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六百三十节 通胀压力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大国崛起1900 >>大国崛起1900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百三十节 通胀压力

第六百三十节 通胀压力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19日  作者:狂人阿Q  分类: 历史 | 清史民国 | 狂人阿Q | 大国崛起1900 


潘训没有输,因为这一次米青、李富安合力,杨在背后推助澜,几乎是三人合力,最后一还让他抢到了40的票,其实别说他得票有40,即便他惨败,得票不到10,那他也赢了。

因为他向世人证明,他可以站在杨的对立面,跟杨直接过招了,他的对手不再是米青,不再是李富安这样的政Ke,而是杨这样的顶级政治巨头。

有时候,你的对手,证明了你的价,你的对手,确定了你的地位。

经此一,潘训成为一个可以跟杨直接过招的人,那么所有跟杨不对付,所有被杨这些年来压制的政治势力,就会在他边聚拢,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他赢了,赢的不是选举,而是给自己赢了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会为他凝聚起一股非常可观的力量。

选举结束后,杨没有急着走,他算多待几天。

西伯利亚那里不用急,即便使用了,没有一鼓作气下伊尔库茨克后,苏俄就无法推进了,当然沙皇军队也无法推进,事大概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那种僵持状,一时候英法德等不也扔的到都是,该僵持还得僵持。

说到底还是双方势均力敌,哪怕到了二,纳粹上苏军最后还不是给拉到了持久的状,现在苏军人数虽多,但是指挥比较僵化,而且武器占据劣势,加上进攻线太长,实际上前线交锋的时候,沙皇军往往兵力上劣势也不明显了,所以谁都无法短期吃下谁,只能进入僵局。

苏军什么算杨不知道,他们目前已经放弃了盲目的攻势,而是在安加拉港一带进行固守。沙皇军这边的算,杨却十分清楚。隆美尔等军官建议,拖延到西伯利亚下第一场雪之后在进行反击,就好像拿破仑当年在俄的遭一样,西伯利亚对苏军来说也很困难。一旦下雪,他们的后勤补给就会陷入困境,到时候就是反击的时候了,目前最重要的是为冬季作做主吧,储备物资和进行必要的训练。

所有人都认为。<时间是站在沙皇一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沙皇这边士兵的训练越来越正规,对优势武器的运用更得心应手,各兵种的配合也更顺畅,而苏军那边,随着伤亡,他们的老兵反而在损耗,新兵作素质越来越低,高级军官动频繁。军心士气也受到影响,所以杨也同意他们把争拖到冬季的计划。

所以杨就留在中,留在上海理一些事,毕竟他负危机应急大臣的职务,长期在外也太不像话了。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失业问题已经不算什么大问题了,真正失业的城市工人,不是被家复兴开发署给吸纳了,就是在慢慢恢复生产的企业中重新找到了工作。

经济在恢复,尽管很缓慢。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

之所以有这个成绩,跟家已经增加的那300亿字不无关系,罗斯福新政中总共也不过增加了350亿美元的字,然后美人就开始担心通货膨胀。转入紧缩状。

罗斯福还很没有节操的宣布了美元贬值59,宣布美元价格为35美元兑换1盎司黄,1美元含量只有0.7克,而1两现在是2元,等于2克黄,1中两名义价格相当于2.459美元。但这只是美元的名义价,因为美止了黄出口,事实上,美元的实际价格还要更低一些,欧洲市场上美元兑换中两甚至达到了3美元兑换1两的价格。

因此米青这300亿两几乎快有1000亿美元了。

这300亿两,主要用来维持5000万家雇员的工资,日薪一两,每日就是5000万两,一年一百多亿,另外还要采各种设备,很显然最后政府的字绝不会仅仅这么点。

不过不用担心政府的信用,杨那2万吨黄,可是实实的100亿两硬通货,以这些硬通货作为利息抵押品,政府借个1000亿两债,还是轻轻松松的。央行用这笔英货为储备,发行1000两纸币来收政府债券,也没有问题。<

但杨需要担心的是通货膨胀,不管怎么理,最终都有几百亿两纸币实实的从政府手里入了工人、企业手中,这么庞大的纸币涌入经济中,不造成通货膨胀才怪了。

事实上,温和的通胀已经开始了,通过法律确定的最低工资,好容易将雇工的工资涨了起来,如果最后都被通胀给吞掉,那就太让人惋惜了,因为工资提高后,整个家的成本大大提高,竞争力大大下降,以经济竞争力下降为代价,如果还没有实实在在的提高人均收入,那实在是太悲催了。

