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府外,蹲在墙角的李良看着眼前这扇熟悉中带着陌生的大门,踌躇不前。
曾几何时他无需通报就能踏入此门,可如今……
如今的他确实也不用通报,因为守门的士兵会直接把他拦下,连通报的机会也不会给他。
别问他为何会知道,问就是天机不可泄漏。
在赵都尉身旁当了几年亲卫的经历,让李良对赵都尉的日常习惯了如指掌。
赵都尉每日晚饭后定会走出都尉府遛弯。
看看时辰,赵都尉应该差不多快出来了。
果然,在李良的腿蹲麻前,赵都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出了都尉府,身后还跟着两个亲卫。
看着志得意满的亲卫们,李良又酸又气。
想当初他还是赵都尉跟前第一人时,这两人整日里一口一声良哥地巴结他,可如今…
哎,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哩。
李良暗暗捏紧了拳头,能不能再翻身就看这一次了。
咻——
李良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冲到赵都尉身前,单膝下跪抱拳,喊道:“报!都尉大人,属下有要事相报!”
眼前这道突如其来的黑影,把赵都尉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恶狗要咬人哩,害得他差一点点就要忍不住惊叫出声。
待赵都尉回过神来,发现吓他不是狗而是李良时,似是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回忆,眉头一蹙扇了扇鼻子,往后退了好几步。
同时,暗叹一声:好险。
差一点点他就真被吓得叫出声,差点丢大脸了。
赵都尉怒火中烧地瞪向李良:很好,看来这小子连百夫长都不想当了!
求生欲极强的李良察觉到了赵都尉情绪不对,赶紧说明来意。
“大人!阿坝县的蛮人开始跟中原人做生意了!这不是一两个寨的事,而是阿坝全部十八个寨都如此!若长此以往,蛮人恐怕就……”
李良并没把话说完,他相信赵都尉能听懂他的未尽之意。
果然,一听到这个消息赵都尉立马便被转移注意,不再继续盯着李良,而是看着李良的头顶若有所思起来。
赵都尉虽是个武将,却不是个头脑简单的纯莽夫,不然他也不会想到逼蛮人“造反”来立军功这一绝招。
他明白黎州军存在的意义,一是为了镇压“不服管教”的蛮人,二是威吓南缅国这种屑小之国。
一的意义大于二。
若蛮人被驯服了,哪儿还有黎州军的用处?他赵都尉又将何去何从?
此时,赵都尉的想法与李良不谋而合:绝不能让阿坝的势头再发展下去。
他虽不是读书人,却也听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一个小小的阿坝县虽不足为惧,怕就怕星星之火却有燎原之势。
李良一见赵都尉这神情便知他动了心思了,此时若不表现更待何时,赶忙提建议道:“大人,阿坝县的白县令携同辖下蛮人一同造反,属下请求带兵出战!”
收拾蛮人之前先给对方扣上造反的帽子,这是黎州军的传统,而带上阿坝县令,则是因李良对白致清的私仇。
他要私仇公报!
可谁知往常在赵都尉面前屡试不爽的伎俩这次却不管用了。
“蠢货!”
赵都尉气得上前两步狠狠踹了李良一脚。
这小子真是又蠢又笨,当初是怎么被他选为亲卫的?他从前眼光有这么瞎吗?
往常给蛮人扣造反的帽子能成事而不被朝廷怀疑,那是因为那些蛮人闭守自居,且当地县令非但不管事还对蛮人又恨又怕,恨不得他们黎州军能把全部的蛮人都灭了。
可这次不行。
阿坝县的蛮人都跑去县城跟中原人做生意了,那说明什么?
说明阿坝县那个姓白的探花郎确有几分本事,非但不怕蛮人,还与蛮人混熟了。
这种情况下若说阿坝的蛮人要造反,这白县令定不会相信,而黎州军长年赚军功的方法说不定会被捅破。
至于把白县令也算成造反之人,那更不可取。
白致清虽然被贬到阿坝这种犄角旮旯当县令,却也不能忽视他是探花郎。
探花郎那可是在皇帝面前挂过号的!轻易动不得。
而探花郎因被贬阿坝,对朝廷心生不满而造反,这种事说出去可不会有人信。
且就算有人信,朝廷也定会派人来查。
赵都尉可不敢保证能把此事做得天衣无缝,若是被朝廷来人查出个一二三,他恐怕只能被逼着造反。
造反这条路可不好走哩。
赵都尉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黎州军不管是在士兵数量、装备质量还是身体素质上均不属上乘。
若是造反,等着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李良这个蠢货是要害死他哩!
想到激愤处,赵都尉又抬脚踹了李良一脚,直接踹得李良怀疑人生。
他明明只是提了一个最正常不过的提议,都尉大人何至于这般生气哩。
赵都尉踹完人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传统的造反套路不能用,可又不能放任阿坝的变化不管。
他看了眼李良,语带嫌恶地问道:“你再具体说说阿坝到底发生了何变化。”
“是!大人!”
李良激动了,只要赵都尉还愿意听他说的话,他就还有机会。
他细细汇报着他探查到的消息,重点说了白致清的身手很好。
但赵都尉却没把这一点放在心上,在他看来白致清只是一介读书人,读书人的身手能有多好?顶多会点三脚猫功夫罢了,定是李良贪功而故意夸大。
不过,他倒是抓住了其中的重点,与蛮人做生意的是商队之人。
这些人频繁出入黎州,是他们带来了商品与蛮人交易,若是掐断了行商之路,岂不就轻而易举地把阿坝的变化扼死在摇篮里!
商队行商是正当之事,黎州军没理由阻止,但深藏于黎州的“劫匪”可以啊!
只要“劫匪”干上一票,把最大的商队给劫了,把人杀光,看还有谁再有胆子进阿坝行商!
赵都尉看了李良一眼,心道这小子虽蠢了些,但今日及时上报了军情,也算是立了大功。
让李良重回亲卫是不可能的,但升一升倒无妨,那便把打劫商队这件小事交给李良去办,办好后升他为千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