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
1805年:大龙峒保安宫落成。
1808年:吴化等人将业已在宜兰开拓的人,制成住民户口清册,携至{台北}艋舺呈缴给闽浙总督方维甸,要求把蛤仔难编入清朝版图。
1810年:清政府核准设「噶玛兰厅」,厅治设在五围,首次正式对台湾东北部的宜兰进行直接统治。
1854年:美国培理舰队停泊基隆。
1859年:圣多明哥会派遣神父到台湾传教。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台湾开放淡水及安平港为通商口岸。台湾经济逐渐迈向繁荣。
1862年:戴潮春起义。沪尾正式开港。
1863年:鸡笼正式开港。
1864年:安平和打狗正式开港。
1865年:英国长老会马雅各开始在南部传教。
1866年:英人多德在淡水种茶,改善台茶产销,展开台湾茶叶的黄金开发期。
1867年: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和原住民族长卓杞笃缔结灾难救助条约。
1871年:原住民杀害船难漂流之琉球居民而引起牡丹社事件。
加拿大长老会的马偕抵达淡水,开始在北部传教。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日本政府与清朝缔结《北京专约,清承认日本的行动为保民之举,赔款50万两。
沈葆桢奉派至台湾,清朝对台湾的经营转为积极。
1875年:清廷取消内地人民渡台耕垦禁令,台湾正式全面开放。除原有的台湾府以外,另置{台北府},辖淡水、新竹、宜兰三县及基隆厅;另於恒春半岛设置恒春县,东部设卑南厅,南投地区设埔里社厅。
在沈葆桢的奏请和监督下,总兵吴光亮完成横贯台湾东西部的八通关古道。
1877年:架设{台南}至旗后电线。
1882年:马偕创设牛津学堂。
1884年:中法战争,法军炮轰基隆,登陆淡水
{台北}城的城墙及五座城门兴建完成,为清代台湾兴建的最后一座城垣。
1885年:因中法战争的刺激,台湾从福建省独立出来成为台湾省,刘铭传就任第一代台湾巡抚。他在六年任期内,使台湾成为全中国最进步的一省。
《台湾府城教会报创刊。
1886年:刘铭传著手清赋事业,创设保甲制度。
1887年:设铁路总局於台北城,开办台湾铁路,为中国第一条官办客运铁路。
1888年:开办台湾邮政;并在{台北}设置水力发电厂,为台湾电力之创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在日、清议和期间,占领澎湖群岛。
邵友濂奏请移设台湾首府由{台南}移至{台北}。
1895年:中日缔结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
台湾总督府成立,桦山资纪为首任总督。
台湾民主国发表独立宣言,唐景崧任总统。
日本近卫师团在澳底登陆。
台湾民主国大将军刘永福逃至厦门。
1896年:原敬向台湾事务局提出「台湾问题二案」。
「六三法」实施。
总督府设立「抚垦署」,处理原住民事务。
此时在日「出售台湾论」嚣尘甚上。
1897年:「住民去就决定日」台湾住民的国籍选择最后期限。
1898年:儿玉源太郎总督,后藤新平民政长官赴台就任。
保甲制度、壮丁团设立,以辅助警力之不足。
土地调查业务开始。
「匪徒刑罚令」实施。
1899年:台湾总督府医学校。
台湾银行开始营业。
师范教育在台开始萌芽。
[编辑]20世纪
1900年:中医师黄玉阶在{台北}大稻埕成立台北天然足会。
三井投资的台湾制糖株式会社设立,为台湾第一家新式制糖工厂。
1901年:颁布台湾公共埤圳规则。
新渡户稻造提出「糖业改良意见书」。
颁布「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规则。
1902年:云林归顺式,爆发屠杀事件。
1905年:土地调查业务结束。
从本年度起,台湾总督府已不再需要接受中央政府的补助款。
龟山发电所完工,为台湾首座发电厂。
台湾实施户口调查。
1906年:嘉义两度发生地震,死千余人。
「六三法」改为「三一法」。
1907年:新竹北埔事件。
1908年:纵贯铁路。
1911年:阿里山铁路开通。
1912年:竹农攻击日本人,爆发林杞埔事件。
台湾总督府新官衙动工
1913年:{台北市}开始通行公共汽车。
罗福星事件爆发。
1914年:台湾同化会成立。
1915年:台湾同化会解散。
余清芳主导的西来庵事件。
1916年:嘉义、南投、{台中}大地震。
1918年:中央山脉横断公路完成。
1919年:颁布台湾教育令,确立日本在台的教育制度。
台湾总督府新建筑完成。
台湾电力株式会社设立。
台湾总督府首任文官总督田健治郎到任。
1920年:以在日台湾人留学生为核心,在东京成立新民会,林献堂、蔡惠如为会长,开始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在日台湾人留学生刊行《台湾青年杂志。
台湾地方改制,大量更改台湾地名,确立台湾行政区划。
连横《台湾通史出版。
1921年:向日本帝国议会提出第一次〈台湾议会设置请愿书〉。
「三一法」改为「法三号」。
由台北铁道株式会社兴建集资兴建的台北新店线铁路完工通车。
台湾文化协会成立,从事文化启蒙运动。
1922年:〈治安警察法〉在台湾实施。
1923年:《台湾民报在东京创刊。
摄政皇太子裕仁[昭和天皇]视察台湾。
取缔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的「治安警察法违反事件」。
1925年:桃园大圳竣工。
蔗农争取权益,发生「二林事件」。
