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第682章 吓一吓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暗黑大宋 >>暗黑大宋最新章节列表 >> 第682章 吓一吓

第682章 吓一吓


更新时间:2015年09月24日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午后方晴 | 暗黑大宋 

选择:


“朝廷是不公啊”吕何让道

“东良兄,你当真啊,我这叫耍萌,傲骄”王巨道

“耍萌是什么?”

“就是孩子哭闹着要吃奶”王巨又道他这个确实与王韶性质不同的,王韶那叫不满,他这只能说撒骄

“我说一件事啊”王巨又将那个黄鹂说了出来

“段氏危矣……”

“不错,段氏危险了,两只大老虎在边上虎视眈眈,岂能长久?”

“乱臣贼子,当诛”吕何让道,以前他虽劝说王巨去海外做海外王,那是感觉朝廷对王巨不公,那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但对篡位谋反,他却是很排斥的王巨那叫走,并不是谋反,两种性质

“主弱臣壮,主岂能不危?这回你应当明白官家的一些想法了”

其实北宋还真算是好的了

看看赵构,南宋一半江山可以说是岳飞与韩世忠保住的,最后两人什么下场,韩世忠被逼得主动交出兵权,每天无聊地骑着毛驴在西湖边瞎转悠,岳飞惨,受了剥皮拷酷刑后用特制的一种热鱼胶淋在皮肤上,冷却后连皮带胶一下子拽下来,这叫剥皮拷问,还拉到风波亭被砍了脑袋

为什么?

岳飞不想交兵权,又铁了心想迎回二帝,赵构认为岳飞对他帝位产生危害了,秦桧在中间不过抢演着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若无赵构同意,他敢随随便便地将岳飞杀掉?

再说诸葛亮,他死后,巴蜀百姓立庙祭拜,刘禅不准之这是三国特殊时期若放在其他朝代,诸葛亮一死,他的家人还会与张居正家人一样的下场

刘禅当真傻?且看孟昶与李煜的下场可人家照样做安乐公,连儿子还继承了安乐公之爵位孙皓同样不要脸的作了一首尔汝歌: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可三四年就死了也没有子女受爵……

“难道自古以来功臣就不能与君王共相融吗?”吕何让也想到此点,不解地问

“我朝不会不容功臣,且看寇莱公”

“寇莱公终是老死在岭南”

“想一想其他朝代”王巨笑道

两人指的是寇准两件事,澶渊之盟后,寇准十分自矜,由是让王钦若在宋真宗面前说了坏话,罢去相位实际如果将这三个有大功于国家的人相比较,诸葛亮性格最好所以三国演义将他神化,张居正就差得多了,但张居正还远赶不上寇准即便王巨性格也算比较刚烈了,但与寇准相比,还是毛毛雨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持功狂傲、胆大包天……等等,这些嚣张霸道的成语,皆能用在寇准身上

当然,寇准确实有才华,所以宋太宗与宋真宗两个皇帝一直在用,但一直用不长整个宋朝历史,寇准担任宰相次数是最多的,反之罢相次数也是最多

这说明北宋比其他朝代要好得多

特别是宋真宗晚年病重,寇准联合周怀政等人,准备废宋真宗,让宋真宗做太上皇,再废刘娥,将几岁大的赵祯推上皇位,事泄,寇准仅是贬官处理,并没有诛杀换其他朝代那就诛灭九族了

然而不管寇准是怎么想的,王巨也不想落得寇准那样的下场他喃喃地说了一句:“君主立宪制……”

“什么君主立宪制?”

王巨并没有回答,如果想功臣与君王共相融只有君主立宪制,而且君王手中没有多少实权,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首领,就不会有那么多野心家想谋国篡位了,反而子孙永保平安

想一想如果宋朝执行了君主立宪制,蔡京用得着巴结赵佶,导致北宋灭亡吗?不要小看了蔡京,这同样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

就象吕夷简一样,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

但在宋朝那是不可能实施什么君主立宪制了

如果放在海外,自己去海外做海外王?这又非是王巨本义了

王巨不由地看着窗外

“少保,我发现一件事”

“什么事?”

