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三国第三十二回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2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穿越>> 数据三国 >>数据三国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十二回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2

第三十二回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2


更新时间:2013年12月09日  作者:三卷天书  分类: 穿越数据流三国 | 三卷天书 | 数据三国 
吧内搜索

搜标签

共有1页

回复贴:2

连载第三十二回南光华北海求援吕温侯濮阳破曹(1.2)...

本书→纵横:

本书书页→:

免费章节请浏览→

至于订阅什么的,当然是多多益善,当然,都知道大部分是连大学都还没上的学生,也都理解。

以下,开始更新。

群雄逐鹿,八方集星第三十二回南光华北海求援吕温侯濮阳破曹(1)

三卷天书

曹操此次出兵若从战略角度考量确实为了尽占陶谦之地,可说为报仇而来

也绝非虚言。被张闿所杀的曹德自幼熟读诗书且母亲早死,与其同父异母的哥

哥曹操命运相同,因此二人关系亲密无间。

曹德少时被曹操戏称为书呆子,算是曹氏家族子一辈学识最高的,一直隐

居谯县,教曹氏子弟和夏侯氏子弟读书认字。与曹操能文善武工于心计不同,

曹德性情温和,不喜与人相争,是个专心做学问的人。

曹操一想到与世无争的弟弟死于贼人张闿之手便怒不可遏,全军披麻戴孝

而来。陶谦出战远望曹军便如铺霜涌雪一般。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

雪恨”四字。

两军列成阵势,曹操身穿缟素纵马而出,扬鞭大骂道:“陶谦老贼,杀我

家人,此仇不共戴天,还不阵前受死!”

劫杀曹嵩虽非陶谦本意,可也难逃干系,陶谦心中有愧更不敢轻身上前,

便出马立于门旗之下欠身施礼道:“谦本欲结好曹公,故托张闿护送。不想贼

心不改,致有此事。实不干陶谦之故。望孟德察之。”

曹操大骂道:“老匹夫!你杀我弟,祸及全家,尚敢乱言!谁可生擒老

贼?”

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忙躲入阵中。夏侯惇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

迎敌。两马相交不到三合,曹豹便知不是对手。曹豹拨马便走,夏侯惇刚要追

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只好各自收兵。

陶谦入城又找南烨及众将商议道:“曹兵势大难敌,此战皆因我而起,若

我自缚前往操营任其剖割,或可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陈登劝谏道:“主公不可!那曹操狼子野心之辈,名为报仇,实则图谋我

徐州。即便主公自缚请罪他也不会罢休。”

此人帐下一人道:“主公久镇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虽众,未能即破我

城。主公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闻言皆惊,以目视之,说话之人正是糜竺。陶谦惊问道:“子仲计将

安出?”

糜竺献计道:“主公与孔融交厚,某愿亲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再

遣一人往青州田楷处求救。若二处军马齐来,曹操必然退兵矣。”

陶谦闻言大喜,遂写书信二封,问道:“谁人敢去青州求救?”

陈登起身道:“不才愿往!”

陶谦将书信交予二人又皱眉道:“如今曹操大军围城,你等二人又不善武

艺,如何突围而出?”

陈登笑道:“若无法师在,此事难矣!如今有法师在,我等离城不难。只

是不知法师是愿留下助我主守城,还是愿送我等出城做一信使?”

南烨之前说过愿做信使调停左右,本身也不愿与曹操发生正面冲突,如今

陈登一语将军,南烨只能笑道:“我便做一信使,助元龙、子仲出城便是。”

陶谦犹豫道:“法师若突围出城岂不违背盟约?”

糜竺笑道:“主公多虑了,法师若要离城岂用交兵?量那曹操也不敢阻

拦。”

南烨道:“正是如此,我自有计离城,陶公不必担忧。”

陶谦闻言行礼道:“老夫多谢法师相助之德!”