1927年:台湾文化协会分裂,部份人士另组「台湾民众党」(7月10日),为台湾人第一个政治团体,要求地方自治。
1928年:总督府设立台北帝国大学,为台湾大学前身。
「台湾共产党」。
1929年:台湾总督府开始刊行「台湾关系史料」。
1930年:嘉南大圳正式通水启用。
台湾民众党分裂,「台湾地方自治联盟」成立。
雾社事件……
1931年:台湾民族运动领袖蒋渭水逝世。
1932年:大湖武装抗暴事泄,多人被捕。
临海道路。
1934年:台湾文艺协会成立。
日月潭水力发电厂完工。
持续14年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终止。
台阳美术协会成立。
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
竹南、苗栗地震。
适逢日本统治台湾40周年,举办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
首届台湾地方议员选举。
1936年:杨逵创刊《台湾新文学杂志。
1937年:台湾总督府开始禁止新闻的汉文栏。
中日战争爆发,日政府派武官总督。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解散,公开的政治结社消声匿迹。
日月潭第二期发电所竣工。
台湾军夫奉召至中国战场。
1939年:新高港开工典礼在梧栖举行。
1940年:台湾人的改姓名开始。
台湾第一座交通号志。
1941年:「台湾革命同盟会」在重庆成立。
推动皇民化的「皇民奉公会」开始活动。
1942年:第一批台湾人志愿兵入伍。
1943年:开始实施六年制义务教育。
盟军开始空袭台湾。
1944年:殖民政府对台湾人开始实施徵兵制。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盟军接收台湾。
1946年:台湾实施地方自治。
1947年:二二八事件。
1949年:375减租。
军警宪冲入国立台湾大学及台湾省立师范学院男生宿舍逮捕百余名学生,是为「四六事件」。
全省戒严。
发行新台币。
金门古宁头战役,国军全歼来犯共军。
中华民国政府撤退来台。
1950年:韩战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
1951年:美国开始对台湾提供军事、经济援助。
美国等48国与日本签署旧金山和约,日本声明放弃对台湾、澎湖的主权。
1952年:中华民国与日本签订「中日台北和约」。
1953年:西螺大桥通车。
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在美国华盛顿签署。
1955年:浙江大陈岛军民撤退来台。
孙立人事件,孙立人被迫下台,并被软禁。
1957年:民众因不满刘自然案的判决,群聚攻击美国驻台北大使馆,包围警局,是为五二四事件。
1958年:金门八二三炮战。
1959年:台湾中南部发生八七水灾。
1960年:雷震案爆发,雷震等人被捕,组党行动失败。
杨传广荣获罗马奥运田径十项全能银牌。
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开播,台湾从此进入电视时代。
1963年:桃园石门水库开始放水。
1964年:湖口装甲师司令赵志华发动兵变失败。
中华民国与法国断交。
1965年:美援停止。
台湾铁路管理局新店线停止营运。
1967年:{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
1968年:台东县红叶少棒队以7:0击败来访的世界少棒冠军日本和歌山调布队。
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初级中学全面改制为国民中学。
1969年:柏杨因在自立晚报刊登改编的大力水手漫画被捕,并依匪谍罪嫌判处12年有期徒刑。
1970年:黄文雄等三人在美国纽约刺杀蒋经国未遂。
1971年:澎湖跨海大桥通车。
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
1972年:中华民国与日本断交。
1977年:桃园县长选举发生舞弊,引发中坜事件。
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
美国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与中华民国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979年:桃园中正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高雄市升格为直辖市。
高雄市爆发美丽岛事件。
1980年:北回铁路全线通车。
林义雄家发生灭门血案,其母亲及两名双胞胎女儿遇害身亡,大女儿身受重伤。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正式成立。
1981年:旅美学者陈文成被发现陈尸於{台大}研究生图书馆旁,是为陈文成事件。
1982年:李师科抢劫台湾土地银行古亭分行,是台湾史上首件银行抢案。
台湾首座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正式成立。
1984年:作家刘宜良。
1986年:怪台韦恩三度侵袭台湾,造成52人死亡,是台湾气象史上首个自中部地区登陆的台风。
民主进步党成立。
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解严。
开放台湾人民前往中国探亲。
