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八十二章 四君子(下)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八十二章 四君子(下)

第八十二章 四君子(下)


更新时间:2012年07月29日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轻小说 | 扮猪吃虎 | 搞笑 | 午后方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当前位置:


时间:20120531作者:午后方晴

随机小说推荐→

感谢拼命的蝎子成为本书第一位舵主,感谢凡船、蒲烧、天地一帆、cn2541、贾丫丫、雨叶淋、谁啃了我的烧饼、风卷云舒2012、zcxzrz等书友的打赏,也感谢各位对我的支持,收藏点击与推荐。本周连结四更,下周依然连结日更四章。

本书第一卷到此结束了。晚上第二卷开始。

正是紫砂壶。

比郑朗想像的要难很多,运来的紫砂泥让他用去了一半,制出三十几件制品,仅烧成功了六件,其他的要么因为做工原因,要么因为烧制的温度与体例不对,皆成了次品。

原本郑朗利用后现代主义,将壶身做了一些扭曲,徐徐向上,制了一壶,象征着步步高升。用此壶送给刘知州最好不过,然而那一件也烧坏失落了。

几件傍边,唯有这一件是效果最好的。

但不克不及用一件来说,应当是一套,一个壶,配着四个小杯子。

这把壶的形状,是仿造明末清初制壶年夜师范年夜生制作的四方隐角竹顶壶。

取了他的壶意,不克不及制成竹顶,那就麻烦了,改成了松枝顶,流嘴、顶纽、壶把浮刻成松枝形,原壶壶盖上是一片可爱的竹叶,现壶的壶盖上是一片松针叶。原壶身是竹段演变而成的,也酿成了松干形,用镂空手法镂起了隐隐的松纹。又加了一幅画,一个老者站在松树下,对着一个童子问答。远处用寥寥几笔划了几座山峰与一朵白云。

图案很简洁。后来有在紫砂壶上浮刻繁复图案的,不过终不是主流,大都紫砂壶上面仅是寥寥简单的一幅画,或者几十个字,以取古拙之意。因此这幅画从远处的山峰到云,到松树到人物,全部用了简单的笔法绘制。

后背有一行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字还是原来的字。

郑朗曾测验考试做篆书作字,这样古意更浓一些。然而篆书在书法史上,是一个另类,所用的笔法,与隶楷草行皆不合。很少有人能将篆书写到登峰造极,在隶楷草行上又能再次达到年夜成。

所记得的篆书年夜家笔法很多,特别是清朝时,涌现出来许多篆书年夜家,然而到了自己手中写起来,很是别扭。最后老老实实的还是用了米体字作体,拓于壶身之上。

唯独颜色让他很满意。原壶是葵黄色,用来作竹壶,却是很班配的,可取松意,颜色就嫩了。烧出来后,却发现了壶意外的烧成了肝红色。这个颜色是郑朗无法控制的,因为砂泥所含的矿物质不合,颜色也不合,经验又少,叫郑朗如何去区别砂泥的矿物质成分?

略略上了光,没有敢上多重,怕影响了古朴。

除这把壶外,还有四个小杯子。

也做了一些修饰。

先是一株腊梅,后面是一行小诗,一种幽素姿,凌寒为谁展。似嫌冰雪清,故作黄金浅。

再者就是幽兰,又有一诗,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接下来到竹,诗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最后到了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兰与菊的诗都知道,一首是李白写的,一首是陶渊明的名作。另外两首诗,皆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不是这小子所作。但四首诗皆取了高洁孤雅之意。

然后看着这松壶,梅兰竹菊四杯,正好合成了花中四君子。

器是好器,喻是好喻,诗是好诗。

不但如此,五物放在锦盒里,又用朱红丝绢层层折叠,拱卫起来,更显得雅意逼人。

宋代人喜欢品茶,有各种各样的喝法,也见过各式各样的茶壶,陶的、瓷的、铝的、铁的、铜的,可多会见过这精致的茶壶?

