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二十七章:王畿弊政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十七章:王畿弊政

第二十七章:王畿弊政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07日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 历史 | 架空历史 | 花非花月夜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在线阅读


小说:作者:花非花月夜字数:4707章节修订时间:2022100610:03:39

精华书阁,最快更新!

这场宴会之中发生的事,很快就在一个小圈子之中流传开,那些利益相关的人开始不安起来。

本来还有些怀疑的,在见到洛成旗帜鲜明的站在王后申姜这一,而且一直待在太史寮之,没有接触政,也相信这位新一代的洛侯真的和天子的关系一般。

夜幕落,洛成在书房之中捧着竹简在读。

宴会之上以及这些天发生的事,于他而,不过是过眼云烟。

洛成敢于激怒姬,自然是有他的底,姬涅即使愤,但是该给他的权力是不会少的。

权力表面上是由上而下,但本质上是由下而上,尤其是在这个王权不太振作的时代。

历代洛侯的力量来,第一得益于历代天子的信,第二得益于洛氏本身在邦周的体制所占有的位置。

甚至在康王和昭王的时,他们两人能够一登基就手握大,是因为他们完整的继承了素王与洛文公的衣钵。

这百年里洛氏的权势虽然在不断的衰,但洛氏的地位依旧是特殊的。

百多年前洛文公时代担任摄政会议诸侯的六,现在只有洛氏的后人还在王畿之中担任高位就是明证。

洛成并不喜欢姬涅这个天,认为他志大才,没有自知之明。

索性眼不见为,先到太史寮待一段时,时间到了自然会开始接触政事。

王室现在对于洛氏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比如姬涅不喜欢洛成和前代洛,但是从心底里,他知道这两人都是能做事的忠臣。

其他人可能会有不轨的心,但是洛氏不,这种政治层面的信任已经突破了人心的范,到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地步。

况且洛成在太史寮中不是无事可,可以详细了解王畿的情,为后续执政打下基础。

洛成在太史寮中看着各种记录的典,很快就发,镐京的问题比他想象中的大很,而且问题各个都非常棘手。

这些问题有的是百年前洛文公已经记载在书籍中的。

每一代洛侯都会将自己一生的执政经,记录在书籍,留给子孙。

洛文公的记载种有他对邦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但是同时他也说明,这些改革只是缓解问,不可能彻底解,之后执政的子孙要特别注意。

洛文公当年的改革之,最重要的政策之,就是再次大行封,这条策略很成,诸夏能够实际控制的土地大幅度增加了。

伊洛之戎被打压的很惨。

但,对西戎的战争是失败,到了姬涅时,犬戎的势力已经昌盛到西部诸国不能制的阶段。

随着实控面积的增,西部的这个问题比百年前更严重了。

从武王伐商到现,邦周已经两百多年。

几百个诸侯国分布在广袤的大地,和蛮夷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他们之间互相争夺生存空,很多的丛林被开拓成可以耕作的土地。

诸夏列国在空旷的荒野上建立起了一座座城,蛮夷就生活在这些城邑之间的未统治地区。

随着不断生存空间的挤,中东部的蛮夷力量越来越,甚至列国之间的争斗烈度已经超过了夏夷之间战争的烈度。

但是在镐京这,情况是相反的。

作为邦周的宗庙所,这里同样开拓了很多的土,但是犬戎势力越来越庞大。

宣王时代任用了一大批贤,团结晋国、申国、虢国等大诸侯,取得了不错的武功。

但是连年对外用,同样让王畿的财政状况非常不,国人也开始厌战。

再加上后期宣王昏,身为天,带头践踏宗法,强行干涉诸侯君位的继,甚至带兵攻打一个姬姓诸侯,这让诸侯对他心生不满。

还滥杀大,导致忠臣也弃他而走。

最后失去了诸侯支,又遭遇了千亩大,王畿的军事力量损失殆尽。

之前本来就只是暂时被压制的犬,再次猖獗起,开始向着王畿迁徙。

各个诸侯国城邑之间聚集的犬戎部落也越来越多。

戎人聚集在城邑周,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姬涅依靠虢石父执政敛,也许存在着打压畿内诸侯的想,但这是不明智的。

他在贵族之中没有威,国人对他也是多有忿怒之语。

失去了这两者支,王畿的军力又亏,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现在姬涅还能安稳的坐在王宫之,完全是邦周完整的制度保护了他。

即使他的权力被侵,依旧还是天子。

两百多年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让天子的威严深入人心。

宣王虽然晚年昏,但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还能算得上是一个中兴之,而姬涅就完全不行。

在制度的保护,他还能算得上安全。

所以他的第一选择应该是加强这个制,寻求机会削弱其他人的力量。

而不是现在姬涅做的这,宠幸褒,疏远王后申,甚至想要废,立褒姒为,让褒姒的儿子做太子。

这是再次公然践踏邦周制,始作俑,其无后乎?

