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作者:拉姆雷克撒
本杰明听到这些话,整个人一下子没了力气,一下子坐回了椅子上。
整个人都显得无比的颓丧。
政府不是没有做过努力,相反他们做了所有能够做的事情,比如进攻那张大脸,可没用!战机飞到那张大脸附近,可没用,任何高科技瞄准用具,都无法定位真正的定位那张大脸,更别提瞄准了。
在所有电子设备的显示中,空中都是一团虚无,啥也没有,没有的东西怎么瞄准?
就算强行用人工设定参数,直接射击,也没用。导弹和任何实体武器直接穿过了大脸,就像穿过空气,连一丝涟漪都没办法触发!
可你要说那张脸是幻象,没有任何威胁。
那也大错特错。
这张大脸之下,所有战斗机驾驶员都出现了强烈的幻觉,然后全身冒火,化作一团团彩色的烟雾……可偏偏战斗机内部,任何仪器都没遭到破坏,连飞行员身上的衣服都完好无损,就是肉体完全消失了……
这种诡异的场面,甚至造成了飞行员们拒绝执行任务。
这种情况可是非常罕见的。
战斗机飞行员是国家的珍贵财富,培养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非常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战斗机飞行员的个人素质对战斗机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身体素质:
承受高过载能力战斗机在进行高速机动、俯冲、跃升等动作时会产生巨大的过载,飞行员需要具备强大的身体素质来承受这些高过载,否则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情况,影响对飞机的操控和作战任务的执行。例如,在离心机训练中,飞行员需要在9倍甚至更高重力的条件下,快速完成标准的吸气、换气,并保证全身肌肉强而有力的协调收紧。
耐力与抗疲劳能力;长时间的飞行任务以及高强度的作战行动,要求飞行员具备良好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以保持清晰的头脑和稳定的操作,确保在长时间飞行中能够持续有效地执行任务。
技术能力:
飞行技能;精湛的飞行技能是战斗机飞行员的基本要求,包括对飞机的精准操控、各种飞行姿态的熟练掌握以及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能力等。熟练的飞行技能能够使飞行员更好地发挥战斗机的机动性能,提高作战效能。
除此之外就是强大的心理素质!
空战环境复杂多变,飞行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这就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迅速分析形势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作战任务的艰巨性、飞行环境的危险性等。强大的抗压能力能够使飞行员在压力下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清晰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战斗机的性能。
可现在这些精锐战斗机飞行员居然拒绝上飞机,拒绝上战场!
没办法,一个看得见打不着的敌人已经很可怕了,可飞行员们还能忍耐,无非是死而已。作为久经训练的飞行员这点勇气还是有的,可问题是死也不是这么死的。
死的莫名其妙,死的无比诡异!
他们连敌人是怎么攻击他们都不知道!
没办法,只能用地面攻击手段,可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打不中!
没效果!
然后白宫出动了变种人小队!
可依然没用!
更糟糕的是,很多变种人出现各种状况,比如有人就直接疯了,开始大肆杀戮!
还有的人出现了类似于克苏鲁故事中的情节,直接发生了异变,变成了怪物!
这下所有人都吓傻了。
这还只是华盛顿,实际上整个美国,整个地球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混乱,网络上更是群魔乱舞,末日说疯狂蔓延。
一时间末日仿佛真的要到来一样!
本杰明是真的需要凯么?
当然是真的!
但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真的不想要凯再次进入华盛顿。
虽然在联邦层面,凯的名声其实相当好,毕竟凯几次三番的帮助联邦政府擦屁股。
要知道这些年,白宫都特么被攻陷了两次!
两次!
在此之前,美国历史上,白宫真正被攻陷也只有一次!
美国建国之初为了扩张领土曾经入侵过加拿大,当时加拿大还没有独立,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结果美国人惨遭反杀。1814年英加联军攻入首都华盛顿,火烧白宫,时任美国总统仓皇出逃。这是美国白宫唯一一次被外国军队给占领。1814年,华盛顿——美国的政治心脏,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英加联军攻入首都华盛顿,火烧白宫,时任美国总统仓皇出逃。这是美国白宫唯一一次被外国军队占领的历史事件,也是美国人至今难以面对的国耻。英加联军的入侵并非无预警。在英美第二次战争中,美国军队节节败退,英国军队逐渐占据上风。然而,尽管有预警,当时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却未能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当英加联军攻入华盛顿时,白宫的守卫力量几乎为零,总统只能选择仓皇出逃。
起初白宫的颜色并不是白色的,华盛顿沦陷后英军想要将美国总统官邸烧毁,于是在走之前将白宫点燃了,但是后来来了一场及时雨挽救了白宫。为了掩盖被焚烧的痕迹,赫本用白漆将白宫里里外外都粉刷了一遍,于是白宫就变成了真正的“白宫”了。
可到了现在,居然短时间内被攻陷了两次!
两次啊!
这玩意听起来就很严重,可为什么社会上对此讨论寥寥?
这就要归功于舆论了!
李普曼“两个世界理论”。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原本的现实世界,也就是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的真实世界;另一个是依靠传播构建的舆论世界。
舆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往往是无序的,甚至是和现实世界截然相反的。
舆论世界相比于现实世界究竟有哪些不同、甚至是相反之处呢?