一个个围观,惊叹不止。

新知州更是艳慕的看着刘知州,这老小子运气咋这么好呢?另外不说,闲来时,将这壶与杯不消来喝茶,就是放在手中把玩,也是一年夜乐趣啊。然后又看着远处,郑家子左拥右抱着,坐在牛车上,牛车已到了街道的拐弯处,那个秀丽文静的小行首似乎在与郑家子说着什么,嘴角还有着笑意。

心里面又叹惜,这个行首运气更好,身世如此卑贱,却最后与这个少年走到一起。才调不消说了,仅凭借着这份雅约,年夜宋也没有几个少年所能相比的。

这份雅约不可是富贵,京城里面富贵公子不要太多,不单要有富贵,还要有那个才调,那个修养。又不知道那块石碑后面,那几间瓦舍,是什么样的雅约所在。

低低的叹息道:“好物事,好人。”

没有这个小妙人,怎么能有这个好物事?

刘知州满意的微笑,在众人留恋不舍的眼神下,将锦盒合上,离开。

这次出行,没有前几次那么拉风。

想起来也让人啼笑皆非,郑朗实际出门的次数很少。前面的小郑与高衙内的互殴也算到郑朗头上了,后面端五出行,再次群殴。这是坏的一面。然后到好的一面,诗社、花会、京城。那一次不轰动了乡里,甚至最后连老太太与几位宰相都惊动了。

唯独这次出行,悄悄而来,悄悄而去。

可这件雅物,还是引起了小小的议论。

刘知州到了京城,就让老太太喊去,并且让他带着这套茶具进宫,老太太想要看一看。

刘敬不敢怠慢。

老太太从锦盒里拿出来,打量了好久,最后问了一句:“刘卿,你舍得用它来吃茶么?”

刘敬不知如何回答,最后老实道:“有时候也有的,但大都臣舍不得,只是用来赏玩。”

“这个郑家子,难不成长着七窍心?”老太太一边端玩一边乐。

刘敬看不到,可听到老太太的笑声。

识相点,就将它交出来吧。不过刘敬此时也犯了邪,不是不懂,看似简单,恐怕自己后生为了这物事,也花费了许多心血。若是为了仕途凑趣老太太,将后生的心意捐出来,有碍清名。坐在哪里装糊涂。

老太太弄没辄了,只好还给他。

不是字,下一道旨书,说写一份字给哀家看一看。这是器物,人家为座师才放下身架制作的。若自己讨要,外面的清臣,又要吵。更不克不及向年夜臣讨要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说了一会儿话,才让刘敬离开。

罗崇勋在刘敬离开后,愤愤不服的说:“这人不识好歹。”

“勿要多言,若是他人送,哀家留……他定是给的,此物乃是他后生所献,自然舍不得。罗卿,此言以后勿准再提,避免谏臣又要多事。”

“喏。”

“只不知那个郑家子会不会来京城。”

来京城就好办,召见一下,委婉的将意思说出来。若欠亨情达理,那么自己让他人打发走,就直接吼出来,替哀家制一壶吧。不服也得服。受了黑天冤枉,都没有人替他做证明!

想到这里,老太太开心的笑了起来。

然而此时,她想郑朗到京城来,郑朗却不来了。不单不来,几乎在一年加年夜半年内,连家门都没有出,整成了一个养在深闺里的黄花年夜闺女。

(阅览文字版的点请上:域名tzb8tzb8天珠变吧!就是这么简单!!)

本站会以最快的速度update此书,并且尽力创造绿色干净的空间,让小说发烧友舒服尽兴的畅游小说世界,是此站最大的期望回报!这里纯粹为应广大千千万万的书友们创建的一个优质舒适的阅文平台,仅给予方便交流阅读,请支持正版(ZB)阅读!

(小说发烧友QQ讨论群:125647492)若有侵权请版权方及时联络管理员,已便及时删除。

热书排行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天珠变吧


上一章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