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第504章 回不去的家乡黑土地。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最新章节列表 >> 第504章 回不去的家乡黑土地。

第504章 回不去的家乡黑土地。


更新时间:2024年03月21日  作者:武剑仙  分类: 都市 | 娱乐明星 | 武剑仙 | 我一个国家队 | 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第504章

作者:→

热门小说

就在弹幕中。

李景霖开始使用了一种纯正的东北普通话。

开始念叨起来。

这么一念叨,网友们马上就悟了,为什么东北吐槽语言中,会有“你瞅你跟那跳大神的没两样”的话语。

现在一看,是真“恶毒”啊!

“天苍苍啊内个野茫茫,满地的苞米已焦黄,有钱咱就往家拉,没钱的那就自己扒内个扒苞米我地里蹲,苞米的该子手中拎.”

弹幕的速度开始疯狂滚动起来。

好家伙。

哪能见到这种传统艺能啊?

李景霖这一套,那真是直接让整个直播间的风气都变的魔怔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神调配上东北话,魔性与洗脑的程度上升了许多。

明明词确实如李景霖所说的一样。

就是聊点家长里短,搞点“述职报告”。

但不知为何,就是有种莫名的喜感。

“苞米内胡子沾一身,苞米的渣子.扎脚跟呐啊啊啊啊啊”

摇头晃脑的同时,就有点像是摸了电门。

而这个结尾的“啊啊啊”,更是完全没有音调的变化,更加增添了许多的魔性感。

啊哈哈哈哈。

还有高手!

感觉下一刻黄大仙就得从苞米该子里钻出来了,问你它像人还是像神。

像人还是像神?我看你像個苞米该子。

这种艺术对于我们来说果然还是太超前了,哈哈哈哈!

仙儿来不来的我不知道,但差点给我送走。

“天未亮的地里站,地上那青霜一大片一天得一片过敏药,两天那一双胶手套,指甲长那手掏黑那么一天的到晚干稀碎的手发酸呐脚发麻,一天累的是直咬牙。”

很难想象李景霖的精神状态。

更是很难想象直播间观众们的精神状态。

“黑天早夜还长,每天的早起天冰凉,早上那冻的身打颤,一到晚了中午啊那是直冒汗呐啊啊啊啊”

短短的唱了一段。

弹幕瞬间走高。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开了礼物通道,那此时一定是礼物满天飞。

哈哈哈哈!好活儿!

果然是殿堂级艺术家。

全是感情,全是生活。

果然生活,我之前去东北,还听人唱过“给老仙儿点根华子”.

没扒二十年以上的苞米,都唱不出这个味儿。

请大仙儿来帮忙扒苞米嘞!

这弹幕与评论区中。

捂脸笑哭的表情不断的往上窜。

笑死,根本绷不住一点。

但城市的孩子们听着乐呵。

农村的网友们可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毕竟,苞米这玩意,谁家还没种点呢?

扒苞米那的确累人,无论是种植,收藏,储存,都很麻烦。

这当真就是句句大实话。

但凡是扒一次苞米,就会深刻的觉得,李景霖这嘟囔的内容,太特么的扎心了。

“是吧,就是这么简单朴素。”

李景霖嘿嘿笑了起来。

看一眼弹幕。

这滚动的速度相当之快。

还有没有别的了?!

“有,别急,我喝口水(suer)”

这是搬兵请神决?

“是,不过现在是科学社会,咱不兴F建迷信,这叫搬苞米决。”

哈哈哈哈!霖哥转行那也绝对是一把好手。

“转行?不,这属于兼职。”

乐呵呵的和弹幕聊天。

李景霖收起了板鼓。

“如果只是听这种最为原汁原味的神调,肯定是会难受的,因为音调,节奏,都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就会感觉很魔性,有的会觉得很喜感,有的会觉得诡异。”

“而现代呢,如果我们想加强点听感,那就加点喜庆的元素,比方说唢呐。”

啊?!

真就要给人送走是吧?!

以前我很难想象霖哥的精神状态,但现在我理解了。

这不会又要现场作曲?

看了一眼弹幕。

李景霖连连摇头。

“现场作曲?不不,谁有那功夫啊。”

“今天没有堂食,全是预制菜。”

这话一出。

弹幕就更是破防了。

好家伙,霖哥紧跟时事。

神踏马预制菜。

霖哥,对于预制菜你怎么看?

