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137章 人人有古复,人人有守保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玄幻>>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列表 >> 137章 人人有古复,人人有守保

137章 人人有古复,人人有守保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8日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分类: 玄幻 | 原生幻想 | 轻小说 | 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对于这些教义,朱文奎并不是很明白。不过,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工地一线组织人修筑房屋,接触了不少当地人。所以,当地普通人的态度,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现在民间都传说,关停妓院、禁止聚众淫乱行为,虽然是脱欢带头搞的,但背后都是你在指点。”他告诉郭康:

“之前,你在城里做的那些善事,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不少直接受惠的人,尤其是底层民众,现在不分教派,都成了你的坚定追随者,我们工地上就有这样的。而更多的人,虽然没有这么直接和狂热,但也听说过你做的事情,而且支持你的举措。”

“连一些教士,都开始认为你的意见是正确的。我们挖渠的地方,旁边有个寺庙,那边的几个长老之前天天来工地,看我们在干什么。后来那边通水之后,他们就写了个文章,说供水是很大的善事,然而之前这么多年,大家天天吵来吵去,到最后没一个人有办法。现在,新来的人迅速把问题解决了,那肯定要好好思考下,到底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比较激进的人,已经开始宣传说,你的那套方式才是正确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奇迹一般的事情出现了。”

“重视免费供水倒是正常,毕竟天方教起家就是在沙漠里。反而是尼罗河边上都没法解决这个问题,有点离谱。”郭康评价道:“这些教士,也算是比较正经的人了。能知道反思,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比较实际的人,在哪都有,尤其是基层,总能发现一些。”朱文奎说:“现在的问题也在这里。我和让娜姑娘聊过很多相关的话题,这些人确实最容易支持改革,但也是最容易激进化,乃至滋生出异端的。”

“所以,那个女人担心的也没错,现在最支持你的,就是这些基层信徒和教士。”

“我也觉得,这个说法有点道理。在开罗和周边乡村,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朱文奎说:“城里有些极端派的教士,如今反而说,你是真正的有经人。虽然信念不同,但你的那些尝试,比大多数天方教士,都更接近那些古早时期的,叫萨什么的信徒了。”

“应该是叫‘萨拉非’。”郭康想了想,说:“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穆圣最初三代的弟子,也有说是最早三个哈里发时期的信徒。一些天方教徒认为,他们是信仰最纯洁的,那之后就出现异端了,所以想要回到当时那个状态。”

“哦,是这个词。不过怎么他们也上古三代啊?”朱文奎惊讶道。

“这就不知道了。”郭康摇摇头:“不过从想法内核来说,感觉倒不是像是上古三代,而是和《公羊春秋》的所见、所闻、所传闻三世比较接近。你看公羊学后来也搞出来个复古大师……”

“不过,为什么要和我比啊?有什么共性么?”他也有些奇怪。

“说是当年,伊本·泰米叶尚且说过,他求学的时候,请教过二百多位教法学家,其中就有四名女性。而你现在,是想要禁绝所有女性教法官了。”朱文奎说:“所以,那些推崇萨拉非时代的教士,也觉得还是你比较激进。”

“啊?”

郭康也没料到他们会这么想。不过,朱文奎还是给他分析起来。

“我听让娜小姐她们的意思,你的号召,很符合这里一些神学家的期望。”他告诉郭康。

“天方教那边,有多种立法方式,其中有一种叫‘创制’,意思是遇到新环境和新问题的时候,教法学家根据立法原则,提出自己的理解。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应对新事务的常用方式,使得教法能够跟得上时代和教徒需求的发展。”

“不过,四大法学派逐渐完善之后,一些教法学家开始认为,已经没有继续创制的必要了。后来蒙古人占领巴格达,摧毁了哈里发朝廷,让天方教世界受到巨大震撼。大部分学者都把这作为一场标志性事件,认为哈里发也消亡了,今后没人能执行创新和审查的职能了,所以创制的大门也已经关闭了。”

“但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麻烦了起来。因此,还是有一些学者,反对‘闭门说’,希望重启创制。你现在这些举动,尤其是号召大家结合实际,进行判断,就很对他们胃口,被很多人看做是一种对改革的支持。”

“啊这……”郭康沉默了。

朱文奎只是听说过这些说法,但郭康是“过来人”,听到这些,是有些尴尬的。

天方教教法,往往给人保守和极端的印象,尤其是郭康那个时代。但是,仔细研究下,就很容易发现,“保守”和“极端”,实际上是两个方向,之间未必有关联,甚至有时候是反过来的。