「真是不知死活啊!」

洛成旗帜鲜明的支持王后申姜和太子,就是告诉全天,邦周的宗法制度还,洛氏还在。

在邦周所有人心,历代洛侯都是宗法、周礼的捍卫者。

但历代洛侯自己心里清,宗法与周礼都是维护天子统治的工具。

如果嫡长子很差想要换一,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毕竟这么多年洛氏的先辈深受无能君王的烦扰。

但不能这么明目张胆。

素王当年定下制度的时,实际上已经留了暗门。….

在制度中举出了很多种不能继承的例,最常见的就是不能有明显的残疾。

他的先祖洛文公当年就是嫡次,因为嫡长子腿部有残,于是继承了洛侯之位。

当年洛文公暗示南申侯换继承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真的不满意继承,哪怕悄悄的做一些事,没人会知道是意外还是故意的。

但是宣王和姬涅都不懂得这个道,或者说是不在,不懂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一个大张旗鼓的干,一个还没动手就已经宫廷皆,手段太糙了。

形势到了这个阶,王后申姜已经有了警惕。

洛成是身为素王之,这个时候必须旗帜鲜明的站在宗法一,必须要坚定的维护太子的正统地位。

况,王后申姜背后的申,是镐京王畿周边最强大诸侯之一。

洛成也不喜欢申,但是政治人,从来不以个人的喜好来决定国家的策略。

姬涅这么一个基本盘不稳的天,敢在挑战宗法的同,得罪一个军力强盛、位于卧榻之侧的大诸侯。

洛成只能说一句「好死」。

「问题比起先祖文公,严重太多,想要全部解决不现实。

但慢慢调理还是能缓解一部,如果能让邦周不再恶化下,孤也算尽力了。」

洛成很有自知之,明白自己只能做个裱糊匠。

他的治国能力很,只要按部就,邦周的这些问题起码不会扩大。

至于以,就要依靠后人的智慧了。

他继续翻看着那些繁复的资,一边看一边思索对,「首先要先把虢石父这个废物搞下,这么关键的时,这种能力平庸的人没资格待在高位上。」

镐京王畿的畿内诸侯实力之,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公时,王室的权力被侵夺了很,甚至有了架空天子的趋势。」

当年文公改革大幅度的缓解了这个进程。

但是一百多年之,这个问题还是卷土重,王室在镐京的经济基础已经快要被掏空。

打压畿内诸侯是必须要做的事,但是打压要有限度。

在没有决定性力量的时,不能突破畿内诸侯的底线。

虢石父没有把握这个的能,所以他不是洛成需要团结的贵族。

当年文公是借助熊顿之,畿内诸侯力量空虚之,将畿外诸侯的力量引入进,才有足够的力量去进行改革。

现在王畿的政治势力同样不平,荒王、宣王都看到了这个问,但是解决的方法错了。

王权虽然衰落到这个地,天子还是比天下任何一个诸侯,比王畿中的任何一个卿族强大。

荒、宣二王于是选择了直接用暴烈的手段打压贵,结果导致他们同气连,共同反抗。

在洛成看,所有的王都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一旦天子将所有人逼到对,他自己就成了弱势的一方。

从邦周建立,天子的力量虽然是最强,但没有诸侯联军强。

这个现实不是分封制导致,而是由于这个现,必须实行分封制。

素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让天子成为了一个超然的存,只要王端坐神,就能始终保持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但总有喜欢自己下场厮杀的君主。

荒王和后期的宣,通过一系列的操,成功的将所有的诸侯公卿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这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姬涅的母族是齐,妻族是申,这些都是可以依靠的畿外力量。