看到弹幕。

原本不想说什么的李景霖,突然严肃了起来。

“我怎么看?我就这么看!”

“预制菜是给生活忙碌,来不及做饭的人准备的,你可以卖,但必须要对得起预制菜的价格,不能当新鲜食材的现炒菜价去卖!”

“至于有些也是出自于东北的主播,推荐预制菜时,说什么孩子吃也健康,我只能说,出门在外,赚钱别昧了良心。”

李景霖呵呵一笑。

话里根本不留情面。

大家抵制的是预制菜吗?

根本不是!

工作忙碌的人,想吃点便宜的,还想改善改善口味,又想不那么浪费时间,选择预制菜是很正常的。

又不是天天吃。

抵制的是超级加倍以后当新鲜炒菜卖。

抵制的更是将其无脑的夸大!

“走出国门,我即是华夏人的形象,而入了山海关,我就是东北人的形象,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给自己的家抹黑。”

“我只说这么多嗷,就别继续问了,咱们继续聊音乐的问题。”

轻轻一笑。

李景霖便不再看弹幕中一些巴不得追问带节奏的弹幕。

继续说起了东北。

“我知道的,东北经济不好,很多人啊,相比南方一些发达城市,这过的的确没那么富裕。”

“东北人才在不断的外流。”

“但我还是要说,你出门在外,赚钱是赚钱,但也要保证良心,没有谁是活该就得穷的,但也没有谁,是活该就得成为受害者的,赚钱,不要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之下。”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我也没那实力要求所有人都这么做,我只代表我自己。”

说到这里。

李景霖叹口气。

“当然了,在这里,也希望我们东北的,以及所有远离家乡,出门在外,工作生活的游子们,能够有一个更加看的见的光明未来。”

“这首《东北民谣》,就送给大家,如果觉得不错,也希望大家可以将这首歌,也送给自己的朋友,送给自己的家人,长辈。”

此时的弹幕依旧刷着。

说什么的都有。

但显然,速度慢下来了很多。

很快。

李景霖播放起了做好的伴奏。

那苍凉的唢呐,吸引了观众们的心声。

弹幕顿时变得更少了一些。

直到吉他声响起。

李景霖也缓缓开口唱起。

这次,没有什么东北话,而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唱的一清二楚。

“三九的梅花红了满山的雪

萧条枝影月牙照人眠。”

“小伙儿赶着马车手里攥着长鞭,

江风吹过他通红的脸”

只是开唱。

弹幕便已经消失到零零散散。

在李景霖不知道的画面之外。

有多少观看这波的乐子人,此时突然变的认真了起来。

“锣鼓声声,正月正,

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明明应该是很喜庆的画面。

却配上了这种抒情中,带有一丝哀怨的质感。

这不由得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反差。

就仿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

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

“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

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

一种酸涩似乎在开始缓缓蔓延。

而观众中,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年纪稍大一点的东北人,脑海之中,却突然闪过了一句话。

我们这一代的东北人,生来就是为了离开东北的。

这望断春秋的姑娘,便是自己回不去的家乡,回不去的黑土地。

“大雪封门,再送财神.

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

“霜花满窗,就在此良辰.

我俩就定了终身!”

声调扬起。

强度也逐渐高涨。

可依然仿佛是在压抑着情绪一般。

就仿佛不善表达感情的东北糙汉子一般,就算是辛酸到想流眼泪,也总是想着装一下,装着事情没那么严重,幽默调侃中,就想把辛酸给带过去一般。

“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

一山松柏做伴娘。”

“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

今生我只与你成双。”

虽然,观众们中,有很多并不是东北人。

更不理解这种独特的感情,不理解历史中遗留下来的漂泊滋味。

但却依然仿佛听到了,那股对家乡深沉的热爱。

“锣鼓声声,正月正,

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鼻子微微酸涩中,却似乎能露出笑容。

这或许就是音乐的魅力。

不管伱是哪里人,似乎都能看到那银装素裹的北方。

白,是苦寒的冬天,黑,是未知的前路,红,是存留在记忆中,家乡的喜庆。

“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

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

“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

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

当歌曲结束后。

许多观众仍然迟迟的没有缓过神来。

刚刚有多笑,现在就有多沉默。

李景霖并没有用言语去表达什么对家乡的热爱。

可这望断春秋的姑娘,却仿佛让观众们感觉到了,那便是盼望着游子归来的故乡。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目录  |  下一章