1、舆论世界追求的是“争夺关注、弱肉强食”。现实世界是按照法律、权利、秩序等原则构建的,而舆论世界的最大原则却是争夺关注。
2、舆论世界的力量来自“争取认同,强肉弱食”。舆论的力量是靠聚集产生的,而不是现实生活中那样靠法律和命令自上而下的。、
3、舆论世界的胜利在于“争抢表层,面积取胜”。舆论的风暴靠的不是整体的力量,而是聚集在表面的力量。
为什么舆论世界和现实世界如此不同呢?
作者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人”。舆论是经过人为主观加工的,对现实世界的反应。所以舆论世界的规则是人性作用的结果。
舆论世界的四大运行规律。
1、弱者优势,也就是舆论的弱定理。现实世界是一个强世界,它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强者高居塔尖,居高临下;舆论世界是个弱世界,它是一个倒金字塔,弱者声音最大,强者屈居其下,这就是舆论的弱定律。
2、情感强势,这是舆论的情感律。舆论世界是个情感胜过道理的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强者为王的现实世界中,强者普遍爱讲道理。现实世界的规则对强者有利,他们更愿意用讲道理的方式来维持强世界的秩序。但在舆论世界中,这里弱者为王,情感是弱者的工具,能最大程度引发共鸣,让弱者们彼此紧密联系形成巨大的舆论能量。
3、轻者为重,也就是舆论的轻规则。
舆论世界是避重就轻的传播世界。现实生活中重要的东西,舆论世界里未必重要,反之亦然。通俗地说就是轻量的东西最好传播。
4、次者为主,这是舆论的次理论。
舆论的次理论告诉我们,舆论世界是主次颠倒的传播世界。主流舆论是最不活跃的舆论,次主流舆论是最活跃的舆论。为什么主流舆论最不活跃,最不容易传播呢?这要从根源说起。什么是主流舆论?主流舆论就是精英群体认可、权利组织支持、大多数人接受的舆论形态。这样的主流舆论往往是常识、共识,或者没什么争议性的“高大全”的形象。常识没有必要天天说,共识和“高大全”意味着没有突出的东西引发关注,没有关注就没有办法引起舆论发酵了。
反观为什么次主流舆论最活跃?因为次主流舆论是最接近主流舆论的形态。它与精英群体、权利组织比较亲近,与社会大众的共识区域也有重迭的地方。但是它又不像主流舆论那样已经是完成时了,反而有不少可以争辩的地方,因此次主流舆论要比主流舆论好传播得多。
舆论是怎么被操纵的?深陷舆论战时有什么脱困秘籍?
舆论都是有生命周期的,要想操纵或改变舆论,需要把握时机。首先,舆论的第一战是争夺命名权。这是在舆论萌芽初期的”第一时间窗口“就要做的事。事件的命名之所以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事件的传播,是因为它划定了关注的范围和关注的重点。除了第一时间的命名权争夺,舆论还有“第一反应时间”这个窗口期。舆论要不要第一时间反应?要。但是仅限于“反应”而不是“回应”。如果以上两个方法都不奏效,舆论还是发酵了,那么该如何脱困呢?作者指出,舆论有两个天敌:一是时间,二是另一个舆论。基于此作者给出了4大脱困术:舆论转换法、舆论转移法、舆论稀释法和舆论降解法。舆论的转换法就是把受众的目光吸引到新的舆论上去。但是这取决于新的舆论能有多大。要想压住上一个舆论的风头,往往需要更大的舆论。
第二条脱困方法是舆论的转移。转移和转换不同,转移指的是在同一个舆论话题里,通过转移矛盾的焦点来脱困。
第三条脱困法是舆论稀释法。通俗来说就是法不责众,共同背一口锅,分散注意力。
最后一条应对舆论的方法是舆论降解法——把有害的关注点分解为无害的关注点或者把伤害降解。舆论的危机往往根源于伤害,而伤害一定有受害方。舆论的降解首先可以做的就是降解伤害,尤其是降解最直接受害方的伤害。
美国政府是这方面的老手了。
他们的应对方法很简单,没去多聊白宫被攻陷的意义,实际上白宫被攻陷这件事,美国人提的很少,包括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次,甚至于很多时候,美国人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国家的总统府被攻陷过。
即便谈起,也不会往国仇家恨上靠……这就是舆论操控的微妙之处,按理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首都和总统官邸被攻陷,这个国家能记一辈子,可问题是现实不需要啊!
毕竟枫叶国已经基本上是老美的附庸国了,再去强调这个没有意义。
所以整体上整个国家对此都轻描淡写,自然而谈国民也不会闲得蛋疼去反思国仇家恨了。
同理最近两次白宫被攻陷,政府方面也只是强调总统的硬汉,强调个人的魅力,反而淡化其中的意义。
总之就是总统拉了一波人气,恐怖分子被唾弃了一番,然后就然后了。
这件事是整个政府都在发力,连敌对派系也是如此。
倒不是大家真的有多团结,而是这真的关乎到自己的利益,对敌对派系来说,这件事要是进行负面报道,的确可以打击本杰明,可问题是联邦政府的脸面也一起甩在地上了。他们的利益来自何处?
联邦啊!
联邦不值钱了,他们手里的权力也就不值钱了,为了利益,大家就算不爽本杰明也会帮他唱赞歌。
但也就一会儿,多了就亏了,到底本杰明是本杰明,他们是他们,所以现在已经看不到相关讨论了,直接冷处理。
可本杰明本人却不能忘了这个,他很感激凯两次拯救他,可这同时也提醒他,凯是他的救命恩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做恩大如仇!
差不多就是类似的意思了。
凯越是强大,他就越是忌惮!
可现在……他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