“运输成本太高昂了,除了茶马交易,其他的交易盈利多不大”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不要小看了广南,广南在历史上很落后,但经过王巨推动,已经在迅改变并且广南有珠江,有大海

一个大海在中国历史上真正造福的国家只是南宋

南宋海外贸易最发达的是泉州,这里人口太密集了,为了生存,只好向其他方向发展,向海外迁徙,就包括对面那个大岛上后来所说的原住民,实际八成非是原住民,而是福建迁徙的后代南海岛屿各岛上的华人八成也是福建路百姓的后裔他们替南海各岛国带去了文明、经济,而非是战争,遭遇却很惨这是王巨对南海各土著施狠手主要原因

另外泉州从唐朝时造船业就十分发达,因此从船舶制造到维修保养,再到各个交易的商品,都有成熟的配套实施贸易又是以轻便的奢侈品为主,不在乎些许运费

因此泉州市舶司一直凌驾于杭州与广州之上

但经过王巨推动,马上海外贸易就会变成以普用的民用品为主,这时候大运河与珠江威力就能发挥了

也就是早晚杭州与广州的市舶司规模会比泉州大

但这条珠江,只能使广南西路中东部受益,即便西部地区,也要从陆地运输了一旦改成陆地运输,在这时候运费无疑会十分高昂的况且是大理

或者是马,王巨都组建了两万多骑兵,未来用得着这么多骑兵吗?也养不起啊一旦大理平定后,骑兵数量会裁减近半,裁减下来的马,多交给民用了一旦化成民用一匹马能卖多少钱?

马道堵死,余下的交易,除了极少数奢侈品盈利皆不会有很多了

除非发展旅游业,从自杞开始一路风景瑰丽,让人难以想像,并且还多是原生态风景

但在这时代发展旅游业?

所以吕何让认为王巨想将广南那一套政策搬过来,恐怕未必能成功

“东良兄,你多虑了,其实我让你带着诸管事过来,其用意,是互补有无当然,也能替我敛出一些钱帛,供我用度之同时让他们与外界接触,便于开化一旦开化,即便他们自己也能做到自给自足再说,广南西路我有时间治理,在大理,我还能有多少时间?战争结束,陛下就会下诏,召我回京我想的主要是稳定朝廷能治理这方土地就可以了”

想要将这里变得好,真的很难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的……但那样,除非王巨在这里呆上五年时间

想到这里王巨忽然拧起眉头,说:“紫川,将地图拿过来”

王紫川将地图拿过来,王巨伏在上面看,看了半天道:“不行啊,而且上游又不能通航”

“凡是大江大河上游皆不易通航”

“我是说这条河啊”

吕何让顺着王巨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后滴汗了……

不过王巨还是很心动,这个意义有多重要,作为一个穿越者岂能不清楚?于是他又重写了一篇奏章,说了大理必然拿下不过即便拿下,最初之时必然会有一些部族叛乱,不知朝廷有何打算?或是让他的官职从广南换成大理的官职,或者请一个文武双全之大臣过来交接那么这个大臣会比交趾的人选还要挑剔,所以王巨推荐了章楶,并且说除了章楶,没有第二人可以胜任但等章楶在这里治理四五年,一切安定下来后,后面的人选就不用那么挑剔了,只要择一良臣来主持即可

奏疏送向京城

石城郡渐渐安定,战争是避免不了的,不过都是小范围的战争,不用王巨操神了

姚麟从弥勒部返回,问道:“少保,那只黄鹂为何没有动静?”

“所以他才是最可能接近黄鹂的黄鹂”王巨说了一句弯弯绕绕的话,又说道:“他如此能沉住气,不如吓他一吓”

随后姚麟出兵落蒙部、罗伽部

吓出来了

高智升让儿子高升泰作为使者,亲自来到石城郡,面见王巨

王巨让高升泰坐下,高升泰问道:“少保,意欲染指我们大理乎?”

