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给大家推荐一个交友平台,,夜深人静,红袖添香,同城交友,解你寂寞。。特别是夜晚独自看书的朋友,不妨去里面找个红颜知己。还等什么,赶紧去吧说不定还能找个同城的妹子哦心动不如行动,脱离单身,就在今天。
慕扶疏和三郎带着一千五百人上山的时候,林家村有几个人看到了,其中就有村长。他吃惊的瞪大眼看着那一大队明显不是普通人的人上了后山,心中不禁起伏澎湃。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林家村不会再这样平静安逸下去。
到了山脚,家奴们已经三三两两上山了。天气越来越冷,炭可能不够烧,烧炕也需要柴火,这就需要上山砍柴。
下雪后慕扶疏就不再给他们安排活计,只要求每人每天交定量的柴火给她,超出规定额度还有钱拿,而粮食蔬菜生活用品都是统一下发,当然,没有完成砍柴任务的会适当扣除,慕扶疏不愿意养成他们不劳而获的习惯。就这样大家都情绪高涨,恨不得天不亮就出门。
往深山越走越远,砍柴拾柴的家奴也减减少了,最后完全不见。脚下的积雪也没有乱七八糟的脚印,偶尔会有浅浅的动物脚印印在上面。
林家村会打猎的人不多,凤凰山上野生动物还是挺多的。据三郎所说,光狼群就有三四个,都属于不同头狼领导,它们有各自的山头,绝对不会越过自己的领地。慕扶疏听他说的时候就开玩笑说,人还不如狼,至少狼知道别人的领地是不能侵犯的。
周木根和周水根是亲兄弟,这次跟着侍卫统领陈坤年进山的是比较跳脱的弟弟周木根,哥哥周水根行事稳重,被杨惟爱留了下来。
一路上周木根的话很多,陈坤年却偶尔才答上一两句。不过周木根完全可以自问自答,一点都不冷场。这样的性格也是很少见的,毕竟他已经三十出头,比杨翁还要大些。
三郎和陈坤年走在最前头,后面是慕扶疏和莲叶喜玉。喜玉恢复的很好,应该会些拳脚,一路跟着他们也没掉队。
周木根就紧跟在她们身后,一路上唧唧歪歪的惹的莲叶有些恼火。在周木根再次开口的时候莲叶忍不住道:“大娘,怎么除了我们两个小娘子和喜玉姑姑,还有其他娘子跟来了?”
“哪有?”接话的是周木根,边回答便东张西望。
“怎么没有?”莲叶冷哼:“他方才还接我的话了呢!”
周木根一下子蔫了。身后有听见对话的府兵都哄笑起来。没听见的还在问前面的为什么笑,于是在嘁嘁喳喳声中笑声一直传到了队伍末尾。
周木根涨红着脸不说话了,直到他们到了“水帘洞”入口,他又忍不住惊叫:“这里怎么还会有水?怎么没结冰?”
慕扶疏好心为他解围:“活水是不会结冰的,且这水的源头是在山谷里,那里面气温很高,差不多有二十几度……呃,就是和春天的气温差不多,所以不会结冰。”
周木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努力控制自己少开口说话。
三郎走到一旁的山壁下。在地上摸索了一会后对陈坤年道:“陈统领找几个力气大些的人来。”
周木根当仁不让冲在第062章体失声,静默了大约三分钟后,嗡嗡嗡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还是陈坤年大喝一声才制止了。
“大家将外套脱了,拿在手里,跟紧了不要掉队。”慕扶疏的声音响起,在洞中带着些回音。
进来的人也明显感到气温有了变化,棉袄是穿不住了,纷纷脱下拿在手中。
等周木根和三郎他们收了帐篷原样放好,再将雪地里的痕迹隐去、穿着蓑衣进洞时,慕扶疏他们已经走进了那个窄小的通道,沿着斜坡一路往上。
惊风惊雷跑在第一个,穿过洞口到了平台。平台中间已经修了一条石梯,惊风惊雷显示在平台吼了一嗓子,然后顺着石梯而下,三两下就不见了踪影。
陈坤年跟在慕扶疏和莲叶身后出了山洞,眼前的情景让他先是被晃了下眼睛,毕竟洞内就算有灯光也是及昏暗的,山谷里确实阳光明媚,简直要让人怀疑这还是不是在凤凰山,抑或是不是在人间了。
慕扶疏推推愣在原地的陈坤年,他身后的喜玉已经目瞪口呆,相继出来的府兵更是连手中的东西掉了一地都不知道,两眼都不知道往哪看好。
陈坤年回过神,看着远处金黄色的稻田和绿油油的蔬菜,拼命睁大眼睛。喜玉双膝一软跪了下来,身后的府兵也接二连三的跪下,口中都在喃喃自语,念什么的都有,什么“祖宗保佑”“佛祖开眼”“天降神迹”“无量天尊”……
这样的情形其实是很可笑的,慕扶疏和莲叶却没有笑。
她们第一次发现这里的震惊一点不比陈坤年他们少。颠沛流离十二年,所见所闻都是灾年、饥荒……能得见这样的奇景怎能不震惊的无与伦比?
先前妮妮已经进来过一次,周松宜早得了信儿,此时已经带着人迎了过来。后面出来的人越来越多,慕扶疏便领头往石梯下走。
石梯下面到湖边和农田、药田、家奴住地都有石子铺就的小路。慕扶疏还在每块地周围都竖了牌子,上面写着:药圑、菜园、试验田等等,一目了然。牌子上还刻着几行小字,比如药圑不能随便进入,菜园不得随意践踏,试验田不得随意浇水施肥等。
陈坤年觉得自己的眼睛完全不够看了。他以前也是权贵之子,在跟着长公主逃亡之前连米饭是稻谷里出来的都不知道。之后在一路艰辛中也渐渐懂了些稼穑。不过在他印象里是没有见过种的这么好的庄稼和菜地的。
周松宜带着最开始挑的一批两百多家奴在天一山庄待了整整三年,这三年他虽然不是每天都在,一年里也有大半年是带领着家奴们为了山庄的建设忙碌的。
忙时种地、闲时盖房。如今里面已经盖起了五六排小楼,每排都有十几间,两百多人住的绰绰有余。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女人们还养起了鸡鸭。外面的家奴还都想着进来呢,因为里面冬暖夏凉的,气候也适宜。
在这样的乱世吃穿不愁,真的犹如神话。
慕扶疏站在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前,兴奋地道:“这就能收割了?”
“能。”周松宜笑眯眯道:“正好儿大娘带了这么多人来,一天就能收完。那边水田里已经下了秧苗,这边收割完了烧一遍,再施一遍肥,半个月就能再种一茬。”
这个山谷的神奇就在于气温适合,稻谷一年能种三季,且种出的稻米也极好,产量是外面的五倍(古人的种植技术确实不高,一亩地也就一百多两百斤的收成,而现代的杂交水稻是八百到一千斤左右)。
当然这也和慕扶疏的种子有关。这三年她已经按照资料研制出了杂交水稻,这对于一个不是农科毕业的姑娘来说是多么的不易!第一次成功收获的时候,慕扶疏给自己点了三十二个赞!
陈坤年蹲下身仔细看着沉甸甸的稻穗,不由自主道:“这稻谷和我往常所见不一样,好似稻穗又多又饱满。”
“这是大娘自己种出的种子。”周松宜一脸崇拜的看着大娘:“我们都说大娘是农神娘娘下凡呢!”
好,一转眼的功夫,慕扶疏头上又多了个光环。
下午要去学车,更新要晚饭后了。亲们有票票的向我砸来,表客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