曹操正在帐中议事,便听军前小校来报:“徐州南门大开,有大队百姓扶

老携幼而出,尽打震远镖局旗号。光华法师与刘镖头亦在其中,想要求见主

公。”

夏侯惇闻言怒道:“南烨不是答应不助陶谦,怎么却在徐州?”

曹操摆手道:“元让稍安勿躁!今日交兵未见法师人马,可见法师言而有

信。公达可知法师此来何意?”

这次曹操出兵未带荀彧、程昱,只带了谋主荀攸参谋军事。荀攸听曹操问

起便道:“我听闻镖头刘辟因救护曹公受伤,便回徐州养伤。法师不回交州而

往徐州不一定便是相助陶谦,或许只是为了探望刘镖头而来。只是恰巧被我军

围于城中,陷入两难之境。依我之见,法师此来正为避嫌,若此时法师离开徐

州,不正是两不相帮?”

曹操点头道:“公达所言甚是!传我将令,有请光华法师,不可伤其百

姓。”

片刻之后南烨领典韦、周仓、赵云、刘辟入帐,众人行礼落座之后,曹操

问道:“法师何事见我?又因何在徐州?”

南烨道:“我来徐州本是看望刘镖头,不想孟德来的如此之快。今日来见

孟德是有一事相商,还望孟德应允。”

曹操先朝刘辟拱手道:“刘镖头为救家父身受重伤,操在此当面谢过

了!”说完又对南烨道:“法师有事但讲无妨。”

南烨道:“我答应过孟德徐州之战两不相帮,孟德也答应我不会为难无辜

百姓。如今城中百姓见孟德兵至惶恐不安,皆投镖局要迁往交州。此次我便是

想领城中百姓南迁,还望孟德网开一面让出一条去路,放百姓逃生。”

曹操脑子一转,便觉得这是个好事。首先南烨不在城中,自己便可放心攻

城,不必担心南烨相助陶谦。其次南烨带走了城中百姓,等于消弱了城中实

力,减少了帮陶谦守城的人,从两方面看都是件好事。更何况南烨此时离城而

去,多少有些弃城而逃的意思。

一想到百战百胜的南烨法师都畏惧自己大军,曹操就忍不住得意。对南烨

道:“法师仁慈,爱民如子,操深感敬佩。我这就命军士让开去路……”

曹操话音刚落便听荀攸道:“主公且慢!”

“公达还有何事?”曹操被荀攸打断十分疑惑,刚才荀攸自己也说南烨离

城是为了避嫌,如今南烨所为正如他所料,不知他还有何话说。

荀攸道:“法师与百姓离城自无不可。只是攸担心有陶谦细作混入百姓之

中。不知法师能否让我等搜检一番?”

南烨看了荀攸一眼,心中暗叹:这智力90以上的家伙还真没一个好对付

的。好在自己已然料到会有这种情况,便道:“公达所言自无不可,只是不要

伤及百姓财物便好。”

曹操也觉得小心无大错,便与荀攸、南烨一同出帐,也好命人设立关卡搜

查百姓。可曹操出营一看便傻眼了,若是南烨护送的是成百上千人,或许还能

搜检,可眼前的百姓数以万计,这要搜检到什么时候?

荀攸也有些发愣,没想到南烨法师的号召力如此之大,看样子徐州城里的

百姓有半数都被南烨迁出来了,这可怎么搜啊?若是调集围城的士卒来搜查,

细作完全可以趁机从另外三门而走,这搜查与否还有什么意义?

