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www.biquge.cc)桐英看着自己历年所作的画稿,一脸烦恼每年万寿节,他都是随简亲王府的人一起送礼的,内容除了王府代他置办的几样珍玩外,主要是他自己画的画但今年他开府成家,不能再随王府一起送,又当着御前的差事,压根儿没有功夫去画,可怎么办呢?
其实他自从参与出征噶尔丹的战备工作以来,就没再按时去向焦、王两位师傅那里请教,甚至连画技都有些荒废,亏得那两位都是内廷供奉,原也没指望他真成什么气候,加上他一向恭谨,所以还没有将他逐出门墙的打算后来他带淑宁上门拜见,淑宁表示了可以将陪嫁的几幅古画借出一两个月,供师傅们欣赏临慕,才帮桐英重讨得了他们的欢心
桐英在婚前重开始每日练习,但领了銮仪使的差事后,也仅仅能维持每两三天能抽出一两个时辰来画罢了如今他的画技多少有些退步,若是临急抱佛脚赶出一两副来,别说皇帝看不看得上,就连他自己也没脸送上去
淑宁见他一脸纠结,轻笑道:“这个你就不用烦恼了,我早有准备”然后命人取了一套四件做的玻璃砚屏来,道:“你看看这上头是什么?”桐英仔细一瞧,那上头的人物画面怎么那么眼熟?好像是他的手笔啊
原来淑宁早在二月里就已经开始准备万寿节地礼了她听说桐英往年多是送自己的画但一副复杂些的好画,少说也要画上一个月,今年显然是来不及了,而且桐英的情况,她也心里有数所以她提前从桐英的旧画稿中,找出一叠三四十张的《塞外行乐图》来这是桐英历年随圣驾到塞外时所作画地是皇帝宴请蒙古王公,或是满蒙贵族子弟骑马、射箭、烤火、喝酒、唱歌跳舞以及摔跤等场景从中选出四张画得最好的,交给尹总管,让他去寻个好的玻璃作坊,将画上的场景烧成玻璃砚屏再用黄花梨的木料做个底座,岂不是又表现了桐英地画技,又简单体面了?
这本是从当年真珍送端宁的瓷画炕屏想出来的,淑宁承认,这是因为先前回娘家时,在梅院看到那炕屏才有的灵感
看着那四面砚屏上涂了淡彩的人物,她满意地点点头尹总管找的这家玻璃作坊手艺着实不错,就是收费贵了些,不过几百两银子比起年礼时地支出,已经很划算了看来以后可以长期光顾
桐英看得一脸惊喜:“我怎么没想到呢?不一定要是纸画啊,烧成屏风不错,但也可以烧些水丞啊笔洗啊笔架啊镇纸啊,我练习时画的花鸟虫鱼山水人物都可以用?对了,除了玻璃还有木雕石雕竹雕……”
“打住打住”淑宁忙阻止他继续下去,“这种东西弄几样是个意思,都这么弄,人家就烦了”桐英摸摸头,干笑两声道:“也对不过家里用的可以这么做而且光是这一套砚屏有些薄了,再烧几样今年虽不是整寿,也是逢五呢”
说得也是淑宁拉着他一起想,到底还要再添些什么
前些天她在雍王府那边作客,看到四福晋玉敏吩咐人办寿礼,有一张单子上面密密麻麻的,玉敏还私下指点了她几句她也是那时才知道,进上的寿礼不能光送一两件
最后夫妻俩商量定了再烧几样文房用具,都用桐英的画作底子,再添些别的物件淑宁本想要把嫁妆中的织金彩瓷瓶拿一对出来,却被桐英阻止了:“我知道你定会说这不是什么贵重地东西,但好歹是你的陪嫁,让人知道了,还以为我们艰难到这个地步了呢顶多再让人去买就是,反正你也有路子不是么?”淑宁知道他这是为自己着想,便应了
定下了章程,淑宁大大吁了口气,有人商量就是不一样啊她先前为了公关时送什么礼,可烦恼了好几个晚上呢,哪有这么快捷?
