵的波尔多红酒和奶油浓汤。

但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楼上的私人包厢。

四人跟随侍者沿着铺着红色天鹅绒地毯的楼梯向上走去,踏步声在木质楼梯上回响着。

楼梯墙面挂着几幅油画,其中一幅描绘了一场英格兰乡间的猎鹿场景,画中骑士高举猎枪,身旁猎犬跃起,栩栩如生。

狄更斯不忘打趣道:“我敢打赌,这幅画里的鹿今晚会出现在咱们的盘子里。”

迪斯雷利闻言,抬起手杖指着对面挂着的一幅肖像画道:“万幸出现在盘子里的不是这位。”

众人扭头望去,那赫然是先王乔治四世的肖像,虽然画师已经极力掩饰这位贪图享乐君王的大肚腩了,但是依旧不难从紧绷的上衣扣子里看出:这位大不列颠曾经的最高统治者身材管理做的不是很好。

亚瑟也禁不住撇嘴道:“肖像都挂在这儿了,看来先前那些关于国王陛下的传闻,未必全是胡编乱造。”

几人刚刚进入包厢,温暖的炉火气息瞬间扑面而来,壁炉烧的正旺,火光摇曳,与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相得益彰。

房间里有一张长桌,铺着深红色的亚麻桌布,烛台上的火焰微微跳动,精致的银器和水晶酒杯一字排开。

几人刚刚脱下外套坐定,还未等聊上几句,侍者便开始端上前菜,野味派、腌虾、鹅肝酱和新鲜出炉的黑麦面包。

迪斯雷利率先举杯,他的眼角满是藏不住的笑:“那么,就让我们举杯,敬这间包厢里唯一一位‘死过一次’的男人,亚瑟·黑斯廷斯爵士!”

亚瑟正将手杖倚在椅侧,他闻言手指轻敲着银制酒杯,微微挑眉,不置可否地望向他。

“三天。”迪斯雷利晃了晃手中的红酒:“你知道吗?在我们这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度,三天可是个颇具象征意义的时间。当然,由于坎特伯雷大主教已经定调了,所以我不能说你那三天一定是去跟圣乔治会面了。”

狄更斯几乎要一口酒喷出来,立刻放下酒杯,捂住嘴忍笑,丁尼生则用手掌半掩住脸,目光里带着难得的戏谑。

如果放在几年前,亚瑟对于这样的调侃多半还会感觉难堪,但是现在他早就习惯了:“万幸你只是怀疑我去和圣乔治会面了,如果你怀疑我那三天是去与先王乔治四世会面了,那今天下午急着召见我的可就不是帕麦斯顿子爵,而是宫务大臣莫特利男爵和掌礼大臣威洛比德雷斯比男爵了。”

迪斯雷利闻言抿嘴一笑道:“见到了又能如何,他生前都没能剥夺维多利亚公主的继承权,死后难道还能比生前说话更管用些?”

“剥夺继承权?”

迪斯雷利此话一出,就连狄更斯和丁尼生也放下了手中的刀叉,大伙儿齐刷刷的将目光抛向了他:“本杰明,你是听说了什么王室秘闻吗?”

大伙儿的目光一聚焦到迪斯雷利的身上,犹太小伙儿的戏精人格便不由自主地附身了。

他的语气听起来就像是在谈一件平平无奇的小事似的:“没什么,我只是从博·布鲁梅尔先生那里听说了一桩趣闻。”

大伙儿都知道博·布鲁梅尔在乔治四世时期担任过王室时装顾问,而这位伦敦知名的老花花公子偏偏又与迪斯雷利这位新晋时装达人关系亲近。

虽然迪斯雷利一个劲儿的说自己只是知道一些小道消息,但谁都明白,能从布鲁梅尔嘴里蹦出的王室秘闻,至少有九成九是可信的。

在大伙儿的一再强烈要求下,迪斯雷利总算勉为其难的开口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听说,当时维多利亚公主刚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肯特公爵曾经找占卜师算过命,那吉普赛女巫说:这孩子命中注定是要成为女王的。肯特公爵不仅自己相信这份卜辞,还把这个预言告诉了很多人。

