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没有如上校指点的那样占据太阳的方向,在他看来,敌人有三架飞机,占据了不同的位置,所以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在导弹锁定标示没有亮起时就发射了一枚响尾蛇导弹,只是为了让前方的敌机让路,这一点他做到了,一架速30向一侧转弯闪避,于是拉希德的f16朝另一侧转向,他欣喜地发现,在tebsp;所有的这都在最上方的那架苏30的观察之中,戈亚上尉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这架渐渐逼近想从下方突破的敌机,他希望这会是今天自己一个战绩,也是小队的第二个战绩。戈亚已经清晰地辨别出了这架敌机,这些就是印度空军如芒在背的第5中队的单座f16c战斗机,不是第9中队的那些老掉牙的f16a形,或者第11中队的那些双座的b形,这是货真价实的伯克52型,整个巴基斯坦只有8架(另有6架双座形)。战争状态下,美国冻结了第二批14架的交付,也就是说,到战争结束,巴基斯坦不会有更多的f16c形战斗机了。
“老鹰2号,截住它,让我来。”
第二架僚机迅速向转弯的f16逼近。现在戈亚可以选择多种武器,但是尴尬的距离,使得敌机同时处于2种导弹的攻击包线的边缘,他当然不能为了发射r77而故意拖远距离,所以他得再捱近一些。他的高度优势使得他可以比拉希德得f16获得更快的速度,完全可以咬住这个对手,只要僚机稍微干扰一下对方让它朝飞过来。
f16c发现第2架苏30没有发挥它矢量喷口的优势强行将机头指向自己,而是远行包抄过来,可见这些印度人的目的是在超越追逐的末尾,也就是r73的包线正中的位置,发射导弹。拉希德没有选择与之周旋,他的f16c背负了巨大的保形油箱,这使得他的转弯不如那些老式的f16,他只能将飞机拉起,因为他自信自己的速度还很大(约1马赫)优势,可以以此交换爬升速度,他笨重的敌机在垂直面上更容易被甩掉。于是这架强大的f16c完整地掉进了戈亚的圈套,这种1对3的较量本来就不可能有胜算,只不过戈亚的部署更完备,他布置的大网从上至下,疏而不漏。
10000米高空,戈亚的苏30严阵以待,那架灵活的f16始终在他的下方2点钟方向晃来晃去,但是疲态已现,垂直爬升消耗了这架飞机很大的速度。尽管戈亚无法用hud将其套住,不过这关系,戈亚的头盔瞄准具早已将起锁定,发射提示音一直在耳边响起,但是新任的小队长不想如此发射武器。敌机正在奋力摆脱,犹如惊弓之鸟,如果他继续大攻角逃离,最后就会成为完全丧失速度的绝好靶子。于是戈亚的飞机同样没有使用矢量喷口强行指向f16,他知道这个动作是有代价的,他要做的只是一般的追逐,迫使敌机与他进行盘旋,上尉并不奢望将敌人赶进自己的12点钟,这是f16c——一种以灵活著称的飞机,他要做的等到敌机的速度下降到600公里以下。现在差不多做到了。
2枚r73先后飞离挂架,这种导弹可以以大离轴角度发射,不过,如果敌人速度太太,或者靠的太近,最终都可能逃出理论上的导弹飞行包线,戈亚有过这样的教训,他是一个不会犯第二次错误的人。
一切如同戈亚上尉预料的,f16c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逃避,甚至没有抛开座舱盖跳伞,导弹就击中了它。萨米基地地下室,拉希德急促的呼吸声突然就中断了,随即再也找不到电台了。
与此同时,哈桑刚用尽了全力摆脱了2枚立轴角度过大的r73导弹,敌人发射这些武器肯定不是为了打中他,只是为了破坏他的进一步瞄准,这让他很吃惊,印度飞行员的水准竟然提高了之多。哈桑只得驾驶着他的飞机现在冰川南部向着西面徘徊,不知道该往哪儿跑,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孤立无援,老搭档拉希德可能是完蛋了,因为他的电台找不到了。拉希德最后的电台报告说明敌人有3架,加上马上就会掉头跟过来的第4架,这个区域的实力对比是4对1。
“长机,还记得阿富汗边境的那次行动吗?”电台里是萨米的声音。
“上校,你想说什么,最好要快。”哈桑急躁地回复道,他回头看到后方7、8公里,那架苏30正在转弯,它很可能会选择保持跟踪,或者联络前方的其他飞机包抄,总之4架苏30几分钟内就会在自己周围汇合。
“想想喀布尔以北的山沟,还有那些装配匠和米格23,他们想包围我们,但是我们稍微冒了一点儿险把他们甩掉了,”萨米在电台里指点道,哈桑已经想起了萨米想要说的那件事,听上去确实有一点儿道理,这里的地形确实和阿富汗北部山区接近,如果自己钻的更低一些的话。apg68形雷达可以进行地形跟踪/回避,但是这种飞机并不是为了超低空突防设计的。能够飞得多低还是取决于飞行员个人的能力和胆量。尤其当飞机紧贴山谷底部飞行,威胁未必来自凹凸不平的地面,而雷达是无法对机翼两侧的山崖进行/测量的。
“老头子,我就信你这一次。”
“集中注意力,你能行的。”
哈桑别无选择,他略微向下看了看,找到了一条最狭窄的山沟,压下机头扎了进去,现在考验的不是雷达的能力,而是飞行员的快速应变能力,实际上他得时刻盯着前方和左右以及无线电高度仪。很多年前,当萨米与哈桑的两架f16a掉进一个圈套,被7架红军的米格23和苏17战斗机围攻时,萨米也是选择钻进阿富汗北部的山沟,这种冒险的举动可以破坏对方大部分的跟踪和瞄准动作,但是今非昔比,苏30的下视瞄准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米格23。不过哈桑他顾不了那么多了,他知道苏30以载弹多闻名,自己只有飞到他们到不了的地方才能免于被击毁。
哈桑待飞机稍微平稳,稍微瞄了一眼下方的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屏,后方的雷达扫描没有间断,可见苏30的下视能力远远强过米格29,但是几十秒后,这部雷达仍然无法一对一跟踪,老萨米也许说的是对的,这种近乎自杀的办法可以摆脱敌人,不过这样的飞行几乎让哈桑虚脱,两侧的山坡似乎就在两侧机翼外部很近的地方,他认为自己坚持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