桐英见状,便小心替她揉着额角,轻声道:“累了?最近为了府里地事,叫你辛苦了”淑宁嗔道:“说什么呢?这也是我的家,辛苦是应该的,你这话就说得不对”桐英忙陪笑道:“对对,是我说错了,请夫人责罚”淑宁飞他一眼:“少来,油嘴滑舌”
桐英笑了一会儿,又问:“先前我不在家,底下的人可有给你惹事?若有人不听话,只管教训他不管是王府那边来的,还是内务府派地,都别跟他们客气”淑宁淡淡一笑:“放心,我在娘家时就做惯这些地,整治了几个,如今他们都服贴着呢”
她虽说得轻描淡写,但实际上也是费了番功夫的
内务府那边地倒还好,不外乎想占好处,想要体面这种人家家都有,就算强大如老妈佟氏,也没法完全压制住三房名下仆人想贪小便宜、显摆的心理那些人要权要财可以,但不能太过,而且必须服从她的意思,否则,送回内务府,难道那边还会对她怎么样么?
她将几个陪房的男仆安插到不同位置上近半年,让他们渐渐有了一定的威信接着她料理了几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并把他们送回内务府,又提拔了几个原先不得重用的人,底下的人收敛了许多她又让两个内务府的嬷嬷领会到服从主母意愿的好处,把她们搞掂,其他人也就不成问题了
问题是一些简亲王府过来的老人,倚老卖老不说,还想通过与他们有亲戚关系的秋宜她们,妄想获得大地好处这些人动辙称他们看着贝子爷长大怎么怎么的但淑宁早就问过桐英,除了几个奉天过来的老奴,其他人大都是京中简亲王府几年前收的,压根儿就没怎么侍候过桐英
内院里侍候的四个丫环,淑宁只让她们做针线活与主屋以外房间的打扫工作至少,要让她们地野心打掉再说
而对于其他人她就交给尹总管了,横竖他也是王府派来的人,她只管问他要结果这人与罗总管都是能干的,人也可靠而尹家的独生爱子,如今在外书房当差的一个挺聪明地年轻人眼下正在追求素馨她问过素馨的意思,那丫头只说先看看对方的诚意,死不松口眼下尹总管巴结淑宁还来不及呢
而罗公公那边,她发现他那张死人脸底下,其实是很有趣的性情,目前正努力发掘中
桐英见她嘴角含笑便问:“在想什么?说来让我也笑一笑?”淑宁抿着嘴道:“罗公公成天板着脸,看似冷冰冰的,其实心地很好,而且很喜欢小孩子周昌家的小子,还有东一院里陈管事地小孙子,都只有四五岁大,正是调皮的时候前几日天气好,他们居然爬到树上去玩急得罗公公在树下跳脚我经过看见,真的很有趣”
桐英见她眼角带了笑意心中一动,道:“你也喜欢孩子么?其实不用着急,我们还年轻呢”
淑宁一怔,才明白他有些误会了:“没有的事,这种事急也急不来迟早会有的”老实说她还真不怎么着急毕竟这个身体只有十七岁,生孩子略早了些她还想过一两年二人世界呢不过这个年代的人,婚后一年还不怀孕,的确是会惹闲话的想到这里,她心里又有些郁闷
寿礼地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但桐英却渐渐忙碌起来为了万寿节的事,他早出晚归不说,有时候甚至近二天才回府淑宁见他日渐消瘦,好不容易养起来地肉又开始缩回去,十分心疼她除了变着法儿给他做好吃又营养的食物外,还劝桐英:“若是差事忙得着实晚了,也不必赶着回府来王府那边离衙门近些,你也可以到那里去过夜啊”
贝子府位于京城北部,离銮仪卫与六部都太远了,相对来说,简亲王府就近得多,也是桐英所熟悉的地方她虽然希望能天天见到桐英,但不希望他为了赶回家过夜,而牺牲休息时间
桐英也明白这个道理,考虑了一会儿就同意了,但他道:“我若不回来,会派人告诉你你叫人送些换洗衣物过王府那边家里有事,千万要找我”淑宁笑着点头她倒不担心他在王府那边会做什么不好的事,都累成这样了,再说,实格近来与他们夫妻交好,常会把王府的事说给她听,也算是个小耳报神呢
