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黄金时代第四百三十五章 冲击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冲击

第四百三十五章 冲击


更新时间: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安静的想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安静的想 |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广场协议带来的影响,绝不止金融市场上的风暴。

因为五国联手压低美元汇率,投机市场又集中炒高日元。

这就给了外界一个信号,那就是日元还会继续升值。

以此为基础,以后进口霓虹的产品成本也会增高。

在这种心理下霓虹制造业的出口下跌,也是外贸市场的正常反馈。

霓虹政府原本预计即使日元升值20,霓虹的出口制造业也依旧有着相当大的竞争力。

但那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在看问题,五国这么大的动作市场望风而变才是短期内的正常现象。

所以从九月份之后的第四季度开始,霓虹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最大。

按照往年的发展规律,越是靠近年底,出口业同比增长68才是正常的数值范围。

但是今年不仅没涨,反而降了4左右,横向对比就相当于暴跌了1012的出口贸易额。

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所以很多霓虹企业如临大敌。

众所周知霓虹是出口贸易型国家,国内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

如果出口暴跌,那对霓虹的很多企业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冲击。

虽然现在同比只降了4左右的份额,但这可不是一个好苗头。

怕就怕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会继续跌跌不休。

毕竟现在的日元升值似乎还远没有到达顶点,那么霓虹产品的出口压力就会持续增加。

所以霓虹国内很多实体制造业,都已经有了一种危机感。

不过同样是在第四季度,霓虹的股市又完全让他们看不懂。

明明贸易份额在下降,企业的利润也在下降,但股市却是一路走高。

这…很多因为出口下跌而头疼的企业社长,原本忐忑的心理都开始变得微妙。

股市、外汇市场一片红火,貌似霓虹的经济节节升高啊。

这样的话,人们手里有钱了是不是能拉动内需,进而弥补出口损失的那一部分利润呢?

再退一步,既然股市和外汇市场那么挣钱,我们搞实业的是不是也能进去吃点肉?

毕竟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天然就比个体民众能撬动更大的资本。

同样面对如此局面的白川电器,此时也在讨论如何消除日元升值带来的影响。

“诸位,我们不得不承认短时间内,日元的升值将会变为常态。

那么面对出口成本的增长、贸易份额的下跌,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白川大厦内部,白川控股的众多负责人正齐聚一起,商讨接下来的对策。

日元升值的压力,谁都不能避免。有的人在继续观望,有的人在考虑去股市和外汇市场打顺风仗。

而有的人也在积极寻求突破贸易下跌现状的方法,以期保持制造业的持续增长。

很显然白川电器准备走最后一条路,实业是基本盘,绝不可轻易放弃。

“如果日元继续升值的话,白川电器的海外市场规模还会进一步缩小。

所以为了保证利润,要么开拓新的市场,要么在成本上想办法。”

作为视听事业部的负责人,长谷川提出的办法很简单,要么开源要么节流。

“但是目前的国际市场,白川电器基本已经开发殆尽。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成规模的新市场,至于亚洲市场…”赤木摇了摇头。

现在亚洲的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能力有限,市场有限。

尤其是赤木负责的游戏机事业部,在亚洲几乎没什么亮眼的表现。

人们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哪有余力去消遣。

而在两年之前白川电器就已经完成了全球市场的布局,所以开源这一条基本划去。

那么节流又该如何节呢?降低原材料成本?又或者降低社员的薪资?

想到这里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到了最上首的白川枫身上。

“短时内的新市场难以发掘,但我们可以提前培育市场。

至于节流,从零件成本、从渠道、从全产业链上想办法吧。

不到万不得已社员的待遇不要去动,另外成本的控制大抵还要通过另外一种手段来实现了。”

听说白川枫不准备动员工的福利,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一家企业如果需要通过降薪来达到成本控制,那就说明它的经营情况已经相当恶化了。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社长桑的骚操作,但显然白川枫不是这种人。

降薪?开玩笑,马上抢人大战即将上演。

信不信只要白川电器敢降薪,新老员工分分钟跑完。

不过既然不是降薪,而是通过另外一种手段来实现。

那么这种手段究竟是什么呢,还有所谓的培育市场,大家都好奇的紧。

没有卖关子,白川枫直接说出了自己考虑已久的决定。

“从明年开始,停止霓虹这里的所有产能扩张。”

“诶?”