所以制止通货膨胀,已经是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趁着现在通胀还没有爆发,将这股趋势扼杀在萌芽中。

跟银行界的朋友开会商议。

张家傲要求央行抛售债券,从市场上将现收拢起来,同时提高贴现率,无论是抛售债券,还是提高贴现,运用这些融工具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市场利率,让钱收拢到银行中,而不是持续进入经济中循环。

杨却不同意,投入资,跟通货膨胀是一对好兄弟,钱多了自然就不值钱了。人为的紧缩通来遏制通胀,是这个时代的通原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会造成一个恶果,那就是压制私人投资。

目前家承担了大量的字,目的在于刺激经济,如果又压制了私人投资的话,那就等于政府不断的取代私人投资的角。美人采取的就是这种办法,他们不但动用政府权力大力推动财政字,进行大型共工程的建设,同时提高利率收紧通,而且采取高税收的方,罗斯福时代,美税收高达50以上,虽然有效的遏制了恶通胀和高失业率,可是严重限制了美的私人投资,知道罗斯福时候那一年,美私人投资才第一次增长。

所以杨不可能不吸取这种训,他目前的做法是,在推动政府字的同时,却没有像美那样加税,他是希望政府字下出去那些货币,能够入投资者手里,而不是转了一圈又被政府用高税收给收上来了。<

促进私人投资,这才经济危机终结的最后方法。

但是既不能收紧字,又不能提高利率,通胀的压力确实很大。

杨想了想道:“目前通胀主要发生在消费品类,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自然要消费的,消费不是坏事,但是之前提高日薪一两的最低工资制度,也及到了农村,现在农村的雇工也必须执行日薪一两,所以猪牛羊肉、葱姜蒜菜等等食品价格必然要涨。”

农用副食品的价格,一方面是农民的生产成本高了,当然要提高价格,一方面是城里人工资涨了,也能接受。但根本原因还是老百姓手里突然钱多了,一开始刚刚经历危机的百姓还不敢钱,可是一年过去后,手里多少攒了些钱,不可免要消费,日薪一两的法规下,即便是普通雇工一年也有360两工资,省吃俭用的人,一年来攒下两百两不是问题。

于是心稳定了,也敢消费了,手头的钱一下子出去,大量货币用来消费,就显得钱太多了,钱多了钱就不值钱了,就敢消费过去不能消费的东西了,过去可吃不起那么多肉,现在明显吃肉多了。

老百姓的消费只会越来越,但是肉食品一来生产成本比过去高了,二来由于经济危机,之前的生产是大幅度萎缩的,消费扩张了,成本上升了,而且产量还下降了,这种况下,价格不高才怪,这些大众消费品的价格普涨,只会带动通货膨胀。

“得压一压消费。”

杨仔细的分析了众人的汇报后分析道。

虽然消费多意味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高,可是现在不是时候,现在供给问题没解决,就大肆消费的话,制造出通胀后,他们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压一压,让农产品产量慢慢恢复起来,倒时候在消费,那才是实实在在的提高。

生产少,消费多,所以压消费,促生产,将消费的资收缩,让生产的投入增多,这才是正确的整方向。

要完成这种整,行政可不管用。

杨笑道:“就要靠各位银行界的同仁了。”

所有人都看着杨,这段时间,银行界的日子开始好过了。

主要是大银行的日子好过,没别的,光是政府推出了几百亿债券的承销,就是一门利润丰厚的好生意。

杨对众人道:“所以现在,不但不应该提高利率,反而应该降低利率。”

这正是21世纪各政府惯用的招数,在经济危机期间,维持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有的家都进行负利率,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促生产,保增长,尤其是保就业。

可是显然这个时代的银行家不太理解。

张家傲皱眉道:“不提高利率的话,如何压制通胀?”

如无法阅读全部内容请点击进入阅读全部章节更多请登录墨缘文学网 全网唯一地址 http://myenxue ,手机阅读登录:http://ap.myenxue,欢迎您的来访[]


上一章  |  大国崛起1900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