南烨迁城中百姓离开便是为了掩护陈登、糜竺,当然也是找个合理的借口

掠夺徐州人口,否则陶谦又怎会情愿将治下百姓都让南烨迁走?眼前这些百姓

也不光是徐州城中的百姓,多一半都是被曹操劫掠干净的流民。这些流民没有

能力独自前往交州,便都汇集到徐州各地镖局求助,尤其是徐州城中的流民最

多。这次全被南烨迁移出来。

曹操拉了拉荀攸轻声道:“百姓如此之多,若仔细搜检不知要到何时,若

不仔细又与不搜何异?还不如放这些百姓过去,就算一二细作出城也难堪大

用。”

荀攸也觉得曹操说的有理,就算放跑了一二细作去求救兵,陶谦能找来的

也就是边让之流,对于曹操大军毫无威胁,犯不上因此得罪南烨法师。可是话

已出口,又不能不搜,于是便派了十几个士卒草草搜检一番,自然没发现什么

细作。于是曹操便命士卒让开去路,放南烨一行过去。

陈登、糜竺就混在百姓之中,蒙混过关之后,二人向南烨称谢道:“多谢

法师助我等离城。我等这便改道前去送信,还请法师一路珍重。”

南烨还想收服二人为己用,哪能轻易便走?他见二人道别忽然想起一事,

便道:“两位且慢行。待我用科学方法预测一下二位前程如何。”

陈登、糜竺二人对于南烨法师的科学大道也只是耳闻,如今有机会亲自见

证自然不会客气。再次拱手道:“那便有劳法师了!”

南烨双眼微闭,装模作样掐指一算道:“元龙此去一帆风顺,子仲却有一

番磨难。我麾下虽只有这一百亲卫和三员亲将,却足矣助子仲事成,不知子仲

可愿让我同往?”

糜竺一听连连点头称谢道:“多谢法师抬爱!此恩必不敢忘!”

陈登见南烨要亲自护送糜竺心中那个羡慕就别提了。他恨不得与糜竺换一

换,自己去北海才好。南烨法师那是多大的人物?比自家主公陶谦还高出一

等。能让南烨法师亲自护送不但万无一失,而且糜竺这一辈子都有的吹了。

糜竺心中就更是激动,还从没有州牧级别的大人物如此看得起他。他原本

是富商出身,先祖世代经营垦殖,资产上亿。可即便如此世家大族还是看不起

糜家,因为商人不得为官,地位低下,钱财再多也是土豪、暴发户。

收起回复

群雄逐鹿,八方集星第三十二回南光华北海求援吕温侯濮阳破曹(2)

三卷天书

糜竺的父亲为了改变现状脱去贱籍可以说想尽了办法,一生修桥补路,夏

送伏茶冬施粥,做尽了好事,养了食客近万人。可就算如此也只是得到了

个“糜大善人”的称号,并没能混上一官半职。

望子成龙乃是人之常情,糜竺父辈没有完成的心愿便都寄托在了糜竺、糜

芳身上。二人从小便受到很好的教育,不但学会了家族经营之道,也读了很多

书,骑马、射箭也都十分擅长,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论才华武艺,

二人皆可为官,可就是因为这出身不好,还是无人举荐。

糜竺可比他父亲聪明多了,他知道若想改变命运就不能按常理出牌,没有

奇迹或是奇计,自己恐怕也和父亲一样,一辈子没有希望摆脱贱籍成为官绅。

于是他便想了一条奇计,创造了一个奇迹。

一日糜竺气喘吁吁跑回家中便对家人和近万僮仆、食客道:“快!快将家

中物品全部搬出!”

家人、食客皆莫名其妙,忙问何故?糜竺解释道:“今日乘车而回,路遇

一美妇人,来求同载。我不敢逾矩便下车步行,将车让与那妇人坐。或是那妇

人不好意思独坐,便让我上车。我心急赶路并无杂念,便上车端坐,目不斜

视。车行数里之后,妇人辞去,临别说了一番话当真令我心惊。”

众人听糜竺说个开头,还以为他有了一番艳遇,都聚精会神的听着。此时

正讲到高潮,他闭口不言,可是吊足了众人的胃口。于是便有食客问道:“那

妇人说了什么?”

