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进入第三年,张相开始对自己的前程惴惴不安。
不知火山战役后,不列颠人加强了对叛贼的支持,皇家海军突破齐军封锁,将火药棉布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运往九州各地,这些不列颠人视大齐禁令为儿戏,为了所谓“东部行省的自由和正义”,不惜与全球军事排名第二的齐国开战。
英国人的一意孤行出乎齐国人预料,原本以为老乔治不过只是口头威胁,大打嘴仗就没了下文——毕竟这是大齐最擅长的事情——没想到戡乱战事刚刚开始,皇家海军就派舰船支援叛军。
不列颠王国宣布对大齐实行军事制裁后,齐国军队中的许多武器战力顿时削减了五成不止,诸如飞艇发动机,火炮校正仪之类的武器装备用一件少一件,无法再从国外获得补充。
须知帝国军事科技本就以借鉴模仿为主,从前只要在欧洲战场出现任何新式武器,旬日之间便会受到大齐工匠们精心模仿。
在帝国匠人们的“研发改进”下,仿制武器不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少在性能上也算大差不差。
比如先帝在世时心心念念的“大飞艇”研制工程,因为英国人迟迟不肯出口核心发动机,飞艇研发进度几乎停滞了二十年,直到大齐与不列颠关系改善,准确说两国联姻后,老乔治签发命令放宽了对发动机的出口限制,大齐飞艇制造厂才很快研发出一艘符合战场使用的、可运载三百吨物资的超级飞艇。
如今齐国不顾不列颠王国反对,坚持戡乱,于是两国蜜月期结束了,以飞艇发动机为核心的诸多技术出口被全部叫停。
要不了多久,齐国飞艇将面临受伤后无法替换,零件缺失等严重问题。
大飞艇只是冰山一角。
用抗议者代表罗斯顿的话来说,天心城内的统治者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台班子,帝国所有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都是靠着卑鄙的诡计从英国人手中获取的。
“现在徒弟竟然要与师傅开战,不啻为咄咄怪事。”
抗议者认为张若渟和周边的大臣们是这场战事的罪魁祸首,他们不断告诉齐国人,向他们宣传说,这群人(张若渟)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与全球最强大的不列颠王国开战,妄图将国家拉入战时状态,借机除掉所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声音。
罗斯顿号召天心城功名举行新一轮选举,选举出真正代表帝国利益的议员,同时号召各地诸侯向天心城进军,掀翻这个已经变质了的混乱议会,并保证各位“正义之士”在成功之后,将会得到丰厚的政治利益。
到底有多少藩镇响应罗斯顿的号召暂且不论,此刻帝国戡乱大业已然变成一团乱麻。
齐军在东部行省的戡乱战事屡屡受挫,已经先后有两位统帅为国捐躯,还有一人临阵脱逃。眼见得虾夷国独立成为事实,国内反战声音越发强烈,仅仅倚靠几份不入流的报纸忽悠臣民,即便将战场形势说得天花乱坠,也再没有人信了。
戡乱战事进行到第三年,胜负形势越发明朗,颓废的战局渐渐影响到齐国人正常生活,越来多人受到蛊惑,走上街头,向天心城议会表达自己的不满。
张若渟虽然对此无可奈何,不过还是咒骂道:“一群刁民,竟敢公开与官府作对!若是仗打赢了,也会这般闹吗?!”
让张相忧虑的不止是战场上的得失,不列颠王国及其盟友的严厉制裁在三个月后开始渐渐展现它们的威力。
齐国对外贸易出现严重缩减,销往欧洲印度等地的丝绸茶叶不及往年的一半,连帝国最畅销的宝驴牌马车也遭到了各国抵制,大量还未完工的马车堆积在仓库里吃灰。越来越多生产厂商开始为员工无限期休假,走上街头表达抗议的帝国工人越来越多。
远在天心城的大臣对即将面临的经济衰退缺乏准确认知,然而以干臣自居的张若渟却已经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程度。
不过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得到关注,那就是帝国建立一百周年庆典。
这或许是一个符号,如果不能顺利完成庆典活动,便意味着张相的任期将会提前结束,依照目前的态势,张相和他的心腹们,如果在此时失去权力,会被愤怒的国民吊上路灯,在天心城街道,在狂热的注视着,一具具老迈的身体在风中轻轻摇曳。
那便承认虾夷国独立吧。
一个殖民地独立并不会让张相失去什么,但是如果天心城乱了,统治地位不稳,他就一无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