1988年:蒋经国逝世,李登辉继任总统。
4000余名农民聚集在立法院前,要求停止美国水果、火鸡进口,与军警爆发流血冲突。
1989年:《自由时代杂志负责人郑南榕在国民党政府的逮捕行动中自焚身亡。
1990年:台湾三月学运。
中华职棒元年开幕战。
来台旅游的日本女大学生井口真理子失踪遭杀害,是为井口真理子命案。
中华民国与沙乌地阿拉伯断交。
日月潭游艇因超载而翻覆,57人死亡。
1991年: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动员戡乱时期结束。
苗栗造桥发生自强号与莒光号对撞的重大车祸,30人死亡,是台湾史上最严重的铁路事故。
资深中央民代全部退职,万年国会告终。
1992年:刑法第100条修正通过,废除为人诟病的阴谋内乱罪。
中华队夺得巴塞隆纳奥运棒球银牌。
中华民国与南韩断交、断航。
南回铁路正式营运,环岛铁路网完成。
金门、马祖解除战地政务,回归地方自治。
1993年:辜振甫、汪道涵於新加坡展开首次辜汪会谈。
新党成立。
1994年:24名台湾游客在中国浙江千岛湖因暴徒登船抢劫并放火烧船而遇难,是为千岛湖事件。
中华航空班机在名古屋机场墬毁,264人罹难。
省长、直辖市长首次民选,分别由宋楚瑜、陈水扁、吴敦义当选……
1995年:{台中市}卫尔康西餐厅大火,67人死亡,创下单一火灾死亡人数纪录,震惊全国。
李登辉总统代表政府正式为二二八事件道歉。
全民健康保险正式开办。
李登辉总统伉俪访问美国。
1996年:中国向台湾海面试射飞弹,引爆台海危机,美国派出尼米兹号及独立号航空母舰巡弋台湾海峡。
李登辉、连战当选首任民选正副总统。
台湾第一条都会区捷运——台北捷运木栅线全线通车。
强烈台风贺伯侵袭台湾,在中北部造成严重灾情,51人死亡。
美国宣布将台湾自超级301名单中除名。
桃园县长刘邦友官邸发生血案,包括刘邦友本人在内共8人遇害,县议员邓文昌身受重伤,震惊全国。
民进党妇女部主任彭婉如在高雄市离奇失踪,后被发现陈尸於高雄县鸟松乡。
1997年:全台爆发严重猪只口蹄疫疫情。
艺人白冰冰之女白晓燕在上学途中遭陈进兴等三人绑票勒赎500万美金,之后被撕票,是为白晓燕命案。
民主进步党在县市长选举中取得12席,首度超越国民党。
1998年:中华航空676号班机在中正机场附近坠毁,202人罹难。
全台爆发严重肠病毒疫情。
1999年:李登辉总统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指出两岸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
全台因输电系统故障,无预警大停电。
台湾中部发生九二一大地震。
2000年:陈水扁、吕秀莲当选正副总统,台湾首次政党轮替。
陈水扁、吕秀莲就任中华民国第十任正副总统。
嘉义八掌溪四名工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暴涨溪水吞噬,是为「八掌溪事件」。
政府宣布停建核四厂。
[编辑]21世纪
2001年:希腊籍货轮阿玛斯号於垦丁外海搁浅漏油,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中台桃芝袭台,在南投、花莲等地造成严重灾情,200余人死亡。
怪台纳莉袭台,造成北台湾严重水患,{台北捷运及台北车站}淹水,产业损失超过新台币80亿。
2002年:台湾以「台澎金马独立关税领域」名称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华航空611号班机在澎湖外海空中解体,225人罹难。
总统陈水扁在世台会视讯会议上表示:台湾与中国是「一边一国」。
旅美棒球选手陈金锋登上大联盟,成为首位登上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台湾球员。
2003年:全台爆发严重SARS疫情,84人死亡。
中华队於札幌亚洲棒球锦标赛击败南韩队,取得睽违12年的奥运参赛权。
2004年:福尔摩沙高速公路。
二二八手护台湾活动成功,估计约有200万人参与。
总统陈水扁、副总统吕秀莲在{台南市}遭枪击受伤,是为「三一九枪击事件」。
陈水扁、吕秀莲以不到3万票的差距击败连战、宋楚瑜,当选中华民国第十一任正副总统。
中台敏督利夹带旺盛西南气流,造成七二水灾,中南部损失惨重。
中台艾利降下惊人雨量,石门水库原水浊度暴增,造成桃园地区大停水达半个月。
跆拳道选手陈诗欣、朱木炎在雅典奥运为台湾夺下两面奥运金牌。
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正式完工启用。
2005年:为抗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台湾数十万民众聚集在{台北市}举行三二六护台湾大游行。
2005年中华民国任务型国代选举。
由於锋面滞留及旺盛西南气流为台湾中南部带来超大豪雨,造成六一二水灾
6月废除中华民国国民大会
2005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
2006年:陈水扁总统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及国家统一纲领。
台铁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工安事件,造成五名台铁工程人员死亡,局长徐达文为此事件请辞获准。
3Z全站文字,极致阅读体验,免费为您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