那些更极端的派别,未必是保守派。比如伊本·泰米叶和伊本·瓦哈卜,实际上还是“改革派”。

伊本·泰米叶的主要诉求之一,就是重启创制。瓦哈卜等人在此基础上还更进一步,还要求超越教法学、教义学等“理性知识”,把释经权从高高在上的教法专家下放到普通信众中。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不但不保守,反而是非常激进的改革派,着力于打倒传统宗教权威——泰米叶和他的后学们认为,教法学派的意见,会阻碍信徒与胡大的交流,因此应该摆脱其束缚,因此拒绝采用“效仿”原则,不承认四大教法学派的师承和释经规则,要求进行自由创制。而瓦哈卜那帮人,为了反对偶像崇拜,干脆把穆圣的墓都给砸了,你就说反不反权威吧……

而且,这帮人也确实是平民派。

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的思想、宗教,往往都会向两个不同方向分裂:一个是启示,或者说顿悟之类;另一个则是理性论证。一般来说,上层人士和专业教士,会更倾向于理性思辨,用严谨的论述对教义进行诠释、论证和推导引申。然而,这套方式,对于绝大部分平民来说过于高深了,所以总会有提倡启迪和顿悟的派系出现,认为只要好好修行,得到启示,就可以修得正道。

他们这些派别,就普遍反对通过理性来进行复杂的释经,而是希望尽可能让教义简单易行,容易传播,让缺乏文化知识的信众也可以接受。有时候,由于过分追求简单形象,甚至会绕了一圈,反而又回到了他们自己最反对的偶像崇拜和拟人化上。

当地流传着一个段子,说是伊本·泰米叶有次在大马士革布道,告诉信众们“胡大会下降到尘世的天上,就像我此时下来一样真实。”可能是为了让大家更简单地看明白,他还一边说,一边自己从讲演台上,走下了一级,亲自做示范。

正好,寺里有一群马利克派的教士,听他这么说,很是生气,说什么叫“胡大像你一样”,你这是什么意思?于是冲了上去,当场把他暴打了一顿。

后来泰米叶多次因为类似的事情,被各派的教法官转着圈举报,坐了好几次牢,原因就是拟人化和以物配主之类。事后看来,估计就是因为这种风格导致的,因为当地越是底层没文化的人,越容易信奉这套理论,而且也更容易变得狂热、极端。这似乎同样是超越教派的现象。

至于保守,这个词其实很难定义。

理论上,任何一个思想流派,都是保守的。因为只要在传播和延续,就需要论证自己的正统性——这是可信度和说服力的重要部分,很难回避掉。而要论证正统性,就必须坚持一些前人提出的原则。

所以,这个方面来说,就没有不保守的流派,只不过大家保的“守”不一样就是了。比如传统教法学派要保守自己的师承,而改革派要直接保到创教之初去。当然,创教之初到底是不是他们声称的这种情况,当年的圣门弟子到底支不支持他们的教义,就是另一回事了。毕竟,他们反对“代祷”和圣人崇拜,打砸圣徒墓葬的时候,也没管过圣徒是不是支持……

这个情况,也是超越了教派甚至宗教的,所以确实很尴尬。不管是东方拜孔圣的,还是西方拜耶圣的,乃至郭康那个时代拜马圣的,都有这种情况。马圣的圣门弟子也天天互相打来打去的,你说到底革谁的新,保谁的教义吧。

在地中海世界,事情还更加严重:很多时候,根本没法说正统派和改革派谁更先进,因为保持正统往往意味着腐朽僵化,而改革派则意味着群魔乱舞,根本不知道怎么选。

所以郭康大部分时间里,只要是正式一点的宗教场合,都尽量避免自称自己要改革,也从不说自己更看重平民的意见之类。对哪个教派,都不敢直接明说,免得人家抓住把柄,又开始胡乱发挥……

现在搞出这种传闻,郭康更不敢说自己要改革什么了。不过,他一开始也料到过这种情况,因此也有对应的预案。

“我们不追求改革,也不关心哪个教派更正确,我们只关心秩序。”他对朱文奎表示:“天方教流行的地区,也是罗马的管理范围,他们这些教众也需要我们进行管理。因此,我们恢复秩序,自然也包括这里的秩序。”

“既然当年伊儿汗国结束了哈里发的传承,导致教法体系出现问题,我们就重新扶持哈里发,给他们补回来。有什么问题,就在这个体系内解决。他们意见不同也没问题,我们所有人都认可要追求正统性,希望维持秩序。剩下的事情,他们在教会内部自己讨论就行了。”

“我学不好,你回头自己给她们说。”朱文奎果断回答。

“行吧……”郭康无奈地点点头。


上一章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