公爵原本是打算给女儿取名为伊丽莎白的,但是等到命名日那天,当时还是摄政王的乔治四世却突然宣布要出席侄女的洗礼仪式。按照惯例,王室成员的名字通常需要得到在位君主或摄政王的批准。所以,坎特伯雷大主教在仪式上询问摄政王要以什么名字给孩子洗礼,结果摄政王的回答居然是:亚历山德丽娜。”

狄更斯闻言沉吟道:“嗯……虽然这个名字不够英国,但是鉴于公主的教父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出于纪念角度的话,倒也能说得过去。”

迪斯雷利嗤笑一声道:“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因为肯特公爵当场就提出能否给他的女儿再加一个名字,比如亚历山德丽娜·乔治娜,或者亚历山德丽娜·伊丽莎白。结果摄政王板着脸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最终发话说:‘那就按她母亲的名字,维多利亚,但是她的名字必须以亚历山德丽娜开头!’”

迪斯雷利说到这里,即便是再笨的家伙也明白乔治四世多半不喜欢她的小侄女。

肯特公爵希望能给女儿命名为乔治娜或是伊丽莎白,这是因为这两个名字都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君主。而乔治四世却坚持用亚历山德丽娜,这分明就是希望让民众觉得侄女身上的外国元素浓重。

表面上,这仅仅是一个洗礼仪式,但实际上却是王室成员为了争夺王位和民众好感在勾心斗角。

狄更斯听得连连摇头:“我从前只知道乔治四世和他的兄弟们不对付,但我还没想到居然不对付到这种程度。”

迪斯雷利添油加醋道:“何止是不对付,因为他没有合法继承人,所以每次当他听到兄弟们有了合法子女后都会一连生上几天的闷气。而且,查尔斯,你也别以为肯特公爵这一侧就全是受害者。前几年,国王陛下还没继位的时候,阿德莱德王后不是曾经生下过四个孩子吗?”

“但那四个孩子不是全都夭折了吗?”

“确实是夭折了。”迪斯雷利哼了一声:“你知道肯特公爵夫人听到孩子夭折后是什么反应吗?她简直高兴地不能再高兴了!原本阿德莱德王后在肯特公爵去世后,经常会到肯辛顿宫陪伴她,可是当这位和蔼善良的嫂子痛失子女后,肯特公爵夫人居然能够笑出声。”

狄更斯听到这段故事,手上的汗毛都立起来了:“王室内部的家庭关系居然恶劣到了这种程度?”

丁尼生闻言也颇为不忿道:“我原本对她的印象还挺不错的,大伙儿都说她和其他王室成员不一样,但是照你这么说,她的行为举止也实在太恶劣了。难怪国王陛下会这么讨厌她……我从前还以为他单纯只是个无耻的,喜欢欺负寡妇的老家伙呢。”

亚瑟与威廉四世曾经见过几面,他回忆道:“我不能说国王陛下是个多么优雅的人,不管是讲英语还是法语,他的口音都有很浓重汉诺威腔,而且还经常把‘那又另当别论’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如果你对他了解不深,多半会以为他是个十分粗俗的贵族,但是如果你对他的胃口,那他确实是位十分真诚、宽厚的老人。我还记得威灵顿公爵曾经和我说过,当年国王陛下在美洲服役时,纳尔逊将军对他评价很高,他参加了圣文森特角海战,而且在船上也不搞特殊待遇,连一个厨师都没带,吃饭都是自己生火做饭。”

迪斯雷利也开口道:“我听说当时北美闹独立的时候,乔治·华盛顿是不是还想绑架他来着?”

亚瑟挠了挠下巴:“谈不上绑架,至少美国人不是这么认为的。华盛顿·欧文先生和我说过,当时乔治·华盛顿的原话是:很明显,救出威廉王子必将给英国指挥部造成极大震撼,我授权你们得不计手段完成此任务,亦可便宜行事。而且,我相信我无须再提醒你们,不可对王子进行人身侮辱和伤害。”


上一章  |  大不列颠之影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