糜竺装作心有余悸的样子道:“那妇人道:我乃南方火德星君也,奉天帝

之令,往烧你家。你能相待以礼,我甚是感动,因此告知于你。你可速归,搬

出财物,我当夜来。说完这番话后,那妇人竟然凭空不见了。你等说奇不奇

怪?”

鬼神之事自古有之,众人听糜竺说的离奇不敢不信,便按糜竺之令,急忙

将家中财物尽数搬出。

糜竺又对众人道:“财物是小,人命是大。今夜家中不可住人,诸君还请

各寻住处。”

人都有好奇心,汉代又没有电视广播,娱乐活动就剩下看热闹了。所以众

人皆不散去,都想看看火德星君如何放火。

待到夜间果然厨中火起,有人想要进院救火,皆被糜竺拦住道:“此乃天

降神火,岂是人力可灭?凡事皆有因果,既然我糜家注定遭此灾祸,就算今日

扑灭来日也会复起,那时我又该如何防范?”

众人一听都觉有理,便看大火尽烧其屋。冲天火光将方圆十里天空照亮,

闻讯而来者不计其数。待到天明,十里八乡皆知糜竺高德,感动火神之事。待

到数日之后,州郡中便开始风传此事。

糜竺又学其父,广舍家财,济贫拔苦。后被陶谦聘其为别驾从事。至于一

处豪宅换来这官位值与不值,恐怕只有糜竺自己心里清楚。不过就算成了官

身,成了百姓眼中的人上人,可是在那些世家眼中糜竺还是暴发户,只有袁

绍、袁术那样的四世三公才是真正的贵族。

南烨捎带糜竺、陈登二人出城,并没让糜竺感到有多激动,毕竟南烨法师

是看在州牧陶谦和徐州百姓的面子上才出手的。可是此时南烨说要专程保护自

己,这可把糜竺感动坏了。什么叫礼贤下士?一个州牧领着三员战将和百名士

卒,保护一个别驾去冒险,这便是礼贤下士了。至少糜竺还从没听说过哪个州

牧做过这种事,这让他感到南烨法师不但没有看不起自己的出身,还十分敬重

自己。

一路之上糜竺与南烨越聊越投机,谁让二人都擅长于经营之道呢。对于南

烨提出的广告、品牌、诚信等经营理念糜竺佩服的五体投地,就差拜师学艺

了。当他听说交州的丝绸布料都是女工集中在工厂中纺织时更是惊掉了下巴。

糜竺若不是在徐州为官,都想马上到交州去实地考察一番,亲眼看看那些工厂

作坊。

南烨与糜竺边走边聊倒也不觉得无聊,数日之后便到了北海境内。北海太

守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与南烨也算有些交情,南烨还用控人技能救过他麾

下的武安国。此人极为好客,常对人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我之愿

也!”在北海六年,甚得民心。

此次南烨跟随糜竺而来并非担心孔融拒绝出兵,而是他记起糜竺此行好像

会遇到管亥领黄巾军围攻北海之事。不过管亥早已被自己收服,这北海之围会

不会有还另当别论。

一行人正在行进,眼看就到北海城,前方探马突然回报道:“报告法师,

前方有一彪人马围城,约有数万之众,皆是头扎黄巾,旗号上书:泰山大将

军。”

南烨闻报一愣,这泰山大将军是何许人也?自己怎么没听说过。糜竺闻言

也是一惊,对南烨道:“此行凶险果不出法师所料。这泰山大将军作乱一方已

然非止一日,不曾想竟然纠集数万人马围攻北海。”

南烨听糜竺的意思好像十分了解此人,便问道:“不知这泰山大将军到底

是何方神圣?”

糜竺道:“法师对此人应该也有所耳闻。此人本是泰山四寇之一,名为昌

豨,后来被臧霸收服。臧霸归顺法师之后,此人却留在此处聚集人马,号称泰

山大将军。难道臧霸没与法师提起此人?”

