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五混成旅(二)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种田>>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五混成旅(二)

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五混成旅(二)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27日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 种田热血合理 | 雨天下雨 | 辛亥大军阀 
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五混成旅(二)雨天下雨


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五混成旅(二)

就如同坐上了没有翅膀的旋转木马,虽然能够带着你飞翔却永远不能带着你飞远。

含山东南的胡庄内,第357章程,要求军官在任何时刻必须保持着装整齐,并规定了某些正式场合和,军官必须身穿全套的军官礼服,包括佩剑,勋章在内,但是这些要求只限于某些正式场合,而对于日常以及作战时期却没有着装的硬性规定,但是类似的传统已经深入这些的本能,军官碍于作战行动是不太可能整天穿着太整齐的,大多是穿着常服。然而郭成东这样的少将却是有着专门的将官常服,以便和校官以及尉官以示区别,只是郭成东没有可以穿上,只是穿了一套普通的棕绿色国民军军官常服。

不过他肩章上的那颗晃眼的金星却是时刻提醒着周围的人们,他乃是国民军中的数十个实权少将之一的高级将领。

郭成东出身于湖北陆军中学,乃是第357章中全部以上番号所属的部队,要知道这些番号记起来的话总兵就会达到三万五千余了,要是巢湖内的北洋守军有这样的兵力,前线的第八师和第九师也就不会打的那么顺利了。按照第二军指挥部的估计,巢湖内的守军原有两万五千人左右,历尽数天的激城内守军能够剩下两万就不错了。第二军指挥部估计的这个兵力人数其实也不算准确。

巢湖内的北洋军原本就有一个独立旅和一个安徽省陆军第三师,这里的兵力就将近一万六千人了,历尽数天战斗后,独立旅和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兵力损失不小,加起来的兵力损失已经超过两千余人,然后巢湖求援之后合肥方面紧急派出了吴佩孚率领了第五旅一团以及安徽省陆军第一师的一个旅前来增援,但是现在抵达巢湖的增援兵力不过一千余人,后面的六千多主力部队还在后头赶路呢。此时此刻,巢湖内的守军总兵力不过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只有五千人左右才是北洋军主力部队,剩下的近万人都是安徽省陆军地方部队。

所以说,第二军实际上是错误的高估了此时巢湖内北洋守军的兵力。

不管巢湖内守军是一万多还是两万多,但是第二军想要围歼这股北洋军的想法却是极为明确,这是为了日后进攻合肥时能够更加顺利快速,要不然第九师和第八师两个师联合在一起进攻,绝不会是现在这样僵持不下的状态,哪怕是强攻会遭受一定的损失,但是也应该能够拿下来。

郭成东很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虽然心中有些担心,也是害怕无法完成任务,但是军令难违,他当即就是传令部队即刻向西进军。

这一路西进,沿途都是丘陵山自然是无法快速行军的,好在第五混成旅搭配的重武器不管是重机枪还是山炮或者是迫击炮,都是可以拆借后用马匹、骡子、甚至驴子进行驮运。也就是所谓的驮马制。当初陈敬云组建各混成旅的时候就是指望他们进行山地作战的,至于平原的作战自然有配属野炮的正规师担任。

翻山越岭这种事情第二军里头也只有第五混成旅可以全军投入进去,而哪怕是换成了同样是驮马制的第五师和第八师都有一部分兵力无法随军前进,因为这两个正规师虽然名义上是驮马制,但是炮兵团里同样有着一个七十五毫米野炮营,这个野炮营的七十五毫米野炮可是需要多批马匹拉着前行,根本就无法在山区里进行快速机动,第五师如果要翻山越岭的话,这个炮兵营以及辎重、工程营的大部分辎重都是无法随军一起前进的。这也是国民军并没有在江西以及湖南地区投入正规师,而是投入了四个混成旅和一个装备着六十毫米速射山炮第十师的根本原因。苏南的北洋军压力大是一方面,而重武器装备不适合在山地地形快速机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并不是说重型师在这些山地地区无法打仗了,只是说这些重型师更适合在平原地形发挥更大的战斗力,而硬要用在山区的话,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并不会比一个轻装的驮马制部队更强,从而造成典型的浪费行为。

郭成东下令后,第五混成旅很快就调转方向,随即向西部丘陵山区地带进发!

而同一时间里,巢湖以北三十公里之外,吴佩孚率领的六千余人部队正在急速赶往巢湖当中!


上一章  |  辛亥大军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