接下来,一直到万寿节当天为止,桐英大多数时候都能赶回家里吃晚饭休息,只有两三个晚上实在累了,才在简亲王府过夜,也没什么不妥地地方
万寿节前,淑宁已经备好所有寿礼了,除了那套砚屏,还有烧地山水镇纸一对、花鸟笔架一个、荷花青蛙笔洗一个以及福禄寿三星的臂搁一对,都是玻璃地另外还有一套织金彩瓷的茶具,一个芙蓉石寿桃摆件、一对宣德罐子、一个万寿铜炉,还有家人下江南时置办的十二件丝绸夹褂夹袍,以及淑宁亲手绣的靠背坐褥一对
淑宁看着账本上支出的两千多两银子,叹了口气若不是霍买办不在,他家珍宝轩掌柜不肯打折,或许还会少些不过,她发现可能是因为皇帝万寿送礼的人多的缘故,许多店铺都涨了价钱
这次她又受了个教训,一年到头送礼的机会也多,或许她应该在“淡季”里趁低价“进货”,也好减少成本另外,若是太后或妃嫔的生日,她可以拿自个儿做的精细针线活顶上,比如绣屏和坐褥之类的就很好,又能体现心意决定了,万寿节一过,她就开始绣绣屏和佛像
万寿节当天,白天要穿着大礼服去参加朝拜,然后又要回家换吉服参加晚上的万寿宴幸好她得了玉敏与三福晋的提醒,送了几样小东西给佟妃讨她欢心,得了个恩典,可以从神武门那头进出宫廷,得以抄近路,赶回贝子府去换了大红吉服,重梳头,又赶回宫里来
今年的万寿节虽不是整十大寿,但也算是一小庆,应此万寿宴也相当隆重大殿中,酒席不知有多少,淑宁坐在女眷席上,位置只能算是中间偏前前头隔了一丈远的地方,是皇子福晋们与亲王福晋们的席位,三福晋、玉敏、媛宁与魏莞都在上面接下来的是瓜尔佳氏这些世子福晋长子福晋们而她们这些贝子贝勒国公之类的宗室女眷,足有五六席在她们下面,还有许多爵位低的,以及百官家眷她远远地看到一个疑似大伯母那拉氏的身影,只可惜真珍与其他几位嫂子都没能参加
边上很角落的地方,有几桌穿粉红桃红或水红衣裳的,她只认出一个是三阿哥府上的晶玉,一个是四阿哥府上的李夫人,另一桌上,还有简亲王府的伊尔根觉罗氏,便知这大概是侧福晋或侧室的位置,只是里头并没有婉宁
太监们一路报着各府送的寿礼名单,淑宁一路听完,稍稍松了口气他们夫妻送的礼虽然不能与皇子们送的相比,但在宗室里,礼物的份量也算是中等的了,与桐英的身份正配
开席前的表演,有歌舞,也有百戏,只是除了三阿哥作了篇赋,太子所出的两位小皇孙向皇帝背了几首诗,讨了个好彩头外,就没别的皇室宗室成员出来献艺了,别说是女眷们表演的都是专业人士,不知是传说中的教坊司,专门学舞的宫女,还是外头找来的民间班子?
不知过了多久,才正式开始饮宴这时桌上的菜色,除了炖菜以外,大都冷了,只有最上面的几桌有炉子温着淑宁吃着那些半冷的菜,不知是什么滋味不过墨鱼羹与沙板鸡的味道不错,还是热的,她多尝了几
倒是饽饽的种类有很多,花样也鲜,她最喜欢吃那个金糕卷、佛手酥和豌豆黄,不知御厨们是怎么做的她决定回家后试做一下后者
吃过饭,还要喝酒,男人们固然喝得凶,但女眷们也有彼此敬酒的,不过要温和些淑宁交游不算广阔,但也被旁人逼着喝了十几杯,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疼
晚上回家的时候,因要随大流,她还是从前头的正宫门出去了几乎是一上马车,便整个人瘫在那里她知道桐英今晚还有得忙,必是不能陪自己回府的,只好勉强撑着吩咐车夫出发才走出不远,车便停了,她正疑惑着,车帘一掀,桐英钻了进来,身上还带着寒气
“你不是还要看着人收拾东西么?”她问
桐英却塞了个荷包过来,道:“家传秘方,解酒良药,记得睡前用热水送服,一颗就够了我今晚要在宫里过夜,不用等我等忙完这事,咱就能闲上几日了”说罢匆匆亲了淑宁一记,笑笑便下去了,淑宁呆呆地,半晌才反应过来
看着手里装药的荷包,她心里一甜,连头疼都变得轻了许多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