“错,我染指的乃是三十七部乌蛮,而且我对我娘子说过,我想带她去看看石林”

“乃古?”

“就是乃古”

高升泰满脑门子要冒青烟,你家娘子想看看这个石林,你就用兵大理?这是神马理由?

他还不知道,不是娘子,而是小妾,要看的不仅是石林,还有西双版纳与香格里拉,这一看,大理还有什么地方了?难不成一起逃到腾冲府裸形蛮哪里?

再说也不能兵染所有乌蛮哪,三十七部乌蛮面积很大,不仅是石城郡与东川郡,最宁府北部、威楚府东北以及鄯阐府东部,全部是乌蛮的地盘正好将高家势力全部包围了,就说这个罗伽部,离鄯阐府城有多少远了?骑兵两个时辰不到,便可兵临鄯阐府城下

“外界不是传闻少保只图石城东川二郡吗?”

“是有这个说法,但谁让这二部当时也出了兵,而且出兵数量比较多高将军,难道我将这二部拿下,你们高家不喜吗?”

高升泰眼睛立即睐了起来,紧张地说:“少保,如此,你不怕鱼死破?”

“我知道,我占领二郡,你们大理许多大臣主动请战,不过你们大理能打得赢吗?所以你们高家不让大伙出兵……”

王巨轰轰烈烈地搞土改,大理一直没有动静,就是高家阻止下来的

无论高家或杨家,反而乐意王巨这么做高家权极一时,为何不敢篡位,正是害怕乌蛮没有了乌蛮,什么想法都有了当然,他们也不甘心王巨将二郡拿下

不过他们不会将自己力量用来对付王巨的,包括温水一战,大理虽然配合地出兵,可是两家皆没有动用自己的力量,反而利用这次机会,消耗了忠于段氏的军队

王巨搞土改,那是最好不过没有各个头领带领,以后乌蛮各部谁还会反抗他们?

于是高家一直沉默着,坐看着局势的变化,等待着时机到来

然而王巨大军又再度西向,眼看就要接近镇池昆明湖,高家终于坐不住了

“少保,我们大理只想与宋朝交好,别无他意,如果少保继续强硬下去,我们为了向百姓交待,只好奋死一战了少保不要忘记了,我们大量还有上百万好男儿”

“你以为战争只是比拼人数的一个游戏,如此,我们大宋早就纵横无敌了”

高升泰语塞

王巨语音一转,又说道:“当然,如果我们大军继续西上,仅后勤就是一个麻烦,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你们大理一方,如果百姓再奋死作战,我西征必然无功”

这一转,让高升泰丈二和尚摸不着脑门了

“所以我只图二郡”

“那为何用兵二部?”

“外加二部,余下的不在用兵了,包括最宁府的惠么部,虽与特磨道相连,我也不打算用兵”

“我不大明白”

“难道你们大理世子回去没有讲过原因吗?之所以我让你们大理称臣,是为了西南诸蛮,在你们大理支持下,他们时叛时乱,特别是大江南部的诸蛮,让我朝一直无法专心北方但也不算是你们大理支持,多半是乌蛮人支持我现在得到二郡,已经将西南诸蛮包围起来又何必用兵你们大理?难道你们大理比我们富裕,或者有大江大海之便利?占城国我都不想图之,况且你们这个交通落后的地区得之无益,何必得之”

很迷惑人的一个道理

实际朝堂有许多反对开边大理的大臣,同样在说着这个道理

王巨又说道:“因此我要的便是这片地区,余下的,只要你们大理不与我们宋朝交恶,不管段家高家,与我皆无关高将军,你会意我意思?”

然而高升泰却莫明地哆嗦了一下(未完待续)

如果觉得“”不错,请


上一章  |  暗黑大宋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