南烨当然知道昌豨是谁,只是不知道他还自封了个大将军。对于昌豨和各

地贼寇的情报镖局一直十分重视,毕竟行走江湖少不了要和他们打交道。洛阳

北面黑山军少了张燕、郭太,还有于毒、白绕、眭固等人争锋,每个山寨都不

算太大。可是洛阳南面臧霸、何仪等人一走,徐州、青州、汝南一带没有归顺

南烨的黄巾军便皆被昌豨收服,使得他一家独大。

昌豨此人颇有野心,实力做大之后便不再将旧主臧霸放在眼中,对于震远

镖局也不再买账。镖局与昌豨的分成协议早已中断,镖局走镖也会绕过昌豨地

盘,以免被其劫掠。

南烨没想到此人竟然代替管亥来攻北海,而且声势比管亥还大,这可有些

棘手。如今南烨要想入城有两个方法,一是去和昌豨谈判,看看此人能不能给

自己个面子放自己进城。二是直接杀进城去,那也就代表彻底撕破了脸。

还没等南烨做出决定,便见远处一人独骑飞马而来。此人身长七尺五寸开

外,胯下一匹黄骠马,腰间挎着长弓,背后背着一对手戟,手中擎着一杆长

枪,虽然看不清样貌,却也能感受到此人威风无比。

南烨亲卫一见人来本能的围成一圈将南烨、糜竺护在当中。典韦、周仓如

两尊门神挡在南烨面前。赵云挺枪出马立于阵前。他们如临大敌也情有可原,

谁知道此人是不是昌豨麾下探马将校,自然不可不防。

那人见南烨列阵赵云出马也不减速,就在马上挂枪摘弓一气呵成,战马不

停,弯弓搭箭便向赵云射来。

赵云也不含糊,一见那人取弓也将龙胆亮银枪收起,腰间落月弓取下,捻

出一支羽箭搭在弓上。待那人一箭射出,赵云弓弦一响,也是一箭。

两支羽箭快若流光,电光火石之间,众人就听“叮咔”的一声脆响,两只

飞箭竟在空中撞在一处。霎时间箭杆粉碎,箭羽乱飞。

众人见赵云箭技如此了得都人不住叫起好来。对面来人显然也没想到赵云

如此厉害,心中也忍不住暗呼了一声:“好箭法!黄巾贼中竟有如此健将!”

正可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糜竺也懂箭法,便与南烨解说道:“赵

将军箭技超群,不过那贼人箭术亦是不弱。有道是暗箭难防,此贼箭矢力道已

然可以明箭伤人,若是常人遇到这一箭,恐怕躲闪不及便要中箭身死。”

南烨一见此人背后一对手戟,便猜到来人是谁,此时听糜竺说此人箭术超

群就更加肯定。欣喜之下施放出寻星、显星技能,果不其然,正是心中所想之

姓名:太史慈字:子义

体力:96技能:无

统帅:82技能:步兵、弓弩、水军

武力:95技能:骑术、武艺、水战、远射

智力:66技能:侦查

政治:58技能:警备

魅力:93技能:威风

将星:490特殊技能:神射信义

将星录: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初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

将,助其扫荡江东。其人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

真正的神射手。

南烨看罢将星录又用寻宝技能查看了太史慈一身装备,原来他背后手戟与

所用弓箭也是宝物。

武器:手戟。太史慈惯用兵器,较画戟短,较飞戟长,可近战亦可投掷。

装备后武力2。该宝物与太史慈绑定,将星高于490方可装备。

武器:落日弓。太史慈所用宝弓,相传有后羿射日之威,故称“落日”。

装备后武力4。该宝物与太史慈绑定,将星高于490方可装备。

收起回复

共有1页

回复贴:2

还没有百度帐号?吧友热玩游戏排行

热度:571612

热度:375742

类型:模拟经营

热度:351388

热度:238710

热度:174600

热度:66466

热度:51494

热度:44950

类型:模拟经营

热度:40984

热度:34686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上一章  |  数据三国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