他的话音刚落,在座的众人就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虽然日元升值,但霓虹的经济也一片大好啊。

很多企业都在扩产能,但白川枫现在竟然打算反其道而行。

“白川桑,虽然日元升值有压力,但是这样的决定是不是太保守了。”

长谷川小心翼翼地试探了一句。

摆了摆手,白川枫解释起来这样做的原因。

“停止霓虹的产能扩张,并不是停止所有的产能扩张。

日元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因为这不是短期现象,它很可能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短暂的日元升值可能威胁不到我们,但是持续的常态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承受。”

“白川桑您的意思是…?”众人眼中似有所悟。

“海外!”白川枫镇定的点点头。

“从明年开始霓虹这里所有工厂保持现有规模不变,同时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

我们需要把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慢慢外迁,以此来降低人工成本。”

随着黄金时代的到来,截至今年霓虹人的平均薪资已经达到了300400万日元每年。

虽然一线工人可能稍低于这个值,但是也不差太多。

所以日益上涨的人工成本,对制造业的负担也越来越大。

而在未来几年因为泡沫经济的膨胀,人工成本还会大幅度的提升。

到那时巨量的员工人数,所需要支付的薪资成本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此将更不利于企业压缩成本,缓解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白川枫才决定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海外。

“优先外迁的工厂包括随身听、游戏机、高德玩具等,低技术难度的电子产品。

它们的原材料能在当地解决那最好,霓虹这里只输出关键性的零部件。

至于外迁的对象…”白川枫顿了顿,“华夏和宝岛为第一考虑对象。”

制造型企业外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市场,那是本能。

同时一些原材料在当地解决,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霓虹这里自己抓住核心技术即可。

这一点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是工厂外迁的选址大家有些疑惑。

“白川桑,宝岛那里还好说。但是华夏…是不是有些太激进了?”

虽说霓虹和华夏正常邦交化已经十多年了,但是彼此毕竟属于不同的思想形态阵营。

尤其是冷战期间,这样做米国爸爸那里真的没有意见吗?

白川枫很是无所谓的笑了笑,“关于这一点诸位完全可以放心,别忘了华夏和米国现在都处于蜜月期呢。”

正是因为冷战另一方,阿苏的存在。华夏才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能和阿美和谐共处。

这两方现在不仅处于蜜月期,甚至开展了很多军事技术上的合作研发。

没错,你能想象吗?在80年中代,华夏和米国在武器上可是有合作的。

著名的和平典范项目,囊括的范围非常广。

七爷、八爷的改进,多用途直升机研发,甚至快递项目都有。

这放在二十一世纪简直不敢想象,但在魔幻的80年代,它正在发生。

这些事报纸上都有报道,白川枫这么一说,众人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白川电器只是做一些电子消费品,又不是什么机密,根本不用担心这些事。

更何况又不是没有先例,白川枫随口就能例举一大把。

“在华夏成立工厂,并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松下、东芝、日立,它们在70年代就进入了华夏,我们白川电器已经够晚的了。”

知道松下在华夏东北建立的是什么工厂吗?电机厂!

真要论敏感度,这玩意可比白川电器的随身听、游戏机要敏感多了。

当初伟人来大阪的松下工厂参观,见到那一排排的现代化机器。

伟人握住松下幸之助的手感叹道,“松下老先生,你能否为华夏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

83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当即允诺:愿为华夏实现现代化提供协助。

于是第二年松下幸之助就应邀前往华夏考察,那时候华夏在霓虹甚至还没有大使馆。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松下在东北建立了后来的电机工厂。

此后东芝、日立等企业,也纷纷在70年代末进入华夏,开展合作。

所以这时候白川电器决定进入华夏,比起老牌企业已经晚了一步。

“华夏的人口太多了,其本身在未来就是一个潜力无穷的庞大市场。

现在那里人工成本低,原材料价格低,非常有利于我们缩减生产成本。

另外除了随声听,我们白川电器还将在当地生产收音机等产品。

前者用来出口,后者用来在当地贩卖。相信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之后,华夏本身就会成长为我们的另一大市场。”

除了外迁现有的工厂,白川枫还决定在华夏投产收音机等“老古董”产品。

它们的潜在客户,就是东南亚正处于发展期的国家。

如此白川电器既可以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减轻出口压力。

同时又可以培育东南亚市场,哪怕只是利润相对薄弱的收音机等产品。

至于白川枫为什么有自信能进入华夏市场,真以为他那一趟大使馆是白去的?

(本章完)


上一章  |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