但是还缺了晋,中原最重要的姬姓大,不能在王畿之中没有属于自己的利益。

这不利于团结宗亲的力量。」

洛成有些无奈的摇摇,所有的君主都想要乾纲独,总觉得依靠别人就要分权。

有的成功,握住了更大的权,有的失败,身死国灭的都,荒王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

他不希望借助畿外诸侯的力量来打击畿内诸,而是要自己动手。

结果最后被畿内诸侯暗中主导的暴动推下台。

宣王前期懂得这个道,所以暂时的兴盛。

后期想要踢开帮助他夺权的诸,于是就败亡了。

申国君主的确想要借助自己女儿王后的身,来获得更大的利,但在洛成看,这是非常合理的行为。

申国付出了代,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利益。

邦周本就是天下诸侯一起打下来,诸侯们既不敢僭越称,又没有推翻姬姓王室统治的力量。

他们想要在体系下捞好,天子应该高,毕竟这个体系他是最大的获利者。

天子只要稳坐钓鱼,用高位来赐予那些显赫一时的畿外诸,平衡那些畿内公卿贵,掌权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况,申侯是王畿的西北屏,与犬戎一些部落之间的沟通全权由申侯负,维持与申国的良好关,对王畿的安危很重要。

宣王看到这一,所以为姬涅选择了申侯的嫡女作为王,但是姬涅居然想要破坏。

「首先共同的敌,征讨犬,这是邦周的大义。

稳住申,联合外戚申侯、齐侯对抗畿内公卿贵,齐侯国土遥远所以要让齐侯对抗申,联合晋侯保证局势稳,不至于刀兵相,还不够……」

洛成开始思索引入新的政治力,以及利益之间的置换。

他不太在乎畿外诸侯在王畿之中获得力,洛氏考虑问题向来以几十上百年计算。

这么长的时,没有庞大的氏族支,畿外诸侯执政的权势最终一定会失去。

洛氏连续七代传承的三公之,经过时间的消,也在洛临时期失去了。….

「嗯?」

望着竹简上的信,洛成本来有些从容的脸,渐渐严肃起,竹简上面记载了这几年之间发生在丰镐之间的天灾。

从一条条的记录,仿佛上天已经不眷顾邦周一,从姬涅即位,镐京陆陆续续的发生了很多的自然灾害。

「天灾!」

无数严重的天灾在十几年内集中发,最严重的就是姬涅二年时发生的地,这次地震引发了泾河、渭河、洛河的改,最终造成了丰镐之地三条河流的枯寂。

「国之将,必有妖孽啊。」

由于姬昭的存,洛氏是完全相信天命气运,现在洛成心头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放下这份竹,洛成拿起另外一份与灾害有关的竹,搜寻一,果然找到了自己预料中的内容。

这些灾害导致丰镐之间很多的土地已经不适合生,甚至已经陆陆续续的有卿大夫举家向东迁移。

「麻烦了!」

洛成脸色不太,手指忍不住用力捏着竹,他知道自己可能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天灾导致的地理变化!

这在素王给洛氏留下的治政书中是重中之,每代继承人都会深刻专研。

治政书里面提及,只要是由于人的行为所造成的问,都有解决办法。

如果你认为一个问题无法解,要么是能力不,要么是身份限制了你。

洛文公用自己数十年的执政经验为这段话做了注解。

厉王造成的局面就是人,包括王畿公卿贵族盘,畿外诸侯实力壮大渐渐与天子离心力变,这些都是人祸。

他将自己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列了出,也将自己限于贵族的身份地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列了出来。

这些宝贵的治政经验能够快速的提升洛氏继承人的水平。

但同样,如果一个问题不是人的行为造成,那么就是大麻烦。

农耕是王朝的根,在这本治政书,素王提到了一个很少有人会注意的点。

他认为一个合格的执政,应该时刻气温、降雨的变,河流的改道、山脉的变,这些影响田地粮食产出的因素。

这些变化是人力所不能控制,是上天的旨,人间的王朝要顺从天意的变,寻找到最适合生存的地方。

现在洛成感觉自己就遇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

诸侯卿大夫的迁,是因为他们的采邑已经不足以让他们生,所以宁愿迁徙。

在这个遍地都是荆棘丛、遍地都是森林、豺狼虎豹的时,离开已经开垦好的土,重新在荒野之地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镐京就坐落在泾水与渭水的汇流之,这两条河断,会摧毁掉整个丰镐之地。

没有水,粮食减,无法维持人,人口不,军力就会进一步减,那些蜂拥而来的戎,谁来抵抗?

洛成有点无法保持淡定,他手中握着竹,在屋中开始踱步。

西周末,一系列的天灾对渭河平原的经济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王畿的实力大幅衰,底层的周人生活困,在一片歌舞升平之,周王室对丰镐王畿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西周那些事》

花非花月夜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精华书阁,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期待精彩继续!

为您提供大神花非花月夜的《》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免费阅读.https://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码作品,所有章节均为来自于“笔*趣*阁、顶*点”等3方网站,转*码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上一章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